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場鑼鼓已響 國學發展要“落地”和“登峰”
作者:毛佩琦
來源:鳳凰國學
時間:孔子二五六七年歲次丙申七月初三日己未
耶穌2016年8月5日
中國人民大學曆史係教授、博士生導師毛佩琦
非常感謝主辦方邀請我參加這個(ge) 的活動。主辦方提出的口號,一個(ge) 是親(qin) 近國學,一個(ge) 是重建斯文。我要說的,就是回答剛才主持人柳理和北京科舉(ju) 匾額博物館姚館長的一個(ge) 問題:我們(men) 當前傳(chuan) 播國學應該怎麽(me) 做,或者說傳(chuan) 播國學遇到的問題是什麽(me) ?
最近幾年,從(cong) 上至下、從(cong) 下至上的國學熱,已經打開了重歸傳(chuan) 統文化、重建中華文化體(ti) 係的一條路,打開了大家重新審視傳(chuan) 統文化的這樣一個(ge) 全民的格局。國學的重建過程,在一開始就受到很多人的追隨,同時也受到很多人的抵製、嘲諷和冷眼。現在追隨的人仍然追隨,嘲諷、冷眼的逐漸閉嘴,應該看到這種情況。雖然抵製的人還堅持自己的意見,但是他們(men) 的影響已經不是那麽(me) 大了。我們(men) 要看到目前的這個(ge) 成績。
但是弘揚國學就像一場戲,這個(ge) 戲開場鑼鼓把人招起來,場子熱一熱,紅起來了。紅起來後接著做什麽(me) ?我們(men) 要幹什麽(me) ?戲要演得精彩,演得精道,要引人入勝,最後達到戲劇宣教的目的或者是娛樂(le) 的目的。我覺得我們(men) 現在開場鑼鼓已經完成了,要跟進,要演好戲。
我們(men) 當前麵臨(lin) 的國學發展的問題,我想,可以用四個(ge) 字來概括。
前兩(liang) 個(ge) 字叫“落地”。
大家一談國學傳(chuan) 播,總覺得好像是天天念《弟子規》。《弟子規》不是停留在書(shu) 本上的,是要貫徹到生活當中去的。這牽扯到一個(ge) 國學的定義(yi) 問題。國學有很多高深的定義(yi) ,有很多傳(chuan) 統的定義(yi) ,有很多學術的定義(yi) 。大約在十年以前,我提出一個(ge) 定義(yi) 叫做:國學是中國人之所以成為(wei) 中國人的學問,所有能夠表現、表達中國人生活理念的核心思想都是國學的範圍。國學的範圍從(cong) 六經擴大,涵蓋各個(ge) 領域,可以到達日常生活的層麵,到達社會(hui) 民族民俗,到達家庭倫(lun) 理層麵。我所謂的“落地”,就是要讓國學走進生活。要真正走進生活,不是停留在口頭的傳(chuan) 誦上。
怎樣走進生活去做好國學傳(chuan) 播呢?我覺得我們(men) 要一點一點地來做。比如說能夠建立一點起碼的禮儀(yi) 製度?我們(men) 翻翻二十四史都有禮誌,政治生活,社會(hui) 生活都有一套規範。沒有這個(ge) 規範大家就亂(luan) 了,這是我們(men) 中國之所以稱為(wei) 禮儀(yi) 之邦的重要原因。禮儀(yi) 之邦沒有禮儀(yi) ,造成現在社會(hui) 的混亂(luan) ,這是一個(ge) 原因。禮儀(yi) 是用來規範社會(hui) 秩序,規範人的行為(wei) 準則的,不都是來確定等級,搞階級壓迫的。比如說我們(men) 能不能建一點簡單的禮儀(yi) ,我們(men) 進入室內(nei) 是不是要摘帽子?老師進了教室同學是不是要起立?這是很簡單的事情,表達尊師重道,表達尊老愛幼,要不要做?長輩沒有坐就晚輩就不能先坐,是不是可以規定些簡單的禮儀(yi) ?要做一些具體(ti) 的事情,讓國學落地。又比如,我們(men) 現在大家都不注意文字格式,文字和說話都不懂得用敬語,我們(men) 能不能提出一個(ge) “敬語500句”作為(wei) 語言交流規範?不能隻知道簡單的謝謝、你好,不能在大街上就直接喊“嗨,老頭兒(er) ”,還能說令堂、令尊、令愛這些敬語尊稱。語言要有禮貌,能不能說“在下”“足下”等等很簡單的中國傳(chuan) 統中的謙遜表達?中國傳(chuan) 統文化中好的道德與(yu) 精神風貌的東(dong) 西,能不能在生活當中重新恢複?這些東(dong) 西要實實在在的落地。
另外兩(liang) 個(ge) 字是:“登峰”。
“落地”是讓國學更貼近生活,在生活當中弘揚我們(men) 的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而“登峰”就是深入研究,挖掘中華傳(chuan) 統文化的精髓。這在更大的程度上要依賴學者、學界的努力。學者、學界這些年做了很多,我覺得其中有一條應該作為(wei) 核心或者努力的方向,那就是重建中國文化的體(ti) 係和中華文化的話語權。
中華文化體(ti) 係已經被西學打得七零八落,不成體(ti) 係,我們(men) 離開西式話語已經沒有辦法寫(xie) 成一篇文章了。我們(men) 不排斥西學,我們(men) 也不排斥曾經在中國近代發展過程當中所引進的那些先進理念,幫助中國進步的那些思想,包括語匯。但是,我們(men) 要重新建立一個(ge) 以中華文化為(wei) 主體(ti) 的文化體(ti) 係。重建這個(ge) 體(ti) 係,至少在第一步要讓中學和西學在課堂上,在任何地方有平等的地位。
最近聽說把陰陽五行寫(xie) 到小學課本上,有人對此提出異議。一個(ge) 學習(xi) 中醫的學生,從(cong) 小就學唯心唯物,主觀客觀的理論,已經形成西學思維定式,高中畢業(ye) ,考到中醫學院接觸到陰陽五行,格格不入,全都不理解。中醫院治病的理念都是西方的理念,99%的中醫不懂得中醫理論,為(wei) 什麽(me) 會(hui) 這樣?中華文化的體(ti) 係已經全部被打破了。所以我們(men) 為(wei) “登峰”設置一個(ge) 目標:重建中華文化體(ti) 係,恢複中華文化的主體(ti) 性,當然,這不是倒退為(wei) “中學為(wei) 體(ti) 、西學為(wei) 用”,不是那樣。是要讓中學有完整性,要自圓其說,不能老用西學來解釋中學,也不能總是讓中學給西學做注腳。重建中華文化的主體(ti) 性,重建中華文化的話語權,研究中華文化,認識挖掘傳(chuan) 統文化的精髓,哪些能夠為(wei) 我們(men) 的現代化,為(wei) 我們(men) 的現代政治建設、社會(hui) 建設服務,哪些能夠引領未來世界的發展。學者要做好這方麵的工作。
以上為(wei) 作者在鳳凰國學主辦的“重建斯文中國—親(qin) 近國學高峰論壇”上的發言實錄
責任編輯:姚遠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