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朱傑人作者簡介:朱傑人,男,西元一九五四年生,江蘇鎮江人。華東(dong) 師範大學古籍研究所教授,曾任華東(dong) 師範大學出版社社長、董事長,社會(hui) 兼職上海市儒學研究會(hui) 會(hui) 長,中國曆史文獻研究會(hui) 會(hui) 長,朱子學會(hui) 副會(hui) 長,世界朱氏聯合會(hui) 秘書(shu) 長。著有《曆代詩經研究要籍解題》《走向21世紀的朱子學》《論八卷本〈詩集傳(chuan) 〉非朱子原帙兼論〈詩集傳(chuan) 〉之版本》《朱子〈詩傳(chuan) 綱領〉研究》《經學與(yu) 中國的學術思維方式》《道統與(yu) 朱子的新儒學》等,主編有《朱子全書(shu) 》《朱子全書(shu) 外編》《朱子著述宋刻集成》《元明刻本朱子著述集成》等。 |
全方位研究《近思錄》不能少了文獻學
作者:朱傑人
來源:騰訊儒學
時間:孔子二五六六年歲次乙未十月初七日戊戌
耶穌2015年11月18日
編者按:第六屆海峽兩(liang) 岸(武夷山)朱子文化節期間,朱子與(yu) 朱子學文獻研究研討會(hui) 暨中國曆史文獻研究會(hui) 第36屆年會(hui) 在武夷山舉(ju) 行,來自全國各地100多名中國曆史文獻研究會(hui) 的專(zhuan) 家學者和武夷學院的部分師生參加會(hui) 議。本文係華東(dong) 師範大學終身教授、中國曆史文獻學研究會(hui) 會(hui) 長朱傑人先生在研究研討會(hui) 上的演講。
朱傑人教授
中國曆史文獻研究會(hui) 第36屆年會(hui) 暨朱子與(yu) 朱子學文獻研究研討會(hui) 今天隆重開幕了。
今年的年會(hui) 在一個(ge) 特別的日子和一個(ge) 特別的地方舉(ju) 行,是為(wei) 了紀念一位文化偉(wei) 人——朱子,今年是他誕生885周年,而武夷山是他生長、工作、終老之地。
朱子,是我國曆史上繼孔子以後最偉(wei) 大、最重要的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史學家、文獻學家、詩人,是一位“致廣大、盡精微、綜羅百代”的百科全書(shu) 式的文化偉(wei) 人。康熙皇帝評價(jia) 他“集大成而緒千百年絕傳(chuan) 之學,開愚蒙而立億(yi) 萬(wan) 世一定之規”,由於(yu) 他的出現,中國儒家的道統得以開新而傳(chuan) 承。他所創立的新儒學成為(wei) 中國人精神生活、文化生命、思維方式、社會(hui) 規範和價(jia) 值理性的依歸與(yu) 準則。今天,我們(men) 正處於(yu) 文化複興(xing) 的偉(wei) 大時代,而朱子的思想、學術不僅(jin) 為(wei) 我們(men) 複興(xing) 中華文化提供了豐(feng) 富的思想、學術資源,而且為(wei) 我們(men) 提供了足以為(wei) 我們(men) 所用的成功經驗與(yu) 方法。此外,他所建立起來的一套話語係統,更為(wei) 中華文化走向世界提供了足以與(yu) 各種異質文化對話的平台和可能。
必須指出,朱子還是一位偉(wei) 大的文獻學家。作為(wei) 全國唯一的一個(ge) 以文獻學研究為(wei) 方向的學術團體(ti) ,對朱子的文獻學思想、理論與(yu) 實踐的研究,本該是我們(men) 義(yi) 不容辭的責任。今年,是朱子的一部重要著作《近思錄》成書(shu) 840周年,這也許是世界上第一本哲學教科書(shu) ,但是從(cong) 曆史文獻學的角度看,它何嚐不是一部重要的曆史文獻編纂、整理與(yu) 研究的範本和典式呢?從(cong) 文獻學的角度研究《近思錄》,不僅(jin) 可以看出它的曆史價(jia) 值,更可看出它的學術價(jia) 值,事實上一部《近思錄》孕育著朱子文獻學的思想、理論與(yu) 方法。可惜,現在對《近思錄》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思想、哲學、文化史的層麵上,而文獻學的研究幾乎缺席。這不能不使我們(men) 這些以曆史文獻學為(wei) 研究職誌的學者感到羞愧。我真誠地希望,通過這次年會(hui) ,能改變這種狀況。
《近思錄》
由此,我想到了另外一個(ge) 問題。由於(yu) 曆史的原因,中國的文獻學研究被分成兩(liang) 個(ge) 陣營:一以研究曆史文獻為(wei) 主的曆史文獻學;二以研究文學文獻為(wei) 主的古典文獻學。長期以來,這兩(liang) 種“學”各行其是,無法合璧。中國曆史文獻研究會(hui) 第十二屆理事會(hui) 成立以後,作出了一個(ge) 重大的決(jue) 定:重新定義(yi) “曆史文獻學”的內(nei) 涵與(yu) 外延,明確提出:“本團體(ti) 名稱中的‘曆史文獻’是指過往時代所產(chan) 生的各種(各種介質、各種形態、各種呈現方式的)文獻資料。”
這一定義(yi) 將“曆史文獻”的定義(yi) 由曆史及文學拓展到一切過往時代的文獻,並涵蓋了各種媒介質,甚至當然也涵蓋網絡文獻。這就大大拓展了曆史文獻學的視野和研究範圍。根據這樣的定義(yi) 以及目前的科研現狀,我們(men) 可以看到,當下的曆史文獻學研究還是主要集中在曆史與(yu) 文學兩(liang) 個(ge) 領域,即使像理學、朱子學這樣很大宗的學術領域,我們(men) 依然關(guan) 注不夠,更不要說像海外漢學的文獻(如張西平教授在34屆年會(hui) 上作主題報告時所提出的西域漢籍的研究)。近年來,我們(men) 注重於(yu) 朱子學、理學、經學的文獻研究,成績不可謂不突出,但我們(men) 的工作主要是在思想的層麵上,《近思錄》就是一個(ge) 典型的例子。所以,我以為(wei) ,今後曆史文獻學的研究:一,應該拓寬研究的領域,在繼續把重點放在文史領域的同時,也應關(guan) 注如哲學、理學、科學乃至電子、網絡文獻等領域;二,把研究引向深入,把整理與(yu) 研究結合起來,使我們(men) 的學科發展有一個(ge) 理論的提升。
《近思錄專(zhuan) 輯》書(shu) 影(圖源:華東(dong) 師範大學出版社)
各位會(hui) 員,為(wei) 了促進、提升本會(hui) 學術研究的整體(ti) 水平,促使更多的會(hui) 員,尤其是年輕會(hui) 員參與(yu) 學會(hui) 各項學術活動的積極性,從(cong) 本屆年會(hui) 起,我們(men) 將設立年會(hui) 優(you) 秀論文評獎活動。活動的具體(ti) 條例方式已在會(hui) 議手冊(ce) 上公布,這是一個(ge) 試行方案,希望聽取各方意見後可以修改、定稿。
最後,我借此機會(hui) ,向武夷學院的領導,向武夷山市政府表示感謝!是你們(men) 給了我們(men) 這樣一個(ge) 難得的機會(hui) ,既可以切磋學問,又能陶情於(yu) 如畫的風景之中,對學人來說,這是莫大的享受。
責任編輯:梁金瑞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