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林】祭祀對小家、國家有著深刻的文化意義

欄目:意義理論
發布時間:2016-04-12 16:36:20
標簽:
彭林

作者簡介:彭林,男,西元一九四九年生,江蘇無錫人,北京師範大學曆史學博士。現為(wei) 清華大學人文學院曆史係教授,經學研究中心主任。著有《周禮主體(ti) 思想與(yu) 成書(shu) 年代研究》《文物精品與(yu) 文化中國》《中國禮學在古代朝鮮的播遷》《禮樂(le) 文明與(yu) 中國文化精神》等。

 

 

祭祀對小家、國家有著深刻的文化意義(yi)

作者:彭林

來源:中國新聞網

時間:孔子二五六七年歲次丙申三月初二日庚申

           耶穌2016年4月8日


 

中新網新鄭4月8日電(韓章雲(yun) )四月清明節,家家祭祖日。站在黃帝故裏新鄭的土地上,清華大學人文學院曆史係教授彭林認為(wei) ,“中國人祭祀是本著一種感恩的心情,感謝上天、感謝祖先、感謝師者先給予我們(men) 的東(dong) 西。”“祭祀對於(yu) 小家庭、對於(yu) 國家,都有著深刻的文化意義(yi) 。”

 

距離農(nong) 曆三月初三還有一天,4月9日,在軒轅黃帝的故裏河南新鄭,將在當天舉(ju) 行丙申年黃帝故裏拜祖大典。4月8日,作為(wei) 拜祖大典的重要組成部分,第十屆黃帝文化國際論壇繼續進行,清華大學人文學院曆史係教授、央視百家講壇係列節目《彭林說禮》主講人彭林做了《論中華的祭祀文化》主題演講,他認為(wei) ,祭祀對於(yu) 老百姓的小家庭、對於(yu) 國家,都有著深刻的文化意義(yi) 。

 

在彭林看來,中國人祭祀是本著一種感恩、報恩的心情。“祭祀天,根本的願望不是要天給我們(men) 什麽(me) ,而是覺得天給我們(men) 的太多了,我們(men) 每年在一定的時候,要用一定的祭祀形式,來表達感恩。我們(men) 祭祀祖先的時候,也是一樣,因為(wei) 祖先有德,使得我們(men) 的曆史能夠沿著正確的方向走下去。”

 

彭林表示,近代以來,由於(yu) 特殊的曆史背景,祭祀文化曾被抹黑、被視為(wei) 巫術迷信而遭擯棄。而在今天,要弘揚中國傳(chuan) 統文化,需要正確地詮釋中國祭祀活動的本質和內(nei) 涵。

 

“通過祭祀,我們(men) 在親(qin) 人麵前要反思自己,要想想將來以什麽(me) 樣的麵貌去見他們(men) ?怎麽(me) 樣才能無愧於(yu) 列祖列宗?這就是祭祀要帶給我們(men) 的蘊含。”彭林認為(wei) ,在進行家祭的時候,除了祈求先人庇佑,更多的是每個(ge) 人通過祭祀,承諾把自己的工作、事業(ye) 、家庭做好、維護好,無愧於(yu) 先人。

 

“祭祀實際上是對中華民族的文化認同。祭祀黃帝,使我們(men) 意識到我們(men) 有一個(ge) 共同的祖先;祭祀孔子、孟子、諸子等先人,使我們(men) 意識到我們(men) 享有共同的文化。”彭林表示,國家祭祀、家族祭祀,構成祭祀文化的網絡,逐漸形成了全民族的文化內(nei) 涵。

 

中國人祭祀都會(hui) 祭拜列祖列宗。彭林認為(wei) ,“家治則天下治,而家治是與(yu) 祭祀文化緊密相聯的。”彭林建議,如果每個(ge) 家庭能修訂好族譜、家譜,製訂可行的家規家訓,表彰家族裏的先賢,一代一代遵循下去,中華民族就能夠生生不息,一代更比一代強。(完)

 

責任編輯:姚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