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中國人文關鍵詞之十七:廢除中醫

欄目:散思隨劄
發布時間:2010-03-19 08:00:00
標簽:
陳彥軍

作者簡介:陳彥軍(jun) ,筆名東(dong) 民,男,西曆一九七二年生,湖北棗陽人。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宗教所儒教方向研究生畢業(ye) ,現為(wei) 三亞(ya) 學院南海書(shu) 院研究員、學術服務中心副主任,研究方向為(wei) 儒學儒教與(yu) 大學教育,在《原道》、《儒學與(yu) 古典學評論》、《國家治理》等刊物發表學術論文十多篇,出版《從(cong) 祠廟到孔教》(知識產(chan) 權出版社2016年版)。

吹劍按:去年,我們(men) 推出“2005中國人文關(guan) 鍵詞”以後,得到了各界朋友的關(guan) 注和好評,同道們(men) 也希望將此定製,每年都推出一輯,以發出“不同的聲音”。故此,我們(men) 決(jue) 定在每年歲終,擇選出本年度發生的若幹熱點人文話題,特別邀請同道學友撰文評述,回顧去歲,以望來年。   

今年,我們(men) 擇選了以下二十一個(ge) 話題:電視劇《施琅大將軍(jun) 》(予沉),上海重寫(xie) 曆史教科書(shu) (冼岩),魯迅逝世70周年(石勇),孟母堂(張波),美國總統布什會(hui) 見中國基督教家庭教會(hui) 成員風波(陳勇),中韓申遺之爭(zheng) (謝泉峰),國學大師評選(趙晶),孔子標準像(謝泉峰),易中天(謝泉峰),李銀河(石勇),趙麗(li) 華(思芬),女兒(er) 狀告父親(qin) 婚外戀(石勇),教師節改期(冼岩),廢除中醫(東(dong) 民),草根曆史(謝泉峰),一個(ge) 饅頭引發的血案(簡照霜),學部委員遴選(趙晶),七夕情人節(東(dong) 民),於(yu) 丹說《論語》(謝泉峰),大國崛起(王達三)、十博士生倡議抵製西方聖誕節(謝泉峰),匯輯曰“2006中國人文關(guan) 鍵詞”,由原道網(www.yuandao.com),孔子2000網(www.confucius2000.com),中國儒教網(www.zgrj.cn)聯合發布。   
    
孔曆2559年(西曆2007)年1月1日   
    
目錄   
    
2006中國人文關(guan) 鍵詞之一:電視劇《施琅大將軍(jun) 》   
2006中國人文關(guan) 鍵詞之二:上海重寫(xie) 曆史教科書(shu)    
2006中國人文關(guan) 健詞之三:魯訊逝世七十周年   
2006中國人文關(guan) 鍵詞之四:孟母堂   
2006中國人文關(guan) 鍵詞之五:美國總統布什會(hui) 見中國基督教家庭教會(hui) 成員風波   
2006中國人文關(guan) 鍵詞之六:中韓申遺之爭(zheng)    
2006中國人文關(guan) 鍵詞之七:國學大師評選   
2006中國人文關(guan) 鍵詞之八:孔子標準像   
2006中國人文關(guan) 鍵詞之九:易中天   
2006中國人文關(guan) 健詞之十:李銀河   
2006中國人文關(guan) 鍵詞之十一:趙麗(li) 華   
2006中國人文關(guan) 健詞之十二:女兒(er) 狀告父親(qin) 婚外戀   
2006中國人文關(guan) 鍵詞之十三:教師節改期   
2006中國人文關(guan) 鍵詞之十四:草根曆史   
2006中國人文關(guan) 鍵詞之十五:一個(ge) 饅頭引發的血案   
2006中國人文關(guan) 鍵詞之十六:學部委員遴選   
2006中國人文關(guan) 鍵詞之十七:廢除中醫   
2006中國人文關(guan) 鍵詞之十八:七夕情人節   
2006中國人文關(guan) 鍵詞之十九:於(yu) 丹說《論語》   
2006中國人文關(guan) 鍵詞之二十:大國崛起   
2006中國人文關(guan) 鍵詞之二十一:十博士生倡議抵製西方聖誕節   

 


2006中國人文關(guan) 鍵詞之十七:廢除中醫

作者:東(dong) 民
發布:原道網(www.yuandao.com),孔子2000網(www.confucius2000.com),中國儒教網(www.zgrj.cn)

