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中國人文關鍵字之二十一:十博士生倡議抵製西方耶誕節

欄目:散思隨劄
發布時間:2010-03-19 08:00:00
標簽:

吹劍按:去年,我們(men) 推出“2005中國人文關(guan) 鍵詞”以後,得到了各界朋友的關(guan) 注和好評,同道們(men) 也希望將此定製,每年都推出一輯,以發出“不同的聲音”。故此,我們(men) 決(jue) 定在每年歲終,擇選出本年度發生的若幹熱點人文話題,特別邀請同道學友撰文評述,回顧去歲,以望來年。   

今年,我們(men) 擇選了以下二十一個(ge) 話題:電視劇《施琅大將軍(jun) 》(予沉),上海重寫(xie) 曆史教科書(shu) (冼岩),魯迅逝世70周年(石勇),孟母堂(張波),美國總統布什會(hui) 見中國基督教家庭教會(hui) 成員風波(陳勇),中韓申遺之爭(zheng) (謝泉峰),國學大師評選(趙晶),孔子標準像(謝泉峰),易中天(謝泉峰),李銀河(石勇),趙麗(li) 華(思芬),女兒(er) 狀告父親(qin) 婚外戀(石勇),教師節改期(冼岩),廢除中醫(東(dong) 民),草根曆史(謝泉峰),一個(ge) 饅頭引發的血案(簡照霜),學部委員遴選(趙晶),七夕情人節(東(dong) 民),於(yu) 丹說《論語》(謝泉峰),大國崛起(王達三)、十博士生倡議抵製西方聖誕節(謝泉峰),匯輯曰“2006中國人文關(guan) 鍵詞”,由原道網(www.yuandao.com),孔子2000網(www.confucius2000.com),中國儒教網(www.zgrj.cn)聯合發布。   
    
孔曆2559年(西曆2007)年1月1日   
    
目錄   
    
2006中國人文關(guan) 鍵詞之一:電視劇《施琅大將軍(jun) 》   
2006中國人文關(guan) 鍵詞之二:上海重寫(xie) 曆史教科書(shu)    
2006中國人文關(guan) 健詞之三:魯訊逝世七十周年   
2006中國人文關(guan) 鍵詞之四:孟母堂   
2006中國人文關(guan) 鍵詞之五:美國總統布什會(hui) 見中國基督教家庭教會(hui) 成員風波   
2006中國人文關(guan) 鍵詞之六:中韓申遺之爭(zheng)    
2006中國人文關(guan) 鍵詞之七:國學大師評選   
2006中國人文關(guan) 鍵詞之八:孔子標準像   
2006中國人文關(guan) 鍵詞之九:易中天   
2006中國人文關(guan) 健詞之十:李銀河   
2006中國人文關(guan) 鍵詞之十一:趙麗(li) 華   
2006中國人文關(guan) 健詞之十二:女兒(er) 狀告父親(qin) 婚外戀   
2006中國人文關(guan) 鍵詞之十三:教師節改期   
2006中國人文關(guan) 鍵詞之十四:草根曆史   
2006中國人文關(guan) 鍵詞之十五:一個(ge) 饅頭引發的血案   
2006中國人文關(guan) 鍵詞之十六:學部委員遴選   
2006中國人文關(guan) 鍵詞之十七:廢除中醫   
2006中國人文關(guan) 鍵詞之十八:七夕情人節   
2006中國人文關(guan) 鍵詞之十九:於(yu) 丹說《論語》   
2006中國人文關(guan) 鍵詞之二十:大國崛起   
2006中國人文關(guan) 鍵詞之二十一:十博士生倡議抵製西方聖誕節   

 

2006中國人文關(guan) 鍵字之二十一:十博士生倡議抵製西方耶誕節
作者:謝泉峰
發佈:原道網(www.yuandao.com),孔子2000網(www.confucius2000.com),中國儒教網(www.zgrj.cn)


針對“越來越多的中國年輕人熱衷過耶誕節”的情況,今年聖誕前夕,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政法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武漢大學、南開大學、中山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和中國科學院等名校或科研單位的十位元博士生髮出聯合署名的倡議書(shu) ,號召網友慎過耶誕節。此倡議在網上一石激起千層浪,立即引發了多家網站的調查。就目前的調查結果而言,接近六成的網友贊同抵製耶誕節的倡議,僅(jin) 有四分之一的網友明確表示反對,而幾乎是公佈這一結果的同時,十位博士中有一位博士宣佈推出,又有一位新的博士加入,從(cong) 而使這一事件出現了頗具戲劇性的效果。


我們(men) 且先不論倡議書(shu) 是否就說出了這些博士真正的心聲,但從(cong) 倡議書(shu) 的內(nei) 容來看,發起者對耶誕節並沒有持完全的排斥態度,僅(jin) 僅(jin) 是說“大部分國人在對西方文化一無所知的情況下,不假思索的使用‘耶誕節’的稱謂,甚至渾然不覺地加入到狂歡行列”不恰當,他們(men) 將這種行為(wei) 表述為(wei) “集體(ti) 無意識”。倡議書(shu) 最惹眼的一點是他們(men) 將“耶誕節”改名為(wei) “耶誕節”,以明確這其中的宗教含義(yi) ,希望國人能夠對“耶誕節”理性對待。


雖然,目前的調查表明多數人還是贊同這一倡議,但許多贊成者的理由卻並沒有從(cong) “不信基督教就不應該過耶誕節”這個(ge) 角度上著眼,而將強調的重點放在了國人對傳(chuan) 統節日與(yu) 西方節日明顯的冷熱不均上麵,認為(wei) 對西方文化的熱捧和對中國傳(chuan) 統文化的漠視乃是當今最令人憂心的問題。


反對的聲音則主要以對幾位博士的攻擊居多,但其中也不乏理性的聲音,譬如有人認為(wei) 博士們(men) 沒有進行調查,判定“國人對西方文化一無所知就去過耶誕節”過於(yu) 武斷,還有人強調世界文化大融合是必然趨勢,國人應該對此持開放態度,沒有必要一味的加以抵觸等等。


作為(wei) 西方的一種節日,耶誕節流入中國已經很多年了,之所以現在有人提出異議,是因為(wei) 近幾十年來中國國力日漸強盛,民族自尊心得到了提高,許多人已經不再滿足於(yu) 自己國家現在所處的弱勢文化地位,希望能在世界文化舞臺上發出更多自己民族的聲音。正如許多人談到的,抵製耶誕節背後實際上是中國傳(chuan) 統文化與(yu) 西方強勢文化的衝(chong) 突。隨著中西雙方力量對比的明顯變化,這種衝(chong) 突幾乎無可避免。


中國融入世界已經是一個(ge) 大趨勢,但在這個(ge) 大趨勢下中國應採取什麼方式融入,卻是一個(ge) 值得所有人深思的問題。一味排斥、抵觸外來文明固然不對,徹底喪(sang) 失自己原來的文明,丟(diu) 棄過去的那些文化精神卻也不行。由政府主導,既對西方文化持開放態度,吸收一些能夠融入我們(men) 文化的因數,又主動對過去的傳(chuan) 統進行一些變革,增加一些新的內(nei) 容,如春節中加入春節聯歡晚會(hui) 之類,使傳(chuan) 統節日能夠滿足現代民眾(zhong) 的精神需求,這大約是走出困境的唯一出路。

來源:原道網、孔子2000網、中國儒教網

微信公眾號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