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張鳳篪作者簡介:張鈺,字鳳篪,男,西元1988年生,甘肅慶陽人,武漢大學曆史學院本科畢業(ye) (2010年)。主要從(cong) 事中國古典學術及晚清民國學術史的教學研究,致力於(yu) 國學普及推廣,兼任湖北省國學研究會(hui) 副秘書(shu) 長等。 |
百年後談現代國學發展史必然繞不開朔州模式
——青年學子“民間國學調研行”專(zhuan) 題追蹤報道(十一)
來源:作者授權
時間:孔子二五六六年歲次乙未年七月十二日癸酉
耶穌2015年8月25日
【十一】
主頁君按:1位80後老師和4位90後大學生,3個(ge) 不同城市與(yu) 4000多公裏行程,500多個(ge) 小時與(yu) 縱貫18°07'的南北維度差,在這個(ge) 過於(yu) 物質化、利益化的社會(hui) ,他們(men) 拒絕紙上談兵、一味批評,而是選擇用自己的眼耳手腳、心靈大腦去關(guan) 注這國學複興(xing) 二十餘(yu) 年來的某些不同的人物與(yu) 幾個(ge) 特別的剖麵,他們(men) 以“禮失求諸野:國學在民間的傳(chuan) 承路徑與(yu) 生存現狀”為(wei) 主旨的暑期調研,旨在通過和各地長期從(cong) 事或關(guan) 注國學事業(ye) 的人員的交流互動,深入調查國學的傳(chuan) 播狀況與(yu) 民間生態。調研團的指導老師張鳳篪老師對一路調查到國學現狀感觸頗深,國學發展在朔州模式這裏看到了曙光。本文係根據張鳳篪老師於(yu) 2015年8月11日在於(yu) 朔州市博物館召開的國學推廣朔州基層模式座談會(hui) 上的發言整理而成。
張鳳篪
青年學者、國學講師、傳(chuan) 統文化推廣者、全國高校國學聯盟副秘書(shu) 長、湖北省國學研究會(hui) 副秘書(shu) 長、湖北高校國學聯盟創始人。長期關(guan) 注全國各高校大學生國學社團、國學院係所的發展和動態,對近二十年國內(nei) 的文化思潮、國學熱潮、讀經運動、漢服運動等均有深切的了解與(yu) 體(ti) 悟。一方麵獻身學術勤於(yu) 修身、讀書(shu) 、寫(xie) 作、講學,一方麵積極推動國學教育普及事業(ye) ,是國學傳(chuan) 承隊伍中最年輕、最傑出的代表。2015年8月,張鳳篪老師率隊開啟了為(wei) 期一個(ge) 月,涉足山西朔州、廣東(dong) 中山、湖南長沙、湖北武漢等地,全國首次由大學生主導、民間自發組織的大型國學聯合調研:禮失求諸野——國學在民間的傳(chuan) 承路徑與(yu) 生存現狀。
本文係根據張鳳篪老師於(yu) 2015年8月11日在於(yu) 朔州市博物館召開的國學推廣朔州基層模式座談會(hui) 上的發言整理而成。
在國學推廣朔州基層模式座談會(hui) 上的發言
1、邸繼文老師博采百家,深入儒家
我們(men) 來朔州的第一點感受,就是我們(men) 的邸老師。其實我之前對他有一些了解,但是了解不深。那我們(men) 過來之後第一個(ge) 感受是邸老師其實具有非常深厚的學術的、理論的修養(yang) 。我不知道各位對這個(ge) 問題是怎麽(me) 看的,因為(wei) 我本人就是教國學的老師,可能我們(men) 有些老師看過我的名片,知道我更具體(ti) 的一個(ge) 準確的身份。我本身就是從(cong) 事國學教育的,從(cong) 事國學研究的,談不上專(zhuan) 家,但至少是一個(ge) 行業(ye) 從(cong) 業(ye) 者。那麽(me) 在我們(men) 和邸老師聊天,包括我們(men) 和他接觸的時候發現邸老師在學術這一塊至少有兩(liang) 個(ge) 特點,第一個(ge) 邸老師博采百家。我們(men) 第一次去聽家庭國德課的時候就發現,他幾乎是國內(nei) 的做國學的能用的(都用了)。