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微傳(chuan) 播的特征與(yu) 價(jia) 值引領
作者:劉 佳
來源:《中國文化報》
時間:孔子二五六七年歲次丙申七月廿四日庚辰
耶穌2016年8月26日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一係列重要講話中反複強調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價(jia) 值和開展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教育與(yu) 普及的意義(yi) ,弘揚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被提升到國家文化建設和文化發展的戰略高度。新一輪“國學熱”的出現是時代要求,同時也得益於(yu) 大眾(zhong) 傳(chuan) 媒廣泛普及並高度運轉的有力助推。尤其是在以微博、微信等為(wei) 媒介的微傳(chuan) 播時代,國學“微傳(chuan) 播”既滿足了人們(men) 在快節奏的生活形態中渴望及時地了解和分享最新信息的需求,又符合了現代人“短平快”的閱讀習(xi) 慣,更開啟了以高效快捷、短小精煉、互動交流為(wei) 特征的文化傳(chuan) 播新範式。
首先,在“無所不微”的時代,微媒介的性質決(jue) 定了國學傳(chuan) 播的新特征。傳(chuan) 統媒介在信息傳(chuan) 遞過程中是按照傳(chuan) 者——媒介——受眾(zhong) 模式進行的,傳(chuan) 者具有絕對穩固的權威地位,受眾(zhong) 多是被動接受。而以微博、微信為(wei) 主要媒介的微傳(chuan) 播,是去中心化的裂變式多級傳(chuan) 播模式,將傳(chuan) 者與(yu) 受眾(zhong) 合二為(wei) 一,借以實現自我表達、交往需求與(yu) 社會(hui) 認知。受眾(zhong) 麵廣,信息量大,透明度高,國學微傳(chuan) 播保證了內(nei) 容的及時交流與(yu) 分享,接受效果更加深入。其次,微媒介的發展拓展了國學傳(chuan) 播的渠道。微博、微信等微媒介無傳(chuan) 播壁壘,傳(chuan) 播方式交叉滲透、傳(chuan) 播效率高等特點創造了一個(ge) 全新的國學傳(chuan) 播環境,可以吸引受眾(zhong) 最大限度地參與(yu) ,更加自由地交流,主動完成再傳(chuan) 播任務,延展傳(chuan) 播範圍。再者,微傳(chuan) 播構成了國學內(nei) 容的多元化。“微傳(chuan) 播”尚簡、崇微,在微媒介平台中,人們(men) 已不再熱衷於(yu) 上百萬(wan) 字的鴻篇巨製,而是傾(qing) 心於(yu) 碎片化的所思所想、多元化的個(ge) 性表達,因此國學傳(chuan) 播也因勢利導,借助微媒體(ti) ,迎合時代需求,注重多元表達和訴求,微傳(chuan) 大義(yi) 。國學借助微媒體(ti) 可以提升傳(chuan) 播力已毋庸置疑,但伴隨而來的消極影響也應引起我們(men) 的重視。
其次,微傳(chuan) 播可能使國學的內(nei) 涵“複雜化”。微媒介以“個(ge) 性、自由、青春”為(wei) 標簽,而微傳(chuan) 播的草根化、簡單化衝(chong) 擊著傳(chuan) 統文化陽春白雪的經典光環,尤其是各種舊習(xi) 俗、新事物也趁勢紛紛扯上“國學”旗號以壯聲威。微媒介平台中越來越多的傳(chuan) 統經典被束之高閣,宏大敘事無人問津,“國學”內(nei) 涵產(chan) 生了變異。其次,微傳(chuan) 播可能使國學的內(nei) 容“庸俗化”,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消費主義(yi) 意識形態籠罩性地主宰當今社會(hui) ,傳(chuan) 統文化被作為(wei) 商品進行生產(chan) 與(yu) 消費。在市場化、商品化、利益化的過程中,媒體(ti) 為(wei) 抓住受眾(zhong) 眼球,對國學與(yu) 藝術進行再生產(chan) 、包裝、營銷,使國學變得日益娛樂(le) 化、商業(ye) 化。再者,微傳(chuan) 播可能使得國學的接受“碎片化”。微媒介通過對國學解讀與(yu) 重構,變其“快餐化”來滿足受眾(zhong) 的需求,拉近了國學與(yu) 平民百姓的距離,但也讓我們(men) 接受的知識信息支離破碎,不成係統,甚至產(chan) 生誤解。因此國學微傳(chuan) 播要注重規範傳(chuan) 播與(yu) 價(jia) 值引領,揚長避短、守正出新。
傳(chuan) 媒在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的引導下,要加強自身媒介素養(yang) ,堅守媒介應有的文化操守,為(wei) 大眾(zhong) 提供一片解讀文化的淨土,使國學所蘊含的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思想深入人心,正確引導人們(men) 的價(jia) 值觀念和行為(wei) 方式;要完善傳(chuan) 播格局,改進傳(chuan) 播方式,正視傳(chuan) 播效果;要遵循新聞傳(chuan) 播規律和媒體(ti) 發展規律,堅持傳(chuan) 統媒體(ti) 與(yu) 新媒體(ti) 的優(you) 勢互補,融合發展,有效矯正新媒體(ti) 傳(chuan) 播過程中滋生的不良傾(qing) 向,樹立主流價(jia) 值取向,構建科學信仰體(ti) 係;要注重傳(chuan) 統文化與(yu) 時代價(jia) 值相結合,賦予國學形象新穎的解讀視角與(yu) 社會(hui) 功能。任何時代的理論隻有結合新的時代背景才能煥發出新的生機與(yu) 活力,由此而觀,國學微傳(chuan) 播呈現出的新形象、新特點和必要的價(jia) 值引領,無疑也就擁有了真正的指導意義(yi) 。
責任編輯:柳君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