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微言作者簡介:“微言”是伟德线上平台特設的一個(ge) 欄目,主要搜集整理發布儒家學者和儒門同仁發在微博、微信上的信息。 |
【儒家微博每日精選】複旦學生驅逐劉清平(六)(2015-6-11)
整理者:冷長安
來源:伟德线上平台
時間:孔子二五六六年歲次乙未年四月廿五日戊午
耶穌2015年6月11日
#儒家每日快評#
@複旦校友抗議劉清平:
【複旦七博士:敦請母校嚴(yan) 肅處理劉清平教授辱罵事件的公開信】作為(wei) 對母校深懷感情的老複旦人,我們(men) 真誠敦請學校:為(wei) 了維護複旦作為(wei) 中國著名學府的學術清譽,表明複旦維護師德的決(jue) 心,及早對劉清平此次行為(wei) 進行嚴(yan) 肅處理,盡量挽回業(ye) 已造成的不良影響。
王瑞昌(@米灣卮譚):
【言論自由與(yu) 道德——由複旦學生驅逐本校教授劉清平說起】言論自由固然重要,仍不足以成為(wei) 文明社會(hui) 的最高原則。道德才是文明社會(hui) 的最高原則。言論自由不能僭越道德而上之。道德是絕對的善,其它隻能屈居其下。言論自由有其重大價(jia) 值,但不能突破人類基本道德之規約。
@白彤東(dong) :
【@澎湃新聞:複旦同僚看“驅逐劉清平”——孔孟可批評,但言論自由有底線】首先,言論自由之難,在於(yu) 對那些讓我們(men) 覺得義(yi) 憤的言論,在沒有觸犯法律的前提下,不逼迫國家用強製力來處罰它的作者。其次,我們(men) 可以用其他方式讓不當言論者負責。恰恰是言論自由與(yu) 法治精神的一大體(ti) 現。
@白彤東(dong) :
【@澎湃新聞:複旦同僚看“驅逐劉清平”——孔孟可批評,但言論自由有底線】“第一,我們(men) 不應該將一個(ge) 人、一個(ge) 群體(ti) 的好惡強加到整個(ge) 社會(hui) 頭上。己所不欲,勿施於(yu) 人。第二,不要強加的含義(yi) 之一,就是任何依賴公共權力的行為(wei) ,要通過公開和清晰的程序,而不是隨意亂(luan) 來。第三,就是要求的懲罰要適當,不要以怨抱怨,當然也不能以德報怨。而要按照孔子的教誨,以直報怨。”
@伟德线上平台:
【緣一:我們(men) 關(guan) 注的是師德,不是反儒】當下中國言論自由,馬列派西化派傳(chuan) 統派三足鼎立,思想多元。然而正當莘莘學子會(hui) 逢此際,無奈出了諸如劉教授般的“為(wei) 人師表”,引領複旦學子涉世未深的自由思想。“學高為(wei) 師身正為(wei) 範”,我很難想象如此任意爆粗口的教授能夠如何傳(chuan) 道授業(ye) 解惑?
餘(yu) 東(dong) 海(@餘(yu) 東(dong) 海化身):
【師範】或認為(wei) :“高校不應理會(hui) 學生意見。學生驅逐教師若真驅逐成了,那便是惡例。”此言不當。師師生生,如果生不生,品行惡劣,老師可以驅逐學生;如果師不師,師德匱缺,學生當然也可以驅逐老師。黃宗羲認為(wei) ,郡縣學官(教官)如果有幹清議,不配為(wei) 師,“則諸生得共起而易之”。(明夷待訪錄)
餘(yu) 東(dong) 海(@餘(yu) 東(dong) 海化身):
【師範】“行有行規,每一行都要尊守行規,絕對不碰財與(yu) 色,是政治行規。”據說此言出自馬英九,說得好。教師也有行規,絕對不碰邪與(yu) 惡,即絕不傳(chuan) 歪理邪說,不做惡人惡事,否則就自動喪(sang) 失教師資格,必須脫離教師隊伍。所謂教師資格,指一定的文化道德水平,學為(wei) 人師,行為(wei) 人範,此之謂也。
餘(yu) 東(dong) 海(@餘(yu) 東(dong) 海化身):
【師範】不同的職業(ye) 有不同的道德規範和要求。反文化反道德不配為(wei) 文化人,更不配從(cong) 事教師工作,理所當然,就像瞎子不能攝影、傻子不能將軍(jun) 、反基督者不能當牧師一樣。
#道德#
@儒生知一:
【道德】在希臘古典哲人傳(chuan) 統,道德是被揭示的,要說來源,很多,有來自於(yu) 神示,傳(chuan) 統,帝王,聖哲;在基督教傳(chuan) 統,則來自於(yu) 啟示,道德-善是高於(yu) 自由的或者說是為(wei) 自由奠基的。轉變為(wei) 自由-個(ge) 體(ti) 意誌為(wei) 道德奠基則發源自霍布斯,所以說康德也是沿著霍布斯的路子走的。
