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龔鵬程作者簡介:龔鵬程,江西吉安人,1956年生於(yu) 台北。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畢業(ye) ,曆任淡江大學文學院院長,台灣南華大學、佛光大學創校校長,美國歐亞(ya) 大學校長等職。2004年起,任北京師範大學、清華大學、南京師範大學教授。現任北京大學中文係特聘教授,北京大學文化資源研究中心主任。研究領域廣泛,涉及中國文史哲、宗教等,已出版專(zhuan) 著70餘(yu) 種。 |
為(wei) 什麽(me) 國學教育不能專(zhuan) 業(ye) 化
作者:龔鵬程
來源:騰訊儒學
時間:孔子二五六六年歲次乙未年五月初六日戊辰
耶穌2015年6月21日
摘要:大學教育是對人的培養(yang) ,不能淪為(wei) 職場技工的訓練;國學尤其重在成己成德,不是知識性技術性的。因此,我讚成大學開設國學本科專(zhuan) 業(ye) ,但認為(wei) 它應跟供應中小學國學師資分開來。
在大學本科中設置國學專(zhuan) 業(ye) ,其實是個(ge) 老話題。
其緣起,是人民大學等高校紛紛成立國學院,招收本科學生,施以國學教養(yang) ,但畢業(ye) 後學生卻拿不到國學專(zhuan) 業(ye) 文憑。因為(wei) “國學”尚未納入教育部之學科建置架構中,還不是一個(ge) 教育部承認的學科。故大學辦國學院係雖然辦得熱鬧,學生也畢業(ye) 了,卻沒法頒授本科國學專(zhuan) 業(ye) 文憑,隻能視情況發給文學、哲學或史學文憑。
國學(資料圖 圖源網絡)
因此各大學不斷向教育部申訴,要求能將“國學”列為(wei) 學科;其間也組織過不少學者撰文或結合媒體(ti) 做呼籲。延宕迄今,幾乎十年,終獲通過,可說是件遲來的喜訊。
而多年爭(zheng) 取,如今才得落實,則是因大氣候大環境有了變化。
當年各大學設立國學院,隻是學術團體(ti) 的孤明先發,不但社會(hui) 上還多疑慮,就是學界內(nei) 部也不乏爭(zheng) 議,政治局勢尤不明朗。因此國學作為(wei) 一門專(zhuan) 業(ye) 、成為(wei) 一個(ge) 學科之合理性與(yu) 必要性,還不免被視為(wei) 問題。如今,傳(chuan) 統文化乃現今之社會(hui) 所需,且應讓它走進校園,大抵已成朝野共識,不少還落實為(wei) 國家政策,於(yu) 是教育部也就同意在大學本科中設國學為(wei) 專(zhuan) 業(ye) 了。
需求麵也不一樣。依教育部先前發布的綱要,傳(chuan) 統文化要成為(wei) 中小學之課程了,可是師資在哪?教材又在哪?前此已有媒體(ti) 報導:全國欠缺書(shu) 法教師50萬(wan) 名,現在又說全國尚缺國學教師二百萬(wan) 。可見需才孔急矣!
然而臨(lin) 渴掘井雖是沒辦法中的辦法,卻不能不審慎為(wei) 之。
原因十分簡單:
一,現今缺人二百萬(wan) ,但本科今年才開始招生,四年後才能有畢業(ye) 生,遠水救不了近渴。
二,若需有兩(liang) 百萬(wan) 生力軍(jun) 投入市場,則須有多少大學開設國學本科?可是現在究竟有多少大學具有這種教學實力?
三,為(wei) 了市場需要、政策需求,強令一大堆根本沒實力開設國學專(zhuan) 業(ye) 的大學招生施教,將來隻會(hui) 弄出更大一堆濫竽,貽害無窮。
四,一窩蜂開設國學專(zhuan) 業(ye) 的結果,也必然是短期內(nei) 人力爆棚,導致失業(ye) 。過去有無數這樣的例子,所謂熱門科係,你讀出來卻根本找不到工作。
這些都是顯而易見的結果。而這還是順著目前這種形勢和思路說的,真要從(cong) 教育講,則這麽(me) 做,其實完全違背了教育原則。
為(wei) 什麽(me) ?因為(wei) 現在這種考量,完全是把教育職業(ye) 化、工具化了,為(wei) 市場、為(wei) 政策服務。而且像搞運動似的,蜂擁而上。此豈教育乎?豈國學乎?
大學教育是對人的培養(yang) ,不能淪為(wei) 職場技工的訓練;國學尤其重在成己成德,不是知識性技術性的。因此,我讚成大學開設國學本科專(zhuan) 業(ye) ,但認為(wei) 它應跟供應中小學國學師資分開來。
中小學國學師資之補充,非常容易解決(jue) ,辦教師職能培訓即可。針對中小學應教授之國學內(nei) 容,替現有教師調整其知識結構、補充其國學常識、提供相關(guan) 參考資料,便足以應付目前所需,將來再予逐步深化。大學中的國學教育則是另一回事,應跟職場進修之專(zhuan) 業(ye) 培訓分道競馳、聯鑣並進。
事實上,在大學裏設立國學專(zhuan) 業(ye) ,原本還有更深邃的企圖和意義(yi) ,可惜目前大家均已將之忘卻了。
什麽(me) 理想和意義(yi) :
一,大學職業(ye) 化不對,專(zhuan) 業(ye) 化難道就對嗎?今天之所以要設國學專(zhuan) 業(ye) 、中小學之所以缺乏國學師資,不就是因文、史、哲、政、經、法各科均已專(zhuan) 業(ye) 分化太甚,所以缺乏能統合、通貫地理解國學之人才嗎?現在大家想到設一國學專(zhuan) 業(ye) 來救此專(zhuan) 業(ye) 化之窮,正詭譎地點明了專(zhuan) 業(ye) 化的荒謬。由這個(ge) 意義(yi) 說,國學專(zhuan) 業(ye) 之出現,乃是為(wei) 了瓦解專(zhuan) 業(ye) 的。將來國學專(zhuan) 業(ye) 之教育,也必須要打破專(zhuan) 業(ye) ,要能通貫、統合,否則就會(hui) 繼續成為(wei) 一個(ge) 笑話。
二,國學成為(wei) 學科,突破了教育部的學科設置框架,固然不容易。但由國學爭(zheng) 取學科這件事,是不是也能讓我們(men) 想想:大學怎麽(me) 能有固定的學科架構?這架構為(wei) 什麽(me) 不能是學校自己定的,或由大學自己依學術發展之情況而動態調整?計劃經濟時代據說結束了,計劃教育何時可以放鬆?國學爭(zheng) 取學科設立一事,能成為(wei) 大學學科自主的第一步嗎?
責任編輯:葛燦燦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