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微言每日精選】文化與文明·宗教·東海微言(2015-11-20)

欄目:散思隨劄
發布時間:2015-11-23 10:18:14
標簽:
微言

作者簡介:“微言”是伟德线上平台特設的一個(ge) 欄目,主要搜集整理發布儒家學者和儒門同仁發在微博、微信上的信息。


 

文化與(yu) 文明·宗教·東(dong) 海微言(2015-11-20)

 整理者: 冷長安

來源:伟德线上平台

時間:孔子二五六六年歲次乙未十月初九庚子 

            耶穌2015年11月20日


#文化與(yu) 文明#

 

@餘(yu) 東(dong) 海三世:

【明辨】文化處於(yu) 道德和文明之間,是連接兩(liang) 者的橋梁。道德屬於(yu) 內(nei) 聖,文明屬於(yu) 外王。政治文明、製度文明、物質文明、科技文明等,都可以納入外王範疇。三者之中,道德最根本,具有決(jue) 定性。一種文化和文明所能抵達的高度,由其道德觀決(jue) 定。道德觀的根本是三觀,又以世界觀為(wei) 核心。

 

@劉青衢:

【明辨】文化偏言精神,文明偏言物質,若曰中國文化,則多指思想道德宗教製度風俗,若曰工業(ye) 文明,則多指經濟資源技術機器生產(chan) ,未有文化不能有文明,未有文明不足言文化,文明易學,故西方工業(ye) 可通用於(yu) 中國,文化難學,故中國雖移植西方工業(ye) 而不能因襲其文化,斯亦大略言之,如求大義(yi) 於(yu) 名詞,則恐有失之本也。

 

#宗教#

 

@餘(yu) 東(dong) 海三世:

【上帝】信仰有優(you) 劣正邪之別。並非一信上帝,就是正信。儒家的昊天上帝與(yu) 耶教的上帝大不同,耶教的上帝與(yu) 洪楊幫的上帝及伊斯蘭(lan) 的真主又大不同。不是上帝不同而是各家各派對上帝的認知不同,有的浮光掠影,有的完全錯誤,唯獨儒家真悟實證,認知全麵,執得大象,代表大道,終將天下歸往。

 

@餘(yu) 東(dong) 海三世:

【擊蒙】或說:“世界上任何一門宗教,都隻是一個(ge) 營銷品牌和攬財的工具。”這是功利主義(yi) 、拜金主義(yi) 的觀點,完全昧於(yu) 宗教和信仰。別說正信正教,就是某些邪教,其組織及領導集團也不乏信仰的真誠,並非都是隻熱衷於(yu) “營銷品牌和攬財”的世俗利益集團。

 

@餘(yu) 東(dong) 海三世:

【答客】或說“宗教經典絕不能搞修正主義(yi) ”雲(yun) ,答:拿耶教來說,《新約》就是對《舊約》的修正。梵二會(hui) 議反思耶教曆史,作出重大改變,掀起羅馬天主教在當代世界的革新運動,是典型的修正主義(yi) 。政教分離作為(wei) 現代文明原則之一,獲得耶教主流的認可,也是耶教修正的表現。

 

@山聽風_s16:

【宗教】中華文化包容多元和自由開放的,對現實社會(hui) 和外部世界。伊斯蘭(lan) 的原教旨主義(yi) 是主流,嚴(yan) 重幹涉世俗社會(hui) ,這是基督教中世紀前的狀態,文化具有強製性 侵略性。西方經文藝複興(xing) ,解放人性,將宗教主義(yi) 進化成自由主義(yi) 。這點,中華幸運,無宗教之患。尊儒,非孔丘個(ge) 人崇拜,是遵循自然倫(lun) 理與(yu) 人性倫(lun) 理。

 

@餘(yu) 東(dong) 海三世:

【看世界】不少人宣稱伊教是“和平的宗教”,伊斯蘭(lan) 國不能代表伊教,穆斯林都是愛好和平的。如是如是,很好很好,隻不過,愛好和平的真正的穆斯林們(men) ,是否該為(wei) 本教不斷湧現暴恐分子感到慚愧、為(wei) 伊斯蘭(lan) 國感到羞恥呢?是否該站出來維護一下本教聲譽,譴責一下冒牌貨並與(yu) 之劃清界限呢?難道不應該嗎?

 

@餘(yu) 東(dong) 海三世:

【擊蒙】或說:“自由主義(yi) 對信仰自由的禮貌性與(yu) 策略性尊重,是價(jia) 值隔閡背後的淺層性尊重。”這種話既昧於(yu) 事實又昧於(yu) 自由主義(yi) 。自由主義(yi) 對信仰自由的維護是製度性的,是以自由為(wei) 第一原則的價(jia) 值觀使然,豈僅(jin) 禮貌與(yu) 策略而已。唯因自由主義(yi) 缺乏文化高度,故對宗教尊重有餘(yu) 批判無力,並容易應對失措。

 

#其他微言#

 

@隻談春秋:

【修道】儒家行道以民為(wei) 本,禦民以孝為(wei) 本。知道以修為(wei) 本,修以心為(wei) 本。行道不修心可乎?故朱熹格物以為(wei) 修,終可上達。知道不為(wei) 民可乎?故陽明倡合一,不失下學。

 

@鍵田農(nong) 夫:

【禮】禮之用亦溥哉!自周公製之,三禮約之,歷世無不寶之。然位不顯則名不揚,故中庸有曰非天子不議也,蓋恐名教淆亂(luan) 也。後世天子德薄,故禮樂(le) 之作,常患闕如。賢達遂有以家禮補之矣!若鄉(xiang) 規民約者殆亦此類也。自西法橫斷,名實乖方,吾國之亂(luan) 且不息也宜哉!今吾國乘耶穆之弊,而不知有以救其偏者,亦泥也!

