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彭永捷作者簡介:彭永捷,男,江蘇灌南人,西元一九六九年出生於(yu) 青海格爾木,中國人民大學哲學博士。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人民大學孔子研究院副院長。著有《朱陸之辯》等,主編《中國儒教發展報告(2001-2010)》等。 |
試論“人文奧運”理念的內(nei) 涵
作者:彭永捷
來源:作者授權 伟德线上平台 發布
時間:孔子二五六七年歲次丙申二月十九日戊申
耶穌2016年3月27日
北京在申辦2008年夏季奧運會(hui) 時,提出了“科技奧運”、“綠色奧運”、“人文奧運”三個(ge) 引人注目的理念。在這三個(ge) 具有創意的理念中,“人文奧運”的位置雖然排在最後,但其地位和作用卻是最重要的。這是因為(wei) “科技奧運”與(yu) “綠色奧運”所包含的內(nei) 容,幾乎已成為(wei) 人們(men) 對舉(ju) 辦奧運會(hui) 的最基本的要求,在對這兩(liang) 個(ge) 方麵的評價(jia) 上,也僅(jin) 是“好”與(yu) “更好”間的區別而已,並且在科技與(yu) 環境領域,更多體(ti) 現的是普遍性,而較少獨特性。“人文奧運”則有所不同,它最有利於(yu) 體(ti) 現北京奧運會(hui) 的獨有特色,最有利於(yu) 實現“舉(ju) 辦一屆獨一無二的奧運會(hui) ”的期望,最有利於(yu) 兌(dui) 現“留下獨一無二的奧運會(hui) 遺產(chan) ”的承諾,最有利於(yu) 提高“成功的奧運會(hui) ”中“成功”兩(liang) 字的含金量。中國有五千年的文明史,是世界七大文明古國中唯一沒有中斷其文明的國家,北京有八百多年的建都史,有三千多年的建城史,有著豐(feng) 富的人文資源,這決(jue) 定了北京“人文奧運”的獨一無二性。現在,以“人文奧運”作為(wei) 北京2008年奧運會(hui) 的最亮點已逐漸成為(wei) 人們(men) 的共識,世界許多國家的人民和國際體(ti) 育界的許多人士也都對北京的“人文奧運”抱有很高的期望。
那麽(me) ,我們(men) 應當如何來理解“人文奧運”的內(nei) 涵,如何來看待“人文奧運”理念的功能和作用?本文嚐試對此作一簡要論述。
(一)人文奧運內(nei) 涵的三種解釋
無論是學術界還是體(ti) 育界,從(cong) 總體(ti) 上說,對於(yu) “人文奧運”理念的理解和闡釋還不夠具體(ti) 和深入,主要表現在對這一理念的內(nei) 涵缺乏明確的界定,對每種理解所對應的功能和可能的後果缺乏認真的分析和評估。經過一段時間的認真研究,我們(men) 對當前存在的各種認識加以歸納,總結出三種有代表性的理解,它們(men) 分別是人文的解釋、人本的解釋和文化的解釋。
1.人文的解釋
“人文奧運”,如果從(cong) 字麵上來理解的話,理所當然地可以理解為(wei) “人文的奧運”。從(cong) 目前的研究現狀看,在這種理解中,人們(men) 側(ce) 重探討的是體(ti) 育與(yu) 人文的關(guan) 係,亦即強調人文體(ti) 育和體(ti) 育的人文化。
人文體(ti) 育是奧林匹克運動和奧林匹克精神本有的內(nei) 涵。現代奧林匹克是一個(ge) 包含著體(ti) 育運動和文化精神的完整體(ti) 係,它由奧林匹克運動、奧林匹克主義(yi) 和奧林匹克精神三個(ge) 部分組成。從(cong) 現代奧林匹克運動誕生的初期開始,創始人顧拜旦先生就試圖把它建立在一種具有人文精神的哲學基礎之上,試圖避免奧林匹克僅(jin) 僅(jin) 流於(yu) 一種單純的體(ti) 育運動和缺乏良好的思想基礎而走向歧途。最新的《奧林匹克憲章》規定:“奧林匹克主義(yi) 是增強體(ti) 質、意誌和精神並使之全麵均衡發展的一種生活哲學。奧林匹克主義(yi) 謀求體(ti) 育運動與(yu) 文化和教育相融合,創造一種以奮鬥為(wei) 樂(le) 、發揮良好榜樣的教育作用並尊重基本公德原則為(wei) 基礎的生活方式”。“奧林匹克的宗旨是使體(ti) 育運動為(wei) 人的和諧發展服務,以促進建立一個(ge) 維護人的尊嚴(yan) 的和平社會(hui) ”。“奧克運動的宗旨是,通過開展沒有任何形式的歧視並按照奧林匹克精神———以相互理解、友誼、團結和公平比賽精神的體(ti) 育活動來教育青年,從(cong) 而為(wei) 建立一個(ge) 和平而更美好的世界做出貢獻。”從(cong) 中我們(men) 可以看出,奧林匹克是有著超出單純體(ti) 育運動領域的思想體(ti) 係和運動,另一方麵,這些思想體(ti) 係也同時指導著體(ti) 育運動本身的開展。
