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紙有韻勤裁細剪,畫筆凝神承俗傳(chuan) 情——安師大德雅書(shu) 苑赴繁昌老年大學剪紙創作暑期社會(hui) 實踐團隊誌願心得
作者:朱慧琴
來源:作者授權 伟德线上平台 首發
時間:孔子二五六七年歲次丙申七月廿五日辛巳
耶穌2016年8月27日
鏤金作勝承民俗,剪彩為(wei) 人傳(chuan) 氣神。剪紙藝術作為(wei) 中華民族的傳(chuan) 統民間工藝,源遠流長,是中國民間藝術中的瑰寶,已經成為(wei) 世界藝術寶庫中的一種珍藏。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剪紙卻越來越淡出了人們(men) 的生活。為(wei) 弘揚民族剪紙文化,繼承優(you) 秀傳(chuan) 統,安徽師大德雅書(shu) 苑赴繁昌老年大學剪紙創作暑期社會(hui) 實踐團隊正式成立。
蓄勢待發:萬(wan) 事俱備,待遠行
2016年的暑假,一支來自安師大的實踐團隊來到繁昌老年大學,他們(men) 身體(ti) 力行,積極主動地去了解並學習(xi) 剪紙工藝,實踐結束後,他們(men) 在師大校園開設剪紙班,將剪紙文化帶進大學校園,好評如潮。今年,新一批誌願者將踏入這片土地,作為(wei) 校級重點團隊來到繁昌老年大學,繼續守望民族工藝,展開為(wei) 期十天的暑期社會(hui) 實踐活動。
我們(men) 的團隊並非隨意組成,通過筆試、麵試,在對幾十位學生進行了全方麵綜合考評後,最終確定了13名參與(yu) 實踐的成員,她們(men) 來自不同學院、不同年級、不同專(zhuan) 業(ye) ,卻因為(wei) 一個(ge) 共同的目標相聚一起。“我們(men) 這次實踐是帶著任務而來的,是要將剪紙工藝帶到師大、融入社會(hui) 的。我們(men) 需要的不止是對剪紙有興(xing) 趣的人,更是能擔起責任的人。”隊長付亞(ya) 男堅定地說道,“這次的實踐我們(men) 已經準備好了,萬(wan) 事俱備,期待出發。”
舞刀弄剪:初學乍練,入佳境
8月17日,13名成員從(cong) 全國各地趕至繁昌老年大學。
繁昌老年大學位於(yu) 蕪湖市繁昌縣,在這裏,有一群致力於(yu) 傳(chuan) 承優(you) 秀民族文化的老人。本次實踐我們(men) 有幸請到了老年大學校長助理、老年書(shu) 畫聯誼會(hui) 副會(hui) 長翟曉玲老師擔任我們(men) 的授課老師,翟老師長期身體(ti) 力行,宣揚、傳(chuan) 播著中華剪紙藝術,跟著她學習(xi) 剪紙,成員們(men) 定當受益匪淺。
初學剪紙,大家的技巧還很生硬,剪出來的鋸齒紋參差不起、毛毛躁躁,掏剪出來的圓也奇形怪狀、五花八門。盡管作品並不盡如人意,成員們(men) 依舊兢兢業(ye) 業(ye) ,反複練習(xi) ,也堅持在第二天的揭牌儀(yi) 式上舉(ju) 辦一個(ge) 小型作品展。作品雖然稍顯稚嫩,但是作為(wei) 初學者,我們(men) 得到了參加儀(yi) 式的老師和記者們(men) 的一致好評。這讓成員們(men) 備受鼓舞,再接再厲。
實踐期間,恰逢裏約奧運會(hui) 閉幕儀(yi) 式,成員們(men) 在老師的指導下,自行籌備並組織開展“為(wei) 奧運健兒(er) 喝彩”主題活動。活動中,成員們(men) 認真準備、一起創作的“奧運競技項目”和“裏約健兒(er) 風采”等栩栩如生的奧運題材係列剪紙作品,將剪紙與(yu) 奧運巧妙結合,收到了廣大群眾(zhong) 的褒揚。
