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支教:從(cong) 雪中送炭到錦上添花——安徽師大德雅書(shu) 苑國學支教
來源:作者授權 伟德线上平台 發布
時間:孔子二五六七年歲次丙申七月初三日己未
耶穌2016年8月5日
“老師老師,我好喜歡你們(men) 上的課呀。”三年級的孩子滿臉真誠的對大學生老師說。
安徽師範大學文學院赴阜南國學支教團隊針對六個(ge) 年級,因材施教,分層教學,設置三級教學體(ti) 係:從(cong) 基礎著眼,用實踐鞏固,以特色創新。
基礎課:合零為(wei) 整
清晨,陣陣書(shu) 聲從(cong) 教學裏的窗戶裏傳(chuan) 出來。“天地玄黃,宇宙洪荒……寒來暑往,秋收冬藏”,孩子們(men) 把每一個(ge) 字都讀得很用力,支教的這段日子,他們(men) 用這種方式打開美好的一天。“老師,什麽(me) 叫《詩經》呀?”“老師,孔子為(wei) 什麽(me) 要周遊列國呢?”“老師,古代的這個(ge) 字為(wei) 什麽(me) 和現在寫(xie) 的不一樣啊?”在支教的課堂上,孩子們(men) 奇想天開,向小老師們(men) 接二連三的拋出了自己的疑惑。
合零為(wei) 整,在孩子們(men) 平時功課輔導的基礎之上,擴大孩子們(men) 對傳(chuan) 統文化認知,和孩子們(men) 一起深入探討國學經典的內(nei) 涵。從(cong) 經典誦讀開始,讓國學“發聲”。《論語》課上,學習(xi) 孔子如何因材施教;文字課上,辨析古今漢字的異同;聆聽中華孝故事,誦唐詩讀宋詞。
實踐課:串點成線
開展各科傳(chuan) 統文化基礎課程的同時,把實踐活動植入支教課程。課間跑操,伴隨著廣播,孩子們(men) 踩出愉快的步伐;課後遊戲,一張張笑臉是內(nei) 心愉悅的見證;體(ti) 育課上,活動方式層出不窮,孩子們(men) 興(xing) 趣盎然。
學文亦尚勤,“阿姨,我自己來。”中午食堂裏傳(chuan) 來稚嫩的童聲,大家紛紛接過食堂阿姨手中的碗,開始自己打飯。放學後的教室裏,有孩子們(men) 忙碌的身影。掃地的、拖地的、倒垃圾的、擦桌子的,紅紅的小臉兒(er) 上掛著亮晶晶的汗珠,大家忙得不亦樂(le) 乎。
特色課:連線成麵
悉心交流,和學生麵對麵溝通,深入了解孩子們(men) 對國學和傳(chuan) 統文化的認識,開設孩子們(men) 期待、喜愛的特色課程,滿足孩子們(men) 對傳(chuan) 統文化學習(xi) 的興(xing) 趣。開展漢服展,小老師們(men) 穿上漢服為(wei) 孩子們(men) 介紹漢服的知識,既有趣又形象。教授一些簡單的剪紙技巧,桃花、鋸齒紋、水滴紋,在學習(xi) 的基礎上對剪紙花樣加以創新。《詩經》吟誦課上,孩子們(men) 張大了好奇的眼睛,“原來詩也能唱出來呀!”“老師,我會(hui) 唱啦!”“老師,我還想再學一首。”吟誦迅速吸引了孩子們(men) 的目光。手語舞、漢舞課程給孩子們(men) 帶來了別樣的傳(chuan) 統文化感受體(ti) 驗。
實踐團隊實事求是,立足學生實際需求,銳意創新,轉變支教理念。製定“穩基礎、常實踐、有特色”的三級支教課程體(ti) 係,紮實學生國學基礎,鼓勵學生實踐,切合學生興(xing) 趣,注重教學特色。在創新國學支教的道路上,我們(men) 仍在探索。(安徽師範大學文/唐霞圖/李倩倩)
責任編輯:姚遠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