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姚中秋作者簡介:姚中秋,筆名秋風,男,西元一九六六年生,陝西人士。現任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guan) 係學院教授,曾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高研院教授、山東(dong) 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教授。著有《華夏治理秩序史》卷一、卷二《重新發現儒家》《國史綱目》《儒家憲政主義(yi) 傳(chuan) 統》《嵌入文明:中國自由主義(yi) 之省思》《為(wei) 儒家鼓與(yu) 呼》《論語大義(yi) 淺說》《堯舜之道:中國文明的誕生》《孝經大義(yi) 》等,譯有《哈耶克傳(chuan) 》等,主持編譯《奧地利學派譯叢(cong) 》等。 |
我為(wei) 什麽(me) 要辦弘道書(shu) 院
作者:姚中秋
來源:《開放時代》2015年4期封二、封三
時間:孔子二五六六年歲次乙未年六月初六日戊戌
耶穌2015年7月21日
2013年7月14日,弘道書(shu) 院成立。我們(men) 邀請數十位學者參加典禮,一半是儒家學者,一半在儒學界之外的哲學、法學、政治學領域。
這麽(me) 亮相,自然引起爭(zheng) 議:這是一家儒家書(shu) 院嗎?
雖然,我常對人說,自己是儒者,但同時我又會(hui) 補充說,儒學不是一個(ge) 學科,儒家也不應成為(wei) 一個(ge) 封閉的專(zhuan) 業(ye) 圈子。儒學守護的是中國之道,道,理應無所不在。儒者所要努力的目標應當是,吾道一以貫之,讓儒學無所不在。弘道書(shu) 院正是為(wei) 此而成立。
圖:弘道書(shu) 院成立典禮
因為(wei) 這個(ge) 想法,書(shu) 院的形態與(yu) 眾(zhong) 不同。朋友問我,書(shu) 院在哪兒(er) ?我會(hui) 說:我們(men) 書(shu) 院是“皮包書(shu) 院”。弘道書(shu) 院沒有場所,也不招收學生。我們(men) 隻辦活動,立足於(yu) 大學,依托學術界,采取靈活方式,弘揚儒家價(jia) 值,推動儒學與(yu) 其他各門人文與(yu) 社會(hui) 科學學科之間的匯通。
書(shu) 院學術委員會(hui) 主席為(wei) 幹春鬆教授,筆者擔任院長,任鋒博士、任文利博士擔任副院長,若幹青年教師、博士生承擔書(shu) 院具體(ti) 事務。北京世嘉房地產(chan) 有限公司董事長朱仝先生對書(shu) 院予以慷慨支持。
圖:弘道書(shu) 院院長 姚中秋教授
圖:弘道書(shu) 院學術委員會(hui) 主席 幹春鬆教授
圖:弘道基金理事長 陳明教授
圖:弘道書(shu) 院副院長 任文利副教授
圖:弘道書(shu) 院副院長 任鋒副教授
兩(liang) 年來,本著“慎獨以誠,敬事而信”之書(shu) 院精神,同仁們(men) 盡心盡力於(yu) 弘揚孔子之道,目前已有一係列常態化活動形態:
經學館:孔子之教是文教,學文為(wei) 根本。故每周一次,書(shu) 院成員聚集一處,會(hui) 讀經典。至今已會(hui) 讀《尚書(shu) 》《周易》《詩經》。我們(men) 會(hui) 讀經典,旨在“推明治道”,發展基於(yu) 儒家思想的政治、社會(hui) 理論。同時,“以文會(hui) 友,以友輔仁”,合群而讀書(shu) 講習(xi) ,書(shu) 院同仁相知相親(qin) ;而讀書(shu) 與(yu) 做事並進,亦是君子養(yang) 成之大道。
圖:2014年9月28日,弘道書(shu) 院祭拜先師孔子
青春國學大講堂:中國之未來係於(yu) 青年,儒學之未來亦係於(yu) 青年。書(shu) 院成立以來,延請知名儒家學者,與(yu) 學生社團合作,於(yu) 中國人民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師範大學、中山大學、四川大學、山東(dong) 大學等全國各地高校舉(ju) 辦公開講座多場,讓青年、大學生走近儒學,了解儒學,學習(xi) 國學知識,養(yang) 成博雅君子。