 

@鍵田農(nong) 夫:

【義(yi) 利】義(yi) 者,虛名也;利者,實惠也;而虛可以受實。義(yi) 與(yu) 之,利可長有也;義(yi) 外之,利不逕而走,甚且為(wei) 害矣!君子立義(yi) ,利之大器成焉。民自取足可也!故君子不勞而獲,正一名而百利生,民且懷之矣!辭小利以危大義(yi) ,夫子且非之矣!若孜孜求利而無以容者,則近世勞勞者也。今之君子,其將重鑄禮法之大器也與(yu) ?

 

@崇儒_梁知一:

【出世】道無出世入世,人有出世入世。雖曰出世,於(yu) 第一義(yi) ,尤為(wei) 入世。此釋家所謂“佛法在世間”。即以出世色彩甚濃的佛家,佛陀與(yu) 後世高僧多用行動詮釋了對父母之愛。儒家曆聖格物精而知有“仁體(ti) ”、有“仁用”。仁體(ti) 之愛無差等,仁用必有差等而顯於(yu) 孝悌友也。(然儒論仁多兼體(ti) 用)。墨家根本問題是有體(ti) 無用。

 

@崇儒_梁知一:

【福澤諭吉】毫無疑問此人是日本明治早期時代先知先覺開風氣之先的智者。在東(dong) 西方聲氣互聞西風強勁的大時代大背景下,賢者幾何不此心搖動而喪(sang) 失最根本立國立人之道,削傳(chuan) 統精神之足以適西方“器學”之履。百年已過,西方物理製度之學已識已習(xi) 之久,終須自問:吾等以何安身?以何立國?則必憮然自失矣。

 

@環境與(yu) 體(ti) 係:

【心智與(yu) 環境】正心智,恢複心智正常也。正環境,恢複環境正常也。「中國百年之惡性循環,是先自亂(luan) 心智,環境之亂(luan) 乃不息。故治當正本:先正心智,其次正其環境。正其心智(心境),亦存正名也,以恢複正常之文境、語境。正名,則需正名實體(ti) 係!心智正常,所見資料數據入其心境,乃可易得真知與(yu) 高效方案。知以領行!」

 

#東(dong) 海微言#

 

@餘(yu) 東(dong) 海三世:

【看世界】現代如春秋,亦無義(yi) 戰,然“彼善於(yu) 此”的準義(yi) 戰則有之,如世界反法西斯戰爭(zheng) 就是。由於(yu) 主客觀條件的局限,一些方麵做得不夠好,不及王道,但無疑具有相當程度的正義(yi) 性。一些人將美國轟炸日本與(yu) 恐怖襲擊相提並論,就是忽略了美國炸日的正義(yi) 性。

 

【戰爭(zheng) 】儒家反對不義(yi) 之戰,但並非反戰主義(yi) 。“禮樂(le) 征伐自天子出”,征伐和革命就是戰爭(zheng) 。孟子說:“春秋無義(yi) 戰,彼善於(yu) 此則有之矣。”相對正義(yi) 一點的戰爭(zheng) 還是有的,如春秋霸道的攘夷戰爭(zheng) 。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諸侯,一匡天下,民到於(yu) 今受其賜。微管仲,吾其被發左衽矣。”這就是對攘夷的肯定。

 

【盈禮】君子重禮守禮彬彬有禮,但應注意,不要盈禮。比如現在,若守三年之喪(sang) ,就有盈禮之嫌。曾子說:“國無道,君子恥盈禮焉。”(《檀弓下》)意謂政治無道之時,不可完全按照禮製規定行事。國君儉(jian) 樸,就應示之以禮,適度為(wei) 宜,不必過儉(jian) :國君奢侈,則應示之以儉(jian) ,盡量儉(jian) 樸,不必完全依禮。

 

【看美國】許多事難求兩(liang) 全。美國轟炸日本,迅速終結了日本軍(jun) 國主義(yi) 瘋狂,阻止其繼續製造人道災難,然亦給日本平民造成沉重傷(shang) 害。儒家深表遺憾,但不會(hui) 因此否定美國這一軍(jun) 事行動的正義(yi) 性。人世間有很多無奈和兩(liang) 難的選擇,迫不得已的時候,隻能兩(liang) 害相權取其輕。

 

【福澤】優(you) 秀的思想文化,既獨立和超然於(yu) 政治之上,又有指導政治和製度文明建設的功能。故文化人或藏或行,或隱或現,因時製宜,無可無不可並非一味“堅持平民身份”,才能“捍衛學術獨立和自由精神”天下無道,以身殉道,道屈則身在必退;天下有道,以道殉身,身出則道在必行。此福澤氏所知也。

 

 

 責任編輯:梁金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