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百淞】“讀經方法之爭”折射出中國中產階級的焦慮

欄目:少兒讀經
發布時間:2016-09-09 13:36:36
標簽:
劉百淞

作者簡介:劉偉(wei) ,字百淞,西元一九八二年生,河南靈寶人,蘇州大學中國哲學博士。從(cong) 事儒家思想研究,習(xi) 行儒學優(you) 秀傳(chuan) 統,著有《儒學傳(chuan) 統與(yu) 文化綜合創新》《天下歸仁:方以智易學思想研究》等。

“讀經方法之爭(zheng) ”折射出中國中產(chan) 階級的焦慮

作者:劉百淞

來源:作者授權  伟德线上平台 發布

          原載於(yu) 澎湃新聞,標題被改為(wei) 《台灣王財貴的“老實大量讀經”為(wei) 什麽(me) 能騙倒中產(chan) 階層?

時間:孔子二五六七年歲次丙申八月初八日癸巳

          耶穌2016年9月8日

 

 

 


 


台灣學者王財貴  視覺中國資料圖片


隨著傳(chuan) 統文化的複興(xing) ,民間讀經也逐漸興(xing) 起,其中影響最大的就是台灣學者王財貴及其推行的“老實大量讀經”方法(編者注:基本上指讓兒(er) 童從(cong) 小大量地誦讀經典、不作過多講解)。最近,媒體(ti) 對王財貴讀經方法及出現的問題進行了報道,引發關(guan) 注。

 

值得注意的是,最先對這種讀經方式提出異議和反對的,是參加讀經的學生家長們(men) 。不得不說,這些學生家長多數是中國中產(chan) 階層,有想法,敢嚐試,看得懂“讀經圈兒(er) ”裏的那些事兒(er) 。當自己的孩子出現問題了,這些家長就在各種公共平台發出聲音,於(yu) 是就有了這場“讀經方法之爭(zheng) ”。

 

這讓原本富有爭(zheng) 議性的“少兒(er) 讀經”和“讀經運動”又一次走到了風口浪尖,成為(wei) 輿論爭(zheng) 議的焦點。無論怎樣爭(zheng) 論,問題的關(guan) 鍵不能被模糊處理——誦讀儒家經典很有必要,錯誤的讀經方法必須得到及時改正。

 

誦讀儒家經典,塑造君子人格,這是許多人孜孜以求的夢想。夢想必須落地生根,變成百姓日用之道,而不能用怪力亂(luan) 神的方式去恣意而為(wei) ,妄圖實現美好的夙願。

 

讀經方法非常重要。它在很大程度上決(jue) 定了實際效果。王財貴推行的“老實大量讀經”之所以飽受非議,就在於(yu) 它的夢想與(yu) 實際效果之間出現了無法填平的裂穀,它將儒家經典與(yu) 其它宗教典籍混雜在一起,強行灌輸給孩子,不管孩子是否願意接受,不管孩子是否能夠接受。孩子出問題了,家長慌了。一些家長拋出證據,用糟糕的效果來質疑這套讀經方法,希望能夠討個(ge) 公道。事與(yu) 願違,等來的卻是閃爍其詞:無外乎以夢想遮蔽實際效果,以宏圖大誌搪塞百般責難。

 

這到底是怎麽(me) 回事?那些送孩子參加“老實大量讀經”的家長究竟怎麽(me) 了?一切跡象表明“老實大量讀經”這一特殊方法是有問題的。

 

“讀經”猶如大夫治病救人。大夫研習(xi) 醫藥之理,懸壺濟世,這是本分,更是天職。大夫的醫術至關(guan) 重要。當患者遇到一位神醫,妙手回春,大家就會(hui) 交口稱讚;當患者遇到一位庸醫,胡亂(luan) 診治,大家就會(hui) 口誅筆伐。心智正常的人不會(hui) 將庸醫的手法歸咎於(yu) 醫藥之理,更不會(hui) 將患者的不幸遷怒於(yu) 大夫這個(ge) 職業(ye) ,而是通過特定的渠道追究庸醫的責任。同樣道理,反對錯誤的讀經方法,並不等於(yu) 反對讀經。大家都很清楚,隻有個(ge) 別當事人有意混淆視聽。

 

當大家聚焦於(yu) “老實大量讀經”的是是非非時,有一種反思的聲音顯得尤為(wei) 響亮,那就是我們(men) 應該關(guan) 注那些孩子的家長。這些人為(wei) 什麽(me) 要把孩子送到“老實大量讀經”的機構,接受那種常人無法忍受的“讀經教育”?雖然這個(ge) 問題很難完全徹底回答,但是我們(men) 可以進行深入研究。

 

 


誦讀儒家經典,塑造君子人格,這是許多人孜孜以求的夢想。

 

隨著經濟社會(hui) 的迅速發展,中國中產(chan) 階層作為(wei) 一支重要的社會(hui) 力量開始登上時代舞台,它的規模日趨龐大,生存發展所麵臨(lin) 的問題則無法避免。例如,利益訴求不斷呈現複雜化的態勢,自身卻沒有發育成熟;財富積累日益增加,社會(hui) 形象卻有待改善;社會(hui) 影響力越來越大,文化底蘊卻相形見絀……如何營造“父慈子孝,夫妻和樂(le) ”的美好家風?如何讓家族產(chan) 業(ye) 長盛不衰?如何讓人生充滿文化氣息?諸如此類,盤根錯節,困擾在中國中產(chan) 階層的心頭,變成了難以祛除的焦慮。

 

久病成醫,不過是一種調侃。病急亂(luan) 投醫,則是許多人的無奈選擇。中國中產(chan) 階層很焦慮。他們(men) 中間的一些人看到了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魅力,欣然向往,於(yu) 是將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想讓自己的孩子步入“人希賢→賢希聖→聖希天”的軌道,超凡入聖,將來成就舉(ju) 世矚目的大業(ye) 。美好的夙願由來已久。這些人開始從(cong) 自己的視野中尋求便捷通道,好把孩子送去,一勞永逸,等待收獲。另一些人捕捉到了商機,打出了文化學者的旗號,以低廉的成本、簡單的教材、美好的前景作為(wei) 宣傳(chuan) 材料,讓“阿貓阿狗”鼓噪“老實大量讀經”,招徠家長,誤導孩子,將讀經運動引入歧途,結果可想而知。

 

怎樣解決(jue) 問題?當然是全麵推進體(ti) 製內(nei) 的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教育。因為(wei) “阿貓阿狗”用低劣的手段消費傳(chuan) 統文化,擾亂(luan) 文化產(chan) 業(ye) ,這無疑是李鬼的勾當。國家教育部門應該全麵推進傳(chuan) 統文化教材、師資力量、教育理念和方法等方麵的改革。廣大教育工作者必須擔當道義(yi) ,喚醒李逵,打擊李鬼,確保文化市場正常運作。態度明朗,名正言順,舉(ju) 措有力,問題才能得到有效解決(jue) 。任何和稀泥、搗糨糊、規避問題的舉(ju) 措,都是鄉(xiang) 願的做派,都會(hui) 受到現實和曆史的拷問。

 

中國中產(chan) 階層的焦慮是“心火旺”的表現,他們(men) 中間的一些人想要從(cong) 儒學的藥庫中尋求湯劑丸散。富有儒學造詣的真正學者就應該主動走到人前,望聞問切,辨證施治,完成自己的曆史任務。名醫登場,庸醫出局,事情就會(hui) 朝著好的方向發展。“讀經方法之爭(zheng) ”應當以知錯改錯、扶正祛邪作為(wei) 結尾。除此之外,別無他途。

 

責任編輯:柳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