雖然現代奧林匹克運動的創始人作了最大的努力,試圖以一種廣泛的、人文的文化精神來指導和規範奧林匹克體(ti) 育運動發展的方向,然而,在現代奧林匹克運動的實踐中,仍然出現了許多與(yu) 上述宗旨和精神不符的現象,如奧林匹克的政治化、商業(ye) 化,錦標主義(yi) ,興(xing) 奮劑,非公平競賽,體(ti) 育黑幕,摧殘人的運動和比賽等。有感於(yu) 此,體(ti) 育界的一些有識之士呼籲,以人文奧運精神和理念,倡導體(ti) 育運動的人文化,重新回歸奧林匹克精神,淨化奧林匹克運動,使奧林匹克真正為(wei) 人的和諧發展服務。從(cong) 功能上講,從(cong) 人文體(ti) 育角度來理解人文奧運,有利於(yu) 我們(men) 對奧林匹克運動的發展方向展開深入的探討和反思,其成果有可能成為(wei) 北京奧運會(hui) 對奧林匹克運動的重要貢獻,從(cong) 而提升北京奧運會(hui) 在奧運史上的價(jia) 值。
2.人本的解釋
從(cong) 字麵上看,“人文”和“人本”所對應的英文可以是同一個(ge) 詞,把“人文奧運”作人本的解釋,從(cong) 而提出“奧運以人為(wei) 本”的口號似乎也同樣是順理成章的。
現代奧林匹克運動及其精神反映了西方近代以來的人本主義(yi) 文化精神,它強調展示人的本質力量,倡導對人的尊重,謀求人的全麵發展,提倡積極健康的生活哲學,強調以奧林匹克來促進建立一個(ge) 維護人的尊嚴(yan) 的和平社會(hui) 。奧林匹克中的人本精神同我國當前發展階段中對人本主義(yi) 精神的追求是相契合的。在申辦奧運會(hui) 主辦權的過程中,各個(ge) 申辦城市也一再強調未來的奧運會(hui) 將以運動員和裁判員為(wei) 中心,在比賽和服務方麵都以人為(wei) 本。因此,從(cong) 人本的角度來理解人文奧運,成為(wei) 一種具有相當影響的主流解釋。這種解釋用一句話概括就是“奧運以人為(wei) 本”。
西方的人本主義(yi) 文化,對於(yu) 中國和對於(yu) 西方國家,具有兩(liang) 種不同的文化價(jia) 值。當前的西方文化已經發展至後現代主義(yi) ,它對近代以來以人為(wei) 中心的所謂現代文化進行了批判和解構,對人本文化的異化進行了深刻的反思。現代文化從(cong) 人本出發,強調以人為(wei) 本,以人為(wei) 中心,然而由於(yu) 過分強調以人為(wei) 中心,反而造成了許多嚴(yan) 重的背離人本精神的文化後果和社會(hui) 後果。在體(ti) 育運動中也是一樣,從(cong) 人本文化出發,強調展示人的本質力量,發揮人的最大潛能,“更快、更高、更強”成為(wei) 奧林匹克運動的口號,在競技體(ti) 育中運動員不斷追求超越極限,超越他人,超越自我,並把它作為(wei) 競賽和獲勝的目標。然而,體(ti) 育運動並未帶給運動員以身心的健康,大多數運動員都是帶著傷(shang) 痛告別賽場,有的甚至落下終身殘疾。
另一方麵,由於(yu) 發展階段的差異性,奧林匹克運動、奧林匹克主義(yi) 和奧林匹克精神中所滲透著的濃厚的人本主義(yi) 文化精神,對當前中國仍具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
這種理解的意義(yi) 和功能,在於(yu) 充分利用北京準備和舉(ju) 辦奧運會(hui) 的機會(hui) ,以奧林匹克文化及背後的現代文化精神,來全麵促進北京市乃至於(yu) 全中國的總體(ti) 發展,特別是人的素質和社會(hui) 人文發展水平的提高。
