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孫鐵騎作者簡介:孫鐵騎,男,西曆 一九七三年生,遼寧鐵嶺人。2006年於(yu) 東(dong) 北師範大學獲得法學碩士學位,2011年於(yu) 東(dong) 北師範大學獲哲學博士學位, 2012——2014年於(yu) 山東(dong) 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從(cong) 事博士後研究。現任教於(yu) 白城師範學院政法學院。版專(zhuan) 著:《內(nei) 道外儒:鞠曦思想述要》《生活儒學與(yu) 宋明理學比較研究》。在《哲學動態》《江漢論壇》《甘肅社會(hui) 科學》等刊物發表學術論文30餘(yu) 篇。 |
讀“震”卦隨感
作者:孫鐵騎
來源:作者授權 伟德线上平台 發布
時間:孔子二五六六年歲次乙未八月初六日丁酉
耶穌2015年9月18日
人生一世,可確知生命之始點,卻無法預知生命之終點。故人生無常,風險時刻與(yu) 生命俱在,隻有知所恐懼,知所敬畏,時刻小心謹慎,擇善固執,持正守恒,方能善始善終,以達“成終而成始”之生命圓滿。故“震”卦,戒慎恐懼,修身自省之卦也,唯其如此,方可保生命之亨通也。故卦辭言“震,亨。震來虩虩,笑言啞啞,震驚百裏,不喪(sang) 匕鬯”。
君子知所恐懼,而“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論語·季氏》),故能慎獨修身,“居易以俟命”(《中庸》),如曾子之“戰戰兢兢,如臨(lin) 深淵,如履薄冰” (《論語·泰伯》),必受其福,必得其祥。故《彖》言“震來虩虩,恐致福也”。
君子知所恐懼,而能喜其所當喜,樂(le) 其所當樂(le) ,喜樂(le) 有節,言行有則,不為(wei) 苟得之事,故能和樂(le) 在胸,如孟子之“仰無愧於(yu) 天,俯不怍於(yu) 地”(《孟子·盡心上》)。故《彖》言“笑言啞啞,後有則也”。
君子知所恐懼,慎獨修身,為(wei) 天下立楷式,為(wei) 世人立準則,可以風化社會(hui) ,教化世人。如孔子所言:“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論語·顏淵》)故《彖》言“震驚百裏,驚遠而懼邇也”。
如此之君子,可以上通神明之德,而得上天之護佑,中可以齊家治國,化民安邦。故《彖》言“出可以守宗廟社稷,以為(wei) 祭主也”。
是故人生行事,當克己慎獨,心懷敬畏,恐懼修身,終能獲吉。故初爻複言“震來虩虩,笑言啞啞,吉”,“震來虩虩,恐致福也;笑言啞啞,後有則也”。無論何時,當知“抬頭三尺有神明”,天、地、君、親(qin) 、師終為(wei) 人倫(lun) 所不能棄,現代文化可以在名義(yi) 上汙蔑之、摧毀之,卻不能在現實的社會(hui) 運行中完全拋棄之,隻是將之轉化為(wei) 現代化的宗教與(yu) 信仰,轉化為(wei) 現代法製的規範與(yu) 規則,去其名而留其實,遮遮掩掩地以之維係現代社會(hui) 的勉強運行。如此之名實不符、虛偽(wei) 成性已成為(wei) 現代社會(hui) 與(yu) 文化的本質特征,更為(wei) 可悲的是,現代學者穿著現代文化這套自以為(wei) 是的“皇帝新裝”,仍然在無恥地裸奔著。
