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每日微言】天地君親師·百年之史·儒之為優(2016-01-05)

欄目:散思隨劄
發布時間:2016-01-06 09:45:57
標簽:
微言

作者簡介:“微言”是伟德线上平台特設的一個(ge) 欄目,主要搜集整理發布儒家學者和儒門同仁發在微博、微信上的信息。



天地君親(qin) 師·百年之史·儒之為(wei) 優(you) (2016-01-05)

整理者:張利進

來源:伟德线上平台

時間:孔子二五六七年歲次乙未十一月廿六日丙戌

          耶穌2016年1月5日

 

 

#天地君親(qin) 師#

 

@崇儒_梁知一:

天地君親(qin) 師】關(guan) 於(yu) 此點,曆代先儒闡發義(yi) 蘊可謂已極深透。區區有一點認識:1.天地君親(qin) 師,是儒政升平政治時代的應有倫(lun) 序。若五四後無儒家治平之君,亦乏儒師。然信茲(zi) 者,當有儒師,故較認同牟宗三諸先生“天地聖親(qin) 師”做法。(民國有“國”字,然國非所尊事之物。故若不倫(lun) 。)然聖師又有義(yi) 嫌重疊味道。

 

天地君親(qin) 師2】要之,從(cong) 大義(yi) 講,儒不可以不尊君。然特定時代,儒家非其君不事,亦何可尊。故可設“天地聖親(qin) 師”(疑牟宗三諸先生此種設計,亦臨(lin) 時權宜。非必以謂定則也),亦可設“天地□親(qin) 師”。俟聖人出焉(聖人,儒家之君之謂),然後複祀“天地君親(qin) 師”。

 

天地君親(qin) 師3】天地聖親(qin) 師。聖,專(zhuan) 指先聖孔子。予謂:若有祭祀,可心念旁會(hui) 心中所格外敬奉者之聖徒如顏曾、亞(ya) 聖孟子與(yu) 先大儒如朱子、陽明子。

 

 

#其他微言#

 

@崇儒_梁知一

狀態】既不要貢高我慢,更不可以妄自菲薄。點滴之間,隻擇是非。是非之理隻在吾心。及於(yu) 人事,為(wei) 隨順俗諦。

 

服善】生民以來人處群而有功利觀念之執爭(zheng) ,然後“不服”之念起焉。雖賢君子時或不免。或自念言德不及我、或學不及我,或不及我處不如我。即凡相貌名爵等無不計較籌量,以自欺心建立我執慢相。釋家有八慢說,良有以也。要之此念多為(wei) 私意而為(wei) 無始病根。聖雲(yun) 擇其善而從(cong) ,其不善者而改。可謂心善淵者矣。

 

@經禮堂:

百年之史】滿清以臣滅君,以夷變夏,行道之人皆可誅之。中山先生誅之,至正也。優(you) 柔之,不義(yi) 也。至於(yu) 未能恢復中華,則時有盛衰,非人力耳。

 

@鍵田農(nong) 夫:

社會(hui) 保障】今人多有言社會(hui) 保障者,實為(wei) 政府保障也。厚徵以分潤,是天下皆知善之為(wei) 善者也,斯不善已。或無力以拔,或無意以進,或怠惰以望,或勤苦而勞,固難畫一也。有司為(wei) 之必事倍功半也。或致養(yang) 懶,或充鼠倉(cang) 。且劫子孫以肥身,不可久也。不若聽於(yu) 紳士,仁而同其憂,知而用其可,然後可為(wei) ,是所謂社會(hui) 保障者也。

 

#東(dong) 海微言#

 

@餘(yu) 東(dong) 海肆世:

最高】儒家尊重釋尊老子耶穌們(men) ,但不會(hui) 將他們(men) 與(yu) 孔子相提並論,不會(hui) 對儒佛道耶一視同仁。儒家圓滿無漏,真理性普適性至高無上,是最好的人學。其它各宗各派,品質參差不齊,相對儒學而言,都是有限、有漏之學,都不足以讓個(ge) 體(ti) 抵達聖境,不足以將政治導向王道,將社會(hui) 導向大同。

 

最好1】佛學極高明,未能道中庸;佛行極高邁,未能盡人道,故東(dong) 海說釋尊德性欠圓,言行有漏。噫籲戲,此言驚世而駭俗,此意難與(yu) 世人言,唯有吾儒知。孔子說:“道不遠人。人之為(wei) 道而遠人,不可以為(wei) 道。”又說:“索隱行怪,後世有述焉,吾不為(wei) 之矣。”一箭雙雕地射中佛道兩(liang) 家之弊。

 

最好2】流行兩(liang) 種錯誤的“高論”:一是文化無高低論,一是道無高低論,認為(wei) 孔孟老莊釋尊耶穌諸位都是得道高人,言行有別,德性無別。殊不知,言行有別正源於(yu) 德性高低有別,孔孟德性圓滿,所以言行無漏;老莊釋尊雖有得乎道,所得不全,德性不圓,故言行有偏漏,有非禮處。至於(yu) 耶穌,尚未得道。

 

最好3】我們(men) 信儒學儒,是因為(wei) 儒家義(yi) 理最中正,最值得信仰、學習(xi) 和實踐。她產(chan) 自中國古代,但具有至高的超越性和普適性:超地域,超國界,超時代,普適於(yu) 所有人、所有社會(hui) 和時代。學儒到一定程度,必能認識到這一點:儒家是人類最好的家,沒有之一。

 

辟莊】老莊三反:反仁義(yi) ,反禮製,反知識。莊子說渾沌因為(wei) 有了知識就死掉了,他因為(wei) 現象的流變性、相對性和人的認識能力的局限性,而貶斥一切經驗知識,斥為(wei) “小知”,強調“去知”。殊不知,正確的知識有助於(yu) 智的開發和道的上達,就像禮製有助於(yu) 道德的維護和成就。大學八條目首列格致,良有以也。

 

天命】認為(wei) 天有獨立意誌的主權在天論,將耶教與(yu) 儒家相提並論,皆有心外求法傾(qing) 向。天之本體(ti) 為(wei) 道,天道流行為(wei) 命,天命於(yu) 人為(wei) 性,本性之外沒有天,故《中庸》開宗明義(yi) :“天命之謂性”;孟子說:“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盡心上)不明“性天”之理,便會(hui) 心外求道,性外論天。

 

開蒙】不能泛泛說“民意即天意”,否則就變成民粹主義(yi) 了。君子有三畏,大人和聖人之言之所以與(yu) 天命相提並論,就是因為(wei) 可代表天,大人替天行道,聖人替天傳(chuan) 道。脫離主權問題,民眾(zhong) 便無決(jue) 定權,民意僅(jin) 供參考。“汝則有大疑,謀及乃心,謀及卿士,謀及庶人,謀及卜筮。”庶民逆,亦可吉。

 

責任編輯:梁金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