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東海】《論語點睛》之三十七:言寡尤,行寡悔

欄目:學術研究
發布時間:2015-11-01 20:15:36
標簽:
餘東海

作者簡介:餘(yu) 東(dong) 海,本名餘(yu) 樟法,男,屬龍,西元一九六四年生,原籍浙江麗(li) 水,現居廣西南寧。自號東(dong) 海老人,曾用筆名蕭瑤,網名“東(dong) 海一梟”等。著有《大良知學》《儒家文化實踐史(先秦部分)》《儒家大智慧》《論語點睛》《春秋精神》《四書(shu) 要義(yi) 》《大人啟蒙讀本》《儒家法眼》等。


 

 

《論語點睛》之三十七:言寡尤,行寡悔

作者:餘(yu) 東(dong) 海

來源:作者授權 伟德线上平台 發布

時間:孔子二五六六年歲次乙未九月廿日辛巳

           耶穌2015年11月1日

 

 

 

子張學幹祿。子曰:“多聞闕疑,慎言其餘(yu) ,則寡尤;多見闕殆,慎行其餘(yu) ,則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祿在其中矣。”(《為(wei) 政篇》第十八章)

 

子張問求仕的方法。孔子說:“多聽,保留可疑的地方,其餘(yu) (可以肯定的地方)謹慎發言,就能少出差錯;多看,避開沒把握的事情,其餘(yu) (有把握的事情)謹慎做好,就能減少後悔。說話少出錯,做事少後悔,官祿就在其中了。”

 

闕疑,對於(yu) 尚存疑慮的思想觀點,不要急於(yu) 發表意見;闕殆,對於(yu) 沒有把握的事情,不要急於(yu) 付諸實施,都先放一放。即使無所疑、無所殆者,也應該慎言慎行之。言行謹慎,闕疑闕殆,寡尤寡悔,是幹祿之法,也是為(wei) 人之道;這是對他人、對社會(hui) 負責,也是對自己的仕途和前途負責。

 

《王製》雲(yun) :“司馬辨論官材,論進士之賢者,以告於(yu) 王,而定其論。論定然後官之,任官然後爵之,位定然後祿之。”周朝時采取“鄉(xiang) 舉(ju) 裏選”之法,選擇、推舉(ju) 和任用行為(wei) 學業(ye) 優(you) 秀的賢良之士。“言寡尤行寡悔”,容易得到人們(men) 的讚賞和推舉(ju) ,無異是最好的“求官之道”。

 

仁義(yi) 道德屬於(yu) 天爵,權位官爵屬於(yu) 人爵。孟子說:“古之人修其天爵,而人爵從(cong) 之;今之人修其天爵以要人爵。既得人爵而棄其天爵,則惑之甚者也,終亦必亡而已矣。”(《孟子-告子上》)

 

古人不斷提高道德修養(yang) ,自然會(hui) 有功名利祿;今人為(wei) 了功名利祿,哪怕裝裝樣子,也得“修其天爵”。得到人爵之後棄其天爵,人爵也將不保。可見孟子之時雖然禮崩樂(le) 壞,道德禮樂(le) 碎片尚存。

 

《孟子》說的“古”,應是指西周,鄉(xiang) 舉(ju) 裏選,德位相稱,有天爵必有人爵隨之。春秋之時,這種選舉(ju) 方式已廢止,有其德未必有其位,所以“寡尤寡悔”不一定能夠得到祿位。孔子要求“寡尤寡悔”,表示儒者幹祿有道,至於(yu) 得或不得,則“聽天命”而已。

 

責任編輯:葛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