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微言作者簡介:“微言”是伟德线上平台特設的一個(ge) 欄目,主要搜集整理發布儒家學者和儒門同仁發在微博、微信上的信息。 |
隻有儒家才能解決(jue) 中國認同分裂(2015-7-07)
整理者:冷長安
來源:伟德线上平台
時間:孔子二五六六年歲次乙未年五月廿二日甲申
耶穌2015年7月7日
#儒家每日快評#
@伟德线上平台 :
#特稿#【專(zhuan) 訪張新民教授:隻有儒家才能解決(jue) 中國認同分裂】我與(yu) 習(xi) 近平主席私下交談的話題,是從(cong) 如何看待天下大勢展開的。百年來的西學傳(chuan) 播史,最大的災難就是造成了中國人的認同分裂。意識形態的轉型已是無可爭(zheng) 辯的事實,馬克思主義(yi) 在中國的傳(chuan) 播現在已步入了儒家化的語境。
@劉青衢:
【評《專(zhuan) 訪張新民教授:隻有儒家才能解決(jue) 中國認同分裂》】新浪網與(yu) 伟德线上平台聯合采訪吾師張新民教授,先生針對當前中國學術、政治、文化、教育等重大問題一一作答,其語酣暢淋漓,廣大精微,讀之欲罷不能,直有顏子“雖欲從(cong) 之,末由已矣”之感!
@楊yangdyu:
【評《專(zhuan) 訪張新民教授:隻有儒家才能解決(jue) 中國認同分裂》】批判文革是對的,但1978年以後中國大陸主體(ti) 仍然是啟蒙思潮占主導地位,西方化和對傳(chuan) 統的自我醜(chou) 化始終沒有停止,這一現象在1988年河殤的出現達到高峰,直到90年代,這種過激的思維才逐漸退潮,但是醜(chou) 化自己曆史的現象至今沒有停止,所以普及儒家教育,用儒家治國,任重而道遠。
餘(yu) 東(dong) 海(@餘(yu) 東(dong) 海三世):
【評《專(zhuan) 訪張新民教授:隻有儒家才能解決(jue) 中國認同分裂》】張新民教授說得對:“百年來的西學傳(chuan) 播史最大的災難就是造成了中國人的認同分裂。”然複須知,所傳(chuan) 西學並非真正的自由主義(yi) ,而是偽(wei) 劣品,所謂的的民主平等是偽(wei) 西學,實為(wei) 民主主義(yi) 平等主義(yi) ,與(yu) 亞(ya) 西方劣質學說馬列主義(yi) 相輔相成,造成了中國人的思想反常、素質低劣和精神分裂。
@儒生任重:
【評《專(zhuan) 訪張新民教授:隻有儒家才能解決(jue) 中國認同分裂》】宋立林博士評:張新民先生這篇訪談其實是一篇大文章,是我數年來看到的關(guan) 於(yu) 中國文化、儒學的最好的文章,平和中正,周洽係統,都是我自己想說又說不完整說不清晰的。關(guan) 於(yu) 五四的看法,關(guan) 於(yu) 宗教的看法,關(guan) 於(yu) 文化認同的看法,關(guan) 於(yu) 儒家未來或中國未來的看法,無不是我這幾年來一直思考一直如此看待的。
@楊萬(wan) 江:
【評《專(zhuan) 訪張新民教授:隻有儒家才能解決(jue) 中國認同分裂》】雖然尚未看到特別有啟發的觀點,但張新民先生的思維還是非常穩妥而健全的,具有儒家国际1946伟德事業(ye) 的領導才幹!
@鍵田農(nong) 夫:
【評《專(zhuan) 訪張新民教授:隻有儒家才能解決(jue) 中國認同分裂》】今日上午拜讀張新民先生訪談,無愧當今儒者之名。果能激發當事之天良,足以為(wei) 天下蒼生造福矣!即不爾,吾亦將為(wei) 友人得名師教傅稱幸矣!
@劉青衢:
【天命】遠離專(zhuan) 製,社會(hui) 自己就變好了麽(me) ?孔子說:鳥獸(shou) 不可與(yu) 同群,吾非斯人之徒與(yu) 而誰與(yu) ?天下有道,丘不與(yu) 易也。隻要現實政治還有一點不好,儒家就有使命將其變好,能不能馬上見效,這是時運,做不做,這是天命!
#紀念七七事變#
@伟德线上平台 :
【紀念七七事變】七十八年前之今日,盧溝橋畔硝煙驟起,中華民族眾(zhong) 誌成城,浴血河山,以禦外侮。此中之家國情懷,千秋壯烈,可歌可泣,不可磨滅。殺身成仁舍生取義(yi) ,乃見儒家精神對國魂之再造。“為(wei) 有犧牲多壯誌”,今日唯有以文治為(wei) 華夏之複興(xing) ,安內(nei) 化外,止幹戈而臻大同,乃可竟其功而成偉(wei) 業(ye) !
