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微言作者簡介:“微言”是伟德线上平台特設的一個(ge) 欄目,主要搜集整理發布儒家學者和儒門同仁發在微博、微信上的信息。 |
孔子誕辰·儒學·弘道學術(2015-9-29)
整理者:梁金瑞
來源:伟德线上平台
時間:孔子二五六六年歲次乙未年八月十七日戊申
耶穌2015年9月29日
#孔子誕辰#
@伟德线上平台:
【祝聖誕節暨教師節快樂(le) 】今天,是至聖先師孔子誕辰。百載滄桑,國人不聞大道久矣,終迎文德來複,喜不自勝。先師道冠古今,盛德垂範,堪為(wei) 萬(wan) 世師表。今日華夏之興(xing) ,師魂之歸,淵源有自,必有所仰,教師節改期至孔子誕辰,理所當然,且春風化雨,功莫大焉。特祝孔子信徒聖誕快樂(le) !祝教師們(men) 節日快樂(le) !
@儒生任重:
【轉友評】夫子聖誕,非西方之耶誕之節。夫子立道統,序人倫(lun) ,重教化,開華夏幾千年文教。天不生夫子,萬(wan) 古如長夜。值此聖誕之際,願吾學再興(xing) ,澤潤天下。
@何光順:
【祭孔大典】壯哉!華夏世界的複興(xing) 當從(cong) 聖人之學的承傳(chuan) 與(yu) 華夏之道的弘揚開始!祭孔大典有如歐洲教宗的一脈承傳(chuan) ,乃精神永恒之儀(yi) 式化的象征!那些世俗的政治領袖們(men) 倒下去了,孔子作為(wei) 精神的聖者和旗幟卻永遠高揚在華夏的天空!他的精神之光照耀著華夏的路,讓曾經的黑夜也看得見希望的黎明!
@何光順:
【華夏精神】今天是聖人的誕辰,可考慮將這傳(chuan) 統的紀念至聖先師的神聖的節日,先從(cong) 果敢華人學校開始,以示尊師重道,以示精神的種子在苦難的土地上的頑強生長,以示華夏精神的永生不滅!
@何光順:
【三德鑄造】從(cong) 學校開始,從(cong) 教育開始,這些孩子是未來的希望,讓他們(men) 成長為(wei) 果敢社會(hui) 的脊梁。仁者不憂,智者不惑,勇者不懼。仁智勇三德,鑄造於(yu) 孩子們(men) 的心中,必將為(wei) 華夏民族擎起一麵複興(xing) 的旗幟!
@張瑋珊ChangWeiShan:
【守護共同價(jia) 值】我們(men) 將共同堅持守護這份價(jia) 值,守護中國人的尊嚴(yan) ,使中國的複興(xing) 之路得以持續,終抵於(yu) 成。風雨如晦弦歌不輟,大雅君子盍興(xing) 乎來?今天是孔子誕辰,希望中國大陸盡快將9.28訂為(wei) 教師節,兩(liang) 岸中國人共同紀念我們(men) 的至聖先師,傳(chuan) 承發揚儒家的思想文化。並祝所有在風雨之中守護這份價(jia) 值的老師們(men) ,教師節快樂(le) !
#儒學#
@L數往知來者:
【儒學的生命力】傳(chuan) 統儒學的生命力在於(yu) 現實性和實踐性,離開對現實生活的審視和軌範,儒學隻淪為(wei) 古董。
@齊義(yi) 虎:
【調和今古文】張爾田言:今文者,孔子說經之書(shu) 而弟子述之者也;古文者,舊史說經之書(shu) 而孔子采之者也。由前而觀,六藝皆王者之史,根據於(yu) 道家;由後而觀,六藝為(wei) 孔氏之經,折衷於(yu) 儒家。
@齊義(yi) 虎:
【毛為(wei) 何反孔】近日讀書(shu) 有一猜測:毛之所以反孔,或許因為(wei) 他所了解的隻是從(cong) 周的古文經學的孔子,而不是改製的今文經學的孔子。康有為(wei) 對改製孔子的神化反而讓他覺得不可信。
#其他精彩微博#
@斯文V:
【文人模式】中國古代是學者模式,諸子百家都是學者。經史子集,文學是集部,地位最末。新文化運動後,進入文學/文人模式。辛亥後這些二流子學者,學問不好,基本是文人格局。文人作家就成為(wei) 文化代表。再到以吏為(wei) 師,文政合一,從(cong) 胡魯到李敖龍應台,到王小波王朔韓少。學問就不必談了,文學成為(wei) 最高夢想。
@劉青衢:
【和而不同】道唯一生,故人物相通而感其同,生元萬(wan) 有,故人物相別而辨其異。以己之所正正人之不正,應求大同而存小異,大同者,共生也,小異者,群類也,修己治人,必和而不同,求同存異,非以一己所有而強萬(wan) 類具齊也。是以聖人化民,因材施教,各就其特質而成之,雖同臻上達,而不害其自有之氣象,此生道之和也。
#弘道學術#
@弘道書(shu) 院:
