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雲儒】張載四句:中國精神的絕句——《關學文庫》的學術價值

欄目:新書快遞
發布時間:2016-08-22 16:21:09
標簽:

 

張載四句:中國精神的絕句——《關(guan) 學文庫》的學術價(jia) 值

作者:肖雲(yun) 儒

來源:《光明日報》

時間:孔子二五六七年歲次丙申七月十四日庚午

           耶穌2016年8月16日



 

 

張載像資料圖片

 

【史學研究】

 

國家“十二五”重點圖書(shu) 出版項目《關(guan) 學文庫》由西北大學出版社出版。這部叢(cong) 書(shu) 包括文獻整理和學術研究兩(liang) 個(ge) 係列,共計47冊(ce) ,2300萬(wan) 字。叢(cong) 書(shu) 總主編劉學智、方光華和編輯群體(ti) ,遵循編委會(hui) 主任張豈之先生“借鑒前人在文獻整理上的經驗,堅持學術史研究指導下的文獻整理”的指導思想,經過8年多的艱辛努力完成了這項巨大的學術工程。

 

認識《關(guan) 學文庫》的學術價(jia) 值,要把它放在理學史中去考察。也就是說,張載在理學史上的地位,一定程度上決(jue) 定了《關(guan) 學文庫》在理學史和中國文化史上的地位和價(jia) 值。在宋明理學史上湧現出許多思想家,其中以張載及其創立的關(guan) 學、朱熹及其創立的閩學、王守仁及其創立的陽明學,堪稱三座高峰。在這三個(ge) 學派中,張載是理學的真正開創者和奠基者,朱熹吸收張、程,建立了宋代集大成的理學體(ti) 係,王陽明則修正程朱,把理學又一次推向高峰。張載確立的“性與(yu) 天道合一”的思想主題,對後來的理學家產(chan) 生了很大的影響。他提出的“氣本論”,對中國古代哲學堅守唯物主義(yi) 立場有不可埋沒的功勞;他提出的人性論和心性論,更為(wei) 後儒廣泛加以吸收、繼承和闡發。特別是世代傳(chuan) 揚、家喻戶曉的“張載四句”,提出“為(wei) 天地立心,為(wei) 生民立命,為(wei) 往聖繼絕學,為(wei) 萬(wan) 世開太平”的“四為(wei) ”說,個(ge) 人認為(wei) 這是中華民族精神的絕句,是中國文人風骨的絕句,它以簡明、準確、曉暢、深邃的表述,確立了人的內(nei) 在價(jia) 值和生命主體(ti) 精神,確立了人對天地自然、對民眾(zhong) 社會(hui) 、對文化曆史的崇高責任。

 

《關(guan) 學文庫》在搶救、保存和開發關(guan) 學文獻的價(jia) 值方麵,受到學界很高的評價(jia) 。關(guan) 學史上學人眾(zhong) 多,留下了大量豐(feng) 富的文獻資料。過去,這些資料沒有得到應有的保護和整理,如明代渭南南大吉的《瑞泉集》僅(jin) 有殘本,韓邦奇的《禹貢詳略》僅(jin) 陝西圖書(shu) 館收藏。為(wei) 了全麵精準地對關(guan) 學文獻進行整理,文庫作者們(men) 在全國範圍的圖書(shu) 館和民間遺存中搜集查尋,深入研究,認真進行版本比對、點校勘誤,使得這個(ge) 版本成為(wei) 目前最能反映關(guan) 學和關(guan) 學史麵貌的、對關(guan) 學研究具有奠基性作用的文獻集成。《關(guan) 學文庫》的文獻整理係列,以其全麵性和高標準、嚴(yan) 要求而突顯出學術價(jia) 值。全麵性表現在,主編對關(guan) 學史上重要學人及其論著的存世情況進行了全麵深入地考察,在此基礎上選取了其中26位重要學人的文獻進行係統整理。對於(yu) 其他學人的著作也有廣泛地搜集和輯佚。

 

《關(guan) 學文庫》對關(guan) 學學術思想的研究也取得了豐(feng) 碩的成果,在一些重大的理論問題上很有突破。如趙馥潔先生撰寫(xie) 的《關(guan) 學精神論》,對關(guan) 學的文化精神進行了深層的挖掘和概括提煉。劉學智教授的《關(guan) 學思想史》,對關(guan) 學與(yu) “關(guan) 中之學”“關(guan) 中理學”等概念進行了辨析,分別從(cong) 廣義(yi) 和狹義(yi) 兩(liang) 方麵對關(guan) 學做了明晰的界定,指出關(guan) 學從(cong) 廣義(yi) 說是指宋明以來的“關(guan) 中理學”,而從(cong) 狹義(yi) 上說,是指由張載創立並在其後關(guan) 中一直發展著的與(yu) 張載學脈相承之關(guan) 中理學。《關(guan) 學文庫》廣輯各類文獻資料,對此進行了係統整理研究,對於(yu) 深化中國理學、中國哲學和中國精神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義(yi) 。

 

注:《關(guan) 學文庫》 劉學智、方光華主編 西北大學出版社

 

 責任編輯:姚遠



微信公眾號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