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大學國學社丙申釋奠禮於(yu) 貴州大學中國文化書(shu) 院舉(ju) 行
作者:貴州大學國學社
來源:作者授權 伟德线上平台 發布
時間:孔元二五六七歲次丙申四月廿三日辛亥
公曆2016年5月29日
孔元二五六七年,貴州大學國學社丙申釋奠禮於(yu) 貴州大學中國文化書(shu) 院勉學堂圓滿舉(ju) 行。誌於(yu) 古典學問的師生近百餘(yu) 位人參加了此次釋奠禮,嘉賓有貴州大學中國文化書(shu) 院榮譽院長張新民教授、貴州大學中國文化書(shu) 院副院長羅同兵副教授、貴州大學國學社指導老師宋君修老師、馬正應老師,貴州大學中國文化書(shu) 院李秋莎老師、鄧國元老師,以及貴州師範大學陽明文化研究院王劍博士、柳明芳老師。此外,還有來自貴州大學、貴州師範大學、貴州民族大學、貴州財經大學、貴陽學院等高校的同學。
(觀禮嘉賓)
未時整,釋奠禮準時開始。釋奠禮第一步是迎神,用焚香、酹酒等方式迎接神靈到來。神位即是神靈的所處之位。
(大成至聖先師孔子神位,攝於(yu) 釋奠禮行禮前)
(迎神)
第二步,行初獻禮,奠帛、獻爵。在古代,帛是貴重的絲(si) 織品,被當作饋贈賓客的禮物,按照事死如事生的原則,在獻禮中首先要奠帛,意在向神靈敬獻禮品以助食興(xing) ,然後開始獻爵。
(初獻)
獻爵結束後,恭讀祝文,以表達對神靈的稱頌讚美。其文曰:
維
孔元二五六七年歲次丙申四月廿三日
貴州大學國學社後進敢昭告於(yu)
大成至聖先師孔子
惟師固天攸縱誕降生知經緯禮樂(le) 闡揚文教餘(yu) 烈遺風千載是仰俾茲(zi) 末學依仁遊藝
謹以製幣玄酒時果庶品祗奉舊章
式陳明薦
尚饗
(讀祝)
其後行亞(ya) 獻、終獻禮。三獻禮完成後,初獻官飲福酒、受福胙,享用神靈所賜酒食,以期獲得福佑。最後,撤饌、送神,執事將祝文、布帛和紙製神位一同燒掉,眾(zhong) 人一旁觀望,通過燃燒產(chan) 生的煙霧,上達於(yu) 天,感通神靈,這個(ge) 過程叫作望瘞。
禮成,散胙,將祭品分發給來賓。
(散胙)
(散胙)
釋奠禮結束後,由嘉賓作大會(hui) 發言。
首先是貴州大學中國文化書(shu) 院榮譽院長張新民教授為(wei) 國學社致辭,他首先表達了對此次活動的高度讚揚,然後以傳(chuan) 統書(shu) 院“左學右廟”的功能設置為(wei) 例,向大家詳細講解了禮樂(le) 文明的核心精神。在禮樂(le) 文明之中,人們(men) 通過祭祀活動感受聖賢活脫脫的生命,從(cong) 而達到與(yu) 聖賢的合一。當人們(men) 在禮儀(yi) 中感受到這種價(jia) 值世界以後,即使返回日常世界,也能夠把日常世界價(jia) 值化、文明化、禮樂(le) 化。西方人對中國文化有偏見,認為(wei) 我們(men) 沒有宗教,然而我們(men) 的宗教是另外一種形式,它同樣能夠讓人們(men) 感受到人的超越價(jia) 值,並以衣冠文物、典章製度的形式保留下來。
張老師同時還指出,希望貴大國學社的同學們(men) 重視禮儀(yi) 活動的同時不能忽略了學生的本職工作——學習(xi) 。此外,藉助對聖人的體(ti) 悟,好好做好學問,做到中國文化書(shu) 院《學規》中所說的“尊德性與(yu) 道問學之統一”,通過同學們(men) 的刻苦學習(xi) ,帶動貴州大學學風的改善,甚至是貴州文教的發展,乃至於(yu) 整個(ge) 民族、社會(hui) 、國家的興(xing) 盛。
對於(yu) 張老師的諄諄教誨與(yu) 殷切教導,同學們(men) 深受激勵和感動,並致以熱烈的掌聲。
(貴州大學中國文化書(shu) 院榮譽院長張新民教授致辭)
接著,貴州大學國學社指導老師宋君修老師也作了熱情洋溢的發言。宋老師對國學社抱以很大的期望,他提出倫(lun) 理精神的建設問題,促進大家去思考國家的價(jia) 值凝聚及精神統合的宏大論題。宋老師還認為(wei) ,理性精神是我們(men) 所必須發揚的,而不僅(jin) 僅(jin) 是隻承認西方對理性的看法,更應該看到我們(men) 自身所具有的理性傳(chuan) 統,用符合時代的方式將古典精神呈現出來。此外,他還鼓勵大家把學問與(yu) 時代相結合,做到與(yu) 時偕行,讓禮樂(le) 文明煥發新的生命力。
(貴州大學哲學係宋君修老師致辭)
