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微言每日精選】華夏未來·TPP與美國實力·南京大屠殺申遺·弘道學術(2015-10-12)

欄目:散思隨劄
發布時間:2015-10-13 09:37:51
標簽:
微言

作者簡介:“微言”是伟德线上平台特設的一個(ge) 欄目,主要搜集整理發布儒家學者和儒門同仁發在微博、微信上的信息。



華夏未來·TPP與(yu) 美國實力·南京大屠殺申遺·弘道學術(2015-10-12)

整理者:梁金瑞

來源:伟德线上平台

時間:孔子二五六六年歲次乙未年八月三十日辛酉   

           耶穌2015年10月12日

 

 

#時政#

 

@何光順:

【華夏未來】華夏複興(xing) 的希望在民間,在於(yu) 一種文化的理念在民族土地上的培育,這段時間曾和廣州、北京的多位關(guan) 心民族前途的儒家朋友小聚,不禁對華夏的未來充滿希望,我們(men) 每個(ge) 人都有一種堅定的文化自信,那就是華夏之道永遠不會(hui) 死亡,隨著自由競爭(zheng) 的時代的到來,偉(wei) 大的傳(chuan) 統必將重新激活起生命力量!


@楊萬(wan) 江:

【TPP與(yu) 美國實力】美國不太可能靠TPP改善自己的貿易處境。這不是靠任何自由貿易協議能夠改善的事情。而且越是更大深度的自由貿易,美國就越會(hui) 失去更多的就業(ye) 機會(hui) ,出現更大的貿易逆差。美國的問題首先是它的產(chan) 業(ye) 結構和營商環境已經到了不是可以靠貿易出口來創造就業(ye) 和收入的階段。它真正的實力是美元和金融。

 

#南京大屠殺申遺#

 

@張瑋珊ChangWeiShan:

【南京大屠殺申遺】如以「不器」做為(wei) 「君子」的條件,則日本正是《鏡花緣》裏的「小人國」;如果把「道德感」做為(wei) 「人類」的條件,則按照孟子所說的「人之異於(yu) 禽獸(shou) 者幾希」,大和民族就是異於(yu) 人類的禽獸(shou) (麵對弱者時)、畜牲(麵對強者時),是個(ge) 隻有「獸(shou) 性」的民族。

 

@張瑋珊ChangWeiShan:

以德報怨,何以報德】以德報怨,何以報德?在台灣,幾乎人人都說要放下對日本的仇恨,可是這些人永遠不願意放下對"中國"莫名的仇恨。像日本這樣泯滅人性的國家,至今不知悔改,泯滅人性尚在進行式,談何寬恕與(yu) 放下?

 

#其他精彩微博#


@楊萬(wan) 江:

學術精神】當學術不再有聖神的精神追求和價(jia) 值超越,什麽(me) 樣的學術製度都會(hui) 演變成一種私利貪婪的工具。在此情況下,更嚴(yan) 格的資曆製度,意味著某些人會(hui) 利用這樣的製度有意識地排斥那些學術上有真貢獻而並無很高資曆的人。即便真正的大師就在你眼前,你也會(hui) 熟視無睹。反之,更寬泛的製度則讓不學無術的人趁虛而入。

 

@鍵田農(nong) 夫:

鄉(xiang) 村自治】鄉(xiang) 紳非村官也,故毋庸選舉(ju) 者也。然則鄉(xiang) 紳何以自治?必以其德也!其德何若也?則必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也。夫老者安之可謂善養(yang) 老者矣,少者懷之可謂近者悅矣,朋友信之則必有遠者來也。若是則一徙成邑,再徙成都,不亦宜乎?若今之鄉(xiang) 村,人皆欲去之,敗亡者且十之七八,雖有票選,亦複何用?


@中華文化研究:

【何為(wei) 科學】現代科學理論,“科學”這詞在整個(ge) 人類曆史發展過程中隻有幾百年的曆史,從(cong) 整個(ge) 人類曆史發展看,現代的科學理論存在之前,有沒有比這個(ge) 更先進的理論體(ti) 係存在?用西方的現代科學理論驗證東(dong) 方的存在,驗證不了就說是封建、迷信的,這種思維方式就是不科學的,本來就不屬於(yu) 同一個(ge) 體(ti) 係。

 

@走西口的:

【儒學民主】中華儒學很好的使人通過學習(xi) ,實踐掌握專(zhuan) 業(ye) 治國理政知識,通過考核,選拔的方式來使人民參政,這種民主方式遠勝西式,分裂,內(nei) 鬥,吵鬧這種反人類的民主。

 

@詩詞雁翎:

【孔子誕感吟】 鄒魯千秋傳(chuan) 禮學, 杏壇六藝毓資生。 中庸之道同天地, 論語簡書(shu) 恒詠賡。 至聖亦逢浩劫臭, 蒼黎尤盼古儒榮。 若詢何處高山仰, 聯合國尊孔子誠。



#弘道學術#

 

@弘道書(shu) 院:

【弘道學術(10.10)】秋風院長:反思辛亥:論孫中山之道統自覺——中山先生與(yu) 儒家思想:孫中山先生在迭經挫折而深思熟慮後,因為(wei) 獨特的身份擔當意識,形成清晰而堅定的道統自覺,這恰是晚年中山先生思想中之最為(wei) 突出者。孫中山先生此一自覺,及據此而展開之創製立法,實有為(wei) 中國文明存亡續絕之大功。


【弘道學術(10.10)】秋風院長:六經與(yu) 儒家道統之展開——六經為(wei) 聖王之道之文,孔子以文傳(chuan) 授弟子,而有經學。儒家士人以經學闡明聖人之道,絡續不絕,成“道學”之統。惟戰國時之製度、為(wei) 政,背此道而馳,以子學為(wei) 本。而由此形成之憲製,不論秦製、黃老之治,均不穩定,無力塑造良好秩序。


【弘道學術(10.10)】秋風院長:漢武帝歸宗道統,立五經博士,並更化製度:皇權承認儒家士人守護、闡明之道對政治之引領,以證成其統治權之曆史和義(yi) 理的正當性。這一道統亦非空言:經由選舉(ju) 製度,儒家士君子掌握權力,而有“儒家士大夫”群體(ti) ,成為(wei) 與(yu) 皇權共治天下之治理主體(ti) ,“士人政府”由此成立。


【弘道學術(10.10)】秋風院長:論孫中山的道統自覺:中山先生相信,中國如果強盛起來,我們(men) 不但要恢複民族的地位,還要對於(yu) 世界負一個(ge) 責任,用固有的道德和平做基礎,去統一世界,成一個(ge) 大同之治,這便是我們(men) 四萬(wan) 萬(wan) 人的大責任。在中山先生看來,這是中國天命。中國人欲膺承天命,須創製立法,由此而有道統自覺。


【吳鉤論宋(10.11)】宋代士大夫很重視家訓。宋朝“以儒立國,而儒道之振獨優(you) 於(yu) 前代”,家訓的興(xing) 起與(yu) 儒家的複興(xing) 是同步的,儒家相信“教化行而風俗美”,重視對社會(hui) 風氣的培養(yang) 。宋代士大夫家訓表達出來的“修身—齊家”思想,與(yu) 整個(ge) 社會(hui) 的主流價(jia) 值觀相互響應,進而促成了一種敦厚的風俗。

 


責任編輯:梁金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