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中國人文關鍵詞之一:電視劇《施琅大將軍》

欄目:散思隨劄
發布時間:2010-03-18 08:00:00
標簽:
予沉

作者簡介:予沉,本名周瑾,生於(yu) 川南邛海,本科就讀於(yu) 四川大學圖書(shu) 館係。四川大學文學碩士,浙江大學文學博士。撰著《身體(ti) :思想與(yu) 修行》。好讀書(shu) 不求甚解,常觀化仍待旁通。嚐以先秦儒道、宋明理學為(wei) 研習(xi) 方向,近年潛學於(yu) 身心協感、字象演思、氣氛默運。曾任《原道》輯刊編委,參與(yu) 儒學聯合論壇工作。現供職於(yu) 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文化研究所。

 

吹劍按:去年,我們(men) 推出“2005中國人文關(guan) 鍵詞”以後,得到了各界朋友的關(guan) 注和好評,同道們(men) 也希望將此定製,每年都推出一輯,以發出“不同的聲音”。故此,我們(men) 決(jue) 定在每年歲終,擇選出本年度發生的若幹熱點人文話題,特別邀請同道學友撰文評述,回顧去歲,以望來年。
 
今年,我們(men) 擇選了以下二十一個(ge) 話題:電視劇《施琅大將軍(jun) 》(予沉),上海重寫(xie) 曆史教科書(shu) (冼岩),魯迅逝世70周年(石勇),孟母堂(張波),美國總統布什會(hui) 見中國基督教家庭教會(hui) 成員風波(陳勇),中韓申遺之爭(zheng) (謝泉峰),國學大師評選(趙晶),孔子標準像(謝泉峰),易中天(謝泉峰),李銀河(石勇),趙麗(li) 華(思芬),女兒(er) 狀告父親(qin) 婚外戀(石勇),教師節改期(冼岩),廢除中醫(東(dong) 民),草根曆史(謝泉峰),一個(ge) 饅頭引發的血案(簡照霜),學部委員遴選(趙晶),七夕情人節(東(dong) 民),於(yu) 丹說《論語》(謝泉峰),大國崛起(王達三)、十博士生倡議抵製西方聖誕節(謝泉峰),匯輯曰“2006中國人文關(guan) 鍵詞”,由原道網(www.yuandao.com),孔子2000網(www.confucius2000.com),中國儒教網(www.zgrj.cn)聯合發布。
 
孔曆2559年(西曆2007)年1月1日
 
目錄
 
2006中國人文關(guan) 鍵詞之一:電視劇《施琅大將軍(jun) 》
2006中國人文關(guan) 鍵詞之二:上海重寫(xie) 曆史教科書(shu)
2006中國人文關(guan) 健詞之三:魯訊逝世七十周年
2006中國人文關(guan) 鍵詞之四:孟母堂
2006中國人文關(guan) 鍵詞之五:美國總統布什會(hui) 見中國基督教家庭教會(hui) 成員風波
2006中國人文關(guan) 鍵詞之六:中韓申遺之爭(zheng)
2006中國人文關(guan) 鍵詞之七:國學大師評選
2006中國人文關(guan) 鍵詞之八:孔子標準像
2006中國人文關(guan) 鍵詞之九:易中天
2006中國人文關(guan) 健詞之十:李銀河
2006中國人文關(guan) 鍵詞之十一:趙麗(li) 華
2006中國人文關(guan) 健詞之十二:女兒(er) 狀告父親(qin) 婚外戀
2006中國人文關(guan) 鍵詞之十三:教師節改期
2006中國人文關(guan) 鍵詞之十四:草根曆史
2006中國人文關(guan) 鍵詞之十五:一個(ge) 饅頭引發的血案
2006中國人文關(guan) 鍵詞之十六:學部委員遴選
2006中國人文關(guan) 鍵詞之十七:廢除中醫
2006中國人文關(guan) 鍵詞之十八:七夕情人節
2006中國人文關(guan) 鍵詞之十九:於(yu) 丹說《論語》
2006中國人文關(guan) 鍵詞之二十:大國崛起
2006中國人文關(guan) 鍵詞之二十一:十博士生倡議抵製西方聖誕節


2006中國人文關(guan) 鍵詞之一:電視劇《施琅大將軍(jun) 》

作者:予沉
發布:原道網(www.yuandao.com),孔子2000網(www.confucius2000.com),中國儒教網(www.zgrj.cn)


今年三、四月間,中央電視台播出曆史連續劇《施琅大將軍(jun) 》,引起人們(men) 對明清易代之際那段曆史的關(guan) 注,也在網絡和傳(chuan) 統媒介上引發了激烈爭(zheng) 論。由施琅這一有爭(zheng) 議的曆史人物引出的相關(guan) 問題討論,成為(wei) 2006上半年最引人關(guan) 注的文化熱點。


