![]() |
蔣慶作者簡介:蔣慶,字勿恤,號盤山叟,西元一九五三年生,祖籍江蘇徐州,出生、成長於(yu) 貴州貴陽。一九八二年畢業(ye) 於(yu) 西南政法大學法律係(本科),先後任教於(yu) 西南政法大學、深圳行政學院。二〇〇一年申請提前退休。一九九七年在貴陽龍場始建陽明精舍,二〇〇三年落成。著有《公羊學引論》《政治儒學——當代儒學的轉向、特質與(yu) 發展》《以善致善:蔣慶與(yu) 盛洪對話》《生命信仰與(yu) 王道政治——儒家文化的現代價(jia) 值》《儒學的時代價(jia) 值》《儒家社會(hui) 與(yu) 道統複興(xing) ——與(yu) 蔣慶對話》《再論政治儒學》《儒教憲政秩序》(英文版)《廣論政治儒學》《政治儒學默想錄》《申論政治儒學》《〈周官〉今文說——儒家改製之“新王製”芻論》等,主編《中華文化經典基礎教育誦本》。 |
達三、吹劍並點晴:
來函收悉,我未看《施》劇,不便評論。汝等非要我表態,依我對施琅的有限了解,施琅是明之貳臣而非英雄。就當時情勢論,明是夏清是夷,明是中國正朔所在清是外逆,故施琅降清於(yu) 文化上是棄夏歸夷,於(yu) 政治上是明正統之叛臣,施琅與(yu) 鄭氏恩怨不能成為(wei) 其降清托詞。施琅大節既虧(kui) ,身名瓦裂,不管降清後有何功績,士大夫名節已壞,餘(yu) 事皆不足論。儒家不以成敗論英雄,若施琅是英雄,其如蕺山一堂師友自裁殉國何?夫子不與(yu) 以德報怨,其理正與(yu) 此同。至於(yu) 施琅統一台灣,實與(yu) 文不與(yu) 而如其仁。雖然,又豈可因之而洗卻貳臣汙名耶!蔣慶謹複。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