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微言作者簡介:“微言”是伟德线上平台特設的一個(ge) 欄目,主要搜集整理發布儒家學者和儒門同仁發在微博、微信上的信息。 |
複旦學生驅逐劉清平(七)(2015-6-12)
整理者:冷長安
來源:伟德线上平台
時間:孔子二五六六年歲次乙未年四月廿六日己未
耶穌2015年6月12日
#儒家每日快評#
@伟德线上平台:
【張晚林:複旦教授辱罵孔孟,孟子是前科嗎?】孔子、孟子都是兩(liang) 千多年以前的人了。你不認同他們(men) 的觀點,保持沉默,算是盡一個(ge) 君子的厚道。須知,世間的學問多矣,若一不認同就罵,學界豈不成了鬥鬧場?劉清平教授以如此憤恨之心去讀孔孟原典,得出的結論又有多少是“得其正”的呢?
@伟德线上平台:
【張晚林:複旦教授辱罵孔孟,孟子是前科嗎?】“引用孟子的話來為(wei) 劉清平教授罵人張目是沒有根據的。大家人雲(yun) 亦雲(yun) ,不熟讀經典,故誤會(hui) 大矣。即使孟子罵了楊朱與(yu) 墨子,難道能成為(wei) 劉清平教授罵人的理由?稍微明白事理的人,恐怕不能認同。更何況,事實上孟子根本就沒有罵人。”
@姑蘇倪氏:
【評《複旦七博士:敦請母校嚴(yan) 肅處理劉清平辱罵事件》】本人也寫(xie) 多個(ge) 貼子評論,並非和某個(ge) 人過不去,現在社會(hui) 令人發齒的事情數不勝數,劉氏有名校之頭銜,其人更容易蠱惑世道,網友幾個(ge) 貼子在這個(ge) 社會(hui) 實在算不了什麽(me) ,因為(wei) 隨時會(hui) 被刪。為(wei) 了將來後人,發聲是必要的。某些人妄想貶損聖人,自己取而代之上位,為(wei) 千古稱頌,這種事自紅朝開邦始,就沒有停止過。
@何光順:
【評《複旦七博士:敦請母校嚴(yan) 肅處理劉清平辱罵事件》】齊義(yi) 虎先生等七位複旦學子站出來為(wei) 維護師德學風捍衛複旦傳(chuan) 統的精神讓人倍感可欽可敬。現在連袁偉(wei) 時這樣的人都分不清什麽(me) 是自由什麽(me) 是責任!自由是指學術觀點爭(zheng) 鳴沒有禁區,但卻不是可以髒話隨意辱罵的自由,劉清平的言行完全不配在高校做老師,複旦對此人不予處理,實有傷(shang) 學子之心。
@何光順:
【評《複旦七博士:敦請母校嚴(yan) 肅處理劉清平辱罵事件》】這是一個(ge) 是非倒錯的時代,雖千萬(wan) 人擾攘於(yu) 利祿之途而忘是非之辨,吾輩仍當堅持正道直行!你們(men) 的行動是正義(yi) 的,非常難能可貴,這代表了中國具有最高學曆的士人並不隻是在書(shu) 齋而與(yu) 世隔絕的,正是這種理念的堅持,讓我們(men) 看到了一種希望!
