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曹景年作者簡介:曹景年,男,西曆1984年生,山東(dong) 濟寧人,畢業(ye) 於(yu) 南京大學哲學係中國哲學專(zhuan) 業(ye) ,碩士研究生學曆,現就職於(yu) 中國孔子研究院(曲阜),從(cong) 事儒家思想與(yu) 文獻方麵的研究。編有《忠義(yi) 中國》(陝西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發表《論孟子天命思想的內(nei) 涵和意義(yi) 》、《〈荀子校釋〉疑義(yi) 舉(ju) 例》、《陳寅恪儒學觀之思想理路透視》、《〈孔子家語·後序〉所載孔子後裔事跡新證》等論文。 |
設立“國學”本科專(zhuan) 業(ye) 首先應明確培養(yang) 目標
作者:曹景年
來源:作者授權 伟德线上平台 發布
時間:孔子二五六七年歲次丙申二月十三日壬寅
耶穌2016年3月21日
近年來,“國學”甚為(wei) 流行,不但許多學校設立了“國學院”,教育部也準備上馬所謂的“國學”專(zhuan) 業(ye) 。對此,筆者認為(wei) 設立“國學”本科專(zhuan) 業(ye) 似乎過於(yu) 草率,首先應該弄明白該專(zhuan) 業(ye) 的培養(yang) 對象。
“國學”一詞流行於(yu) 清末民初,當時成立了不少“國學研究會(hui) ”、“國學保存會(hui) ”等組織。“國學”者,中國固有之學問也。“國學”一詞,本是因“西學”而生,因當時從(cong) 西方傳(chuan) 來很多新的學問,如物理、化學、工程、科技等等,都是中國傳(chuan) 統學問聞所未聞的,為(wei) 與(yu) 這些新的學問相抗衡,故將中國傳(chuan) 統的學問統稱為(wei) “國學”,以此來說明中國傳(chuan) 統的學問也有其價(jia) 值所在。
但如同“西學”本身是一個(ge) 籠統的概念一樣,“國學”也是一個(ge) 籠統的概念;如同不能在大學設立“西學”本科專(zhuan) 業(ye) 一樣,同樣也不應設立“國學”本科專(zhuan) 業(ye) 。無論國學還是西學,都不是一個(ge) 專(zhuan) 門的學科,而是許多學問的合稱。國學涵蓋了中國所有的傳(chuan) 統學問,它本身就是個(ge) 大雜燴。第一,內(nei) 容雜,其中涉及的學科門類非常之多,許多甚至是絕不相關(guan) 的,如中醫與(yu) 史學,書(shu) 畫與(yu) 地理,這些都是國學,把這麽(me) 多絕不相關(guan) 的東(dong) 西放到國學的名目下進行教學,最後能教出什麽(me) 學生來?我看結果必然是似驢似馬、非驢非馬。第二,內(nei) 容多,國學的每一門學問,即使是一門很小的學問,都有一大批典籍。我們(men) 姑且不以經、史、子、集等大的部類來分,比如小學中的文字學,其學科經典,起碼就有《爾雅》、《說文》兩(liang) 部,《說文》如果加上段注,就是一門很深的大學問,段玉裁此書(shu) 耗二十七年寫(xie) 成,學者不經數年甚至數十年,根本入不了此門,這還僅(jin) 僅(jin) 是文字學中“說文學”這個(ge) 國學中很小的一個(ge) 門類而已,如果大而言之,經學,經學中的春秋學,春秋學中的左傳(chuan) 學,哪一門學問是簡單的?國學門類龐雜,典籍浩如煙海,“國學”專(zhuan) 業(ye) 到底要學什麽(me) ?今天學中醫,明天學書(shu) 畫?今天看《說文》,明天看《史記》?這又是一心幾用了?短短的四年本科能學到什麽(me) ?我恐怕,四年下來,學生可能隻學到幾個(ge) 書(shu) 名,或者學一堆概論如《經學概論》、《史學概論》、《儒學概論》、《文學概論》等等,連一本真正的國學經典也讀不了。因此,就一般的意義(yi) 上看,“國學”專(zhuan) 業(ye) 的設置是沒有什麽(me) 必要的。
不過,如果按照官方的說法,設立“國學”專(zhuan) 業(ye) 是因為(wei) 目前國學方麵的教師缺口大,並且據說國學教育相關(guan) 內(nei) 容正在設計中,未來這方麵會(hui) 完善起來,那麽(me) ,所謂的“國學”專(zhuan) 業(ye) ,就隻是(或大部分是)一個(ge) 中小學教學的問題,則此專(zhuan) 業(ye) 就不應該稱為(wei) “國學專(zhuan) 業(ye) ”,而應該稱為(wei) “國學教育”專(zhuan) 業(ye) ,目標是培養(yang) 傳(chuan) 授國學基本知識的教學人才,而非國學研究的研究型人才,該專(zhuan) 業(ye) 應該設在師範類學校,而不是一般的研究型學校。
對於(yu) 教學人才與(yu) 研究人才,要區別對待,而不能混淆。研究型人才,重在專(zhuan) 門;教學人才,重在廣博,二者根本就不是一個(ge) 培養(yang) 模式。對於(yu) 研究型人才,要術業(ye) 有專(zhuan) 攻,學問貴專(zhuan) 不貴博,想什麽(me) 都知道,到最後可能什麽(me) 都不知道。想研究國學哪一方麵,就讀哪一方麵的書(shu) ,心不要太大,不要想一口吃個(ge) 胖子,最初選的方向越小越好,比如研究史學,可選漢代史,再進而研讀《漢書(shu) 》,能真正把《漢書(shu) 》讀明白,恐怕四年也未必夠吧。因此,以所謂的“國學”專(zhuan) 業(ye) 培養(yang) 研究型人才是齟齬難通的。對於(yu) 教國學的老師,則要求他們(men) 國學知識麵盡量廣博一些,而對精深方麵的要求則未必太高,國學教育專(zhuan) 業(ye) 應該就是完成這項培養(yang) 工作的。現在據官方說法,竟要求教學人才“應該精通儒釋道兵醫藝多個(ge) 門類的文化,對學生進行人格教育”。精通“儒釋道兵醫藝”,這話未免太大,不要說普通的所謂國學教師,資深的國學教授,誰敢說精通這六門?甚至有幾個(ge) 敢說精通其中一門的?這未免對國學教師的要求過高。其實不但“精通”不可能,“粗通”也很難,頂多是“了解”。
總之,在大學裏,不應該普遍設立“國學”專(zhuan) 業(ye) ,而應在有關(guan) 的師範類院校有選擇性地設立“國學教育”專(zhuan) 業(ye) ,培養(yang) 中小學的教學人才。而對於(yu) 發展國學研究,設立國學院、國學研究院等機構,在下麵再細分方向、專(zhuan) 業(ye) ,都是不錯的選擇。又因為(wei) 國學核心的內(nei) 容,在文史哲諸係科都已存在,加強這些係科的研究力量,也是很有必要的。
責任編輯:姚遠
【上一篇】第二屆雲(yun) 南省高校國學論壇在昆明成功舉(ju) 辦
【下一篇】【孫鐵騎】讀“謙”卦隨感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