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相龍、石道尊】一門雙進士,三代五英傑……12副楹聯匾額告訴你,馬氏家族何以人才輩出?

欄目:家風家訓
發布時間:2016-09-01 23:10:16
標簽:

 

一門雙進士,三代五英傑……12副楹聯匾額告訴你,馬氏家族何以人才輩出?

作者:蔡相龍、石道尊

來源: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

時間:孔子二五六七年歲次丙申八月初一日丙戌

           耶穌2016年9月1日


 

在河南安陽,有一座古樸典雅、雄渾莊重的莊園,被學者譽為(wei) “中州第一名宅”。這就是有清一代兩(liang) 廣巡撫馬丕瑤的府第——馬氏莊園。莊園建於(yu) 清光緒至民國初期,共分三區六路22個(ge) 院落,布局嚴(yan) 謹,錯落有致。

 

馬丕瑤,河南省安陽縣西蔣村人,清同治元年進士。從(cong) 代理山西平陸知縣做起,先後任知縣、知州、知府、按察使、布政使、直至最後巡撫兩(liang) 廣,一路激濁揚清,被治下民眾(zhong) 譽為(wei) “馬青天”。光緒二十一年九月初八戌時,馬丕瑤病逝於(yu) 任上,終年65歲。馬丕瑤膝下有四男三女,受馬氏家風家訓影響,亦多遠見卓識,留下“一門雙進士,三代五英傑”之美譽。

 

今天,讓我們(men) 透過12副楹聯匾額,一起來探究這個(ge) 家族興(xing) 盛的密碼。

 

 

 

1

 

修身堂(中區二號院第四進院落)

 

 

 

一等人忠臣孝子;

 

兩(liang) 件事讀書(shu) 耕田。

 

馬丕瑤要求自己並教育子孫,在朝為(wei) 官要忠於(yu) 朝廷,居家為(wei) 子要孝敬父母。做人要忠孝兩(liang) 全,這就是一等人。馬家是耕讀之家,秀者讀普者耕,對子女因材施教,方能傳(chuan) 家久遠。

 

馬丕瑤的子女恪守家規,頗有建樹。長子馬吉森,誠信經營,實業(ye) 救國,開河南民族工業(ye) 之先河;次子馬吉樟,進士出身,曾任翰林院編修、國史館協修、會(hui) 典館總校、湖北按察使等職,為(wei) 官愛民如子,執政教育救國;三子馬吉梅官居山東(dong) 候補知府,民國時期曾任安陽縣議會(hui) 議員;四子馬吉樞懸壺濟世,妙手回春,人稱“馬大善人”;其女馬青霞是辛亥革命女傑,著名民主革命家、教育家,享有“南秋瑾北青霞”之美譽;其孫馬載之曾被選送美國留學,攻讀采礦專(zhuan) 業(ye) ,回國後致力於(yu) 我國的礦業(ye) 教育事業(ye) 。

 

2

 

天道無私,用力須從(cong) 根本處;

 

聖言可畏,求安隻在隱微中。

 

這副楹聯的意思是,自然規律公正無私,做學問須從(cong) 基礎做起;聖人教導違背不得,求平安得從(cong) 慎獨開始。楹聯顯示了馬家的立身和行事準則:從(cong) 嚴(yan) 要求自己,恪守正人先正己的家風。

 

3

 

客廳中堂(中區二號院第二進院落)

 

 

 

不愛錢不徇情,我這裏空空洞洞;

 

憑國法憑天理,你何須曲曲彎彎?

 

這副楹聯是馬丕瑤上任山西平陸縣知縣時編撰的一副楹聯,因其第一任官職是平陸縣知縣,所以在此後的官宦生涯中,他一直攜帶著這副楹聯,掛在客廳之上,告訴那些來往的人,我不愛錢,也不徇私情,但我辦事要依據國法、天理。楹聯體(ti) 現了馬丕瑤一生的為(wei) 官之道。

 

4

 

養(yang) 正堂(中區一號院第四進院落)

 

 

 

靜以修身儉(jian) 以養(yang) 性;

 

入則篤行出則友賢。

 

上聯的意思是清心寡欲堅定誌向,安定清靜實現遠大理想。下聯的意思是在家要尊敬父母,話語和遜,態度恭順,堅守孝道;在外交友要結交正直、大度、博學多才的朋友。這副楹聯可以說是馬丕瑤四兒(er) 子馬吉樞一生的真實寫(xie) 照。馬吉樞一生居家種田,他深諳醫術,常年免費為(wei) 百姓行醫治病,本人卻過著節儉(jian) 的生活。

