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中國人文關鍵詞之四:孟母堂

欄目:散思隨劄
發布時間:2010-03-18 08:00:00
標簽:

吹劍按:去年,我們(men) 推出“2005中國人文關(guan) 鍵詞”以後,得到了各界朋友的關(guan) 注和好評,同道們(men) 也希望將此定製,每年都推出一輯,以發出“不同的聲音”。故此,我們(men) 決(jue) 定在每年歲終,擇選出本年度發生的若幹熱點人文話題,特別邀請同道學友撰文評述,回顧去歲,以望來年。 

今年,我們(men) 擇選了以下二十一個(ge) 話題:電視劇《施琅大將軍(jun) 》(予沉),上海重寫(xie) 曆史教科書(shu) (冼岩),魯迅逝世70周年(石勇),孟母堂(張波),美國總統布什會(hui) 見中國基督教家庭教會(hui) 成員風波(陳勇),中韓申遺之爭(zheng) (謝泉峰),國學大師評選(趙晶),孔子標準像(謝泉峰),易中天(謝泉峰),李銀河(石勇),趙麗(li) 華(思芬),女兒(er) 狀告父親(qin) 婚外戀(石勇),教師節改期(冼岩),廢除中醫(東(dong) 民),草根曆史(謝泉峰),一個(ge) 饅頭引發的血案(簡照霜),學部委員遴選(趙晶),七夕情人節(東(dong) 民),於(yu) 丹說《論語》(謝泉峰),大國崛起(王達三)、十博士生倡議抵製西方聖誕節(謝泉峰),匯輯曰“2006中國人文關(guan) 鍵詞”,由原道網(www.yuandao.com),孔子2000網(www.confucius2000.com),中國儒教網(www.zgrj.cn)聯合發布。 
  
孔曆2559年(西曆2007)年1月1日 
  
目錄 
  
2006中國人文關(guan) 鍵詞之一:電視劇《施琅大將軍(jun) 》 
2006中國人文關(guan) 鍵詞之二:上海重寫(xie) 曆史教科書(shu)  
2006中國人文關(guan) 健詞之三:魯訊逝世七十周年 
2006中國人文關(guan) 鍵詞之四:孟母堂 
2006中國人文關(guan) 鍵詞之五:美國總統布什會(hui) 見中國基督教家庭教會(hui) 成員風波 
2006中國人文關(guan) 鍵詞之六:中韓申遺之爭(zheng)  
2006中國人文關(guan) 鍵詞之七:國學大師評選 
2006中國人文關(guan) 鍵詞之八:孔子標準像 
2006中國人文關(guan) 鍵詞之九:易中天 
2006中國人文關(guan) 健詞之十:李銀河 
2006中國人文關(guan) 鍵詞之十一:趙麗(li) 華 
2006中國人文關(guan) 健詞之十二:女兒(er) 狀告父親(qin) 婚外戀 
2006中國人文關(guan) 鍵詞之十三:教師節改期 
2006中國人文關(guan) 鍵詞之十四:草根曆史 
2006中國人文關(guan) 鍵詞之十五:一個(ge) 饅頭引發的血案 
2006中國人文關(guan) 鍵詞之十六:學部委員遴選 
2006中國人文關(guan) 鍵詞之十七:廢除中醫 
2006中國人文關(guan) 鍵詞之十八:七夕情人節 
2006中國人文關(guan) 鍵詞之十九:於(yu) 丹說《論語》 
2006中國人文關(guan) 鍵詞之二十:大國崛起 
2006中國人文關(guan) 鍵詞之二十一:十博士生倡議抵製西方聖誕節 

 


2006中國人文關(guan) 鍵詞之四:孟母堂

作者:張波
發布:原道網(www.yuandao.com),孔子2000網(www.confucius2000.com),中國儒教網(www.zgrj.cn)


自2006年7月10日《東(dong) 方早報》率先報道起,“孟母堂”事件已被數十家媒體(ti) 炒得沸沸揚揚,僅(jin) 在儒學聯合論壇發表見解的(包括轉文)就達71人次之多,觀點莫衷一是。今天盤點孟母堂有點像海明威筆下的馬林魚,最終思考是那具殘留的有意味的骨骸。可以說,“孟母堂”所引發的討論,無論讚同,置疑,抑或明確的反對,更多地指向了諸如義(yi) 務教育法、教育體(ti) 製及國學熱、讀經熱等常論常新的老話題。