該劇播出伊始,即招致一片非議。一些漢族本位論者和華夏道統論者堅持認為(wei) ,施琅變節降寇、助清滅明,是漢民族之敗類、逆賊,即便說有功於(yu) 國家統一,也斷不能改變其叛賣變節、助野蠻以奴役文明的性質。不少人更聯係到滿清入關(guan) 以後一路屠城的曆史罪行,痛斥施之罪已不止是變節、失德、不義(yi) ,更是民族的千古罪人。


與(yu) 該劇策劃有關(guan) 的陳明,在幾篇訪談中以強烈的現實關(guan) 切賦予施琅及其作為(wei) 以新的意義(yi) ,主張把施、鄭兩(liang) 家的私怨與(yu) 大陸、台灣關(guan) 係區分開,把施的私德與(yu) 收複台灣的事業(ye) 區分開,把康熙作為(wei) 國家的代表與(yu) 滿漢衝(chong) 突區分開,從(cong) 而明確認為(wei) 施不是民族敗類、漢奸和賣國賊,高度肯定其在當時為(wei) 著國家統一和版圖完整所做的巨大貢獻,並希望以此能對當前兩(liang) 岸問題解決(jue) 之道的探尋有所啟示。他不諱言自己是從(cong) 中國當下現實利益出發看待曆史,因為(wei) “曆史是生長的,民族是建構的,文化是開放的”。


陳明的觀點遭到了嚴(yan) 厲批評。一些論者基於(yu) 夷夏大防的民族觀念而強調漢民族的純正性,對滿清入主持堅決(jue) 批判態度,完全否定滿清政權的合法性。另有一些論者張揚道德理想主義(yi) 的倫(lun) 理原則,從(cong) 春秋大義(yi) 、絕對道德價(jia) 值出發,認為(wei) 立德高於(yu) 立功,施雖有功於(yu) 事,但有虧(kui) 於(yu) 德、有負於(yu) 義(yi) ,反對從(cong) 今人視角和實用立場去消解道德價(jia) 值的絕對性。此外還有一些觀點試圖超越種族、版圖、道德之爭(zheng) ,或強調民主憲政優(you) 先,或主張文化理念至上,還有的持和平主義(yi) 觀點,反對任何武力統一的主張。隨著論爭(zheng) 的深入,蔣慶、徐友漁、秋風、高全喜等代表性人物紛紛表態,李澤厚先生也在海外接受專(zhuan) 訪,強調經濟發展、生活改善才是根本,倫(lun) 理價(jia) 值的絕對性不容動搖,從(cong) 而否定施琅、否定滿清、反對訴諸武力。李先生的意見在網絡上得到相當多人的認同,又掀起新一輪的論爭(zheng) 熱潮。


被判定為(wei) 是在為(wei) 漢奸賣國者翻案、“唯版圖論”和“實用主義(yi) ”的陳明,對自己的主張充滿自信,“即用見體(ti) ”的理論作為(wei) 其施琅論述的方法和基礎得到進一步闡釋和深化。在後續的回應中,陳明反對大漢族主義(yi) ,也反對道德和文化至上的原教旨主義(yi) ,認為(wei) 前者授人以柄、危害極大,後者迂腐空談、無濟於(yu) 事;對於(yu) 一味強調民主的觀點,他認為(wei) 沒有切中曆史和當下的情境與(yu) 需要,對問題本身有所掩蔽和混淆;至於(yu) 全然反對武力的論調,如果不是真誠的迂腐,就是別有用心的掩飾。在他看來,將施琅還原於(yu) 曆史真實情境和社會(hui) 發展脈絡中,其所呈現的麵貌和釋放的意義(yi) 應該是多維度、多層麵的,對其角色、事功作出的臧否也應從(cong) 更為(wei) 完整和豐(feng) 富的評價(jia) 係統出發,更多考慮到其人的身份、所處情勢與(yu) 可能選擇。不僅(jin) 把施本人的公心、公業(ye) 與(yu) 私德、私仇區分開來,還需對古今不同的語境有謹慎甄別和具體(ti) 對待,不僅(jin) 要厘清評價(jia) 標準上的種族歸屬與(yu) 政治認同、倫(lun) 理價(jia) 值與(yu) 統一大業(ye) 的輕重緩急,更要結合著當下情境與(yu) 緊迫任務,對普適觀念話語與(yu) 國族利益較量的虛實關(guan) 係有一清醒的認知。


這次論爭(zheng) 以施琅為(wei) 焦點,把種族、道德、文化等問題都牽扯進來,不同的問題意識、價(jia) 值立場,不同的理論資源、思維模式,通過施琅這塊曆史棱鏡折射出各自的光譜,匯聚成古今中西時空交錯、語境變換的複雜論爭(zheng) ,為(wei) 當今中國思想界的自我認識和反思提供了生動案例。

來源:原道網、孔子2000網、中國儒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