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吉照】洪秀柱的儒生氣

欄目:快評熱議
發布時間:2015-10-19 08:43:07
標簽:
馬吉照

作者簡介:馬吉照,西曆1977年生,河北景縣人。網名“讀行客”,故寫(xie) 讀書(shu) 劄記於(yu) 心得文字前稱“客按”。西曆2009年畢業(ye) 於(yu) 首都師範大學古代文學專(zhuan) 業(ye) ,文學碩士。出版有《生隻南瓜給人看》(花山文藝出版社,2005年)、《河北唐詩地理研究》(河北大學出版社,2012)、《父母課:我國傳(chuan) 統家庭教育經典譯注大全》(合著,安徽人民出版社,2013)。近年由讀錢穆先生及業(ye) 師鄧小軍(jun) 先生等人著作而逐漸樹立儒家信仰,參與(yu) 河北省傳(chuan) 統文化教育學會(hui) ,創辦秦皇島職業(ye) 技術學院國學社。


洪秀柱的儒生氣

作者:馬吉照

來源:作者惠賜伟德线上平台首發

時間:孔子2566年暨耶穌2015年10月19日


10月17日,台灣執政的國民黨(dang) 召開臨(lin) 時全代會(hui) ,廢止洪秀柱的總統候選人資格。洪在臨(lin) 全會(hui) 一開,換“柱”幾成定局的情況下,在當場的發言中仍做最後一搏,其慷慨陳詞雖未能回天,然而感人至深,博得了很多人的進一步了解和深切的同情。


“換柱”的背景在於(yu) 國民黨(dang) 近日麵臨(lin) 的兩(liang) 難窘境,一方麵,大多數黨(dang) 員對選情已經達成共識:洪秀柱在與(yu) 民進黨(dang) 的競爭(zheng) 中的慘敗之事已無可挽回,由黨(dang) 主席朱立倫(lun) 代之參選總統即使仍會(hui) 敗選,或將使國民黨(dang) 立法院選舉(ju) 不至於(yu) 被拖垮而全麵崩盤,因此在眾(zhong) 多國民黨(dang) 大佬看來,為(wei) 現實時勢所迫,為(wei) 國民黨(dang) 的“生死存亡”,必須“換柱”;另一方麵,洪秀柱是全代會(hui) 通過的國民黨(dang) 總統候選人,“選情不佳”實在無法成為(wei) 台麵上徹銷提名資格的理由,另外洪秀柱於(yu) 國民黨(dang) 萬(wan) 馬齊喑之時挺身而出,為(wei) 該黨(dang) 打出一片新局麵,眾(zhong) 大佬推倒此前“挺柱”和自己不參選的承諾,等於(yu) 卸磨殺驢,自食其言,於(yu) 情於(yu) 理都說不通。


10月17日的臨(lin) 全會(hui) 上,國民黨(dang) 大佬們(men) 一致選擇了現實時勢,決(jue) 心為(wei) 了黨(dang) 的利益而“忍辱負重”,洪秀柱仍堅持“孤臣可棄,但絕不折節”。


洪秀柱的堅持,應了一句批評人的老話,就是太書(shu) 生氣。但這絕不是她第一次表現出太書(shu) 生氣。洪秀柱之所以先曾氣勢如虹,人氣驟增,而後急轉直下,關(guan) 鍵在其在對大陸政策上走出太遠,她在島內(nei) 反統浪潮最為(wei) 洶湧的時刻堅持提出“一中同表”、“中華民國不存在”、“終極統一”等表述,已經注定了後來的失敗。即便作為(wei) 海峽此岸的大陸中國人,我最早看到她的這些主張的時候都覺得她似乎有點太不“講政治”了,而當讀到這位來自文化未曾斷流過的中國的政治人物所做這篇深深植根於(yu) 中國文化精神的演講,方深感洪秀柱自有她的道理所在。


一事當前,首先考量的是應該不應該、是否符合情理和本心,而不是現實不現實、成敗利鈍將會(hui) 怎樣,在書(shu) 本上,這是儒生們(men) 早已熟習(xi) 的義(yi) 利之辯,也是武俠(xia) 小說裏義(yi) 薄雲(yun) 天的傳(chuan) 說,所以在最著重亦擅長講求勢利的法家看來,儒以文亂(luan) 法,俠(xia) 以武犯禁,並在有可能擾亂(luan) 社會(hui) 穩定的“五蠹”之列。而在天下熙熙攘攘,為(wei) 利來往的現實洪流中,就是常常遭到明智之人批評嗤笑的書(shu) 生意氣。


