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微言每日精選】高層儒化·西化式發展·儒學與西哲(2015-10-15)

欄目:散思隨劄
發布時間:2015-10-16 10:08:23
標簽:
微言

作者簡介:“微言”是伟德线上平台特設的一個(ge) 欄目,主要搜集整理發布儒家學者和儒門同仁發在微博、微信上的信息。



高層儒化·西化式發展·儒學與(yu) 西哲(2015-10-15)

整理者:梁金瑞

來源:伟德线上平台

時間:孔子二五六六年歲次乙未年九月初三日甲子

           耶穌2015年10月15日

 

 

#時政#

 

@山聽風_s16:

高層儒化】高層再發聲,在中華傳(chuan) 統文化中汲取思想營養(yang) 。雖然沒有直接提到儒家,確真切感受當今領導層關(guan) 注文化,在國家治理中的深層作用,不再空談馬列。利益共同體(ti) 概念提出,是契合儒家思想精髓的。國家行政者儒化,執仁愛開明之心,放棄暴力革命階級鬥爭(zheng) ,上行下效,內(nei) 敬外禮,複興(xing) 中華文明之國。


@餘(yu) 東(dong) 海三世:

科學】科學技術可以造福人類,也可以造禍人類。因此科學很重要,但必須以德為(wei) 本,不能主義(yi) 化。尚書(shu) 說:“正德,利用,厚生,惟和。”利用意謂利物之用,屬於(yu) 科學範疇。利用必須以正德為(wei) 前提。

 

@斯文V:

西化式發展】發展,基本是西化。1,有基督教傳(chuan) 統的西方個(ge) 人主義(yi) 因素影響,這一定程度消解了傳(chuan) 統觀念。2,農(nong) 業(ye) 社會(hui) 自給自足,社會(hui) 依賴性極低,對家庭依賴很高。工業(ye) 化社會(hui) ,人對群體(ti) 的依賴性高,異化嚴(yan) 重。對家庭依賴降低。3,分配機製。生活壓力大是主因,通俗點兒(er) 說就是養(yang) 不起。4,物種有自我淘汰的機製。

 

#中西哲學#

 

@買(mai) 個(ge) 蘿卜剁了:

儒學與(yu) 西哲】柏拉圖把世界分成理念世界和經驗世界,影響了後世西哲的開展。儒學與(yu) 前者有一個(ge) 根本性的差別,《係辭》曰:「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意思是隻有一個(ge) 世界,形而上下的差別隻是有形無形的差別。從(cong) 形而下之器即能見道。二者二而一。道在器中,亦無道外之器。

 

@買(mai) 個(ge) 蘿卜剁了:

本體(ti) 情感】至於(yu) 如何在器上見道。最精辟最令人佩服的論證則在《孟子》『惻隱之心』章。惻隱之心之發,即是道體(ti) 見於(yu) 用。這有別於(yu) 一種心理學的現象,而是一種洞達本體(ti) 的情感。二者的差別可能在於(yu) 不容已,“行有不慊於(yu) 心則餒矣”。例如休謨可能也注意到這種情感的特性了,可是他不信有實體(ti) 啊,可惜。

 

@買(mai) 個(ge) 蘿卜剁了:

德性之知與(yu) 見聞之知】宋時張子說德性之知和見聞之知可能就來源於(yu) 孟子惻隱之心說,知識分為(wei) 兩(liang) 種,一種是來自於(yu) 惻隱之心的不容已的德性;這是先天具有的。另一種是後天的學習(xi) 獲得的,例如典章製度等。後者可以對前者起一種促進作用,但不是前者的根據。道德行為(wei) 的判定歸於(yu) 四端之心,不在於(yu) 知覺與(yu) 否。又與(yu) 西哲異。

 

@孔孟非凡:

中西同歸】”當今西方哲學發展出現了走向“生活之道”的新趨勢,然而,對於(yu) 中國哲學而言,卻可以直歸自身的“生活踐履”傳(chuan) 統,從(cong) 而“返本開新”融入全球哲學的格局當中...第18屆國際中國哲學大會(hui) 主題便是“中國哲學與(yu) 生活方式”這與(yu) 最近的世界哲學大會(hui) 主題高度一致,也恰恰證明了“走向生活”乃中西方哲學的共同歸宿。

 

#其他精彩微博#

 

@斯文V:

知易行難】行: 理解易,躬行難。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不語,不是大家理解不了,是做不到。其實,大道至簡,把做人的道理說明白,一般人理解根本不是問題。問題在哪呢?在行,道理懂,做不到。所以夫子循循善誘,因材施教。這話的意思是說了也做不到,沒用。論語多平易,做到難啊。

 

@吳鉤:

曆史時代與(yu) 社會(hui) 形態】從(cong) 社會(hui) 形態(不考慮政製)的角度來看,盛唐與(yu) 中晚唐仿佛是兩(liang) 個(ge) 時代;兩(liang) 宋是晚唐的向前發展;而元與(yu) 宋仿佛發生了斷裂;明前期與(yu) 元代相仿佛,甚至可能更禁錮;晩明與(yu) 明前期又如同兩(liang) 個(ge) 時代,而與(yu) 兩(liang) 宋更接近;盛清則如明前期的翻版;晩清又有點回到晚明與(yu) 兩(liang) 宋的樣子。

 

@沈飛:

大一統憲製】大一統憲製以對中心秩序的絕對自信和對邊緣秩序的高度尊重為(wei) 辯證邏輯。當然,這種區別對待、和諧共存關(guan) 係在政治上之所以可能,是以“文明在中心”的文化事實以及中心秩序的絕對自信與(yu) 力量為(wei) 嚴(yan) 格前提的。

 

@買(mai) 個(ge) 蘿卜剁了:

禮樂(le) 之教】禮樂(le) 之教的意義(yi) 在化民成俗,永遠抱有對人向善可能性的期待,希望人們(men) 在禮樂(le) 中被喚起一種向善向上的心態。次之,也可起到約束無禮之人的作用,這近乎法的目的,然而這已經不是禮的第一義(yi) 了。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明夷_庚申:

通經謀權】通經才能謀權,至少有四層含義(yi) ,1、通經你才能徹知你是否確實需要權變,2、通經才能保障你權變是為(wei) 善的目的,3、通經有助於(yu) 你權變達成目的(包括贏得其他君子們(men) 的諒解和支持),4、通經才能促使權變的結果能融合為(wei) 新的經典。

 


 責任編輯:梁金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