@何光順:
【劉清平事件】劉清平事件目前已成為(wei) 中國社會(hui) 能否推進師德建設的一塊試金石,即高校學者老師不能以政治意識形態來定罪並限製言論自由,而真正地應該以“學高為(wei) 師,身正為(wei) 範”或“言為(wei) 世則,行為(wei) 世範”來推動師德建設,如涉不合師德之言行,當給予合適之處分。
@齊義(yi) 虎:
【驅劉】驅不驅劉那是複旦的權力,我們(men) 隻是提出嚴(yan) 肅處理的籠統訴求,沒有要求驅逐。但即便這樣的訴求,至今也沒有回應,反倒是有一隻無形的黑手在網上網下壓製關(guan) 於(yu) 師德的討論。
餘(yu) 東(dong) 海(@餘(yu) 東(dong) 海化身):
【看中國】“驅劉運動”是一個(ge) 標誌性事件,無論“驅劉”成功與(yu) 否,都意味著儒家從(cong) 被動挨打開始主動出擊,這是曆史性的轉折,我相信,這個(ge) 轉折是加速度的,顛倒的一切將很快重新顛倒過來,快則幾年,遲則十幾年,反儒派將淪為(wei) 負麵人物和過街老鼠,從(cong) 政治、文化、教育各界退下來。
#劉清平事件#
@劉青衢 :
【學者】學者所事不外兩(liang) 端,一曰價(jia) 值,一曰知識。價(jia) 值者,信仰也,修養(yang) 也,身心持守而讚化天地者也,此為(wei) 人之內(nei) 本,須臾不可離,離則搖也。知識者,學問也,遊藝也,格物應機而條理天下者也,此為(wei) 人之外用,亦須臾不可離,離則空也。價(jia) 值與(yu) 知識之辨,要在先後本末,而其實則一也,若理氣體(ti) 用心物之不可分也。
@劉青衢 :
【劉清平】今人如劉清平者流,心無敬畏,藐視前賢,汙言穢語,肮髒下作,既不尊德性,亦不道問學,唯好謾罵先聖而沽大名,以戲儒為(wei) 樂(le) ,以售怪為(wei) 高,誠學界之恥而國人之憂也。使乃輩傲居學府,不過教人以咒罵之能,導人以狂暴之心,若夫仁義(yi) 溫良則闕聞也,似此,又孰望其學術通達而能濟世耶?
餘(yu) 東(dong) 海(@餘(yu) 東(dong) 海化身):
【劉清平】為(wei) 官為(wei) 師者必須為(wei) 自己的言行負責,不能將言論自由當做妄言妄語汙言穢語的擋箭牌。軍(jun) 網說,“用嘴巴和文字刨國家和民族的祖墳的人,理所當然要站在全民公敵的被告席上,接受道德和法律的審判製裁。”詆毀聖賢辱罵孔孟,就是刨民族的祖墳,法律製裁可免,文化審判和校規處理不可免。
餘(yu) 東(dong) 海(@餘(yu) 東(dong) 海化身):
【劉清平】罵人無罪,但非禮。辱罵聖賢,在法律上不構成犯罪,但嚴(yan) 重非禮缺德,應為(wei) 師範(教師職業(ye) 規範)校規所禁。學生犯此大過,要受批評警告;老師犯此大過,更應嚴(yan) 肅處理,以尊嚴(yan) 師道,端正校風。至於(yu) 如何處理,是記過還是解聘,校方可根據情節輕重、影響大小和師生意見裁定。
餘(yu) 東(dong) 海(@餘(yu) 東(dong) 海化身):
【擊蒙】劉清平說:“當我們(men) 說某種製度沒有正當性的時候又想表達啥意思呢?西方哲學也沒給出明白的答案”雲(yun) ,此言昧於(yu) 西學。在西方,製度的正當性主要體(ti) 現為(wei) 民意合法性,即“權為(wei) 民所授”的民主性。儒家製度更進一步,除了民意合法性,還強調道統的合法性。道統合法性涵攝民意合法性。
餘(yu) 東(dong) 海(@餘(yu) 東(dong) 海化身):
【擊蒙】劉清平說:“我在《忠孝與(yu) 仁義(yi) 》中,全麵討論了儒家的血親(qin) 情理精神,尤其是由此導致的忠孝至上與(yu) 普遍仁義(yi) 之間的深度悖論。”將親(qin) 親(qin) (血親(qin) 情理)與(yu) 仁民、忠孝與(yu) 仁義(yi) 對立起來,暴露了對儒理的無知。儒家以仁為(wei) 本,仁者必有義(yi) ,仁者必忠孝,而真正的忠臣孝子必是真正的仁人義(yi) 士。何悖論之有?
餘(yu) 東(dong) 海(@餘(yu) 東(dong) 海化身):
【擊蒙】或說:現在因為(wei) 自己的信仰受到冒犯要敲掉別人的飯碗,將來有了政治權力就會(hui) 因為(wei) 同樣的原因而敲掉別人的腦袋。”這是過度聯想。反儒辱聖者已不配為(wei) 師,應削職為(wei) 民,僅(jin) 此而已。庶民無禮,政府隻有引導之責,沒有懲罰之權,任何人言行無禮都沒有腦袋被人敲掉之虞。這個(ge) 可以放一百個(ge) 心。
#畢節童殤#
@吳鉤 :
【畢節童殤】幾年前,畢節五名流浪兒(er) 童為(wei) 取暖悶死於(yu) 垃圾箱。我當時寫(xie) 了一篇文章介紹宋朝政府對孤苦無依兒(er) 童的救助經驗。誰知近日,畢節又有四名留守兒(er) 童疑因揭不開鍋,喝了農(nong) 藥自殺。忍不住要質問畢節當地政府,到底為(wei) 貧困兒(er) 童家庭做了什麽(me) ?與(yu) 前人相比,不覺得羞愧嗎?
