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必萱】我所知道的周北辰

欄目:伟德betvicror国际
發布時間:2015-08-07 12:35:49
標簽:
範必萱

作者簡介:範必萱,女,貴州貴陽人。畢業(ye) 於(yu) 華南理工大學計算機專(zhuan) 業(ye) 。曾任科研單位技術員、雜誌社編輯、行政機關(guan) 公務員。退休前就職於(yu) 安徽省審計廳(正處級),高級審計師,注冊(ce) 會(hui) 計師。一九九八年提前退休,擔任蔣慶先生的學術助理。出版有《月窟居筆記》。

 

 

 

《月窟居筆記:後學印象篇》之三十一:

我所知道的周北辰

作者:範必萱

來源:作者授權 伟德线上平台 發布

           原載於(yu) 《月窟居筆記》(範必萱 著)

時間:孔子二五六六年歲次乙未年六月廿三日乙卯

           耶穌2015年8月7日

 

 

 

後學印象篇


  


周北辰



引 言

 

陽明精舍自創建以來,山長蔣先生按照傳(chuan) 統書(shu) 院的管理模式,堅持書(shu) 院的讀書(shu) 、傳(chuan) 道、講學功能,使陽明精舍不僅(jin) 成為(wei) 海內(nei) 外儒生談學問道的道場,更成為(wei) 儒門後學的精神家園。曾經在這裏讀書(shu) 論學的後學們(men) ,有著家國天下的情懷,有著傳(chuan) 承儒家文化的擔當,他們(men) 擅長不同,性格各異,給我留下了極為(wei) 深刻的印象。我在與(yu) 他們(men) 共同接受儒家文化涵養(yang) 的同時,也從(cong) 他們(men) 身上學到許多優(you) 良的品質。然而,還有不少陽明精舍的後學,也各有成就,但因我在精舍時未曾與(yu) 他們(men) 見麵,此篇隻好缺如,深感遺憾!

 

 

北辰是我在陽明精舍見到的第一位後學。

 

1999年初,我第一次來到陽明精舍。這時,北辰已經跟隨蔣先生學習(xi) 好幾年了。那天我隨蔣先生一行乘車來到精舍,在精舍大門前,有一位衣著淺色中式上裝、戴著眼鏡的年輕人佇(zhu) 立在等候的人群中。見我們(men) 下了車,他疾步從(cong) 人群中走出,來到蔣先生跟前,恭敬地喊了一聲:“蔣老師好!”然後便轉身去搬卸隨車帶來的物品。看得出,他對這裏的情況很熟悉。之後,客人們(men) 在庭院中交談,他安靜地站在一旁,隻是傾(qing) 聽,也不插話。他不苟言笑,眉頭微鎖,好像總在深思。後來我知道他的名字叫周北辰,這次是特意從(cong) 外地趕來拜望蔣先生的。

 

晚飯過後客人們(men) 都走了,感物廳裏隻剩下蔣先生、北辰和我。夜幕降臨(lin) ,蔣先生點燃蠟燭(當時精舍不通電),讓我們(men) 圍在小餐桌旁座談。這時的北辰和剛才見麵時的情境大不一樣,十分健談,接連向蔣先生提出了一係列關(guan) 於(yu) 儒學的問題。談話中,北辰表示自己打算辭去公職,全身心投入儒家複興(xing) 的事業(ye) 。我對此有些吃驚,因為(wei) 我知道他有一份不錯的大學教職工作。閃爍的燭光下,師生二人談得十分投契,我隻是在一旁聆聽。他們(men) 談了很久。那天,我深信自己見到了兩(liang) 位二十世紀最後的理想主義(yi) 者!

 

 

周北辰名亞(ya) 林,字北辰。生於(yu) 1965年,祖籍貴州遵義(yi) 。1987年畢業(ye) 於(yu) 貴州師範大學中文係,1990年至1998年在貴州師範大學任教。自1996年起,他師從(cong) 蔣慶先生,並隨蔣先生創辦陽明精舍。

 

