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微言每日精選】弘道學術之柏克保守主義·文化基因·啟蒙運動(2015-11-11)

欄目:散思隨劄
發布時間:2015-11-12 09:16:38
標簽:
微言

作者簡介:“微言”是伟德线上平台特設的一個(ge) 欄目,主要搜集整理發布儒家學者和儒門同仁發在微博、微信上的信息。



弘道學術之柏克保守主義(yi) ·文化基因·啟蒙運動(2015-11-11)

整理者: 冷長安

來源:伟德线上平台

時間:孔子二五六六年歲次乙未九月三十日辛卯

            耶穌2015年11月11日 

 

 

 

#弘道學術#

 

@弘道書(shu) 院:

【弘道書(shu) 坊】《埃德蒙•柏克》新書(shu) 發布與(yu) 思想對話正在人民大學國學館228室舉(ju) 行,來自儒學、法政學界的專(zhuan) 家學者,馮(feng) 克利、姚中秋、任鋒、田飛龍、張偉(wei) 等嘉賓,正圍繞近代保守主義(yi) 大師埃德蒙·柏克的法政思想展開對話,探究柏克與(yu) 儒家極其相似的保守精神以及對我們(men) 今天中國的啟示。

 

田飛龍@飛龍_publiclaw

【弘道學術(11.10)】英國下院明星議員傑西·諾曼新出的這本《埃德蒙·柏克》很有價(jia) 值。因為(wei) 作者並不是學院派,而跟柏克的議員身份同構,可以內(nei) 部視角來觀察,能給予柏克相當的同情和理解。全書(shu) 第一部分談柏克的生平,後麵部分則重點分析柏克的思想,認為(wei) 今天英國仍然需要柏克的保守主義(yi) 思想。

 

馮(feng) 克利:

【弘道學術(11.10)】一百多年來道術為(wei) 天下裂。我們(men) 翻譯西方帶有很強的選擇性,和認識西方的水平有很大關(guan) 係。目的是如何學習(xi) 或者批判西方,而對西方文明真正最重要的東(dong) 西卻未必關(guan) 心——對柏克的忽視就是一例,雖然有《反思法國大革命》(論法國革命)《美洲三書(shu) 》《柏克讀本》,但還是太少。

 

馮(feng) 克利:

【弘道學術(11.10)】柏克出身一般,是靠自己的才智躋身政治上層,成為(wei) 輝格黨(dang) 文膽。議員經曆30年,但實際成功並不多。重要的有四件事:愛爾蘭(lan) 問題;彈劾印度總督黑斯廷斯;北美問題;法國大革命。比如在議會(hui) 揭露東(dong) 印度公司重重黑幕,最後黑斯廷斯還是無罪;法國大革命更是鬧到被踢出輝格黨(dang) 。

 

姚中秋(@秋風論道 ):

【弘道學術(11.10)】談柏克可以提兩(liang) 個(ge) 問題:1.保守主義(yi) 給儒家帶來了什麽(me) ;2.儒家能給保守主義(yi) 帶去什麽(me) ?從(cong) 個(ge) 人學術進路出發,柏克的保守主義(yi) 和英國的普通法傳(chuan) 統,對我轉向儒家起了很大的作用。但保守主義(yi) 仍然不夠好,因為(wei) 其根本還是一種意識形態;而儒家中正的文教傳(chuan) 統,才最具保守精髓。

 

張偉(wei) :

【弘道學術(11.10)】柏克從(cong) 不以理論家自居,其自我定位是行動中的哲學家。後世稱他為(wei) 「現代保守政治教父」,似乎是將保守主義(yi) 作為(wei) 不言自明的前提,這有問題。保守主義(yi) 能否兜住柏克全部政治生涯?諾曼此書(shu) 就更強調柏克內(nei) 在思想的一致性。諾曼將柏克定位為(wei) 現代政治的中樞,無疑是非常高明的。

 

張偉(wei) :

【弘道學術(11.10)】正如諾曼這本傳(chuan) 記指出的,柏克的政黨(dang) 理論特別值得注意。柏克為(wei) 議會(hui) 政治辯護,政黨(dang) 的合法性才真正得以確立,為(wei) 19世紀英國兩(liang) 黨(dang) 政治的崛起做了思想準備。所以柏克是當之無愧的政黨(dang) 政治先驅。但此外,柏克的思想還涉及到王權、帝國等諸多重要問題,光注意到其政黨(dang) 論還很不夠。

 

馮(feng) 克利:

【弘道學術(11.10)】保守主義(yi) 主張社會(hui) 成長,相信社會(hui) 有內(nei) 在生命力,能自我成長。社會(hui) 中每一個(ge) 人在默契中形成了一套規則,政府應該去努力保護和培育,而不應該(因不符合既得利益而去)破壞它——比如現在的滴滴打車。國家權力不應強加規則,而應該給逐漸形成的規則提供保護或輕微校正。

 

任鋒(@任鋒-行道的人呐 ):

