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反儒家我反誰——把反儒派的囂張氣焰打下來!(餘樟法)

欄目:散思隨劄
發布時間:2010-03-20 08:00:00
標簽:
餘東海

作者簡介:餘(yu) 東(dong) 海,本名餘(yu) 樟法,男,屬龍,西元一九六四年生,原籍浙江麗(li) 水,現居廣西南寧。自號東(dong) 海老人,曾用筆名蕭瑤,網名“東(dong) 海一梟”等。著有《大良知學》《儒家文化實踐史(先秦部分)》《儒家大智慧》《論語點睛》《春秋精神》《四書(shu) 要義(yi) 》《大人啟蒙讀本》《儒家法眼》等。

反孔攻儒最可悲,絕源斷本滅良知。挺身叉手當門立:誰反儒家我反誰!

這是東海一首舊作。依據儒家義理,對於各種反儒言論進行如理如實的反批判,原是儒者應盡的責任和義務。希望每個儒者都能具有一種誨人不倦、弘儒不止、持正不屈、衛道不懈的精神。

有的反儒派願意好好講理,按照文明規範開展爭鳴,我們應該持歡迎的態度,尊重並盡力維護他們的言論權,讓他們暢所欲言。對於儒家對於中華文化,擁護和反對是每個人的自由和權力。

但是,有那麽一些反儒人士,毫不講理又極其無禮甚至采取各種非正常手段反儒,不僅智弱,而且德殘。本來,反儒者不論是否中國人,在文化上都屬於蠻夷,這些毫不講理又極其無禮甚至采取各種非正常手段的反儒派,更是蠻夷之尤,廣大中華人有必要進行一些抵製,或者說開展一個“抵製運動”。(注:中華人,指儒佛道三家信仰者及愛好者,包括社會各界,不論體製內外。)

法律麵前人人平等,這是毫無疑問的。在法律層麵,作為人這個“類”,他們的人格應該得到尊重,但在道德層麵,他們的人格是不健全的,是完全不值得尊重的。鄙視無知、無禮、無恥的言論和行為,勇於與這類言行作鬥爭,正是文明的表現。當然,抵製和鬥爭必須在法律許可的範圍內進行。

至於具體內容,如何抵製,可以八仙過海因人而異。至少有一點:根據孔子“無友不如己者”的交友原則,儒者不應該與品質不良的蠻夷為友。不論這些蠻夷多麽位高權重或金多勢盛,拒絕之,輕蔑之,鄙視之,盡量遠離之。

那些品質惡劣道德敗壞、辱罵孔孟喪心病狂的當代蠻夷,或肩領導之任堂皇“雷鳴”於官場,或負教育之責恣肆縱橫於學界,不僅是儒家的恥辱,更是中華民族的恥辱。他們已成為儒家複興、民族振興的一大障礙!特別是對於那些把中西兩方的壞處圓滿結合於一身的假洋鬼子派,幾十年來遍布體製內外,已對社會產生極大的導向錯誤,已讓國家和人民大吃其虧。

假洋鬼子派是最為無知的反儒派,他們對儒家、對中華文化普遍無所知解,反儒卻說不出任何正當理由,或曲解歪纏,強詞奪理,與文革紅衛兵水平相當,卻由於“假借”和“倚仗”了西方製度及科技的優勢來反(其實西方製度及科技的優勢與他們一毛關係也沒有),影響特別惡劣,頗能迷惑一些人。他們還往往是最為惡劣的反儒派,喜歡借助和利用特權力量來壓製儒家的複興。

有人說,目前儒家還很衰弱,我們需要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不錯,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不僅是我們的需要,也是儒家的本份,是儒家仁愛的必然。然複須知,那些毫不講理又極其無禮的反儒蠻夷,不是一時一世一廂情願可以團結的。

要團結也有前提和條件,那就是他們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有了過而改之主動向善的追求。否則,儒者如果主動示好,那不是團結,那是鄉願,是自輕自賤,甚至是傍權傍款同流合汙。這麽做,壯大不了儒家,真壯大了,也就不是儒家了。

儒家的春天,隻能靠每一個儒者通過誨人不倦、弘儒不止、持正不屈、衛道不懈的努力去呼喚、去創造。抵製某些反儒派,是抵製愚昧無知、野蠻無禮、下流無恥,是抵製一種不良的時代風氣。抵製與呼喚、拒絕與創造,“誰反儒家我反誰”與“誰愛儒家我愛誰”,都是一體的兩麵。與其說是抵製,不如說是示範和教化,就像孟子所說,不屑教誨也是一種教誨。

隻有把某些極端和惡劣的反儒派的囂張氣焰打下來,儒家的春天才能夠早日到來!

2010-3-13 東海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