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翼明著《論語新詮》出版暨自序
《論語新詮》,唐翼明著,嶽麓書(shu) 社2016年5月出版
我從(cong) 此變成了孔子的信徒,我覺得孔子是我生命中最好的導師。——唐翼明
【內(nei) 容簡介】
《論語新詮》是供一般讀者閱讀《論語》的普及讀物。將《論語》中原本鬆散、零碎的原文,按不同的主題重新編排成23個(ge) 專(zhuan) 題,疏通障礙,加以解讀,目的在幫助讀者真正讀懂《論語》,並結合現代的社會(hui) 環境,吸取對今天有益的營養(yang) ,建立健康正確的價(jia) 值觀。書(shu) 後附有《論語》全文,以供讀者閱讀和參照。
【作者簡介】
唐翼明,1942年生,湖南衡陽人,武漢大學碩士,哥倫(lun) 比亞(ya) 大學博士,執教台灣多所大學,現任華中師範大學國學院院長。
【自序】
我是七歲那年開始讀《論語》的。那是在鄉(xiang) 下伯父家的私塾裏,可惜兩(liang) 年後搞土地改革,伯父打成地主,私塾辦不成了,《論語》也就沒有讀完。上中學的時候,初一的語文課本上還選了若幹則《論語》,差不多都是我在私塾裏就讀過的。以後一直到高中,語文課本裏文言文的成分越來越少,白話文的比例越來越大,《論語》《孟子》之類終至於(yu) 連影子都看不到了。
我高中畢業(ye) 是1960年,正好碰上大饑荒,全國上下休養(yang) 生息,文化界也暫時活躍起來。中華書(shu) 局那時候連續出了好多《中華活頁文選》,選的都是古代的名文。我很喜歡,便篇篇買(mai) 、篇篇讀。讀來讀去不滿足了,就想把《四書(shu) 》《五經》也找來從(cong) 頭讀一遍。第一本想讀的就是《論語》。那時候,楊伯峻先生的《論語譯注》剛剛出版不久,我去書(shu) 店買(mai) 了一本。一個(ge) 字一個(ge) 字老老實實地讀,每天晚上讀二十頁,一本四百頁的書(shu) 二十天就讀完了。覺得興(xing) 味盎然,快樂(le) 無比。
從(cong) 頭至尾認認真真地讀完《論語》是我探求生命意義(yi) 的旅程中一次最重要的經驗。《論語》為(wei) 我的生命撐起了一張意義(yi) 之網,價(jia) 值之網,我的生命與(yu) 精神有了一個(ge) 堅實的支托。我從(cong) 此變成了孔子的信徒,我覺得孔子是我生命中最好的導師。
以後在生命心靈的旅行中,我無數次地回到《論語》,回到孔子。哪怕在美國留學十年,我的書(shu) 架上也總有一本《論語》。那些年我讀了許多西方哲人的名著,也從(cong) 他們(men) 那裏學到很多東(dong) 西,但我從(cong) 來沒有認為(wei) 他們(men) 比孔子更高明。孔子的教導仍然是我賴以安身立命的支柱和進德修業(ye) 的指南。
在美國讀書(shu) 的時候,我曾經到各地去旅行,後來又到歐洲去旅行,發現在大多數像樣的旅館裏,房間的床頭櫃上,總可以找到一本《聖經》。那是旅館主人為(wei) 旅客準備,供他們(men) 閱讀和禱告用的。如果你覺得有需要,可以帶走,主人不會(hui) 見怪,他會(hui) 再放上一本,供下一個(ge) 旅客使用。我那時就常常想,為(wei) 什麽(me) 我們(men) 中國旅館不能這樣做呢?中國旅館的老板為(wei) 什麽(me) 不放一本《論語》供旅客閱讀和使用呢?在入睡之前隨便翻閱幾段,溫習(xi) 溫習(xi) 孔夫子跟我們(men) 說了一些什麽(me) ,不是挺好嗎?信仰基督教的西方人相信上帝,相信人有原罪,他們(men) 經常不忘記向上帝禱告,向上帝懺悔,祈求上帝的寬恕和保佑。信仰伊斯蘭(lan) 教的人甚至每天要向真主禱告五次。中國人一般沒有強烈的宗教信仰,中國人崇拜的是祖先和聖賢,特別是聖賢。如果說信仰基督教的人用《聖經》來教育自己、團結自己,信仰伊斯蘭(lan) 教的人用《古蘭(lan) 經》來教育自己、團結自己,那麽(me) 我們(men) 中國人為(wei) 什麽(me) 不用《論語》來教育自己、團結自己呢?
