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劍按:去年,我們(men) 推出“2005中國人文關(guan) 鍵詞”以後,得到了各界朋友的關(guan) 注和好評,同道們(men) 也希望將此定製,每年都推出一輯,以發出“不同的聲音”。故此,我們(men) 決(jue) 定在每年歲終,擇選出本年度發生的若幹熱點人文話題,特別邀請同道學友撰文評述,回顧去歲,以望來年。
今年,我們(men) 擇選了以下二十一個(ge) 話題:電視劇《施琅大將軍(jun) 》(予沉),上海重寫(xie) 曆史教科書(shu) (冼岩),魯迅逝世70周年(石勇),孟母堂(張波),美國總統布什會(hui) 見中國基督教家庭教會(hui) 成員風波(陳勇),中韓申遺之爭(zheng) (謝泉峰),國學大師評選(趙晶),孔子標準像(謝泉峰),易中天(謝泉峰),李銀河(石勇),趙麗(li) 華(思芬),女兒(er) 狀告父親(qin) 婚外戀(石勇),教師節改期(冼岩),廢除中醫(東(dong) 民),草根曆史(謝泉峰),一個(ge) 饅頭引發的血案(簡照霜),學部委員遴選(趙晶),七夕情人節(東(dong) 民),於(yu) 丹說《論語》(謝泉峰),大國崛起(王達三)、十博士生倡議抵製西方聖誕節(謝泉峰),匯輯曰“2006中國人文關(guan) 鍵詞”,由原道網(www.yuandao.com),孔子2000網(www.confucius2000.com),中國儒教網(www.zgrj.cn)聯合發布。
孔曆2559年(西曆2007)年1月1日
目錄
2006中國人文關(guan) 鍵詞之一:電視劇《施琅大將軍(jun) 》
2006中國人文關(guan) 鍵詞之二:上海重寫(xie) 曆史教科書(shu)
2006中國人文關(guan) 健詞之三:魯訊逝世七十周年
2006中國人文關(guan) 鍵詞之四:孟母堂
2006中國人文關(guan) 鍵詞之五:美國總統布什會(hui) 見中國基督教家庭教會(hui) 成員風波
2006中國人文關(guan) 鍵詞之六:中韓申遺之爭(zheng)
2006中國人文關(guan) 鍵詞之七:國學大師評選
2006中國人文關(guan) 鍵詞之八:孔子標準像
2006中國人文關(guan) 鍵詞之九:易中天
2006中國人文關(guan) 健詞之十:李銀河
2006中國人文關(guan) 鍵詞之十一:趙麗(li) 華
2006中國人文關(guan) 健詞之十二:女兒(er) 狀告父親(qin) 婚外戀
2006中國人文關(guan) 鍵詞之十三:教師節改期
2006中國人文關(guan) 鍵詞之十四:草根曆史
2006中國人文關(guan) 鍵詞之十五:一個(ge) 饅頭引發的血案
2006中國人文關(guan) 鍵詞之十六:學部委員遴選
2006中國人文關(guan) 鍵詞之十七:廢除中醫
2006中國人文關(guan) 鍵詞之十八:七夕情人節
2006中國人文關(guan) 鍵詞之十九:於(yu) 丹說《論語》
2006中國人文關(guan) 鍵詞之二十:大國崛起
2006中國人文關(guan) 鍵詞之二十一:十博士生倡議抵製西方聖誕節
2006中國人文關(guan) 鍵詞之十四:草根曆史
作者:謝泉峰
發布:原道網(www.yuandao.com),孔子2000網(www.confucius2000.com),中國儒教網(www.zgrj.cn)
在易中天於(yu) 央視百家講壇大大火了一把後,一個(ge) 並非學曆史專(zhuan) 業(ye) 的草根——“當年明月”又開始在網絡上走紅,其作品《明朝那些事兒(er) 》僅(jin) 在天涯“煮酒論史”論壇三個(ge) 月內(nei) 點擊量就過百萬(wan) 。在轉戰新浪以後,當年明月的博客迅速竄上新浪博客排行榜,5個(ge) 多月的時間裏創造了過600萬(wan) 次的瀏覽量,成了一個(ge) 奇跡。
《明朝那些事兒(er) 》是以“草根曆史”的形象贏得廣大讀者的推崇的。中國曆史典籍浩如煙海,但現代人有能力直接去讀的並不多。當年明月將現代人避之唯恐不及的文言翻譯成白話,在經過整理後,創造性的將曆史“草根化”,用當代流行的語言活靈活現地轉述真實的曆史,從(cong) 而吸引了大批讀者,這也是作者被北師大教授周枝羽稱為(wei) 是“能與(yu) 易中天PK的人”的原因。
草根曆史的大範圍流行,顛覆了曆史學隻是少數精英才能涉足的觀念,客觀上證明,在現實生活中其實是有相當多的人對曆史充滿了好奇,他們(men) 中的許多人已經厭倦了粗編濫造的“戲說”,迫切希望能了解過去真實的人、真實的事。草根們(men) 滿足了這一要求,他們(men) 讓枯燥的曆史符號還原成生活,以老百姓能夠接受的方式令曆史回歸到了曆史本身。
草根曆史的出現表明,曆史既可以是廟堂上的神像,又可以是一個(ge) 個(ge) 鮮活的、有血有肉的人物故事,而它的流行則說明,後者更樂(le) 於(yu) 為(wei) 群眾(zhong) 所接受。因此,要想使高雅的經典在社會(hui) 上得到廣泛的流傳(chuan) ,得到大眾(zhong) 普遍的支持,僅(jin) 僅(jin) 立足於(yu) 反複闡述經典的內(nei) 涵及其重要性是遠遠不夠的,經典必須從(cong) 一串串當代人難以接近和理解的狀態中解脫出來,變得更加豐(feng) 富、更具有當前時代的氣息。因為(wei) 傳(chuan) 統和經典都是過去曆史中形成並逐漸提煉出來的符號,隨著社會(hui) 的發展和進步,這種符號逐漸剝離了其現實性的內(nei) 容,成為(wei) 了一種象征,被賦予了特殊的神聖意義(yi) ,它脫離了當今社會(hui) ,脫離了普通大眾(zhong) ,成為(wei) 隻有少數精英才能研究的特殊領域。問題在於(yu) ,隨著時代的變遷,遠離日常生活的符號隻會(hui) 讓民眾(zhong) 敬而遠之,造成老百姓對傳(chuan) 統和經典的漠視。在這種情況下,要想讓傳(chuan) 統和經典被普通大眾(zhong) 所了解認識,並身體(ti) 力行,就需要一些精英站出來,用現代信息對過去的傳(chuan) 統和經典進行重新詮釋,甚至是采用一種輕鬆愉快的方式來詮釋,使其能被普通大眾(zhong) 所理解和接受。這對於(yu) 傳(chuan) 統的文化守衛者來說無疑是一次挑戰。
來源:原道網、孔子2000網、中國儒教網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