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義堂】祭祀孔子是文化自信的重要載體

欄目:演講訪談
發布時間:2016-09-15 18:41:27
標簽:

祭祀孔子是文化自信的重要載體(ti)

受訪者:楊義(yi) 堂

采訪者:宋睿

來源:中國孔子網

時間:孔子二五六七年歲次丙申八月十二日丁酉

          耶穌2016年9月12日

 

 

 

中國孔子網站編者按:現代社會(hui) 傳(chuan) 統文化日漸式微,對往聖先賢的追思意識,亦愈加淡薄。祭孔活動在普通民眾(zhong) 的認知裏,顯得較為(wei) 陌生。值孔子誕辰2567周年紀念日暨9·28全球同祭孔活動來臨(lin) 之際,中國孔子網專(zhuan) 訪了濟寧市文物局副局長、儒學專(zhuan) 家楊義(yi) 堂先生,他研究祭孔活動11年,曾多次策劃和組織祭孔大典,並著有國內(nei) 首部全麵展示祭孔曆史和世界各地祭孔盛況的著作《祭孔大典》。關(guan) 於(yu) 祭孔,他有很多話要說……

 

 


濟寧市文物局副局長、儒學專(zhuan) 家楊義(yi) 堂

 

中國孔子網:請您詳細介紹一下從(cong) 古至今祭孔大典的發展曆程?

 

楊義(yi) 堂:祭孔大典是為(wei) 了尊崇與(yu) 懷念至聖先師孔子而舉(ju) 行的隆重祀典,兩(liang) 千多年來從(cong) 未間斷,祭孔是中華民族文化認同感的象征,是“華夷之辨”的一個(ge) 重要標誌。祭孔活動從(cong) 孔子去世之後的第二年,即公元前478年就開始了,魯哀公將孔子故宅辟為(wei) 壽堂,來祭祀孔子,孔子故居成為(wei) 世界上第一座孔廟。魯哀公親(qin) 誄孔子的誄文:“旻(min,秋季的天空))天不吊,不憖(yin,傷(shang) 心)遺一老,俾屏餘(yu) 一人以在位,煢煢餘(yu) 在疚,嗚呼哀哉,尼父!無自律。”這是第一篇祭孔子文。

 

漢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高祖劉邦經過曲阜,以牛羊豬的“太牢”之禮祭祀孔子,並封孔子九世孫世襲為(wei) 奉祀君,成為(wei) 中國曆史上帝王拜祭孔子的第一人,孔子的地位由此被官方正式肯定。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後,各地紛紛建孔廟,直至縣縣有孔廟的盛況,孔廟逐漸演變成封建朝廷祭祀孔子的禮製廟宇。

 

自唐玄宗於(yu) 公元739年封孔子為(wei) “文宣王”後,祭祀孔子的活動開始升格。宋代後祭祀製度扶搖直上,明代已達到帝王規格,至清代,祭祀孔子更是隆重盛大,達到了頂峰。清朝僅(jin) 乾隆皇帝一人就先後8次親(qin) 臨(lin) 曲阜拜謁孔子。

 

民國政府繼續推行全國祭孔,隻是在程序和禮儀(yi) 上做了較大變動,獻爵改為(wei) 獻花圈,古典祭服改為(wei) 長袍馬褂,跪拜改為(wei) 鞠躬禮。

 

1986年,孔子故裏曲阜搞“孔子故裏遊”活動,經過挖掘整理,開始進行“祭孔樂(le) 舞表演”。2004年,祭孔大典改為(wei) 政府公祭。2005年由中央電視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中國孔子基金會(hui) 、山東(dong) 省政府和海內(nei) 外孔廟、華人團體(ti) 舉(ju) 辦了全球聯合祭孔,2006年舉(ju) 辦了兩(liang) 岸祭孔,2007年舉(ju) 辦了華人華僑(qiao) 同祭孔等活動,中央電視台每年都進行直播,每年一個(ge) 主題,聲勢浩大,影響深遠。祭孔活動逐漸在全國各地孔廟和海外華人團體(ti) 開展起來,每年組織祭孔的孔廟和機構、團體(ti) 越來越多。據不完全統計,全國各地孔廟舉(ju) 辦祭孔活動的有40多家,各類社團、機構舉(ju) 辦祭孔活動的有300多家。

 

中國孔子網:古語有雲(yun) ,國之大事,在祀與(yu) 戎。現代社會(hui) 祭孔的意義(yi) 何在?

