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歌子】關於讀經問題的思考

欄目:散思隨劄
發布時間:2016-08-30 14:12:18
標簽:

 

 

關(guan) 於(yu) 讀經問題的思考

作者:漁歌子

來源:作者授權 伟德线上平台 發布

時間:孔子二五六七年歲次丙申七月廿八日甲申

           耶穌2016年8月30日


 

經典是曆史自然選擇出來的好書(shu) ,讀經就是讀好書(shu) 。所以讀經本身永遠不是問題,怎樣讀才是問題。

 

現在的體(ti) 製教育本質上是西式教育,百年前叫新式教育。它對傳(chuan) 統讀經教育的否定,是清末民初完成的。百年的曆史,證明了否定者並不那麽(me) 優(you) 秀,被否定者並不那麽(me) 落後。救中國百年之失和世界人性之喪(sang) ,可能還得依靠中國傳(chuan) 統文化,這才有現在的國學複興(xing) 之潮。

 

但是我們(men) 確實需要研究當年舊學如何被否定,研究現在新學如何被垢病,否則國學無法深入人心,更無法實現複興(xing) 的目標。

 

現在宣傳(chuan) 推廣國學的過程中,有一毛病是誇大其辭,如“讀經少年”如何善良如何完美。如果真是這樣,漢唐以後中國讀書(shu) 人裏就沒壞人了,怎麽(me) 朝中還有那麽(me) 多奸倿呢?

 

有人問:讀經教育和體(ti) 製教育是否對立?客觀上不對立,它們(men) 都有其合理處;主觀上須對立,因為(wei) 彼此背後的支撐哲學完全相反,又是競爭(zheng) 對手,而且體(ti) 製教育整體(ti) 對讀經教育是否定的。水乳可以交融,水火隻能對峙。

 

對於(yu) 國學今日之窘境,我們(men) 都要心裏有數,當初是一部分中國人自己選擇了西學,拋棄了國學,並強加於(yu) 全民,西學並不是西方人強迫我們(men) 的。

 

恢複國學,必須先有多元並存思維。

 

其實西學、國學,誰也無法代替誰,就像中醫、西醫,鬥法百年,隻能選擇並存。

 

國學和西學,隻有彼此尊重,彼此學習(xi) ,求同存異,才是發展之道。

 

我們(men) 不能為(wei) 了人的生存,就無視其他生命;也不能因為(wei) 我們(men) 喜歡國學,就否定其他宗教信仰和科學信仰。倒過來也一樣,不能按西學標準說西醫是科學,中醫就是巫術;不能說基督教是信仰,佛教道教伊斯蘭(lan) 教及各式民間宗教就不是。

 

中國哲學的本質是兼容並蓄,所以從(cong) 古至今無一神教。

 

我們(men) 現在努力做的,是為(wei) 國學爭(zheng) 取一個(ge) 與(yu) 西學並列共存的權利和空間。談否定西學,遠了。

 

日本和韓國在這方麵比我們(men) 做得好,政體(ti) 、科學,教育都學西方,但信仰風俗精神,堅持本土特色、民族特色。

 

中國人現在穿的,基本都是西裝;學校裏學的,基本都是西學;學生花在學外語上的時間,超過漢語;興(xing) 致勃勃過的,是西方節日;追求向往的,是西方世界……真正堅持愛好不放棄的,似乎隻有中國飯菜了。民以食為(wei) 天,難道我們(men) 的真正信仰是吃?

 

國學之複興(xing) ,已是曆史必然、時代必然。

 

複興(xing) 國學,必須學習(xi) 一切優(you) 秀的傳(chuan) 統文化,讀經勢所必然。

 

讀經本身不是問題,怎樣讀才是問題。

 

在西學體(ti) 係中,沒有國學的學習(xi) 法。怎樣學國學,我們(men) 還得向曆史上找,看中國古人尤其是其中的聖賢如何讀書(shu) 。這是推廣和複興(xing) 國學的最好鑰匙。

 

《論語》裏孔子的讀書(shu) 法,《朱子語類》中朱熹的讀書(shu) 法,《東(dong) 坡誌林》中蘇軾的讀書(shu) 法……我們(men) 知道和學到多少呢?

 

 責任編輯:姚遠



微信公眾號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