自“獨尊儒術,罷黜百家”以來的傳(chuan) 統中國,書(shu) 生即儒生,所以書(shu) 生氣,即是儒生氣。


以此書(shu) 生氣或謂儒生氣,孔孟皆一生奔走於(yu) 列國,以他們(men) 當時名望,非不能也,而始終不肯在某國諸侯手下安心與(yu) 時浮沉、穩穩當當做一個(ge) 卿大夫;秦始皇時,儒生因言獲罪,遭致活埋以身殉其道以及言論之自由;秦末大亂(luan) ,陳涉起匹夫,其事至微淺,然而孔子後裔率魯國縉紳先生負孔子禮器往委質為(wei) 臣,並以身死之;南宋崖山之敗,殉亡軍(jun) 民號稱十萬(wan) ……


在洪秀柱看來,“九二共識、一中各表”是智慧、卓越的論述,但已經是一個(ge) 曆史的論述,當此“國家今天出了問題”的時候,希望再進一步兩(liang) 岸創造和平,這是“中華民國總統”責無旁貸的使命。她作為(wei) 國民黨(dang) 的“總統”參選人堅持這點,“捍衛我們(men) 的原則,捍衛我們(men) 的價(jia) 值”。洪秀柱在那篇孤獨而悲壯的演講中作金石聲:“一個(ge) 政黨(dang) 可以失去一次選舉(ju) ,但是不可以失去她的靈魂;可以失去她的版圖,但不可以失掉她對價(jia) 值的堅持。成敗勝負本是常態,但是失去黨(dang) 魂、黨(dang) 德與(yu) 路線,這個(ge) 黨(dang) 必將淪亡。”


先儒之辨義(yi) 利,有著眼於(yu) 個(ge) 人,有著眼於(yu) 政府,彼時卻沒有現代政黨(dang) 這東(dong) 西。洪秀柱的演講實際上提出了一個(ge) 命題,即一個(ge) 政黨(dang) ,在本黨(dang) 信念宗旨與(yu) 時勢利害的要求有巨大衝(chong) 突時,可不可以“枉尺而直尋”,“不由其道而往”,能不能像要求個(ge) 人一樣,要求一個(ge) 政黨(dang) “不義(yi) 富且貴,與(yu) 我如浮雲(yun) ”,具體(ti) 而言,則是國民黨(dang) 在此次選舉(ju) 中可能出現的滅頂一般的全麵敗退(所謂“生死存亡”),與(yu) 國民黨(dang) 自身成為(wei) 一個(ge) 不敢堅持理想信念,失去靈魂,哪一個(ge) 更可怕?


根本而言,一個(ge) 政黨(dang) ,如果不講道義(yi) ,不講情理,便不是現代政黨(dang) ,而是結黨(dang) 營私、黨(dang) 同伐異、古人所謂“君子不黨(dang) ”的黨(dang) 。佛光山星雲(yun) 法師認為(wei) ,換掉洪秀柱即等於(yu) 國民黨(dang) 亡黨(dang) ,可能就是這個(ge) 意思。


挺柱與(yu) 換柱的人各有他們(men) 的具體(ti) 的處境和主張,我們(men) 並無深知,所以不能深言此事的是與(yu) 非。我們(men) 隻知道,五千年曆史長河,中國多次山河破碎,而中國文化生機不斷;儒家之在傳(chuan) 統中國安頓人心,在近代花果飄零,而在今天重新被人認識、信仰,越來越多的人以儒生自命,根本在於(yu) 中國人對仁義(yi) 之道的信念與(yu) 理想。儒學之所以能夠生生不息,吸引當代中國儒生,其最鮮明的特性與(yu) 原因,在我的理解,就在於(yu) 儒家相信個(ge) 人可仁可義(yi) ,政府可仁可義(yi) ,國際關(guan) 係可仁可義(yi) ;並堅持個(ge) 人應仁應義(yi) ,政府應仁應義(yi) ,國際關(guan) 係應仁應義(yi) 。仁義(yi) 二字,即儒家人道主義(yi) 的核心。


仁者愛人;義(yi) 者,按照本心和情理應當去做事、去取舍,而不是利益、壓力等任何其他因素。


利益得失,一年內(nei) 翻雲(yun) 覆雨,一千年內(nei) 滄海桑田,真正有生命力的理想和信念是不死的,雖經挫折,必將複活和重光。


從(cong) 這個(ge) 觀點看,洪秀柱所講的道理是對的,這個(ge) 台灣政壇的“小辣椒”——實際是一位年近七旬、深受中國文化的化育和浸濡、對國家統一有著執著信念的長者,值得我們(men) 崇敬,她此番雖敗猶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