在以後的接觸中,我對北辰有了更多的了解。他青年時期就有著強烈的文化情懷和對社會(hui) 政治的關(guan) 懷,這也是北辰走向儒學的動因。北辰自幼喜歡讀書(shu) ,照他的話說,那時讀書(shu) 隻是喜好而已,並無功利目的。大學一年級時,他開始讀四書(shu) 五經,以後接觸到新儒家思想。後來,他在新華書(shu) 店看到蔣先生的《公羊學引論》,他說,這本書(shu) 中的一句話深深震撼了自己:“蔣先生說‘公羊學的焦慮,是製度的焦慮。’這句話如同打通我的氣穴,使我長時間振奮不已!”於(yu) 是,他主動給蔣先生寫(xie) 信,終於(yu) 在1996年見到了蔣先生。

 

2000年,北辰辭掉公職,到陽明精舍一邊讀書(shu) ,一邊管理精舍的基本建設。兩(liang) 年之後,為(wei) 了生計,他離開了精舍,回遵義(yi) 辦了一家公司。

 

 


周北辰創建了深圳孔聖堂


在經營公司期間,由於(yu) 他心係儒家事業(ye) ,深感精力不濟。2006年,他關(guan) 掉公司,賣了汽車,毅然隻身一人到曲阜建立儒家道場,成立曲阜儒家文化聯合會(hui) ,全身心投入儒家文化複興(xing) 的事業(ye) ,並在全國各地傳(chuan) 道講學,開始了實現自己理想抱負的生涯。如今,北辰是深圳孔聖堂主事、曲阜儒家文化聯合會(hui) 會(hui) 長、香港孔教學院教授兼深圳分院院長。他近年著有《儒教要義(yi) 》、《儒商管理學》、《儒教知識問答》等書(shu) ,發表了《中華文明的突圍之路》、《走出意識形態的困境》、《論儒家社會(hui) 主義(yi) 》、《論夷夏之辯》、《論義(yi) 利之辯》、《國民教育危機及其對治之道》、《儒家的貧富觀》、《儒教現代改製的構想》、《儒教的二次突變與(yu) 新儒教的使命》等論文。北辰除了在儒教複興(xing) 的組織化實踐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外,在學術思想上也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儒商管理學,周北辰著,中國發展出版社2014年版


多年來,北辰憑著他的堅韌與(yu) 執著,在理想的道路上邁出了堅實的步伐。

 

北辰取得的這些成就,除了他的堅定信念,還得益於(yu) 他有著厚實的古文功底和曆史文化基礎。我在整理陽明精舍資料時,曾看到他於(yu) 1997年秋季寫(xie) 的一篇駢文——《陽明精舍序》。其文字內(nei) 容對仗工整,聲律鏗鏘有力。字裏行間,抒發了他對中國曆史文化的眷顧,表達了他對儒家文化事業(ye) 無限向往的情懷。

 

我讀後甚是喜愛,於(yu) 是做了筆錄,現抄錄於(yu) 下。


 

《陽明精舍序》

 

黔中蔣公,上秉孔子,下傳(chuan) 陽明,包容漢宋,內(nei) 聖外王。其為(wei) 學也,陽明洞之幽古難比其端;其為(wei) 德也,龍崗柏之參天足可落帽。王道難被,歎生民之多艱;聖賢遭謗,感人心之不古。遂振微言於(yu) 絕境,暢大義(yi) 於(yu) 今世。公惡燕雀之喧囂,棄塵世之繁華。為(wei) 憑往聖,近倚龍場;造建精舍,篤誌守道。嗟夫!春秋迭代,節士不餐周粟;人間末世,大道歸隱山林。

 

維孔元二五四九年(筆者注:即公元1997年),歲在丁醜(chou) ,三秋之初。辰隨蔣公會(hui) 於(yu) 龍場聖地之陽明精舍。群儒鹹集,長少有序。觀山形水勢,廓然有懷,詠而序之。

 

方離鬆徑,忽見碧潭。極目處,煙鎖雲(yun) 封;心曠時,霧雨空蒙。聞山氣之清清兮,知聖地之未汙;聽山音之的的兮,識萬(wan) 物之有靈。嗟遠山之蒼蒼兮,翹首指乎雲(yun) 天;俯綠水之渺渺兮,乘槎上乎星漢。麵山之有大鵬兮,摶扶搖而上青雲(yun) ;臨(lin) 水之有玉盤兮,步蟾宮以折丹桂。紫雲(yun) 闕兮霞城,昆侖(lun) 山兮玄圃;聽素女兮輕歌,奏簫韶兮獸(shou) 舞。地偏人善兮,草舍柴扉;聚散恍惚兮,蓼汀鶴渚。牧童橫笛兮,村姑浣紗;三秋紅葉兮,十裏稻花。