3.文化的解釋
北京在申辦奧運會(hui) 時,是以文化(CULTURE)來解釋人文奧運的。人文奧運,即文化的奧運會(hui) ,指東(dong) 西方文化交融,特別是源自於(yu) 古希臘的奧林匹克文化與(yu) 具有悠久曆史的中國文化的交流與(yu) 融合。
從(cong) 文化的角度來解釋人文奧運,其功能在於(yu) 強調在中國北京舉(ju) 辦奧運會(hui) 對於(yu) 奧林匹克運動發展的重要意義(yi) :奧林匹克運動及其文化的廣泛化,以及中國文化與(yu) 世界文化的充分交流,特別是中國文化與(yu) 奧林匹克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二)“人文奧運”解釋的選擇
上述三種解釋表明,對“人文奧運”理念內(nei) 涵的理解,並非簡單地是一個(ge) 概念闡釋問題,而是與(yu) 如何更好地籌備和舉(ju) 辦2008年奧運會(hui) 緊密地聯係在一起的,對人文奧運理念的不同解釋,將導致在實踐和操作層麵的不同側(ce) 重。或者說,由於(yu) 對北京舉(ju) 辦奧運會(hui) 所追求和達到的目標的認識不同,也就導致了對人文奧運理念把握上的分歧。人文奧運理念對籌備奧運的實踐具有很強的指導意義(yi) ,對人文奧運理念內(nei) 涵的闡釋以及對不同闡釋的選擇,是以對人文奧運理念所要追求的目標為(wei) 標準的。人文奧運的目標,可以簡單概括為(wei) 相互聯係的兩(liang) 個(ge) 方麵:實施人文奧運戰略,辦好奧運會(hui) ;借助奧運會(hui) ,實施人文奧運戰略。因此,我們(men) 就不能從(cong) 一個(ge) 先入為(wei) 主的概念來確定如何實現我們(men) 的理解,而是依據我們(men) 所追求的目標,來選擇和明確“人文奧運”的內(nei) 涵。
“人文奧運”的目標可以簡明地概括為(wei) 辦好奧運會(hui) 和以奧運促發展兩(liang) 條。這兩(liang) 條在具體(ti) 實踐中都包括著內(nei) 、外相結合的兩(liang) 個(ge) 方麵:我們(men) 必須向國外學習(xi) ,借鑒國外的先進經驗,與(yu) 國際接軌,全麵提高公民素質和各項工作水平,因此我們(men) 需要引進和吸收外國文化來改造和促進本國的發展。另一方麵我們(men) 也要以中國文化來豐(feng) 富和發展奧林匹克運動和奧林匹克文化,努力使中國文化走向世界。這樣,在中國與(yu) 世界的相互交流、相互吸收、相互借鑒中,來實現中國在體(ti) 育以及各個(ge) 領域全麵融入世界的偉(wei) 大戰略。
從(cong) 實現人文奧運的上述目標來說,在不同的方麵和不同的領域便存在著不同的要求,因而前述三種解釋都具有重要意義(yi) ,三種內(nei) 涵都是不可或缺的。那麽(me) 現在的問題便是:選擇哪一種解釋來包容三種內(nei) 涵,將三種理解中合理的、積極的內(nei) 涵都包容在一起,並能夠指導前述各種功能的操作和實踐。
通過比較,我們(men) 認為(wei) ,從(cong) 文化的角度來理解人文奧運,是對人文奧運理念的最佳闡釋。主要的理由如下:
1.人文體(ti) 育僅(jin) 局限於(yu) 體(ti) 育運動領域。
2.從(cong) 人本文化出發,存在著因所處發展階段不同而理解與(yu) 評價(jia) 不同的問題。
3.把以人為(wei) 本作為(wei) 人文奧運的主要內(nei) 涵,將有可能麵臨(lin) 中西文化以及中外文化在發展階段上的差異所帶來的對人本思想理解上的不同,並由此引發其它一些爭(zheng) 議。
4.從(cong) 文化的角度出發,可以有機包容三種解釋及其功能,同時避免操作上的困難。
(三)人文奧運內(nei) 涵的闡釋
在以上分析的基礎上,我們(men) 嚐試著將人文奧運理念的內(nei) 涵作如下界定:
北京2008年奧運會(hui) 是東(dong) 、西方文化的廣泛交流和借鑒融合的盛會(hui) ,是奧林匹克精神、奧林匹克文化與(yu) 中華文明相互豐(feng) 富和相互發展的盛會(hui) ,是東(dong) 、西方人文思想與(yu) 和諧精神在體(ti) 育領域以及整個(ge) 人類生活中的充分貫徹和深刻體(ti) 現的盛會(hui) ,是“更快、更高、更強”與(yu) “和平、和諧、友愛”的統一的盛會(hui) 。
