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學生穿漢服吟誦經典詩文過端午 傳承傳統文化

欄目:新聞快訊
發布時間:2016-06-13 17:29:37
標簽:

  

 

 

蘭(lan) 州學生穿漢服吟誦經典詩文過端午 傳(chuan) 承傳(chuan) 統文化

來源:中國新聞網

時間:孔子二五六七年歲次丙申五月初六日癸亥

           耶穌2016年6月10日

 

 

 

  

 

6月9日,蘭(lan) 州四所中小學的百餘(yu) 名學生身穿漢服,通過吟誦經典詩文的方式過端午節。圖為(wei) 學生身穿漢服吟誦《孝經》。 楊娜 攝

 

中新網蘭(lan) 州6月10日電 (楊娜)“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6月9日,蘭(lan) 州百餘(yu) 名學生身著漢服在黃河岸邊吟誦經典詩文。當日是中國傳(chuan) 統節日端午節,蘭(lan) 州市城關(guan) 區舉(ju) 辦大型傳(chuan) 統文化公益推廣實踐活動,慶祝端午節。

 

此次活動主要以吟誦的方式,將中國經典詩文中的家風家訓展示出來,吟誦團隊由蘭(lan) 州市四所學校的百餘(yu) 名學生組成。他們(men) 從(cong) 小學三年級到初中一年級不等,身著漢服,行古禮、唱詩詞。

 

吟誦即是古代所謂的“讀”,它是發源於(yu) 先秦,在教育體(ti) 係中口傳(chuan) 心授,傳(chuan) 承文化的主要方法,也是古代教學最重要的教學方法。北京市吟誦教育研究會(hui) 會(hui) 長、盈視書(shu) 院創始人朱暢思在活動現場和同學們(men) 互動時說,他致力於(yu) 吟誦這種誦讀方式的傳(chuan) 承發揚,希望孩子們(men) 能通過吟誦感受國學的美並延續和傳(chuan) 承這種美好。

 

  

 

圖為(wei) 小學生吟誦《橘頌》。 楊娜 攝

 

而用這樣的方式慶祝端午節,蘭(lan) 州市城關(guan) 區委外宣辦副主任沙金濤介紹,這是送給所有家庭的節日禮物。“家風家訓作為(wei) 中國傳(chuan) 統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小朋友從(cong) 小吟誦,可以讓他們(men) 從(cong) 小有一個(ge) 做人做事的行為(wei) 準則。”沙金濤說,此次參與(yu) 表演的四所學校,都有長期致力於(yu) 傳(chuan) 統文化挖掘傳(chuan) 播的老師,通過這種帶動作用,可以讓優(you) 秀的傳(chuan) 統文化得到傳(chuan) 承發揚。

 

今年九歲的張敬鈞是此次表演“開場誦”——《橘頌》的隊員之一,作為(wei) 領隊,他必須很熟練地背誦古詩文,並且富有感情地將它們(men) 用演唱的方式表達出來。年紀不大的他談起經典詩文的典故卻頭頭是道,他說,除了在學校裏通過老師學習(xi) ,父母也會(hui) 經常給他講解詩文。

 

對於(yu) 父母的示範帶動作用,楊正峰覺得這是優(you) 秀家風的重要內(nei) 容。楊正峰上初中的女兒(er) 也是此次吟誦團隊的隊員,用這樣的形式和女兒(er) 一起過端午節,這是頭一次。“在傳(chuan) 統節日裏讓他們(men) 通過親(qin) 身實踐來傳(chuan) 承傳(chuan) 統文化,這對於(yu) 孩子們(men) 來說,一定會(hui) 留下深刻的印象。”楊正峰認為(wei) ,傳(chuan) 統文化裏蘊含的太多的做人做事的道理和準則,這是現在的孩子需要學習(xi) 和傳(chuan) 承的,而父母在這個(ge) 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我從(cong) 小對女兒(er) 有一些國學的啟蒙教育,比如《三字經》、《論語》等,要讓她在家裏就養(yang) 成這種習(xi) 慣。”楊正峰聽著女兒(er) 在台上吟誦的《孝經》,她相信女兒(er) 對於(yu) 這些詩文會(hui) 有自己的理解,並逐漸影響她的學習(xi) 和生活。(完)

 

責任編輯:葛燦

 

微信公眾號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