自1986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義(yi) 務教育法》頒布以來,義(yi) 務教育本身的弊端及其名實不符的現象,諸如擇校、借讀、應試體(ti) 製、義(yi) 務歸屬等問題一直存在爭(zheng) 議。而“孟母堂” 又恰恰撞進了這個(ge) 久病纏身、頗惹爭(zheng) 議的、需要不斷修補的法律。7月24日上海市教委認定“孟母堂”非法,除了違反辦學許可、教育收費外,違反《義(yi) 務教育法》的第二條、第四條和第三十五條的有關(guan) 規定。8月23日,教育部法製辦副主任張文明確否定了全日製私塾“孟母堂”的教學形式,稱其“打著傳(chuan) 播中華傳(chuan) 統文化名義(yi) ”違背了新修訂的《義(yi) 務教育法》的精神。隨即,讚同與(yu) 反對,折中等種種聲音湧動於(yu) 各類媒體(ti) 。與(yu) 官方立場較一致者,如葛劍雄教授,認為(wei) “孟母堂”是以義(yi) 務教育體(ti) 製和課程之外的另一套體(ti) 係即私塾教育而突破了“課餘(yu) 的底線”,“影響正常的義(yi) 務教育的實施”;而被送入私塾的孩童因年幼、不具備對自身義(yi) 務教育權利的自知能力而在實際上被剝奪了該權利,也違反了《教育法》。(新浪博客)蘇頌興(xing) 先生認為(wei) 孟母堂雖是“針對當今學校教育的弊端應運而生的”,“但並不意味在法律尚不許可的條件下我們(men) 就可以大力推進家庭辦學。”(人民網)而更多的聲音是民間對政府認定的反駁。如《孟母堂家長聲明》逐條批駁了教育部門的告知書(shu) 和公開發言,認為(wei) 孟母堂屬於(yu) 家庭自主學習(xi) 形式而非教育機構,教委認定於(yu) 事實不清,“是對傳(chuan) 統文化的無知表現”。甚者認為(wei) “叫停孟母堂”,是“一出指鹿為(wei) 馬的鬧劇”。此外,也有學者從(cong) “道德共識的集體(ti) 行為(wei) ”、“法律的解釋權”、教育的多元化、政府管理機關(guan) 及教育學者的行為(wei) 等方麵評述這一事件。


毫無疑問,“孟母堂”的發起與(yu) 成立無不與(yu) 當前千瘡百孔的義(yi) 務教育體(ti) 製,尤其是相伴而來的應試教育製度的種種弊端密切相關(guan) 。教育模式及內(nei) 容的壟斷、學生權利的侵害、學生個(ge) 性與(yu) 創造性的扼殺、師生關(guan) 係的緊張等,無不使義(yi) 務教育這塊曾經令人鼓舞和欣悅的香噴噴的奶酪,逐漸變成一架棄之不得的雞肋!“孟母堂”的出現正是作為(wei) 私塾教育的踐行行為(wei) 本身而展現了對義(yi) 務教育體(ti) 製的無奈和極大諷刺。不僅(jin) 僅(jin) 是人們(men) 認同和回歸傳(chuan) 統的明證,而作為(wei) 一種傳(chuan) 統教育體(ti) 製的再現,它更多地啟迪了人們(men) 去思考現行教育體(ti) 製,如果說它是抽在現代主流教育體(ti) 製身上的一記耳光,眾(zhong) 多參與(yu) 討論的發聲者讓它逐漸響亮的話,那麽(me) 實際上,人們(men) 更多的是在殷切期待主流教育體(ti) 製能冷靜地審視自我之外的那個(ge) “異我”,希望的不是以權威自居,不是在受到挑戰之後用自身的法律來自我辯護,而是深刻自內(nei) 省,認真思考他山之石的作用。在這種意義(yi) 上,孟母堂對現行義(yi) 務教育有積極的糾正與(yu) 補充作用。


此次論爭(zheng) 中,與(yu) “孟母堂”課程設置、教育方式及其密切聯係的讀經熱、國學熱也是引人注目的焦點。“孟母堂”以“讀經典、尊孔孟、頌莎翁、演數理”、武術、藝術、棋類等為(wei) 內(nei) 容,以頌讀為(wei) 主要教育方式。讀經典、尊孔孟,反映了人們(men) 對民族傳(chuan) 統的認同與(yu) 親(qin) 和,渴望吸取那些熠熠生輝傳(chuan) 統文化,重塑民族性。然而,果真如支持者所言“‘孟母堂’式的教育“是一種係統、全麵科學的教育方式”(傅奇語),能不能僅(jin) 憑這些內(nei) 容及教育方式,培養(yang) 出適應現代社會(hui) 發展的高素質人才?答案不言自明。“孟母堂”若作為(wei) 當前教育的補充模式,其探索之功當不可抹;重視傳(chuan) 統教育,功在千秋。若取而代之,則違背現代教育常識,於(yu) 國於(yu) 民不利。從(cong) 文化傳(chuan) 播上究其因,這與(yu) 盲目的國學熱、讀經熱有密切關(guan) 係。現代社會(hui) ,是經典教育、國學教育的客觀基石。與(yu) 現代教育相接軌,與(yu) 現代生活相輔相成,方是讀經運動、國學複興(xing) 的有效途徑。或許這是孟母堂給我們(men) 的裨益啟迪,冷靜清醒理智地審視讀經運動、國學教育,也期待著存有這一精神支持的孟母堂與(yu) 時諧極,重頌詩樂(le) !

來源:原道網、孔子2000網、中國儒教網




微信公眾號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