從(cong) 文化交流的角度來解釋人文奧運,可以從(cong) 如下幾方麵展開:
1.奧林匹克精神與(yu) 中華文明的交匯
“奧林匹克”運動起源於(yu) 歐洲的希臘,它是西方文化的產(chan) 物和表征。現在,奧林匹克運動及奧林匹克精神已經成為(wei) 世界人民的共同財富。
2008年,在中國北京舉(ju) 辦第29屆夏季奧運會(hui) ,這是曆史悠久的奧林匹克與(yu) 源遠流長的中華文明的一次偉(wei) 大的握手,是世界文化與(yu) 中國文化的一次雄偉(wei) 的交匯。在中國舉(ju) 辦奧運會(hui) ,奧林匹克精神將滋潤每一個(ge) 中國人的心靈,奧林匹克運動將強健每一個(ge) 中國人的體(ti) 魄,奧林匹克文化也將為(wei) 中國文化促發新的生命活力。
當奧林匹克精神照亮這個(ge) 煥發著青春的東(dong) 方古國時,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也將為(wei) 奧林匹克運動撰寫(xie) 新的曆史篇章,為(wei) 世界人民對奧林匹克運動和奧林匹克文化做出新的解釋,為(wei) 促進人類的和平、友愛、和諧、發展、文明和進步做出新的貢獻。
文化,英文或對譯為(wei) CULTURE,或對譯為(wei) CIVILIZATION,與(yu) “文明”常常通用。把“人文奧運”闡釋為(wei) “文化奧運”,內(nei) 在地包含著把“奧林匹克運動”、“奧林匹克精神”、“奧林匹克文化”理解為(wei) 文化、文明的一個(ge) 優(you) 秀成果。由此,我們(men) 一方麵可以追溯和回複到它的原初精神,另一方麵我們(men) 可以對其發展,特別是通過中國人的參與(yu) ,用中國文化來發展它、豐(feng) 富它。
2.中國文化與(yu) 世界文化的互動融合
奧運會(hui) 本身是人類文明和文化的一個(ge) 成果,它同時對人類的文明和文化又起著巨大的推動作用。奧運會(hui) 提供了一個(ge) 任何其它組織和活動在規模及目標上都無法比擬的世界人民情感與(yu) 文化公開表達和交流的機會(hui) 。
奧運會(hui) 是一個(ge) 空前的文化交流場所,而且這種交流是直觀的、親(qin) 身體(ti) 驗的,它留給人們(men) 的印象是真實的、深刻的和清晰的。其中,主辦國具有得天獨厚的“地利”優(you) 勢。北京奧運會(hui) 在中國文化走向世界、世界文化走入中國,中國文化與(yu) 世界文化的互動和交流方麵,將起到其它活動難以替代的獨特作用。
3.全球文化的多元化與(yu) 文明間的和諧
奧林匹克體(ti) 現著全球不同國家、民族、文化和文明間的共同理想。友誼、和平、信義(yi) 、公平競賽,更高、更快、更強,體(ti) 現著人類對文明與(yu) 進步的共同追求。另一方麵,全球文化又是豐(feng) 富多彩的,呈現出千姿百態的多元格局。
奧運會(hui) 是一場體(ti) 育的盛會(hui) ,更是一場文化的盛會(hui) 。它是世界人民展現自己的風格、傳(chuan) 統、情感、精神風貌和文化的大舞台。參加奧運會(hui) 的每個(ge) 人都是觀眾(zhong) ,同時又都是表演者。
奧運會(hui) 期間所展現的世界多元文化,雖然百慮殊途,但並不對立,並不排斥,是並行而不相悖,並育而不相害的,體(ti) 現出和諧共存、相互包容的特點。而強調和諧又是中國文化的特質,中國文化在這方麵特別能為(wei) 世界做出貢獻。
強調文化與(yu) 文明間的多元共存、包容、和諧,對當今世界有著重要意義(yi) ———可在文化的範圍內(nei) ,將其意義(yi) 擴展至奧運會(hui) 之外。
上述理解僅(jin) 是目前取得的階段性認識,我們(men) 還將繼續探索,進一步地豐(feng) 富和深化對人文奧運理念的理解。歡迎諸位同仁交流和指正。
責任編輯:葛燦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