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艄夫】謾罵與言論

欄目:快評熱議
發布時間:2015-06-14 18:59:53
標簽:

 

謾罵與(yu) 言論

作者:艄夫

來源:新浪微博

時間:孔子二五六六年歲次乙未年四月廿三日丙辰

           耶穌2015年6月9日


 

今天下午,我注意了一個(ge) 陌生的名字:劉清平。

 

其人是從(cong) 事教育者,其職稱是教授,其就職單位是複旦大學。這位教授,在微博上,以其汙言穢語,遭到一位複旦大學畢業(ye) 生(濟楚)的批評。

 

伟德线上平台轉載了濟楚與(yu) 劉清平的微博,“劉清平事件”由是而起,正在網上熱議。

 

六月五日,濟楚上網看到劉清平的微博中有謾罵孔子、孟子的言語,甚為(wei) 驚詫,便在劉的微博中發表了評論。劉清平轉發了濟楚的那條評論。接著,劉清平粉絲(si) 們(men) 的圍攻濟楚。

 

劉清平謾罵孔子、孟子的言語,是:“你那麽(me) 粗,孔二他媽受得了麽(me) ?或者狗受得了”,“你知道不?孔二就很接近被狗日出來的程度,要不司馬遷怎麽(me) 說他是野合的產(chan) 物尼…你這麽(me) 崇拜孔二,該不是與(yu) 他一個(ge) 模樣吧”,“嗬嗬,鑒於(yu) 儒生們(men) 繼續如此言說,鄙人再次表態,孔二是接近於(yu) 狗日的野合產(chan) 品,孟三是接近於(yu) 禽獸(shou) 的下三濫,並煩請各位儒生廣為(wei) 轉發,擴大影響,有勞諸位,先謝過啦”。

 

濟楚所驚詫的是:“身為(wei) 學者,他在微博上的發言,不是闡發學理,而是使用肮髒、不堪入人耳目的黃段子來辱罵、潑汙水,輕佻無知,如潑婦罵街,完全是斯文掃地!那些動不動帶生殖器的髒話,張口即來,言之自若,而且公開發表在微博上”。

 

於(yu) 是,濟楚在劉的微博作了評論:“看了你的微博,隻想發動一個(ge) 活動,叫:將劉清平逐出複旦。教授啊,您叫這名字,卻對祖先說出這等輕佻無知的話,哪還有一點點師者的體(ti) 麵?實在辱沒了你名字裏那兩(liang) 個(ge) 好字。生平第一次在網上責詈人,實在是因為(wei) 你還同時敗壞了我們(men) 母校的聲名”。

 

劉的粉絲(si) 們(men) 以“言論自由”、“任何言論攻擊都不為(wei) 過”的理由圍攻濟楚。濟楚認為(wei) :“包容和自由,都限格在正常人範圍內(nei) 。劉清平身為(wei) 教授,出言如此不遜,詈辭不斷,汙人視聽,如何為(wei) 人師表?試問哪個(ge) 真正的自由主義(yi) 者和嚴(yan) 肅學者會(hui) 使用這些肮髒的字眼兒(er) 如潑婦罵街?我所引以為(wei) 恥之處,正在於(yu) 此。劉教授既然還在複旦,請用文明人的方式發表異見”。這也就是說,師德與(yu) 口德是要一致的。一個(ge) 沒有口德之人,是不可能具備師德的。為(wei) 此,濟楚向複旦大學的校方微博留言:“請您自己上去看看每天打著複旦大學招牌的劉清平教授在微博上使用的是何等下流低劣字眼。那些跟他罵架的人常常連著複旦大學一起陪罵,鄙人實在憤不過。請校方重視”。

 

在網上的熱議中,劉清平作出了給批評者歸類的舉(ju) 措,以網絡爭(zheng) 議人物孔慶東(dong) 自稱孔子後裔,將批評他的人歸類為(wei) “孔慶東(dong) 的粉絲(si) ”。濟楚為(wei) 之置評:“我現在還敬你是複旦師長,提請您直麵事實,不要試圖將水攪渾。你同跟風斥責你的有什麽(me) 過節,我不知道,也沒興(xing) 趣知道,我純粹是以一個(ge) 同校學生,看到您在微博上毫無口德,憤而出責,我隻對我自己的言行負責,那些即使後起附和我的,代表不了我。我們(men) 在討論的是你有沒有師德,你試圖引偏到政治話題,險惡”。

 

晚上,我從(cong) 網上搜到了幾篇劉清平批儒的文章。

 

那些文章,善於(yu) 羅織、穿鑿、附會(hui) ,將《四書(shu) 五經》之中的某些句、語,另行組織、加工,然後,進行批判。閱讀之後,頗是令我感歎:

 

劉清平實在是生不逢時,早在“文化大革命”的“批林批孔”期間,你劉清平絕對是個(ge) “又紅又專(zhuan) ”的權威學者!唉,可惜,“文化大革命”已經過去了將近四十年!

 

“任何言論攻擊都不為(wei) 過”,這句話是可以說的。隻是,要區分何為(wei) 言論?何為(wei) 謾罵。而劉清平微博上那幾條針對孔子孟子的言語,完全屬於(yu) 謾罵,而非言論。

 

任何謾罵都不為(wei) 過嗎?

 

一個(ge) 複旦大學教授可以使用“他媽”、“狗”、“狗日”、“禽獸(shou) 的下三濫”這些詞語謾罵曆史中的著名者嗎?如果可以,那麽(me) ,我想,我會(hui) 努力等那個(ge) 姓劉名清平的肉體(ti) 進了殯儀(yi) 館(成為(wei) 曆史人物)之後,給他送上書(shu) 寫(xie) 著“他媽”、“狗”、“狗日”、“禽獸(shou) 的下三濫”的花圈。

 

二零一五年六月九日 

 

責任編輯:姚遠



微信公眾號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