人生於(yu) 世,當知生命之外時空總有自己無法控製,無法超越之限製。人生之絕對自由,隻能實現於(yu) 內(nei) 時空之生命修煉中,而在外時空之中,縱是帝王將相,亦難逃各種局限。故人於(yu) 外在時空之中,當勇於(yu) 舍棄,有舍方有得。遇事要量其輕重,測其得失,如非自己能力、喜好之所向,則進不如退,求不如舍,而將有限之生命用之於(yu) 自己當為(wei) 、能為(wei) 、樂(le) 為(wei) 之事,則終必有得。故二爻言“震來厲,億(yi) 喪(sang) 貝”,知生命之局限也;“躋於(yu) 九陵,勿逐”,知取舍也;“七日得”,終必有得也。如不知局限,不知取舍,則必有失,故言“震來厲,乘剛也”。
故人生於(yu) 世,當時時警惕,平靜之生活表象下可能已經危機暗湧。而此中關(guan) 鍵,在於(yu) 是否能當位而行。如“漸”卦所言之“進得位”也,如不得其位而行其事,或得其位而德不配位,則早晚必受其殃。如此當知所取舍,適位而行,故三爻言“震蘇蘇,震行無眚”,釋之以“震蘇蘇,位不當也”。
而世間也有一種圓滑世故之人,能夠與(yu) 世浮沉,左右逢源,雖不能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卻也能保自己一世無憂。如此之生命,雖可自保,卻無擔當,無意義(yi) ,無價(jia) 值,於(yu) 人類大群而言,有亦可,無亦可,隻是空走一遭,即為(wei) 孔子所斥之“鄉(xiang) 願,德之賊也” (《論語·陽貨》),終為(wei) 儒家所不取。孟子釋之以“非之無舉(ju) 也,刺之無刺也,同乎流俗,合乎汙世,居之似忠信,行之似廉潔,眾(zhong) 皆悅之,自以為(wei) 是,而不可與(yu) 入堯舜之道,故曰‘德之賊’也” (《孟子·盡心下》)。故四爻言“震遂泥”,生命沉淪於(yu) 世也;而釋之以“震遂泥,未光也”,生命未光大也。
故人生當求得其正位,適位而行,窮理盡性以至於(yu) 命。道義(yi) 所在,一往無前,不畏困厄;不得其道,雖富貴於(yu) 我如浮雲(yun) ,不慕名利。如此之生命,即使無大亨通,也不會(hui) 有所喪(sang) 。故五爻言“震往來厲,億(yi) 無喪(sang) 有事”,釋之以“震往來厲,危行也”,直道而行,則無懼也;“其事在中,大無喪(sang) 也”,正位而行,持中守正,行大人之事,則無所喪(sang) 也。
人生之所以要恐懼修省,克己慎獨,乃因生命還未光大也。倘如孔子“七十而從(cong) 心所欲不逾矩”(《論語·為(wei) 政》),則無往而不自得,自然從(cong) 容中道,而無戒慎恐懼之憂患矣!故當自己尚不能從(cong) 容中道,光大生命之時,就當繼續慎獨修身,而不是將目光向外追逐,故上爻言“震索索,視矍矍,征凶”,釋以“震索索,中未得也”。而當自我修身未成,生命尚未光大之時,就沒有資格為(wei) 他人立德垂範,也沒有權威教育他人。即《大學》所言之“君子有諸己而後求諸人,無諸己而後非諸人”,否則即使他人能夠理解你的善意而不歸罪於(yu) 你,也會(hui) 影響彼此之間的關(guan) 係,故上爻又言“震不於(yu) 其躬,於(yu) 其鄰,無咎,婚媾有言”,釋之以“雖凶無咎,畏鄰戒也”。
“震”卦,山震下震,雷聲陣陣之象也,如上天之發怒,震驚天下,無物不懼。君子觀此雷聲陣陣之象,而思天道之威嚴(yan) 而不可違,故當謙卑而行,戒慎恐懼,與(yu) 道合真,以保此生無虞。故《象》言“洊雷震,君子以恐懼修省”。
責任編輯:姚遠
【上一篇】《儒生》第四卷出版暨目錄、跋
【下一篇】【張新民】從(cong) 管理好自我做起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