 

武陵茅舍,雞鳴犬吠之家;嶽麓嵩陽,物我兩(liang) 忘之地。東(dong) 麵時來紫氣,門前常過青牛。鵝湖聖會(hui) ,此地有道範儒宗;白鹿幽洞,其間隱萬(wan) 世師表。閬苑蓬萊,濟蒼生高士可有靈藥?良知公羊,擔大道今賢重開儒門。握發吐甫,王者之風;簞食瓢飲,聖人之樂(le) 。融貫中西,張先生之文風;《論語》算盤,永慶公之韜略。諫迎佛骨,斥異端韓子何在?重塑聖像,弘道統蔣公其誰?

 

孔壁檀架,列聖人今古之書(shu) ;紫竹寶筒,盛老杜風雨之筆。和風至兮,花香襲人;微雨來斯,燕斜紛紛。幽窗棋罷,池邊聽伯牙鼓琴;朱門半開,榻上有孔明高臥。煮梅酒以聯對,問桃花而得詩;歌五柳而就菊,行曲徑而通幽。杜康無消愁之功,東(dong) 籬有怡然之用。孤館春寒,鼎爐之茶煙猶綠;新芽初綻,枝頭有融雪未消。秋聽落葉,夏聞蟲語。談天說地,敬往聖而慕斯文;厚古薄今,品元學而責亂(luan) 世。

 

詩酒琴棋,淡泊疏慵;湖畔清淡,樂(le) 以忘憂。農(nong) 家濁酒,陶令閑話桑麻;謝公木屐,詩仙不厭敬亭。仙鶴去矣,岸沙爪印猶存;玉兔來兮,月影萬(wan) 古如斯。樊遲學稼,莫到此間;程門立雪,有緣得入。

 

鬱鬱龍崗,淒淒危亭。春去秋來,看枯榮之輪回;雲(yun) 開霧散,歎天地之無窮。山高路遠,誰悲謫居之人?荊棘蛇虺,地欺他鄉(xiang) 之客。八方周遊,孔聖人列國不遇;洞穴遺愛,王文成南天課徒。居夷處困,地本無心;悟道邊陲,蒼天有眼。身兼三不朽,光照萬(wan) 代人。燕泥蛛網,軒室何陋之有?據亂(luan) 升平,亭閣不乏君子。叔孫氏之製禮,儒與(yu) 守成;燕昭王之築台,招賢雪恨。《論語》半部,趙丞相臨(lin) 朝如流;罷黜百家,漢武帝文統天下。孟母擇鄰,以有亞(ya) 聖;三武辟佛,休言未可。孔融非孝,以名教之日頹;賈誼過秦,因禮樂(le) 之俱廢。天泉正道,王門無心科舉(ju) ;公車上書(shu) ,儒生有意經邦。

 

朝雲(yun) 暮雨,峰翠霞紅;畫棟飛閣,綠波蒼穹。嗟夫!江南千江水,王運已書(shu) 汗青;雲(yun) 貴萬(wan) 重山,靈氣鹹歸此地。堂上金爐,不斷千年聖火;牌前玉盞,常明萬(wan) 歲儒燈。

 

嗚呼!此情此景,斯文斯人,聞則鮮有不仰之慕之者,見則鮮有不好之樂(le) 之者也。

 

周北辰丁醜(chou) 年秋於(yu) 貴陽思賢山

 

北辰的才藝是多方麵的。2006年秋季精舍組織“丙戌會(hui) 講”,閑暇時同道們(men) 聚集在一起彈琴奏簫。北辰也常常吹簫為(wei) 大家助興(xing) ,獲得眾(zhong) 人喝彩。北辰對我說,他吹簫是跟著蔣先生學習(xi) 的,這些年來沒有間斷過。每次到精舍,他都隨身攜帶著自己的那支洞簫,有空就吹上幾曲。

 

“丙戌會(hui) 講”期間,在一個(ge) 風清月朗的夜晚,蔣先生帶領後學們(men) 到鑒性湖畔賞月。北辰應眾(zhong) 人邀請吹奏了他自己創作的《黃河秋色》。此曲如泣如訴,委婉深沉。當時我並不理解其中的含義(yi) ,蔣先生解釋說:“聽了北辰所作的這首曲子,仿佛聽到了中國文化一百年來的曆史……”我才恍然大悟。我想,北辰此曲創作應當圓滿,因為(wei) 他有了蔣先生這位如此難得的知音!

