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微言作者簡介:“微言”是伟德线上平台特設的一個(ge) 欄目,主要搜集整理發布儒家學者和儒門同仁發在微博、微信上的信息。 |
一神教政教·宗教中國化·東(dong) 海微言(2015-11-18)
整理者: 冷長安
來源:伟德线上平台
時間:孔子二五六六年歲次乙未十月初七日戊戌
耶穌2015年11月18日
#一神教政教#
@儒生知一:
【一神教政教】政教關(guan) 係實在是古今之變的大問題,最早提供今天自由主義(yi) 政-教安排思路之引線的是馬基雅維利,最早給出完整今天的自由主義(yi) 之政-教方案的是斯賓諾莎,這一近代方案最核心處在於(yu) 置宗教於(yu) 政治之下,其最重要的涵義(yi) 首在於(yu) 置教廷、教會(hui) 實體(ti) 於(yu) 政治-權力之下,其次在於(yu) 神學為(wei) 政治合法性進行論證。
@儒生知一:
【一神教政教】相對於(yu) 神聖羅馬的教廷、教會(hui) 實體(ti) 與(yu) 政治-權力實體(ti) 的分立、對峙以及基於(yu) 此的政教協和,近代方案反而是在馬基雅維利、霍布斯問題意識上的政教合一,這一政教合一方案在洛克處蔚為(wei) 大成。但這一方案的給出在於(yu) 馬基雅維利、培根、霍布斯、斯賓諾莎這一批啟蒙“哲人”艱難的直麵龐大的中世紀。
@儒生知一:
【一神教政教】在秦漢變法之後去封建,除了皇族為(wei) 法定之貴,其餘(yu) 皆為(wei) 非爵位-官職世襲之根本上的庶民,在這一古今之變中,古典之貴族-德性脫鉤,社會(hui) 整體(ti) 走向世俗化,在這一大勢之下,如何既因應世俗化之勢而培生德性-政治之本乃秦漢改製對今天的最大借鑒價(jia) 值所在。
#儒家看宗教#
@吳鉤:
【宗教中國化】我一直有個(ge) 觀點,但又一直不好表達出來。但看了巴黎恐怖襲擊事件,覺著還是直說好。中國境內(nei) 的任何宗教,不管從(cong) 哪裏傳(chuan) 入的,都必須完成中國化,保持對中國文化的認同,融合入主流社會(hui) 。不自覺中國化就強製中國化。對於(yu) 那些維持其孤立於(yu) 中國主流社會(hui) 與(yu) 文化傳(chuan) 統之外的外來符號,比如黑麵罩,應堅決(jue) 取締。
@餘(yu) 東(dong) 海三世:
【暴力】對於(yu) 正人、正教、正義(yi) 力量來說,暴力可以是手段,但不是目的,也不是主要手段。而邪教惡勢力則往往是暴力主義(yi) ,把暴力當做主要手段乃至目的,為(wei) 暴力而暴力。宗教極端主義(yi) ,宗教暴力主義(yi) ,其實就是邪教。邪到極致,以屠殺平民、製造恐怖為(wei) 榮,為(wei) 此毀滅自己亦在所不惜。
@餘(yu) 東(dong) 海三世:
【看世界】敘利亞(ya) 問題是政治問題,更是宗教問題。巴沙爾政府逮捕並酷刑諷刺政府的敘利亞(ya) 少年,動用坦克和化學武器鎮壓抗議和遊行,固然野蠻,但這不成其為(wei) 敘利亞(ya) 問題不是宗教問題的理由。巴沙爾政府的野蠻和伊斯蘭(lan) 宗教暴恐主義(yi) 的邪惡雖有聯係,畢竟是兩(liang) 個(ge) 層麵的問題。
@餘(yu) 東(dong) 海三世:
【戰爭(zheng) 】戰爭(zheng) 有正義(yi) 、非正義(yi) 之別。其中宗教和意識形態戰爭(zheng) 最為(wei) 不義(yi) ,而宗教暴恐主義(yi) 又是所有暴恐主義(yi) 中最邪惡的,是邪教中的邪教。對它們(men) 的任何支持幫助都是犯罪,對它們(men) 小清新的綏靖寬容,也是可恥的。對它們(men) ,曾公國藩的手段最為(wei) 正確和有效,那就是文化批判和武力剿滅雙管齊下!