嘉賓致辭結束以後,是文藝演出環節。首先,由貴州大學國學社帶來詩經唱誦節目《詩經·鄭風·子衿》。這個(ge) 節目的含義(yi) 是:鼓勵那些尚未加入國學社的同學主動成為(wei) 我們(men) 的一員,共同致力於(yu) 經學的研習(xi) 與(yu) 禮樂(le) 文明的重建。
(《詩經》唱誦)
第二個(ge) 節目是由貴州大學漢風府帶來的《驚鴻舞》。舞者翩若驚鴻,婉若遊龍,向來賓展示了漢舞的獨特魅力。
(《驚鴻舞》)
第三個(ge) 節目是由貴州師範大學帶來的舞蹈《戀人心》,舞蹈婀娜多姿,令人沉醉。
(《戀人心》)
最後一個(ge) 節目是由貴州大學國學社依據《論語》、《史記·仲尼弟子列傳(chuan) 》等文獻而創作的戲劇《儒者瑚璉》。戲劇講述了孔門十哲之一的子貢遊說齊、吳、越、晉四國,十年之間,憑借一己之力改變了天下形勢,最終完成了孔子交給他的保存魯國的任務。演出想要表達的是:儒家並不是像很多人誤解的那樣隻知道苦讀,而不關(guan) 心家國大事,也沒有能力去為(wei) 政。事實上,剛好相反,儒生不但有著非常清楚的政治洞見,同時也有著極其具體(ti) 的為(wei) 政方略。他們(men) 積極致力於(yu) 維護國家的穩定,努力促進國家、天下的繁榮發展。尤為(wei) 重要的是,儒者的努力是貫穿一生的,並不會(hui) 因為(wei) 外部環境的改變而改變。因此,作為(wei) 一個(ge) 當代中國人,我們(men) 有義(yi) 務也有責任讓國家富強興(xing) 盛,成為(wei) 一個(ge) 和諧而文明的社會(hui) 主義(yi) 國家。
(西施與(yu) 夫差)
(子貢遊說夫差)
最終,嘉賓致以經久不絕的掌聲,本次釋奠禮活動取得圓滿成功。
(注:本次活動尤其要感謝書(shu) 院的各位院長與(yu) 老師,如果沒有張新民院長及其同仁建設這樣一個(ge) 富有傳(chuan) 統精神的場所,便不會(hui) 有此次釋奠禮的舉(ju) 辦。同時還要感謝民間儒弟子孝忠兄為(wei) 貴大國學社獻計獻策,促成本次活動的舉(ju) 辦。最終需要感謝的是各位來賓,能夠對禮樂(le) 文明抱有應有的溫情。另:本文由國學社共同執筆撰寫(xie) ,故不書(shu) 作者之名。)
【附】
丙申釋奠禮記
文章:貴州大學國學社
孔元二五六七年,夏四月。三日齋戒畢,貴州大學國學社諸生致祭大成至聖先師文宣王孔子於(yu) 貴山書(shu) 院勉學堂。述其緣起,乃國學社同仁傷(shang) 於(yu) 禮樂(le) 之不興(xing) 、聖學之不修、經論之不講、良知之沉淪。觀彼蠻夷,尚知師其先師,賢其先賢,祖其先祖。況我禮儀(yi) 之邦,能不繼聖人之學乎?故諸生憂懼憂思,弘毅任重,遂有重振聖學、恢複禮儀(yi) 、匡扶天下之誌。子曰:“德不孤,必有鄰。”深圳儒弟子孝忠乃遵義(yi) 人氏,聞此家鄉(xiang) 文教消息,遂廣稽典籍,查勘場地,依聖賢之經論定製儀(yi) 禮,惠贈深衣,以助獻祭。國學社諸生勤而演之,貴大師生聞此,亦多有相助。
是日也,至誠之心感昭於(yu) 天,一掃數日陰雨連綿之氣,忽見雲(yun) 開霧散、撥雲(yun) 見日之象。繇是群英薈萃,俊賢來集。未時整,釋奠禮始,經迎神、初獻、讀祝、亞(ya) 獻、終獻、飲福受胙、撤饌、送神、望瘞及散胙之禮,獻祭玄酒、時果、庶品於(yu) 至聖之靈。祭禮潔淨和順、莊敬威嚴(yan) ,如有神在。夫子天縱之聖,道統一脈,雖百世而常在,立千載而長存。子曰:“文王既沒,文不在茲(zi) 乎?”其此之謂也。
禮已備矣,其後有樂(le) 、有舞。其樂(le) 乃國學社唱誦之《詩經·子衿》。《子衿》者,刺學校廢也。禮樂(le) 之不興(xing) 、聖學之不修、經論之不講、良知之沉淪,雖有廣廈千萬(wan) 間,何以稱之曰學校?其舞為(wei) 貴大漢風府之《驚鴻舞》,舞者翩若驚鴻,婉若遊龍。又有貴師大之舞,身姿綽約,長裾飄飄。禮、樂(le) 、舞三者既成,終以國學社之戲劇《儒者瑚璉》。瑚璉者,宗廟重器也,乃夫子謂子貢之言。子貢十年之間,隻身一人遊說諸侯,天下各有變。存魯、亂(luan) 齊、強晉、滅吳而霸越,儒者子貢能存宗廟社稷,故以此事誡鑒諸生治學之宗旨乃在天下也。
經此洗禮,天地精神為(wei) 之一振,人倫(lun) 教化其命亦新。《詩》雲(yun) :“孝子不匱,永錫爾類。”既知古之聖賢,當知後之所繼。聖學之昌,亦可盼矣!故作此文以記之。
孔元二五六七年歲次丙申四月廿三
責任編輯:葛燦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