圖:2014年3月23日,廣州,嶺南弘道書(shu) 院成立
圖:2014年10月,南昌,江右弘道書(shu) 院成立兩(liang) 周年慶
弘道思想對話:邀請儒家學者與(yu) 人文、社會(hui) 科學各領域學者,做學理之對話,以期推進儒家價(jia) 值與(yu) 各門學科之雙向滲透。2015年的思想對話圍繞“儒學與(yu) 政治學”主題,在中國政法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山大學等校展開精彩對話。
圖:弘道思想對話:“儒家與(yu) 法治”
圖:儒家公共政策論壇:孝道與(yu) 養(yang) 老
圖:弘道書(shu) 院“青春國學大講堂”
圖:弘道書(shu) 坊
弘道書(shu) 坊:圍繞近期出版的儒學著作,邀請作者及相關(guan) 問題研究專(zhuan) 家展開對話。
儒家公共政策論壇:邀請儒家學者與(yu) 公共政策決(jue) 策者、研究者對話,旨在喚起公共決(jue) 策之文化自覺,一方麵為(wei) 公共治理問題的思考和討論提供中國文明傳(chuan) 統的視野,另一方麵,推動儒學介入公共事務,尋找體(ti) 現中國治道之製度。目前已辦三屆,主題分別為(wei) :“教育之更化”、“孝道與(yu) 養(yang) 老”、“儒家價(jia) 值與(yu) 計劃生育政策”。
治道學坊:邀請相關(guan) 儒家領域的中青年學者,超越哲學史視野,從(cong) 治道視角重新理解中國思想傳(chuan) 統。已舉(ju) 辦過“探索更完整的道學:二程政治哲學學術研討會(hui) ”,從(cong) 政治哲學角度重新解讀二程思想。今年錢穆先生誕辰120周年之際,我們(men) 與(yu) 常州大學國學研究院合辦“錢穆政治思想研討會(hui) ”。
書(shu) 院未來還將舉(ju) 辦儒家義(yi) 理會(hui) 講、結合經典誦讀的遊學等活動。
諸君或許注意到,上麵介紹中,出現最多的是“對話”一詞。此即弘道書(shu) 院與(yu) 眾(zhong) 不同之處:開放,對話,以求會(hui) 通、創發。儒學與(yu) 政治學、法學、社會(hui) 學對話,學者與(yu) 實務人士對話。書(shu) 院希望通過對話,推動各方相互接近,基於(yu) 中國之道,作思想、學術、製度之創發。
孔子說,“人能弘道”。西來知識已湧入中國,並廣泛發揮作用。儒家“博學於(yu) 文”,自然願意學而消化之。更進一步,中國人若欲有所創造,不能不做這些外來知識之主人。隻有儒家,能讓中國人成為(wei) 主人;隻有儒家,能讓中國人化用這些知識而展開思想和製度之創發。今日之弘道,就是運用西來新知,闡明五經大義(yi) ,以推明人生與(yu) 治理之大道。
圖:弘道書(shu) 院新年茶話會(hui)
這樣的弘道需要對話,需要會(hui) 通。在此過程中,儒家義(yi) 理發得以重新闡發,並滲入各門知識體(ti) 係中。也許在某一天的中國,每個(ge) 學者,不論研究什麽(me) ,都以儒學作為(wei) 自己知識之根底。由此文教所塑造之精英,不論做什麽(me) ,都有君子之誌。弘道書(shu) 院成立時曾自命以“重建中國式生活方式”的豪言壯語,此之謂也。
弘道書(shu) 院主要活動於(yu) 北京,但“德不孤,必有鄰”,一些外地朋友樂(le) 於(yu) 加入,故在各地有了合作夥(huo) 伴:南昌的江右弘道書(shu) 院已成為(wei) 當地頗具影響力的民間文化機構。2014年3月,嶺南弘道書(shu) 院在廣州萬(wan) 木草堂成立,舉(ju) 辦過一係列活動。成都弘道書(shu) 院也已起步。
圖:弘道書(shu) 院“儒學與(yu) 政治學係列對話”
提筆寫(xie) 下這段文字,恰逢弘道書(shu) 院成立兩(liang) 載,有所感而得打油詩一首:
西風朔雪漫人間,
道其不行逾百年。
而今或見反複意,
弘道在人豈在天!
責任編輯:葛燦
【上一篇】【儒家郵報】第252期
【下一篇】【尹誌忠】微心得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