    2006年,中醫問題突然成了各界爭(zheng) 訟的焦點。2月,中國文化部公布第一批“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國家申請項目,中醫藥作為(wei) “中華民族在與(yu) 疾病作鬥爭(zheng) 的漫長實踐中發展起來的原創性學科”名列其中,中醫申遺成立了申遺委員會(hui) ;3月,中醫科學院研究員陸廣莘到鳳凰衛視講中醫的傳(chuan) 統與(yu) 出路;……到了十月,網絡中傳(chuan) 出韓國要把中醫作為(wei) 韓醫來申遺,某研究所教授張功耀發出<關(guan) 於(yu) 征集就告別中醫中藥而至國家發改委公開信簽名的公告>;隨後,大陸新儒家代表人物陳明就韓醫申遺答<新快報>記者問通過網絡廣為(wei) 人知,鳳凰台“一虎一席談”展開關(guan) 於(yu) 中醫存廢的討論,使張功耀“告別中醫”的言論借助電視家喩戶曉。


中醫,是為(wei) 免韓國人搶占而當做遺產(chan) 供起來,是探尋其在現代社會(hui) 的出路,還是就此告別呢?看起來真是讓人撓頭,但“為(wei) 什麽(me) 韓醫想到‘申遺’,中醫想到‘申遺’,而沒聽說西醫說什麽(me) ‘申遺’?”陳明先生這個(ge) 追問,點出了整個(ge) 問題的要害:今天的世界是西方文化主導的世界,我們(men) 的民族現在沒有一個(ge) 主幹性的文化係統來應對文化認同、政治重建和身心安頓等問題,麵對中醫,申遺也好,找出路也好,甚至就此告別也好,都隻是自身軟弱的不同表現形式。


這問題其實也是“古已有之”的。經受過中國式一體(ti) 化教育的人們(men) 都知道早在1920年代要“走異路,逃異地”的魯迅就說過中醫是有意無意的騙子,而“冬天的蘆根,經霜三年的甘蔗,蟋蟀要原對的,結子的平地木”這樣的話語對於(yu) 中醫形象的破壞力無疑是威力巨大的。不獨是魯迅,那幾乎就是他那個(ge) 時代及其後幾十年間的思潮。


科玄之爭(zheng) 的主將丁文江有一首“壽高夢旦聯”:

       爬山、吃肉、罵中醫,年老心不老
     寫(xie) 字、喝酒、說官話,知難行亦難


     “說官話”乃是提倡國語運動的通俗說法,而“罵中醫”則是“五四”以來西化知識分子的一項飯後運動,這運動的主角便是丁文江,此外還有陳獨秀、傅斯年等等一批學者。1920年代到建國前,主要圍繞取消中醫的爭(zheng) 論,僅(jin) 影響極大的就發生過四次。建國後,由於(yu) 西醫的薄弱,全民醫療的需要加上毛澤東(dong) 的某種支持,中醫曾經有過短暫的輝煌,然而曾經保證過封建中國廣土眾(zhong) 民的健康和種族繁衍的中醫在一個(ge) 沒有了陰陽五行、立德修身話語立足之地的科學主義(yi) 、消費文化盛行的世界淪落是難免的,甚至於(yu) 在科學打假的方舟子那裏,在痛恨一些中醫在非典災難中貪天之功的王澄那裏,在寄望中醫卻屢屢遭庸醫遊醫欺騙的患者那裏,中醫成了魑魅鬼怪。


做遺產(chan) ,那就是一條死路,因為(wei) 走在生路上的西醫是不申遺的。就此告別,那當然是懦夫和不負責任的舉(ju) 動,而且實際上也是不可能的,因為(wei) 百姓日用中,中醫還在“其命唯新”。還是要找出路。民國革命家加儒者章太炎先生認為(wei) 中醫不可廢,中醫有著自己的悠久的曆史與(yu) 豐(feng) 富的經驗,但將中醫說成是所謂的“哲學醫”是可笑的,以五行陰陽來談中醫卻是更加可笑。“餘(yu) 以為(wei) 今之中醫,務求自立,不在斤斤持論與(yu) 西醫抗辯也。”(章太炎《中國醫藥問題序》) 中醫的自立在於(yu) 努力實現“凡病有西醫所不能治而此能治者” 。就在中西醫之爭(zheng) 最為(wei) 激烈的時候,章太炎在上海著手創建了中國第一所現代的中醫學院:中國醫學院。今天,陳明先生說:“將中醫的經驗合法性向理論合法性提升,應該說尚是一個(ge) 有待完成的工作。既然經驗有效,它必然存在理論的‘科學性’;既然理論存在‘科學性’,那麽(me) 它必然與(yu) 同樣有效的西醫存在可通約性。因為(wei) 物理世界隻有一個(ge) 。” 


中醫有多大價(jia) 值,就會(hui) 在人們(men) 生活中發揮多大作用,也就會(hui) 享有多大地位。這就是我們(men) 對於(yu) 中醫的立場。

來源:原道網、孔子2000網、中國儒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