@餘(yu) 東(dong) 海三世:
【看世界】尊重是相互的。各教的言論信仰自由可以得到尊重,但你們(men) 也必須尊重他人的言論信仰自由,在自由的平台上不能搞信仰特殊化和特權化,更不允許突破人性底線和法律框架恣意妄為(wei) 。儒家尊重各種宗教,但不可能尊重宗教極權主義(yi) 和宗教暴恐分子,不可能尊重邪惡。這也應是文明社會(hui) 的共識。
@餘(yu) 東(dong) 海三世:
【讚同】楚狂說:“伊斯蘭(lan) 需要的是重新的闡述。比如聖戰,依據古蘭(lan) 經可以解釋為(wei) 內(nei) 心良知和物欲的交戰。這也是聖戰的定義(yi) 之一。但極端分子恰恰不顧這個(ge) 含義(yi) ,卻攫取了字麵上的殺戮。古蘭(lan) 經也確實提到了對異教徒的殺戮,但這些應做寓言觀而不可落實。”此見高明,值得伊教良士參考。錄此備案。
#其他微言#
@吳鉤;
【認同】因為(wei) 發表主張同化外來的異質文明的言論,有人以為(wei) 我是民族主義(yi) 者,甚至認為(wei) 我是皇漢。其實我不是。我的身份證雖然寫(xie) 漢族,但難保祖上不是南越土著。我隻是主張,應有意識地消彌民族文化差異(刻意去強化這種差異是很蠢的行為(wei) ),淡化民族認同,轉而構建國族認同、華夏文化認同,再加普知價(jia) 值觀認同。
@崇儒_梁知一:
【論尊重】自由主義(yi) 對信仰自由的禮貌性與(yu) 策略性尊重,是價(jia) 值隔閡背後的淺層性尊重。(畢竟掩示不了自身內(nei) 心深處的“價(jia) 值傲慢”)。說到底,是對形而上第一義(yi) 的茫然與(yu) 顢頇。雖然,有此種尊重,屬於(yu) 小善,值得提倡。惟有見“東(dong) 方人、西方人此心同、此理同”,然後有深層次的真尊重。此為(wei) 大善,方值稱道。
@崇儒_梁知一:
【一神教】或謂“不跳出一神教極端心智,曆史真將終結”。甚至拿布什的新教熱情與(yu) 伊教恐怖分子類比,表現出一種“現代主義(yi) 情懷”的自信。以區區看來,上帝安拉同出而異名。一神教恰是西方與(yu) 中東(dong) 不可或缺的神聖性源頭。自由主義(yi) 的問題是形而上學的貧血。予謂不回歸到一神教義(yi) 的深刻體(ti) 認,曆史將會(hui) 終結。
@學而時行:
【禮樂(le) 】易之用在於(yu) 知幾避過,禮樂(le) 之用,在於(yu) 幾處矯人之過,使不至度於(yu) 法律,是以天下無訟,此一貫也。不習(xi) 義(yi) 理,禮樂(le) 遂怠於(yu) 技藝,易學亦淪為(wei) 象數,觀今之言複興(xing) 傳(chuan) 統者,多逐技藝象數以為(wei) 能雅,遠義(yi) 理以為(wei) 迂腐,欲無誠而求物,何可求耶?舍本逐末有甚是乎?
@學而時行:
【智慧】伊耶佛等諸教,共同點是唯吾獨尊,人之思考皆因經擇是,審辨有所偏執,西方欲引自由民主卻調之不得,其智慧亦足可管窺。諸教所以於(yu) 中國並行不悖,皆因儒學有中道之識,擱置鬼神,闡發義(yi) 理,不悖其教旨而引諸於(yu) 中,增擴其審辨使兼聽兼信,故佛伊等教亦可通融發展,此中華智慧,高下立見。
#東(dong) 海微言#
@餘(yu) 東(dong) 海三世:
【歧視】不允許法律歧視,法律麵前人人平等;道德歧視則是人之常情,世之常理。關(guan) 於(yu) 交友之道,子夏說“可者與(yu) 之,其不可者拒之。”這就是一種道德歧視;子張說“君子尊賢而容眾(zhong) ,嘉善而矜不能。”不說尊眾(zhong) 嘉不能,何嚐不是歧視?對於(yu) 不賢不能之人,應該寬容憐憫,不宜尊重讚美,理所當然也。
【獻身】勇於(yu) 獻身不怕死未必都可敬,關(guan) 鍵還要問為(wei) 什麽(me) 獻身,何所為(wei) 而死,動機和目的何在。宗教暴恐分子越不怕死,就越可怕,越可憎。它們(men) 的獻身殃民害人,罪大惡極;它們(men) 的犧牲傷(shang) 天害理,天人共憤!
【君主製】在製度問題上,儒家兼具理想性現實性,強調與(yu) 時偕宜的時代性,對曆史局限性抱有一定程度的尊重。因此,儒家以公天下禪讓製為(wei) 理想,但在一定的曆史時期,也能容納家天下嫡長製和開明君主製。在民主時代,又能開出君主立憲製,保留君主之名,追求憲政之實。
【政教】儒家政治並非政教合一。非要用這個(ge) 概念,必須加上中華特色的定語。中華特色的政教合一,是政治與(yu) 仁義(yi) 、政治與(yu) 中道、政治與(yu) 文化教育和道德教化的合一,是政治必須王道,必須以民為(wei) 本、敬天保民和富之教之。因此,儒家政治的人民性、正義(yi) 性、時代性特別強。
【寬容】寬容有其適用範圍。可以寬容一般不道德,不能寬容罪惡。罪惡行為(wei) 就應該受到法律相應的懲罰。另外,對政府來說。應該寬容民眾(zhong) 的缺德,不可寬容官員缺德。官員有了缺德行為(wei) ,也應該受到相應處理,輕則警告、記過或降職使用,重則撤職為(wei) 民。
【看日本】儒家富有同情心,但不會(hui) 濫發濫用。對於(yu) 異族和外道,該尊重的尊重,該幫助的幫助,該包容的包容,該防範的防範,該抵製的抵製。日本政府和民間在對待穆斯林的態度方麵,有禮有節,頗有儒範。宗教暴恐勢力容易危害歐洲和美國,但不易在日本施展身手。
【琅琊榜】因電視劇《琅琊榜》的熱播,滁州南京山東(dong) 等地展開“琅琊山”歸屬地爭(zheng) 奪,滁州琅琊山管理處還把“會(hui) 峰閣”更名為(wei) “琅琊閣”,輕浮可笑。古跡之名有其曆史性和嚴(yan) 肅性,不宜輕易改動。《琅琊榜》並非曆史紀實,尋求小說中人物山水原型強行落實,無聊無聊耳。
【回首】此生一大憾,是年輕時沒有教導和陪伴孩子從(cong) 小讀經。孩子小時,自己也不“大”,野蠻狂妄,目空天下,梟張江湖。當年好道好佛好自由主義(yi) ,還沒入儒家之門,沒能認識到儒經之重要和讀經之快樂(le) 。好在孩子本質不錯,有誌於(yu) 學,偏好西史,也能自讀一些經典,甚感欣慰。
責任編輯:梁金瑞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