 

楊義(yi) 堂: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泱泱中華,曆史悠久,文明博大。中華民族在幾千年曆史中創造和延續的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祭孔大典正是這種代表著中華文化的“根”和“魂”的代表。祭孔大典不僅(jin) 僅(jin) 是一場傳(chuan) 統的儀(yi) 式,它經過了2500多年的曆史沉澱,蘊藏了中華文化的許多密碼和基因,是我們(men) 最深沉的文化自信的重要載體(ti) ,她從(cong) 曆史深處走來,關(guan) 乎當代中國的崛起,關(guan) 乎中國以什麽(me) 樣的姿態屹立於(yu) 世界民族之林。

 

首先,祭祀孔子是高擎中華文化傳(chuan) 承的薪火,是文化自信的重要載體(ti) 。在中華民族5000多年的文化史上,孔子是集大成者,前2500多年靠孔子的記錄和傳(chuan) 承,後2500多年,靠孔子思想的傳(chuan) 播和影響。古人說:“天不生仲尼,萬(wan) 世如長夜”。我們(men) 不可想象,沒有孔子的中國,會(hui) 有怎樣的一部曆史?祭孔大典包括祭祀儀(yi) 式和祭孔樂(le) 舞兩(liang) 部分。隨著祭孔的規格和禮儀(yi) 不斷增加,祭孔大典成為(wei) 與(yu) 祭祀天地、社稷並列的“國之大典”,成為(wei) 傳(chuan) 承中華文化的象征性儀(yi) 式。祭孔樂(le) 舞被稱為(wei) 中國音樂(le) 舞蹈的“活化石,”蘊藏了源遠流長的中華禮樂(le) 文化的基因和密碼。祭孔音樂(le) 則起源於(yu) 更早的舜帝時期,是“盡善盡美”的韶樂(le) 在今天的遺存,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大型交響樂(le) ,比世界交響樂(le) 之父——奧地利作曲家海頓早了3000多年,在世界音樂(le) 史上堪稱奇跡。祭孔大典的每一個(ge) 舞蹈動作,都是西周時期貴族教育子弟的舞蹈,是一個(ge) 個(ge) 進退謙讓的禮儀(yi) 規範,體(ti) 現了禮樂(le) 教化功能,是中國禮樂(le) 文化的代表作。

 

其次,祭祀孔子是聆聽聖哲先賢訓導的殿堂,是中華兒(er) 女共同的精神基因。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中華文明有著5000多年的悠久曆史,是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發展壯大的強大精神力量。我們(men) 的同胞無論生活在哪裏,身上都有鮮明的中華文化烙印,中華文化是中華兒(er) 女共同的精神基因。希望大家繼續弘揚中華文化,不僅(jin) 自己要從(cong) 中汲取精神力量,而且要積極推動中外文明交流互鑒,講述好中國故事、傳(chuan) 播好中國聲音,促進中外民眾(zhong) 相互了解和理解,為(wei) 實現中國夢營造良好環境。”

 

孔子不僅(jin) 是曆代漢民族政權的文化賢哲和精神象征,在中國曆史上,每一個(ge) 少數民族取得政權,立足未穩,首要大事是設立孔廟,祭拜孔子,識漢家文字,認中華文化為(wei) 正宗。近幾年,祭孔大典上都有經典誦讀的活動,一排排的孩子站在丹墀上、杏壇前、古樹下、神道旁,高聲誦讀《論語》,此起彼伏,不絕於(yu) 耳!其實不用組織這些儀(yi) 式性的活動,在這些聖哲先賢的像前默默肅立片刻,就會(hui) 有一聲聲親(qin) 切而威嚴(yan) 的教導從(cong) 曆史的深處傳(chuan) 來,穿透我們(men) 的心扉。在孔廟祭祀的,不僅(jin) 僅(jin) 是夫子一人,還有四配、十二哲的塑像、有中國曆代先賢、先儒的牌位,這些聖哲先賢,每個(ge) 人都是一部精美的教科書(shu) ,微言大義(yi) 的四書(shu) 五經,既是震耳發聵、響徹千年的黃鍾大呂,又像長者絮叨而殷切的叮嚀,讓你明白做人處事的道理,少走許多人生的彎路。

 