【弘道學術(11.10)】我們(men) 思考現代秩序構建,需要保守主義(yi) 路徑的某種和解。問題是,當今天中國討論保守的時候,我們(men) 要保守什麽(me) ?是我們(men) 法政實踐的過程、褒義(yi) 講是中國道路的「傳(chuan) 統」?通三統是不是一種很好體(ti) 現保守的方式?從(cong) 儒家角度看,保守主義(yi) 給儒家帶來方法,儒家給保守主義(yi) 帶來底線。

 

姚中秋(@秋風論道 ):

【弘道學術(11.10)】在西方一神教傳(chuan) 統中,保守勢必會(hui) 陷入自我矛盾,最終走向激進,所以我們(men) 對保守主義(yi) 要有一種反思的心態,反思其內(nei) 部蘊含的激進主義(yi) 元素,以及其意識形態化的發展傾(qing) 向,即保守主義(yi) 逐漸變成了一組實體(ti) 性的價(jia) 值,最終演變成天堂的另一個(ge) 版本,典型如美國的「新保守主義(yi) 」。

 

姚中秋(@秋風論道 ):

【弘道學術(11.10)】柏克式的古典保守主義(yi) 和儒家是比較接近的。儒家不會(hui) 將社會(hui) 和國家對立起來看,二者不是非此即彼的關(guan) 係。保守主義(yi) 作為(wei) 一種方法,給我們(men) 最大的啟發是:我們(men) 隻做西方小學生是不夠的。構建良好秩序,我們(men) 需要自我理解,回到自身文明中去理解,最終讓整個(ge) 人類文明變得更豐(feng) 富。

 

田飛龍@飛龍_publiclaw

【弘道學術(11.10)】正如諾曼指出,柏克是英國自由精神的寶貴遺產(chan) ,我們(men) 須重新回到柏克的厚重保守主義(yi) 自由傳(chuan) 統,重新獲得柏克當年曾經呈現過的平衡感,以回應時代新問題。柏克站在啟蒙的洪流中,既不是急流勇退也不是從(cong) 善如流,而是立住腳跟作為(wei) 中流砥柱,在變與(yu) 不變之間,持守一種中道。

 

任鋒(@任鋒-行道的人呐 ):

【弘道學術(11.10)】回到中國自身語境,我們(men) 的保守也有兩(liang) 種:一種是情境脈絡式的保守,一種是回溯實質性的保守。以宋代為(wei) 例,則有三代之製與(yu) 祖宗家法之別。像《禮記》中的「從(cong) 朔之心」,追問禮的原意即應然是什麽(me) ,自然蘊含著內(nei) 在的變革力量。而回溯性的保守即祖宗之法則會(hui) 比較因循甚至苟且。

 


#其他微博#

 

@瑞秋JY:

【文化基因】紅樓夢過於(yu) 依賴漢語,很準確,同時,這是否說明我們(men) 的文明有無法被規訓和收編的獨特之處呢?是否說明原本宣稱普適的一些東(dong) 西存在缺陷和盲點呢?引李敬澤說,“文化基因太可怕,總有一天在你身上複活,躲都躲不掉”,深有同感,所以,天之未喪(sang) 斯文乎?

 

@山聽風_s16:

【評《許嘉璐:國家祭拜的力量》】近代中國,革命反複折騰,傳(chuan) 統文化被批判遺棄。新文化運動推倒多於(yu) 建設,中國社會(hui) 陷於(yu) 信仰危機和信仰缺失。儒家思想中,社會(hui) 秩序的理性思想和道德規範,也被歪曲誤讀醜(chou) 化了,社會(hui) 必然動蕩混亂(luan) 。從(cong) 蘇俄引入的民粹思想,階級論和資本論摧毀國家秩序,內(nei) 戰內(nei) 鬥不止。公祭孔子,尊知守德,重塑國民信仰。

 

@崇儒_梁知一:

【啟蒙運動】對於(yu) 西方文化,區區對基督與(yu) 柏拉圖的溫情遠遠大於(yu) 啟蒙運動,包括其後的自由主義(yi) 。簡言之,1.前者有“道”,為(wei) 西方思想之母。譬類儒學,基督教勝在“尊德性”,啟蒙勝在“道問學”。2.啟蒙諸子伏盧那裏究竟有沒有道,淺深如何,亦是問題。3.值得注意的是,啟蒙運動與(yu) 中國五四是精神近親(qin) 。

 

吳飛(@經禮堂):

【啟蒙運動】啟蒙運動中最中國的是physiocratie,大家忽視一個(ge) 是斯密的自由主義(yi) 經濟學崛起後被淹沒,一個(ge) 是中文翻譯太遜。這個(ge) 詞是“性理之治”,而不是重農(nong) 學派。他們(men) 似乎不用logos、deus之類的詞,但他們(men) 用nature或physique,難道性理不是道嗎?他們(men) 不是弒君派,他們(men) 引導路易十五搞過籍田禮。

 

 

 責任編輯:梁金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