中國的傳(chuan) 統思想以儒家學說為(wei) 中心。儒家文化是做人的文化。儒家文化認為(wei) 不論一個(ge) 人在社會(hui) 上扮演什麽(me) 角色,都要先把人做好。“做人”古人叫做“修身”,人人都要修身,“自天子以至於(yu) 庶人,一是皆以修身為(wei) 本”。《論語》就是一本教人如何修身的書(shu) 。教人修身的書(shu) 中國古代還有很多,但是《論語》是最早的一本,也是最重要的一本,最平實也最高明。《論語》並不教人什麽(me) 具體(ti) 的知識,尤其是今人所重視的那些工具性的知識。你要學天文、地理、物理、化學、電腦乃至一切謀生的知識,請不要到《論語》裏去找。《論語》隻告訴你如何做人,如何讓人成為(wei) 人。
舊時的中國人隻要認得字,沒有不讀《論語》的,小孩子發蒙的第一句話,多半就是“子曰學而時習(xi) 之不亦說乎”。然而今天的中國人,大多數已經不知道《論語》為(wei) 何物了,即使是知識分子,甚至已經念完博士,沒讀過《論語》的也大有人在。不信你到大學隨便找幾個(ge) 教授,包括文科教授,問他們(men) 有沒有從(cong) 頭至尾認真讀過《論語》,恐怕大部分都會(hui) 說沒有,而且並不臉紅。因為(wei) 從(cong) 小到大就沒人跟他說過,《論語》多麽(me) 重要,《論語》是中國人一生中必讀的書(shu) ,而且是排在第一位的必讀書(shu) 。
直言之,《論語》就是中國人的聖經。“聖經”二字本來就是中國人用來指聖人的經典的,自從(cong) 借來翻譯西方的《新約》《舊約》(The Holy Bible)之後,倒好像變成西方專(zhuan) 用的了。其實中國人自有聖經,就是《四書(shu) 》(《大學》《中庸》《論語》《孟子》)與(yu) 《五經》(《書(shu) 》《詩》《易》《禮》《春秋》),這是中國文化在軸心時代(Axial Age)所形成的原創經典、核心經典。要今天的中國人通讀《四書(shu) 》《五經》可能不太現實,但是《論語》實在不能不讀。《論語》不長,原文一共隻有一萬(wan) 五千多字,《論語》也不難讀,在《四書(shu) 》《五經》中可說是最容易讀的一本,隻要你下定決(jue) 心讀,每天哪怕隻讀一百個(ge) 字,半年也就讀完了。
《論語》的注疏從(cong) 古至今已經有了無數本,現在再來一本,有必要嗎?我自己本來也有此疑問,所以雖然一直想為(wei) 《論語》作一個(ge) 選注本,卻遲遲沒有動筆。但是今年春天在長沙十翼書(shu) 院舉(ju) 辦的一次國學講座上,跟幾位青年聽眾(zhong) 的交流卻讓我改變了看法。一百年來的白話文運動和幾十年來厚今薄古的應試教育,已經讓我們(men) 的青年對古文、古事產(chan) 生了意想不到的隔膜,從(cong) 前不是問題的問題現在都成了問題,從(cong) 前注者認為(wei) 完全沒有必要注的東(dong) 西,對現在的青年卻成了非注不可的東(dong) 西。何況時代不斷地在前進,今天前進的速度尤其令人驚愕,對經典的詮釋也就不能不快速更新。經典之所以成為(wei) 經典,就是因為(wei)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理解,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新見,常讀常新,常解常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才能成為(wei) 永不幹涸的源頭活水,滋養(yang) 這個(ge) 民族千年萬(wan) 載活潑潑的生命。
在撰寫(xie) 本書(shu) 的過程中,我參考了許多古人和前輩的著作,“擇其善者而從(cong) 之”。亦間有一得之愚,但學殖荒落,未敢自信;成書(shu) 匆促,疏誤恐多,尚望讀者有以教我。
唐翼明
二零一五年十二月二十日於(yu) 漢上閱江樓
責任編輯:葛燦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