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蘭】像孔子一樣坎坷而充盈地生活

欄目:散思隨劄
發布時間:2015-09-30 21:20:14
標簽:

 

 

像孔子一樣坎坷而充盈地生活

作者:李玉蘭(lan)

來源:中國文明網

時間:孔子二五六六年歲次乙未八月十八日己酉

           耶穌2015年9月30日

  

據報道,9月28日,是孔子誕辰2566周年,多地舉(ju) 辦了多彩的文化活動。比如湖南大學嶽麓書(shu) 院、嶽麓書(shu) 院國學研究與(yu) 傳(chuan) 播中心、鳳凰網,聯袂舉(ju) 辦“2015年嶽麓書(shu) 院祭孔大典”。

 

仰望那座已經聳立了2566年的“價(jia) 值的燈塔”——孔子及其建立的儒家學說,至今仍歎為(wei) 觀止。他是聖人,是萬(wan) 世師表,是儒家文化的大旗,由於(yu) 他是手無權柄的“士”,“注定了他要在離亂(luan) 的時代顛沛流離,在平衡理想與(yu) 現實的同時不斷尋求自我完善”,承受太多的仕途坎坷。

 

就是在這種不如意的境況中,他的道德發展路標、美政的理想,卻始終清晰高遠,比如積極倡導“恕之道”:“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yu) 人”“躬自厚而薄責於(yu) 人”。積極推行“仁說”,“泛愛眾(zhong) 而親(qin) 仁”、“溫良者,仁之本也”、“ 上下相親(qin) 謂之仁”。當小官的他,樂(le) 嗬嗬地安分職守,以“少能鄙事”為(wei) 榮;多次麵試不濟,也以德報怨,且行且求學。過一種結結實實的“坎坷而充盈地生活”。成為(wei) 後人精神上的父親(qin) ,讓儒家思想成為(wei) 國人協調人際關(guan) 係的最高準則。

 

一個(ge) 人,在順風順水的環境中,擁有坦蕩的人格、高傲的情懷、心靈的寧靜、不懈的追求,這不稀罕。在屢有失意,受到打擊排擠,仍不改初衷,擁有初心,不因為(wei) 物化的外在的牽引,輕易改變內(nei) 在的自信、從(cong) 容、淡定、廣博,就讓人欽佩了,這種寧靜的精神能量,一旦釋放出來,將是一種超強的無所不能的精神征服和“占領”,讓人擺脫世俗、功利的捆綁,而得到精神上的“自覺”和“自由”。——這種心靈的從(cong) 容、悠然的精神漫步,才是他留給後人的最厚重的精神價(jia) 值。

 

這就是當下的我們(men) ,為(wei) 什麽(me) 要深度挖掘孔子精神的原因所在?社會(hui) 競爭(zheng) 日益激烈,功利性發展,讓很多人迷失了終極方向,有錢了,卻不夠快樂(le) ;忙碌了,卻少了歸宿感和幸福意識。更有甚者,不少人遇到小失誤、小挫折,就選擇暴戾報複,一臉凶相,給社會(hui) 和自我製造更多垃圾情緒、情感負能量等。總覺得內(nei) 心非常嘈雜,長出了很多“芒刺和野草”。我們(men) 的“坎坷而充盈地生活”哪裏去了?我們(men) 的“精神家園”哪裏去了?被物質化吞噬了,被過於(yu) 自我和“私”吞沒了。遙望孔子兩(liang) 千多前高大而超脫的精神背影,我們(men) 被偏執、狹窄和過於(yu) 功利,捆得太緊了,內(nei) 心沒有足夠的豐(feng) 盈和輕鬆,沒有怡然自得的樂(le) 趣好趣味,就容易生出各種鬱悶、煩惱,以及鋌而走險。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中國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豐(feng) 富哲學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為(wei) 人們(men) 認識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啟迪”。因此,我們(men) 要點亮孔子這盞明亮的“精神和價(jia) 值的燈籠”:不因為(wei) 暫時的失敗而放棄“繼續的衝(chong) 刺”,不因為(wei) 受到誤解冷落而放棄善美的追求,不因為(wei) 遭到打擊報複而否定人性的純真善良,更不因為(wei) 個(ge) 別人的“禮樂(le) 崩壞”而放棄“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的君子情懷。將“充盈而優(you) 雅的精神追求”當做矢誌不移的追求目標。因為(wei) 世界發展的終極目的,更是為(wei) 了內(nei) 在的和諧、心理的幸福。

 

這就是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瑞典科學家阿爾文的發言,“人類要在21世紀生存下去,必須回到2500年前,從(cong) 孔子那裏尋求智慧。”擁有了孔子式的豐(feng) 盈、充實,堅持立場,修正理念,不斷糾錯,找到詩意的棲居方式,就能讓當下的人和社會(hui) 的發展,步入煥然一新的殿堂。

 

責任編輯:姚遠



微信公眾號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