此後,我們(men) 結合這次活動的成功經驗,又舉(ju) 辦了多個(ge) 剪紙活動。在繁昌圖書(shu) 館舉(ju) 辦的“花團錦簇,紙舞翩翩”安徽師範大學德雅書(shu) 苑剪贈活動,現場民眾(zhong) 十分熱情,參與(yu) 人數眾(zhong) 多,活動效果顯著。在繁昌縣城關(guan) 幼兒(er) 園舉(ju) 辦的剪紙教學活動同樣收獲如潮好評。
8月26日上午,暑期社會(hui) 實踐漸入尾聲,“紙上師大”作品展也如約而至。從(cong) 設計、繪製圖樣到剪刻、粘貼、展覽,成員們(men) 曆時四天,終於(yu) 完成了第一次原創作品展。在這次的展覽中,高大雄偉(wei) 的校大門、端莊典雅的圖書(shu) 館、窗明幾淨的教學樓、設施齊全的體(ti) 育場、獨樹一幟的一食堂等師大標誌性建築全部收入剪紙中,一磚一瓦、一草一木都宛然如生、躍然紙上。授課老師翟老師動情地說道:“這次的作品工程量很大,很辛苦,可她們(men) 做得很好。她們(men) 是真的熱愛剪紙,我很激動,也很欣慰”
由初學乍練到漸入佳境,成員們(men) 的剪紙技巧進步了,實踐活動的意義(yi) 也在一步步提升。
學無紙境:長路漫漫,德雅行
一把看似笨拙的剪刀,一張平淡無奇的紅紙,一門精湛絕倫(lun) 的手藝。剪紙作為(wei) 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在傳(chuan) 承路上仍然麵臨(lin) 著許多嚴(yan) 峻考驗。早在2003年,剪紙就被列為(wei) 全國首批“中國民間文化遺產(chan) 搶救工程”的搶救和保護項目,然而,縱觀當代社會(hui) ,老人們(men) 依舊是傳(chuan) 承剪紙工藝的主力軍(jun) ,這不禁引起我們(men) 的思考,這些老人們(men) 還能在傳(chuan) 承路上走多遠呢?
不為(wei) 名利,老人們(men) 憑著對剪紙藝術的熱愛,毅然走在剪紙傳(chuan) 承之路的前沿。教授我們(men) 剪紙課的翟老師以及兩(liang) 位助手老師都已經是古稀之年,成員們(men) 都極其敬重她們(men) ,除了那些令人驚歎的剪紙作品,更讓人動容的是老人們(men) 每次戴著老花眼鏡坐在窗前一絲(si) 不苟剪紙的虔誠姿態。
因此,安徽師範大學德雅書(shu) 苑赴繁昌老年大學剪紙創作團隊再一次來到了這裏,為(wei) 了拾起民族工藝,傳(chuan) 承中華傳(chuan) 統文化。與(yu) 以往不同的是,我們(men) 的態度更加虔誠,目標更加明確,決(jue) 心更加堅定。“搶救文化遺產(chan) 關(guan) 鍵在於(yu) 繼承,我們(men) 希望將剪紙帶進大學校園,繼續開辦剪紙班,讓大學生們(men) 有更多的機會(hui) 去了解、繼承剪紙文化。”隊長付亞(ya) 男說出了大家的心聲。
學無止境,長路漫漫。德雅書(shu) 苑將會(hui) 秉承“以德為(wei) 先傳(chuan) 美儀(yi) ,內(nei) 外兼修浸慧雅”的宗旨,繼續弘揚國學傳(chuan) 統、傳(chuan) 承優(you) 秀文化。
(文學院 圖/許純溪)
責任編輯:姚遠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