【弘道學術(9.28)——為(wei) 己之學】姚中秋:《禮記·學記》會(hui) 講——“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這幾句談的是教學相長,其中“自反”“自強”凸顯了為(wei) 己之學的特征,確立了人的主體(ti) 性。這裏的“學”是自我成長的過程。可惜我們(men) 今天的教育隻教知識,沒有成人成己之學。
@弘道書(shu) 院:
【弘道學術(9.28)——化民成俗】姚中秋:《禮記·學記》會(hui) 講——"化民成俗"討論的是形成良好社會(hui) 風俗的問題。討論如何構建良好政治秩序,《論語》中孔子給出的回答是:“舉(ju) 直錯諸枉,則民服”。中國文明的中心是禮樂(le) ,不是西方位格化的神,“學”則是主要的教化之道。西方更強調兩(liang) 分,而中國則是“體(ti) 用不二”。
@弘道書(shu) 院:
【弘道學術(9.28)——自發秩序】田飛龍:《禮記·學記》會(hui) 講——“化民成俗”談的是整體(ti) 的國家秩序問題,化民成俗中的“俗”類似於(yu) “自發秩序”。要準確理解“學”在中國政治秩序中的特殊地位,最好拿西方作對比。有個(ge) 時間點需要特別注意,即奧古斯丁的“上帝之城”變換,以此逐漸開啟了教會(hui) 法統合社會(hui) 的時代。
@弘道書(shu) 院:
【弘道學術(9.28)——政學體(ti) 係】楊暉:《禮記·學記》會(hui) 講——閱讀古典文本是解決(jue) 現代人身心安頓的問題的一劑良藥。“學”是理解中國古代政治的鑰匙,展現了古代政治學的倫(lun) 理化方向,類似於(yu) 西方政治學所談政治正當性即“善”的問題。這一由“學”構建起來的政學體(ti) 係,很大程度上有蕭公權所說“遂生達意”的效果。
@弘道書(shu) 院:
【弘道學術(9.28)——文教含納宗教】姚中秋:禮記·學記會(hui) 講——在學記開篇,先賢向後人展示了三重政治境界,初層在於(yu) 發慮憲、求善良以諛聞,次層在於(yu) 就賢體(ti) 遠以動眾(zhong) ,更高則在於(yu) 化民成俗。而政治欲要達到化民成俗,必由興(xing) 學而致。朱子曰:“唯教、學可以化民,使成美俗。”以學為(wei) 普遍之教,以文教來含納多元宗教。
@弘道書(shu) 院:
【弘道學術(9.28)——教化體(ti) 係】姚中秋:禮記·學記會(hui) 講——堯舜時代,華夏之基本信念結構得以奠定,敬天成為(wei) 國人之信念根基。因而堯舜成為(wei) 中國文明的起點。敬天之信念,使普遍之世界秩序成為(wei) 可能。禮記全書(shu) 的兩(liang) 大主幹為(wei) 禮樂(le) 和學,禮樂(le) 和學是中國三代以來形成的最為(wei) 重要的教化體(ti) 係。以學為(wei) 教化之製度安排更具包容。
@弘道書(shu) 院:
【弘道時訊(9.28)——孔子誕辰】值此大成至聖先師孔子誕辰2566年,弘道書(shu) 院在北京舉(ju) 行“拜祭先師孔子暨禮記·學記會(hui) 講”。誠吾夫子,祖述堯舜,憲章文武。乘時措之宜,合內(nei) 外之道。有別於(yu) 神教之信,學為(wei) 中國文明之本。與(yu) 會(hui) 嘉賓拜祭先師孔子,並圍繞禮記·學記篇展開研習(xi) ,以表達各位弘道同仁對於(yu) 先師孔子之敬誠紹述。
#東(dong) 海每日微言#
@餘(yu) 東(dong) 海三世:
【勢利】庶民勢利庸俗,拜金拜權,嫌貧愛富,棄弱助強,可以理解。文化人如此,便不配為(wei) 文化人。在反儒反常的社會(hui) ,勢利的文化人必然淪為(wei) 特權階級的幫閑乃至幫凶。
【開蒙】可愛之人必有人愛,可敬之人必有人敬。德不孤,必有鄰,此之謂也。不可愛而怨人不愛己,不可敬而責人不敬己,最是無聊。
【人生】一路走來,耳聞目睹了無數拜金主義(yi) 聰明人和拜權主義(yi) 強人的身亡名裂,而我總是逢凶化吉並頗有收獲。大半輩子的經曆驗證了古人一句話:奇人必有奇遇,奇惡必有奇禍,真人必得真理,大善必有後福。
【開蒙1】雯潔說:“我們(men) 永遠都不可能像愛自己父母一樣,也去愛陌生的人。能這樣做的人,太少,太少。”這正體(ti) 現了人性之常、仁性之正。愛有差等,象愛父母一樣去愛陌生人,無異於(yu) 將父母與(yu) 陌生人同等看待,大違孝道,大違人道。此墨子兼愛論之所以反常也。
【開蒙2】俗話說,人善被人欺,其實不對。容易被人欺辱、欺騙的,往往不是真正的善人。仁者,人不忍欺;智者,人不能欺;勇者,人不敢欺。君子仁智勇俱全,豈易欺哉。世俗小人縱然欺之以方,何傷(shang) 於(yu) 大雅、何害於(yu) 君子哉。
責任編輯:梁金瑞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