儒家不是懦弱的代名詞,而是積極入世、自強不息的一族。孔子從(cong) 《易經》中汲取陽剛的一麵:“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孟子繼往開來,養(yang) 浩然正氣:“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曾子一日三省吾身: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張載懷抱理想“為(wei) 天地立心,為(wei) 生民立命,為(wei) 往聖繼絕學,為(wei) 萬(wan) 世開太平!”範仲淹更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le) 而樂(le) ”的宏偉(wei) 抱負,為(wei) 後世效法。在孔廟從(cong) 祀的,並不全是儒學之士,李綱、文天祥、陸秀夫、史可法、許謙等各個(ge) 時代的民族英雄,他們(men) 不畏強暴,剛正不阿,舍生取義(yi) ,殺身成仁,“渾身碎骨渾不怕”,“留取丹心照汗青”。曆代聖哲先賢、仁人誌士的精神氣節名載孔廟,彪炳千秋!在祭孔大典的氤氳煙霧中聖賢雲(yun) 集,栩栩如生,怎不讓人心生崇拜,感慨係之!

 

再次,祭祀孔子是促進東(dong) 亞(ya) 融合發展的語言,是共讀人類和諧相處的聖經。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中華民族曆來是愛好和平的民族。中華文化崇尚和諧,中國“和”文化源遠流長,蘊涵著天人合一的宇宙觀、協和萬(wan) 邦的國際觀、和而不同的社會(hui) 觀、人心和善的道德觀。在5000多年的文明發展中,中華民族一直追求和傳(chuan) 承著和平、和睦、和諧的堅定理念。以和為(wei) 貴,與(yu) 人為(wei) 善,己所不欲、勿施於(yu) 人等理念在中國代代相傳(chuan) ,深深植根於(yu) 中國人的精神中,深深體(ti) 現在中國人的行為(wei) 上。”

 

韓國成均館孔廟和全國243所鄉(xiang) 校都舉(ju) 行釋典大祭,日本的東(dong) 京湯島、長崎等地的孔廟也都舉(ju) 行傳(chuan) 統的祭孔活動。孔子和儒家思想不僅(jin) 是東(dong) 亞(ya) 地區共同的價(jia) 值觀,是世界對中國最認可的符號,是進行溝通和交流的最好的語言。孔子“己所不欲,勿施於(yu) 人”的語錄,被譽為(wei) 處理國家間關(guan) 係的“黃金法則”、“普世價(jia) 值”、“人類共同倫(lun) 理”等,鐫刻於(yu) 聯合國總部大廳。孔子和釋迦牟尼、耶穌、默罕默德一樣,是人類永遠敬仰的先知,孔子不僅(jin) 僅(jin) 屬於(yu) 他的故鄉(xiang) 山東(dong) ,也屬於(yu) 中國,屬於(yu) 東(dong) 方,屬於(yu) 世界,是人類共同的寶貴文化遺產(chan) 。如果把佛經、《聖經》、《古蘭(lan) 經》和《論語》等放在一起讀一讀,你會(hui) 發現,他們(men) 的許多觀點是相通的,都是勸人自律、向善、敬天、愛人,是放之四海而皆準,跨越時空而不變,是人類共同的倫(lun) 理、共有的價(jia) 值觀,隻不過是因為(wei) 不同的文化背景和語言環境,而呈現出了不同的表達方式。這也是儒家道德能為(wei) 東(dong) 亞(ya) 各國所奉行,孔子思想能為(wei) 法國等西方資產(chan) 階級革命所啟蒙,《論語》能夠走進聯合國大廳的關(guan) 鍵所在。西方人有一個(ge) 觀點,如果一個(ge) 人不信宗教,這個(ge) 人不值得交往。我們(men) 說,孔子思想雖然不是宗教,沒有像宗教那樣用前世來安慰人,用來生去引導人,而是告訴中國人,要踏踏實實地做好今生,要作君子,要仁者愛人,修身齊家,自強不息,厚德載物!我們(men) 完全可以拿《論語》來和西方人、阿拉伯人以及世界各地的人平等地交流,和諧地相處,友好地對話!

 

中國孔子網:您曾多次組織和策劃祭孔,請您做一下經驗分享?對9·28全球同祭孔盛典抱什麽(me) 樣的期待?