我們(men) 講大家也好,名師也好,思想理論資源也好,他都在用,包括我們(men) 馬克思主義(yi) 的東(dong) 西,包括我們(men) 共產(chan) 黨(dang) 的理念性的東(dong) 西,包括我們(men) 傳(chuan) 統的、當代的,包括新儒家的東(dong) 西,包括傳(chuan) 統的中國教育學的,西方教育學的,比如右腦開發,我們(men) 中國文化是不講這個(ge) 東(dong) 西的。包括西方心理學的東(dong) 西,腦科學的東(dong) 西。他的身份是一個(ge) 公務員,但是在我看來,他在國學這一塊的修養(yang) ,足夠到任何一個(ge) 學校裏麵去教書(shu) 了。不知道邸老師有沒有這個(ge) 想法,舍不舍得公務員這個(ge) 飯碗。但是他到大學裏麵教書(shu) 是絕對沒有問題的。這是邸老師的第一個(ge) 特點,他博采百家。
雖然邸老師的博采百家在我看來覆蓋麵是非常廣的,凡是能為(wei) 我所用的,我都一定去學習(xi) 和效仿,這是一個(ge) 麵。但是另外一個(ge) 方麵我們(men) 邸老師又深入儒家。像我們(men) 這個(ge) 小冊(ce) 子(指《紀念抗日戰爭(zheng) 勝利七十周年專(zhuan) 題活動口袋書(shu) 》)裏麵的很多東(dong) 西,雖然我們(men) 會(hui) 涉及到很多麵,其實最後都回歸到儒家裏麵了。因為(wei) 就像我們(men) 這個(ge) 書(shu) 上講的,什麽(me) 是國學,國學在今天主要講的是儒學,從(cong) 經典的角度講就是四書(shu) 五經,從(cong) 道德理念的角度講就是孔孟之道。前兩(liang) 天我跟我們(men) 的學生也講,這首先就是你們(men) 要學習(xi) 的。因為(wei) 第一,我們(men) 學生的知識麵很窄,很多東(dong) 西就是一問三不知。前兩(liang) 天我們(men) 在田老師的講堂裏也說到了一問三不知到底是哪三不知,我們(men) 很多同學答錯了。所以我們(men) 今天的大學生也是一樣的,他們(men) 的知識麵非常的窄,你問他專(zhuan) 業(ye) 的理念,可能隻能問他課堂上學過的東(dong) 西他才知道。稍微問一點別的東(dong) 西,他都不知道。所以我覺得這是他們(men) 學生第一點要向邸老師學習(xi) 的,就是留心處處皆學問,博采百家。第二,你真正跟學生去深入細聊他專(zhuan) 業(ye) 的東(dong) 西,你就發現他又一問三不知了。所以我們(men) 邸老師值得大學生學習(xi) ,他真正地做到了博采百家,深入儒家的很好的一個(ge) 結合,既能夠去吸收很多的不同學科的思想和理念,同時又能夠有自己的一個(ge) 骨幹。所以這是我對邸老師的第一個(ge) 印象。因為(wei) 我們(men) 來之前已經有一些網上的資料,其實我在北京和邸老師也隻有兩(liang) 三天的接觸,而且那兩(liang) 三天我們(men) 也沒有時間聊天,我們(men) 都在學習(xi) 上課,不可能私下裏去找個(ge) 角落聊天。所以說這是我的第一個(ge) 印象,我覺得邸老師將來應該去大學,去高校裏麵去任教才合適,在地稅局有點屈才。以邸老師的水平,起碼是個(ge) 博導的水平。我說個(ge) 特別不禮貌的話,叫外行看熱鬧,內(nei) 行看門道。我自認為(wei) 我多多少少算個(ge) 內(nei) 行,因為(wei) 我本身是從(cong) 事這一行的。過去大家講同行相輕,我覺得同行沒必要相輕,人家比你水平高就是比你水平高。這是我對邸老師的第一個(ge) 認知。
2、朔州模式是一個(ge) 全係統全覆蓋的模式
