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範必萱作者簡介:範必萱,女,貴州貴陽人。畢業(ye) 於(yu) 華南理工大學計算機專(zhuan) 業(ye) 。曾任科研單位技術員、雜誌社編輯、行政機關(guan) 公務員。退休前就職於(yu) 安徽省審計廳(正處級),高級審計師,注冊(ce) 會(hui) 計師。一九九八年提前退休,擔任蔣慶先生的學術助理。出版有《月窟居筆記》。 |
《月窟居筆記》 之五:山火
作者:範必萱
來源:作者授權 伟德线上平台 發布
原載於(yu) 《月窟居筆記》(範必萱 著)
時間:孔子二五六六年歲次乙未年七月初一日壬戌
耶穌2015年8月14日
我第一次見到山火,是在2002年清明節後的一天。由於(yu) 修文地區久旱無雨,陽明精舍附近的農(nong) 田已經幹裂,莊稼和果樹都奄奄一息,村民們(men) 忙著抗旱。
那天中午,我們(men) 正在吃中飯,外麵忽然刮起大風,隻聽見果園裏有人呼喊:“失火啦!失火啦……” 我們(men) 立即跑到門外,滾滾濃煙撲鼻而來,火情來自精舍對麵的卿家匹坡。坡上火光衝(chong) 天,熊熊烈火順著風勢由西向東(dong) 在鬆樹林裏肆虐,燃燒的樹枝發出“劈劈啪啪”的響聲,幾百米外也能聽到。這是我第一次近距離麵臨(lin) 火災,心中驚恐萬(wan) 分!
卿家匹坡雖然不屬於(yu) 陽明精舍的範圍,但火光就是命令。我首先想到的是向“119”呼救。但由於(yu) 山區信號微弱,手機需到高處撥打才能撥通。正在焦急時,我看見蔣先生已迅速跑上到屋頂平台,正在用手機向有關(guan) 部門呼救。
我跟著跑上屋頂,試著撥打“119”,值班員說森林火災歸“森林防火中心”管,並主動提供了電話號碼;於(yu) 是我撥打“森林防火中心”,這天剛好是星期日,辦公室裏沒人。我六神無主,急得團團轉。這時蔣先生已經撥通村長的電話,他請村長聯係救火隊員,自己便下樓向失火現場奔去。
農(nong) 婦小袁在精舍門外的坡上高聲疾呼附近的村民。剛巧這天精舍附近的男勞力都趕集去了,隻有老人、婦女和孩子在家。隨著小袁的喊聲,附近的婦女、老人和幾個(ge) 來竄門的中學生,都迅速向卿家匹坡跑去。他們(men) 邊跑邊熟練地摘下路邊的樹枝,當時我不明白他們(men) 摘樹枝有什麽(me) 用?後來才知道這是一種既簡便又有效的滅火工具。
我也跟著向卿家匹坡跑去。等我趕到失火現場時,火勢已小了許多。我學著村民也在附近摘下一條樹枝,向火場靠近。我看見還有一些餘(yu) 火在繼續燃燒,便不顧熱浪熏烤,在剛剛被烈火掠過的地帶,竭盡全力用樹枝撲打那些尚未燃燼的火星,惟恐它們(men) 會(hui) “死灰複燃”。我的球鞋被燒壞了,腳底板燙得鑽心;衣服被掛破了,手一被劃破了,渾身上下都是黑灰……
火勢已基本被控製住了。這時我有些納悶:剛才跑來救火的那些人呢?他們(men) 都到哪兒(er) 去了?
聽見不遠處有說話的聲音,趕緊朝那個(ge) 方向走去。幾位正在收拾工具準備回家的村婦看見了我,也許是見我灰頭土臉的模樣,都哈哈大笑起來。我感到有些尷尬!其中一位婦女對我說:“範老師,我們(men) 在四周挖了隔離帶,中間的小火星燃不起來了,過一會(hui) 兒(er) 它們(men) 就會(hui) 自動熄滅的,你不要需要再去管它了……”這時,我才意識到,自己剛才所做的完全是“無用工”。
她們(men) 告訴我,剛才他們(men) 已用鋤頭和鐵鍬迎風挖出了一條寬寬的“隔離帶”,有了“隔離帶”的阻隔,烈火被切斷去路,火勢也就不能再往外蔓延了。她們(men) 在附近的草地上歇息,一邊觀察火勢是否還會(hui) 蔓延,現在準備離開了。
幾位可敬的農(nong) 村婦女,幾句質樸的語言,給我上了如何提高生存能力的重要一課。她們(men) 的言行中,包含著多麽(me) 豐(feng) 富的生活經驗和生存智慧啊!
記得幾年前,自己曾經參觀過一所大學的“火災實驗室”。科技人員向我介紹這個(ge) 科研項目是專(zhuan) 門用來對付森林火災的。他們(men) 通過儀(yi) 器對風速、風向的計算,預測出火勢蔓延的速度,從(cong) 而計算出挖出隔離帶的距離、寬度,以達到控製火勢的目的。可是萬(wan) 萬(wan) 沒想到,當真正麵臨(lin) 森林火情時,自己卻惶惶不知所措,對那一知半解的“科技知識”,早已忘得一幹二淨。而眼前這些目不識丁的村民,不論是老人還是婦女,他們(men) 不需要什麽(me) 儀(yi) 器,都能沉著應對突發的險情,表現出超強的生存能力。
“三人行,必有我師”。我感到自己離大自然愈近,生存能力就愈弱。在陽明精舍,我應當老老實實地向附近的村民們(men) 學習(xi) 。在適應自然環境的過程中,他們(men) 就是我的老師。
這時救火隊員已經趕到了山下,可是火勢已經過去,他們(men) 和我一樣,也是做了一趟於(yu) 事無補的無用工。真是“遠水救不了近火”!
對我來說,這是一次驚心動魄的經曆。當四周恢複平靜之後,我回到月窟居,仍然心有餘(yu) 悸……
蔣先生與(yu) 村長他們(men) 察看火災現場去了,很晚才回到精舍。他告訴我們(men) :“村長和林業(ye) 部門的工作人員經過實地勘察,分析這是一起由村民清明上墳燒紙引起的火災。後麵的事將由村委會(hui) 進行處理。”
蔣先生說這番話時,神情依然與(yu) 平時一樣淡定。處事不驚,會(hui) 不會(hui) 也是一種儒者的氣象呢?!
2002年夏記於(yu) 陽明精舍月窟居
責任編輯:葛燦
【上一篇】【範必萱】良知是有力量的
【下一篇】【範必萱】有朋自遠方來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