#日本#
姚中秋(@秋風論道):
【日本】子曰:不知命,無以為(wei) 君子也。國家同樣如此,運勢好壞,取決(jue) 於(yu) 是否知天命。五百年來,日本最大問題就是不知命。聽福澤渝吉之昏話,興(xing) 衝(chong) 衝(chong) 地脫亞(ya) 入歐,結果被美國人扔兩(liang) 顆原子彈後,乃以全球唯一非正常國家身份,寄生於(yu) 西方體(ti) 係。今日日本精英,仍不知其命,胡作非為(wei) ,恐將付出慘重代價(jia) 。
姚中秋(@秋風論道):
【日本】若幹年前,日本大規模入侵中國。最終,得道多助,中國獲得勝利,成為(wei) 一個(ge) 全球領導國家。今天,中國有責任引導日本,找到自己合適的位置,以在東(dong) 亞(ya) 實現和平繁榮。
餘(yu) 東(dong) 海(@餘(yu) 東(dong) 海三世):
【中日】日本是政治上脫亞(ya) ,不是文化上脫儒。中國才是文化政治全麵脫儒入馬。日本明治維新時尊儒反儒兩(liang) 派激辯,天皇站在擁儒派一邊,故福澤諭吉的反儒思想雖然喧囂一時,始終未占上風。要說“不知其命胡作非為(wei) ”,中國精英更有資格,要數“全球唯一非正常國家”,中國應該優(you) 先。
#其他精彩微博#
@楊萬(wan) 江:
【弱者】什麽(me) 是“弱者”呢?如果是指實力弱小的人,那麽(me) 他們(men) 或許更需要道德的力量去阻止恃強淩弱。如果是指因為(wei) 道德而變成實力上的弱者,那就未必。道德也可能加強人的力量。你的抱怨其實不過是對自己無法通過非道德的或不正當的手段獲得利益而感到遺憾或不公平。但為(wei) 什麽(me) 要追求這種高風險利益呢?
@楊萬(wan) 江:
【道德】道德首先是對自我的要求,是我們(men) 關(guan) 於(yu) 自己作為(wei) 一個(ge) 人應當如何的精神理想和價(jia) 值理性。當每個(ge) 人都如此,社會(hui) 就能改善。別人對自己的侵害,你仍然需要道德的力量去應對,而法律捍衛人們(men) 之間的邊界。
@經禮堂 :
【馬列】不能說馬列對中國沒用,畢竟經過我黨(dang) 的努力,有些現代政策是比宋明時代更接近周禮了。比如基層幹部帶 來的執政能力(雖然正在解體(ti) ),包幹到戶(類似一家百畝(mu) ),央企(類似管山海,雖然在被挑戰),重視軍(jun) 備和意識形態(國之大事在祀與(yu) 戎,雖然都很不傳(chuan) 統)。
@經禮堂 :
【馬列】但是,馬列的核心是revolution,而不是承受天命,核心是自由人聯合體(ti) ,而不是五倫(lun) 有常。所以馬列創造不了穩定的文明,比之弒君之後寡頭執政的自由主義(yi) 要缺少含情脈脈的麵紗,缺少精神的鴉片,缺少娛樂(le) 至死的智慧,且由於(yu) 歷史軌跡,還缺少強悍國家撐腰。所以馬列不能說不能創造文明,但本質是在培養(yang) 。
#東(dong) 海每日微言#
餘(yu) 東(dong) 海(@餘(yu) 東(dong) 海三世):
【儒眼】自相殘殺是古今中外邪教和惡勢力難以擺脫的宿命,越邪惡的勢力,越容易產(chan) 生內(nei) 鬥,內(nei) 鬥起來越殘忍,越容易因內(nei) 鬥而崩潰。因此,古來不少惡勢力,當罪惡積累到到一定程度的時候,還沒有等到正義(yi) 力量動手,它自己就會(hui) 稀裏嘩啦垮掉了,前蘇聯之鑒不遠。
【有感】筆會(hui) 中多是特色啟蒙派和民主派,人或許不壞,智普遍匱乏,昧於(yu) 儒家文化和中華文明,導致他們(men) 眼睛被蒙,毫無知人之明,常常敵友不分,以友為(wei) 敵。當年歸儒時,被一些人誤會(hui) 為(wei) 賣身投靠,感到特別悲傷(shang) 。深知這批人成不了氣候,亦無助於(yu) 中華重建和文明重光。
【答客】愛有差等,愛物和愛親(qin) 愛民不一樣。孟子說:“君子之於(yu) 物也,愛之而弗仁。”對親(qin) 人是親(qin) 愛,對民眾(zhong) 是仁愛,對動植物是愛惜。隻要不是虐殺,不是無緣無故殺害,殺生無罪亦非惡。不僅(jin) 殺物,依法殺人也非惡,為(wei) 了複君父大仇而殺人,不僅(jin) 非惡,且是大功德。
【人本】天地之性人為(wei) 貴,天地萬(wan) 物中,生命價(jia) 最高,人類是中心。人應愛物,但有限度,不能先物後人。《孝經》說:“不愛其親(qin) 而愛他人者,謂之悖德。”不愛人類而愛動物,在沒有人權時強調動物權,也是悖德。儒家更不許為(wei) 物損人。如佛教的以身飼虎和割肉喂鷹,就不為(wei) 儒家所許可。
【擊蒙】或說:“儒學製度化既是中國傳(chuan) 統文明興(xing) 盛的重要因素,也是促使中國傳(chuan) 統文明走向衰敗的重要因素。”半對半錯。儒學製度化是中國傳(chuan) 統文明興(xing) 盛的根本原因。傳(chuan) 統文明走向衰敗進而滅亡,是偏離和違悖儒家王道原則所致。元明清嚴(yan) 重偏離,五四開始違悖,四九之後完全背道而馳。
【態度】我堅信儒家是古往今來最優(you) 秀的文化,我堅信隻有儒家才能為(wei) 個(ge) 體(ti) 提供最美好華貴的安宅,為(wei) 社會(hui) 建設最公平暢通的道路,隻有儒家才能救中國並道援天下。弘儒衛道是我的畢生責任和最高使命。我為(wei) 此而來,為(wei) 此而生,必要時亦願意為(wei) 此而死!
責任編輯:梁金瑞
【上一篇】 【李存山】傳(chuan) 統文化中的“立製”問題
【下一篇】【李翔海】 公天下與(yu) 家天下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