第二點,我們(men) 昨天也去了很多的朔州的學堂,我發現,朔州基本已經形成這種獨特的朔州模式了。其實這個(ge) 在我們(men) 來之前我們(men) 是有一些認知的,比如說同樣做國學推廣,朔州和別的地方不一樣。但是在我們(men) 過來之後,更深入地去接觸之後,我們(men) 對於(yu) 朔州,我個(ge) 人是有兩(liang) 個(ge) 認知的。第一個(ge) 認知是,我們(men) 現在整個(ge) 朔州邸老師做的國學推廣,在我看來它是一個(ge) 全係統全覆蓋的模式,這是在我看來它很多不同於(yu) 其他地區的地方。你比如說,我們(men) 前兩(liang) 天聊天講深圳梧桐山,梧桐山很單一,就是少兒(er) 讀經。梧桐山無論做得再好它都是少兒(er) 讀經。它隻能解決(jue) 0到13歲的問題,隻解決(jue) 了一個(ge) 群體(ti) ,一個(ge) 特定群體(ti) 。但是我們(men) 在這裏看到的,我們(men) 邸老師獨特的朔州模式,它是一個(ge) 全係統的全覆蓋的。就是我們(men) 講未成年人也好成年人也好,不管你是什麽(me) 身份什麽(me) 地位從(cong) 事什麽(me) 行業(ye) 什麽(me) 職業(ye) 的,你都能在我們(men) 的朔州模式裏麵找到你需要的。就像昨天的時候,邸老師講的一樣,一年365天,天天有活動,總有一款適合你,我覺得這個(ge) 是很難得的一個(ge) 。因為(wei) 如果你要單純地去做一個(ge) 小的東(dong) 西的話,我想它不能稱之為(wei) 模式,也不能稱之為(wei) 係統。
我覺得朔州之所以能夠成為(wei) 一個(ge) 模式,當然這是邸老師自賣自誇自己提出的模式。那麽(me) 從(cong) 我的角度來講,它確實是一種模式,因為(wei) 他它是一整套全係統全覆蓋的東(dong) 西。我們(men) 早上有活動中午有活動晚上也有活動,從(cong) 時間上、空間上、人物上、事件上,包括我們(men) 涉及到的國學麵向上,我們(men) 既有傳(chuan) 統的蒙學,也有高深的儒學,還有雅俗共賞大家都很喜歡的類似於(yu) 像詩詞一類的東(dong) 西。另外,我們(men) 邸老師有非常高的政治覺悟,我們(men) 學習(xi) 《習(xi) 近平用典》。所有的人到這裏來,都找不到他覺得有問題的地方。你說我們(men) 的公務員能不能來參加?當然可以。因為(wei) 邸老師學《習(xi) 近平用典》,我們(men) 黨(dang) 校所有的人都應該到國學會(hui) 學習(xi) ,因為(wei) 國學會(hui) 學習(xi) 的是《習(xi) 近平用典》。這是我覺得朔州模式很特別的地方,這就是全係統全覆蓋。
3、朔州模式接近於(yu) 90%成熟
關(guan) 於(yu) 朔州模式的第二個(ge) 認知是,我這一次過來很深的一個(ge) 觀感就是獨特的朔州模式我個(ge) 人覺得已經接近成熟了。一個(ge) 東(dong) 西不可能完全成熟的。為(wei) 什麽(me) 我說接近成熟呢?因為(wei) 幾年前我看到朔州的材料,包括我來之前在網上看到的朔州的材料,和我這一次來看到的材料以及看到的具體(ti) 的現象已經有了很大的差異。這說明什麽(me) 呢?這說明我們(men) 邸老師本身在做這件事情的時候,從(cong) 他個(ge) 人的角度來講他是在不斷修正的。那麽(me) 我想這裏麵其實也有在座所有人的功勞。就是大家的參與(yu) ,像我們(men) 趙館長,高老師,大家的參與(yu) 和支持甚至大家的反對,質疑、批判、嘲諷——這所有的東(dong) 西共同成就了今天朔州模式在我看來接近成熟的一個(ge) 狀況。我想我五年前來的時候,可能我也是一個(ge) 持異見者,至少是持保留意見。因為(wei) 確確實實我三五年前看到的東(dong) 西和現在看到的東(dong) 西差別是很大的。