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東海】《論語點睛》之二十七:孝養父母貴在敬

欄目:學術研究
發布時間:2015-09-17 15:16:09
標簽:
餘東海

作者簡介:餘(yu) 東(dong) 海,本名餘(yu) 樟法,男,屬龍,西元一九六四年生,原籍浙江麗(li) 水,現居廣西南寧。自號東(dong) 海老人,曾用筆名蕭瑤,網名“東(dong) 海一梟”等。著有《大良知學》《儒家文化實踐史(先秦部分)》《儒家大智慧》《論語點睛》《春秋精神》《四書(shu) 要義(yi) 》《大人啟蒙讀本》《儒家法眼》等。


 

 

《論語點睛》之二十七:孝養(yang) 父母貴在敬

作者:餘(yu) 東(dong) 海

來源:作者授權 伟德线上平台 發布

時間:孔子二五六六年歲次乙未八月初五日丙申

           耶穌2015年9月17日

 

 

 

子遊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yang) 。至於(yu) 犬馬,皆能有養(yang) 。不敬,何以別乎?”(《為(wei) 政篇》第七章)

 

子遊問如何是孝,孔子說:“現在所謂的孝,隻是能夠奉養(yang) 父母。對於(yu) 犬馬,都能飼養(yang) 。(奉養(yang) 父母)沒有尊敬,(與(yu) 飼養(yang) 犬馬)有什麽(me) 區別呢?”

 

現代社會(hui) ,對父母無禮不敬、忤逆不孝現象層出不窮,本章孔子的教導極有現實意義(yi) 。孝敬孝敬,關(guan) 鍵在敬。本章批判對父母的“不敬之罪”,強調敬重之心。

 

人對於(yu) 犬馬也能飼養(yang) ,對寵物也能愛護,但不會(hui) 講禮儀(yi) ,不會(hui) 敬重它們(men) 。《集注》說:“言人畜犬馬,皆能有以養(yang) 之,若能養(yang) 其親(qin) 而敬不至,則與(yu) 養(yang) 犬馬者何異。甚言不敬之罪,所以深警之也。”

 

《禮記坊記篇》曰:“子雲(yun) :小人皆能養(yang) 其親(qin) ,君子不敬,何以辨?”孟子曰:“食而不愛,豕交之也;愛而不敬,獸(shou) 畜之也。”都說明尊敬的重要。

 

曾子以孝著稱。齊國君主欲聘之為(wei) 卿,他因在家孝敬父母,辭而不就。《孟子·離婁》載:“曾子養(yang) 曾晰,必有酒肉。將徹,必請所與(yu) 。問有餘(yu) ,必曰有。”

 

孟子評論說:“若曾子,則可謂養(yang) 誌也。事親(qin) 若曾子者可也。”養(yang) 誌,意謂奉養(yang) 父母,不僅(jin) 僅(jin) 養(yang) 其口體(ti) ,而且養(yang) 其心意。這對於(yu) “大義(yi) 滅親(qin) ”和物質主義(yi) 大潮中成長起來的當代人來說,要求實在是太高了。

 

曾子說:“君子之孝也,愛以敬;反是,亂(luan) 也。盡力而有禮,莊敬而安之;微諫不倦,聽從(cong) 而不怠,歡欣忠信,咎故不生,可謂孝矣。”(《大戴禮記》)這些都是孝敬的表現。微諫不倦,意謂父母有過,不知疲倦地耐心地用委婉的言辭規勸。

 

敬愛父母,自然言辭委婉,自然有和氣、愉色和婉容。《禮記祭義(yi) 篇》說:“孝子之有深愛者,必有和氣,有和氣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

 

責任編輯:葛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