 

楊義(yi) 堂:我從(cong) 2004年至2008年在濟寧市孔子文化節辦公室擔任策劃科科長和副主任,策劃和組織了2005全球聯合祭孔、2006兩(liang) 岸祭孔、2007年的全球華人華僑(qiao) 同祭孔等重大活動,後來一直在做文物保護和中華傳(chuan) 統文化相關(guan) 的工作,我的體(ti) 會(hui) 是:

 

一是祭孔活動是眾(zhong) 望所歸,能聯係各個(ge) 方麵的力量來複興(xing) 中華文化。你搞祭孔,許多人和機構,都是支持的,當年我有了全球聯合祭孔的想法,不僅(jin) 省市領導支持,而且中央電視台的編導也很支持,專(zhuan) 門派出策劃組,和我們(men) 一起工作,把活動細化。而且聯係國外的孔廟、聯係海內(nei) 外華人華僑(qiao) 的時候,都積極配合,出主意,想辦法,多方進行互動,活動搞得非常成功。十幾年來,中華文化複興(xing) 的聲音不斷發展壯大,與(yu) 每年祭孔大典的影響不無關(guan) 係。

 

二是活動要讓新聞媒體(ti) 深度參與(yu) ,廣泛互動。從(cong) 2005年至2007年的祭孔大典,都是中央電視台直播的,其中2005年的全球聯合祭孔,中央電視台選擇了13個(ge) 直播點,租用了兩(liang) 顆衛星,派出了600多人的龐大的直播報道隊伍,比當時的國慶閱兵和三峽合攏的直播報道投入的力量還要大。2006年,在曲阜和台北同時舉(ju) 行兩(liang) 岸同祭孔活動之後,時任,中央政治局常委的李長春作出批示:祭孔每年都要好好地策劃,要和弘揚傳(chuan) 統文化相結合,和團結海外華人華僑(qiao) 相結合,和加強兩(liang) 岸交流相結合,爭(zheng) 取最大的社會(hui) 效益。中央領導的指示為(wei) 以後的祭孔大典解除了反孔勢力的輿論障礙。我們(men) 還在搜狐網、東(dong) 方聖城網等還開通互動平台,設計一些互動環節,讓廣大讀者參與(yu) 進來。在2007年祭孔之前,舉(ju) 辦了“你最喜歡的《論語》五句話評選活動”,後來,在祭孔大典上,由山東(dong) 省領導將評選出來的《論語》五句話贈送給奧組委高級官員,促進了奧運會(hui) 開幕式上的孔子弟子表演論語。

  

三是祭孔是一扇打開中華文化的門扉,是一座中華文化的“富礦”。我過去對中國傳(chuan) 統文化接觸不多,但是,從(cong) 研究祭孔之後,就找到了一把打開中華文化大門的鑰匙,從(cong) 此登堂入室,如饑似渴地學習(xi) 儒家文化,了解到中華禮樂(le) 文化的內(nei) 涵,發現祭孔音樂(le) 就是舜帝時期留下來的韶樂(le) ,西周時期的雅樂(le) ,祭孔的舞蹈是西周時期貴族教育子女的禮儀(yi) 動作。我先後出版了兩(liang) 部《祭孔大典》,寫(xie) 出了弘揚有些傳(chuan) 統文化的歌曲《再出發》《孟子》《運河長》《九龍山》等,其中,歌頌習(xi) 總書(shu) 記帶領我們(men) 弘揚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再出發》廣為(wei) 傳(chuan) 唱,被譽為(wei) 《東(dong) 方紅》《春天的故事》《走進新時代》一樣的歌曲。

 

我對今年的9·28全球同祭孔盛典十分期待,今天的祭孔與(yu) 十年前的全球聯合祭孔有兩(liang) 點不同,一是新聞報道從(cong) 電視報刊時代進入了微信微博等自媒體(ti) 時代,新聞傳(chuan) 播的更加即時,更加平民化;二是在習(xi) 總書(shu) 記視察曲阜之後,儒家文化進入了新的複興(xing) 時期,社會(hui) 對祭孔更加認同。因此,我希望全國各地的孔廟、書(shu) 院、學校都來組織祭孔活動,組織當地的社會(hui) 各界積極參加,形成全國互動、全球互動的合力。二是各地的群眾(zhong) 都來參加活動,並且拍攝、轉發身邊的祭孔活動盛況,反映各地的活動特色,影響更多的人投入到中華文化複興(xing) 的行列裏來。

 

責任編輯:柳君


微信公眾號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