這其實有很多是我們(men) 在座的各位的功勞,我們(men) 所有人的共同參與(yu) ,無論是支持還是反對,無論是讚美還是批評,都促使了邸老師讓朔州模式不斷的修正和調整。所以在我看來,現在的朔州模式是一個(ge) 接近於(yu) 90%的成熟。至於(yu) 剩下那10%在哪裏呢?我個(ge) 人認為(wei) 還是在邸老師那裏。舉(ju) 個(ge) 例子,邸老師的普通話,很不適合我們(men) 朔州模式的推廣。我們(men) 這幾個(ge) 大學生每天都聽不懂邸老師在說什麽(me) ,你說真有人來朔州學習(xi) ,怎麽(me) 學啊,還得配個(ge) 翻譯。你說我們(men) 真給邸老師錄個(ge) 視頻,還得配字幕。所以如果還有哪10%的不成熟的話,主要還是表現在邸老師身上,一定不是我們(men) 在座的各位。
4、朔州模式應該成為(wei) 朔州文化閃亮的名片和窗口
所以以上是我對獨特的朔州模式的兩(liang) 個(ge) 認知。那麽(me) 第三個(ge) 我想說的是什麽(me) 呢,我覺得朔州的國學推廣模式,應該成為(wei) 朔州的一個(ge) 文化名片,就像應縣木塔。具體(ti) 來講是有兩(liang) 點。
第一就是,目前的朔州,至少有幾個(ge) 界的人士認識朔州一定是因為(wei) 邸繼文的,文化界的,教育界的,思想界的。幾乎所有文化界的、教育界的和思想界的人,他們(men) 在去了解朔州的時候,更多的是在了解邸繼文,或者更多的是因為(wei) 邸繼文才認識了、才知道了(朔州)。就像我一樣,我們(men) 才有機會(hui) 到朔州來。如果沒有邸老師,我們(men) 可能一輩子都不會(hui) 來朔州。因為(wei) 這個(ge) 城市它跟我沒有什麽(me) 關(guan) 係。但是這裏有一個(ge) 邸繼文,我們(men) 就願意來。所以邸老師也好,我們(men) 講朔州模式也好,至少在我看來,它已經是朔州的一個(ge) 名片和窗口了。當然這個(ge) 名片和窗口我們(men) 應該擦得更亮一些,窗戶開得更大一些,路更暢通一些。所以這個(ge) 肯定是我們(men) 要去做的一個(ge) 工作。這是我剛講名片概念的第一點。其實上次開會(hui) 我們(men) 聊到了牆裏開花牆外香,現在咱們(men) 是牆外比較香,牆裏香不香,因為(wei) 我們(men) 對朔州當地的情況各方麵都不太了解,所以也不清楚。這是第一個(ge) ,從(cong) 外部的角度來講,這是外地人了解朔州的一個(ge) 很好的窗口和名片,那麽(me) 我們(men) 一定要把這個(ge) 名片擦亮,一定要把窗口開大,讓更多的人能夠去了解到我們(men) 朔州。
第二從(cong) 內(nei) 部的角度來講,這個(ge) 可能是跟我們(men) 在座的每一個(ge) 人有關(guan) 係。從(cong) 我個(ge) 人的角度來講,我覺得對於(yu) 朔州或者是邸老師來講,很重要的一點是他過去十年做的同一件事情,就是他過去十年能夠做下來,這就是堅持。朔州的模式有它的獨特性,就像我們(men) 現在講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一定是要保持你的那個(ge) 東(dong) 西,包括文化。文化一方麵要有多元化,多樣性,同時一方麵文化也要保持自主性和獨立性。否則我們(men) 每天都學西方文化,都學所謂的先進文化,我們(men) 中國文化的自主性和獨立性又在哪裏呢?那我們(men) 今天講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物質文化遺產(chan) ,其實都是一樣的。就是每個(ge) 地方都有自己獨特的物質文化,地域文化和曆史。同樣的,在國學這一塊,朔州已經形成了這樣一個(ge) 特別的模式和方式了,那麽(me) 我覺得對於(yu) 邸老師也好,對於(yu) 在座的同仁也好,其實最重要的是我們(men) 堅持走這條路。