 

 

但凡陽明精舍組織重要活動,北辰不論工作多忙,總是趕來參加。平時,他也利用工作空隙時間,到精舍向蔣先生請益。每每他所提的問題,都能獲得蔣先生稱讚並獲得詳細周全的回答。在我經手記錄整理的錄音文件中,北辰向蔣先生請益的專(zhuan) 題就有不少。

 

在精舍,蔣先生經常對我說:“學問如叩鍾,大叩大鳴,小叩小鳴,不叩則不鳴。”我不善‘叩鍾’,但愛“聽鍾”。 我稱北辰是一位善於(yu) “叩鍾”之人。每逢北辰到陽明精舍向蔣先生請益,我都會(hui) 放下手中工作,到現場旁聽。那些“叩鍾”的情景,我至今還記憶猶新。

 

2002年5月25日,雨後初晴,北辰到陽明精舍向先生請益。晚上,繁星滿天,銀盤高掛,奉元樓籠罩在淡淡的輕靄之中。性天園芳草清香,寒蟄低鳴。師生二人在園中曲徑漫步片刻,便在圓丘的圍欄邊坐了下來。蔣先生見月朗風清,一時起興(xing) ,讓我到屋內(nei) 取出洞簫,與(yu) 北辰一起和奏。那一刻,四野俱靜,古調幽婉,遠山傳(chuan) 來布穀聲聲,好似與(yu) 簫聲和鳴。天地萬(wan) 物宛如一幅和諧美妙的畫卷……

 

曲罷,北辰向蔣先生請教“儒家宗教性”問題,蔣先生詳答不倦。蔣先生從(cong) 宗教社會(hui) 學的角度、從(cong) 存在哲學的角度、從(cong) 人類學的角度、從(cong) 民俗學的角度、從(cong) 神學的角度闡述儒家文化的終極關(guan) 懷和信仰,指出儒家追求的“中和之魅”的理想是人類社會(hui) 的最高理想。這次談話,開始是在性天園中,夜深天寒,我們(men) 便轉移至明夷堂屋內(nei) ,一直談到次日淩晨……

 

2002年6月末,陽明精舍奉元樓剛剛竣工,北辰又來到陽明精舍向蔣先生請益。繙經閣內(nei) 書(shu) 案古雅明淨,樓外白雲(yun) 藍天。此時清茶一杯,清風幾許,山中論道,此樂(le) 何極!這一次,北辰向蔣先生請教的是有關(guan) “王道政治”的問題。蔣先生從(cong) 王道政治的特質、曆史與(yu) 展望等不同角度,全麵論述王道政治的三重合法性,指出王道政治就是仁政、德政,是陽光下的政治。後來,北辰說他獲益良多。作為(wei) 旁聽者,我也感到受益匪淺。

 

2008年7月上旬,雲(yun) 盤山陰雨連綿,鑒性湖霧色空濛,陽明精舍格外幽靜。4日中午,北辰冒雨前來向蔣先生請益。午後,在奉元樓繙經閣,蔣先生回答了北辰關(guan) 於(yu) 儒教“創世問題”的提問。蔣先生就儒家經典中關(guan) 於(yu) “人格神”的觀念和世界生成的論述,談儒家“中和之魅”的特征,談儒家信仰既強調超越神聖的“人格神”,又承認人的理智在認識宇宙本源上的作用。蔣先生最後總結說:所以,儒家的信仰才是最能夠適應現代人的信仰。

 

蔣先生自從(cong) 修建精舍以來,諸事繁雜,很少寫(xie) 詩。我在蔣先生的詩稿中,偶然發現了一首1999年正月於(yu) 陽明精舍送北辰去北京聖陶學校任教的詩,現錄於(yu) 下,以見當時師生情誼之深厚,非時下學校師生關(guan) 係之可比。

 

送周北辰之舊京

 

男兒(er) 立誌出黔中,

煙雨蒼茫鎖亂(luan) 峰。

他日相思回眸處,

盤山雲(yun) 冷撫孤鬆。

 

我喜歡聽北辰“叩鍾”。在北辰向蔣先生請益的過程中,我常常聽到氣勢恢宏、餘(yu) 音嫋嫋的美妙“鍾聲”!

 

2015年4月寫(xie) 於(yu) 合肥靜心齋

 

責任編輯:葛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