@儒生知一:
【道德】在中國正統觀念,道之本源在天;在柏拉圖那裏,道德指向人之形式-目的-善,形式之形式-至善同樣是天-神,但具體(ti) 的道德條目則有地域性,人群性,時間性,此兩(liang) 者是存在張力的。究其極就是中道不中道的問題,因為(wei) 上麵之所涉是個(ge) 永恒的問題,基督教傳(chuan) 統的啟示錄是一極端即道德條目被GOD口諭一次性說清楚了。
@儒生知一:
【道德】而霍布斯則是與(yu) 啟示傳(chuan) 統恰成鏡像式反對的另一極端即道德-善惡標準本身是不存在的,人之善惡隻能由人本身之自由而推出來。
餘(yu) 東(dong) 海(@餘(yu) 東(dong) 海化身):
【答客】或說:以德治國純屬空談。別說治國,僅(jin) 靠道德說教,隻怕連家都治不好。答:道德不是空洞的,也不是單純的說教和口號。德治必須落實為(wei) 禮製,包括禮樂(le) 刑政,國法家規。齊家治國平天下靠的都是這個(ge) ,以德治國首先是以禮治官。對於(yu) 權力,如果說西製是籠子,禮製就是崇高莊嚴(yan) 的禮台。
#其他精彩微博#
@南水:
【為(wei) 何稱耶穌為(wei) “耶子”】這沒什麽(me) 好回答的。在中國古代,"子"為(wei) 尊稱,而能成“諸子"之一的則必成一家之言。古之所謂一家之言,必具大全式係統性形態,而非今日所謂在某點某方麵有點見解意。稱耶穌為(wei) “耶子",也是此意。釋子、穆子之謂也是如此。
@何光順:
【觀書(shu) 有感】偉(wei) 大的思想總是被人誤解,然而我們(men) 不要尋求常人能理解思想。思想是孤寂的,而常人在熱鬧處尋找快樂(le) 。常人在意見中爭(zheng) 吵,智者在思想中聆聽。帶著思想的旅行與(yu) 踐行,讓我們(men) 獲得心靈的至樂(le) 。愛是世界力量的源泉,哲人不孤獨。
@侯梅新:
【良民】民可暴可良,看什麽(me) 文化占主流。耶教出暴民,儒家育良民。良民不是奴才,而是秩序建構者。
@斯文V:
【文明】說髒話是羞恥的,對小朋友影響很不好,這個(ge) 常識要普及。君子德風,重建道德,應在知識分子中展開不說髒話運動,尤其是西化派。不說髒話,是世界小朋友都知道的基本常識,基本道德。我們(men) 的知識分子反了一百年道德,他們(men) 的確要從(cong) 這裏開始。不說髒話,是重建道德、消除戾氣、回歸文明的開始,慢慢來吧。
#東(dong) 海每日微言#
餘(yu) 東(dong) 海(@餘(yu) 東(dong) 海化身):
【擊蒙】或說:“如果孔孟是聖賢,就不怕別人罵他們(men) ,而且還會(hui) 寬容大度。反之,如果這點容人的雅量也沒有,那是否還是聖賢,我表示質疑。”聖賢不會(hui) 在乎辱罵,但辱罵聖賢是一種文化自侮和道德自殘,極其無知無畏無禮,人而無禮,不配為(wei) 師矣。佛教認為(wei) 謗佛是地獄罪,不是佛沒有雅量,而是欲救不能。
【擊蒙】說儒家“為(wei) 了忠君孝父不惜坑害陌生人和民眾(zhong) ”雲(yun) ,這個(ge) 蛋扯得太遠了。古來隻有為(wei) 了一己私利不惜坑害民眾(zhong) 的亂(luan) 臣賊子,豈有為(wei) 了君父而坑害民眾(zhong) 的忠臣孝子?忠君必須愛民,民為(wei) 重社稷次之君為(wei) 輕故;“孝父豈能損人?“夫孝,始於(yu) 事親(qin) ,中於(yu) 事君,終於(yu) 立身。”“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滅親(qin) 】儒家強調親(qin) 親(qin) ,父慈子孝,兄友弟恭,視危害親(qin) 人為(wei) 大不義(yi) 。可以說,滅親(qin) 即不義(yi) 。然特殊情況下,出於(yu) 真正的大義(yi) ,亦允許滅親(qin) 。石蠟殺石厚,是父滅子;周公誅管蔡,是兄滅弟,都受到儒家肯定。子滅父,弟滅兄,則任何時候都不允許--史無儒家許可的前例。
責任編輯:梁金瑞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