@吳鉤 :
【畢節童殤】有人說,這事政府無責,責任在孩子監護人。我不否認監護人的責任,但以孩子父母的衰樣,能指望他們(men) 負多大的責任?政府則不一樣,不但有這個(ge) 責任,也有這個(ge) 能力。你要是冷漠的資本主義(yi) 那可以宣布無責,但你是社會(hui) 主義(yi) 啊!社會(hui) 主義(yi) 的要旨就是更關(guan) 心民生,更多社會(hui) 公正,更多國家救濟啊。
@鍵田農(nong) 夫 :
【畢節童殤】黔中幼童頻殤,楚北老人多故,皆人倫(lun) 慘劇之尤者也。乃見至於(yu) 承平之世,哀哉!以戶口禁錮,使農(nong) 民世代固貧;以教育阻隔,致工友骨肉睽違,豈仁者之政也歟?
@劉青衢:
【哀畢節童殤】才聞五子陶家折,又見四兒(er) 張氏亡。同是天民生稟秀,如何薄命赴淒涼。驅寒未料黃泉近,忍餓決(jue) 辭赤日長。昨報公侯憂世界,千金散盡貨恩忙。——青雲(yun) 軒,乙未四月廿五
#其他精彩微博#
@楊萬(wan) 江 :
【三民主義(yi) 】國民黨(dang) 回到三民主義(yi) 傳(chuan) 統是它能夠重新崛起的前提。孫中山三民主義(yi) 的具體(ti) 內(nei) 容或許有時代性,但其基本精神仍然是對台灣政治具有根本性架構作用的主流傳(chuan) 統。民族主義(yi) 關(guan) 涉文化根基和兩(liang) 岸九二共識的政治基礎。民權主義(yi) 及其自由民主政體(ti) 是台灣尤以為(wei) 傲的政治追求。民生主義(yi) 則是解決(jue) 台灣目前經濟問題的正確指針。
@楊萬(wan) 江:
【民生主義(yi) 】為(wei) 何台灣應當講民生主義(yi) 。民生主義(yi) 的基本精神是在市場經濟基礎上來實現一個(ge) 均富的社會(hui) 。在孫中山,實現這個(ge) 理想的關(guan) 鍵政策,是堅決(jue) 製止工商資本的土地食利,從(cong) 而排除了貧富差距和一係列社會(hui) 亂(luan) 源。台灣社會(hui) 目前的自由放任政策導致房地產(chan) 嚴(yan) 重泡沫及其巨大的貧富差距反證了民生主義(yi) 的必要性。
@任士見1982:
【道行】道行一詞更能表現儒家。韓愈說過:師者,傳(chuan) 道授業(ye) 解惑也。道字既指德也指學。孔子說:誌於(yu) 道,據於(yu) 德,依於(yu) 仁,遊於(yu) 藝。當下的教育多與(yu) 傳(chuan) 道無關(guan) ,現在更能理解韓愈寫(xie) 《師說》的心情,“古文運動”現在也該重新發起了。
@吳鉤 :
【農(nong) 民工】如果一個(ge) 城市隻接納作為(wei) 勞動力的農(nong) 民工,不接納農(nong) 民工作為(wei) 一名市民的完整需求,如果城市的戶籍、義(yi) 務教育、高考等等不能對外來民工開放,如果一個(ge) 農(nong) 民工無法在城市安頓他的家庭,那麽(me) 在北方,在偏遠的農(nong) 村,永遠都會(hui) 有無數的留守兒(er) 童。冷漠的城市榨幹了農(nong) 民工的血汗,然後將他們(men) 的完整家庭拒之門外。
【上一篇】【儒家郵報】第248期
【下一篇】【許錫良】複旦劉清平教授批評錯了嗎?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