 

5

 

三進門(南區第二進院落)

 

 

 

世事如棋,讓一步不為(wei) 虧(kui) 我;

 

心田似海,納百川方見容人。

 

這副楹聯的意思是說,處事如下棋,讓一步不算吃虧(kui) ;心胸似大海,能容人方顯雅量。人間百態,吃虧(kui) 是福,不與(yu) 人斤斤計較,禮讓他人,猶如寬廣無垠的大海,容納百川溪流,方顯馬氏家族為(wei) 人處世的大氣與(yu) 魅力。

 

6

 

四進院(中區一號院第四進院落)

 

 

 

春風大雅能容物;

 

秋水文章不染塵。

 

上聯的意思是溫暖的春風雅量高遠,有包容接納世間萬(wan) 物的大愛情懷。下聯的意思是文辭筆墨如秋水一般清澈明淨,不沾染半點世俗塵埃,其深刻的潛藏蘊涵了一種脫俗無塵的境界。該聯意在教育馬家後人清心寡欲、胸襟寬廣、超凡脫俗。

 

7

 

聿修堂(中區四號院第二進院落)

 

 

 

勿徒跪拜趨蹌,要體(ti) 先誌守先規方是敬宗尊祖;

 

不在富貴貧賤,能做好人行好事乃為(wei) 孝子賢孫。

 

此聯在家廟正堂,意思是說,祭祖時不能光有跪拜的姿勢,要遵守祖先定的規矩,這才是對祖先的尊敬;富貴也好貧窮也罷,隻要為(wei) 人清清白白,能做好人好事就是馬家的孝子賢孫。馬丕瑤要求子孫們(men) 不僅(jin) 注重外在行為(wei) 上的三叩九拜,更強調思想上的用心和行為(wei) 上的行善,這才是對列祖列宗最大的敬重。

 

8

 

致愛則存致愨則著;

 

不辱其身不羞其親(qin) 。

 

這副楹聯的意思是,能愛人以真、誠實守信,實乃安身立命之本,不投機取巧、自取其辱,不讓列祖列宗蒙羞。該聯表現了馬氏家族做人的真誠和胸襟。

 

9

 

馬氏家訓屏風(中區中路二門)

 

 

 

馬氏家訓

 

中區中路二門內(nei) 設置木屏門一道,四扇屏門上刻有馬氏家訓,為(wei) 馬吉樟所書(shu) ,刻於(yu) 光緒十三年(1887年)。其大意是:女主內(nei) ,男主外,老幼有序。家長對家人要嚴(yan) 格要求,不失法度。全家人都要誠信莊重,各盡其責,各盡其道,和睦相處。

 

10

 

儀(yi) 門(中區二號院第二進院落)

 

 

 

天下無不是底父母;

 

人生最難得者弟兄。

 

上聯包含了兩(liang) 層意思,一是對父母盡孝是我們(men) 的本分事,即使父母有不是,我們(men) 仍然要一如既往地孝養(yang) 他們(men) ;二是馬丕瑤在朝為(wei) 官一直把老百姓當作自己的衣食父母,這也體(ti) 現了他濃濃的公仆情懷。下聯則力在表達兄弟之間的手足情深。

 

11

 

東(dong) 券門內(nei)

 

 

 

懲忿窒欲

 

“懲忿窒欲”,源於(yu) 《易經》的第四十一損卦:“象曰,山下有澤,損,君子以懲忿窒欲”。懲忿,在於(yu) 去除心中憤怒,嚴(yan) 於(yu) 律己,寬以待人;窒欲,就是要抑製無限欲望,清心寡欲,無欲則剛。此匾旨在告誡馬氏後人,不強求,不奢求,淡然就好。

 

12

 

東(dong) 券門外 


 

 

日新其德

 

日新其德源於(yu) 《易經》的大蓄卦,有自強不息之意。《大學》上說:湯之《盤銘》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此匾旨在激勵馬家後人每天加強學習(xi) ,不斷更新知識,提高品德修養(yang) ,棄舊圖新,與(yu) 時俱進,自強不息

 

 責任編輯:姚遠



微信公眾號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