因為(wei) 別的所有的模式,我舉(ju) 個(ge) 例子,像王財貴教授的模式,像淨空法師的模式,國內(nei) 做幼兒(er) 經典教育,包括孔聖堂,我們(men) 看過太多太多的模式了,這些模式在全國各地都有成功的也有失敗的。比如說讀經教育,有從(cong) 教育的本質上成功的,也有從(cong) 商業(ye) 角度成功的。那麽(me) 同樣的弟子規這一套,包括別的,都是一模一樣的,就是每一種別的模式,在任何地方,都有成功和失敗,而且它的這種成功和失敗,既有文化的成功,又有商業(ye) 的成功。脫開商業(ye) 談文化,這叫耍流氓,一定是要有社會(hui) 化的成分,但是呢,我覺得從(cong) 朔州的角度來講,如果我們(men) 再去走那一條路,在我看來就是,你等於(yu) 是家有一寶,家有一絕,你把它丟(diu) 了搞別的。我覺得邸老師也好,朔州模式也好,就是我們(men) 朔州文化,整個(ge) 朔州的一寶,一絕。我們(men) 一定自己要去珍重這個(ge) 東(dong) 西。這個(ge) 反過來講,就跟我們(men) 的學生一樣是吧,他們(men) 其實平時挺不尊重我的,因為(wei) 中國有個(ge) 傳(chuan) 統叫什麽(me) ,賤近貴遠。就是我們(men) 總是對自己很親(qin) 近的人不太重視他,我們(men) 反倒對一些和我們(men) 疏遠的人(很重視),比如說我們(men) 往往忽略我們(men) 對於(yu) 父親(qin) 母親(qin) 的孝敬,卻很在乎每天晚上喊我出去吃飯我不去就不好意思的哥們(men) ,這叫什麽(me) ,叫賤近貴遠。也就是說中國傳(chuan) 統文化裏麵有一個(ge) 這樣的東(dong) 西,外來和尚好念經也好或是怎麽(me) 著也好,我們(men) 總覺得外麵的東(dong) 西就是好的,我們(men) 家裏的東(dong) 西就是不好的。就是說我們(men) 的學生也是一樣。
那麽(me) 回到朔州這件事情上,我們(men) 朔州的人,包括我們(men) 邸老師,包括我們(men) 所有人,我們(men) 已經有一個(ge) 朔州一寶,已經有一個(ge) 朔州一絕。我們(men) 的朔州模式,全係統全覆蓋,而且90%接近成熟了,我們(men) 朔州的模式,已經在國內(nei) 的文化界、教育界和思想界(產(chan) 生影響),成為(wei) 一張大家去關(guan) 注朔州,去知道朔州的名片和窗口。那麽(me) 朔州自己人(要珍惜),不要發生所有人通過這個(ge) 窗口看到朔州,來到朔州後發現朔州沒這個(ge) 東(dong) 西了的現象。這種現象在中國曆史上包括現在經常上演,就是我們(men) 都知道那個(ge) 地方有個(ge) 東(dong) 西很有名,專(zhuan) 門慕名前去,結果發現當地的人早就把這個(ge) 當作糟粕一樣掃掉了。這個(ge) 是我覺得非常要不得,非常可悲的。那麽(me) 同樣就是我剛講的,朔州模式在邸老師這九年,十年,當然辛苦這個(ge) 東(dong) 西我們(men) 不去談,我個(ge) 人覺得已經成熟的情況下,邸老師也好,各位也好,能不能把這個(ge) 東(dong) 西堅持下去,然後讓它確確實實跟我們(men) 的應縣木塔一樣,跟我們(men) 的馬邑文化一樣,將來,十年二十年之後,朔州國學就是朔州的名片;一百年兩(liang) 百年之後,大家談朔州文化就是談朔州國學;一千年兩(liang) 千年之後,曆史書(shu) 上會(hui) 記得的,一定是獨特的朔州國學模式,而不是別的所有的東(dong) 西。
謝謝大家。
責任編輯:葛燦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