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微言作者簡介:“微言”是伟德线上平台特設的一個(ge) 欄目,主要搜集整理發布儒家學者和儒門同仁發在微博、微信上的信息。 |
複旦學生驅逐劉清平(三)(2015-6-08)
整理者:冷長安
來源:伟德线上平台
時間:孔子二五六六年歲次乙未年四月廿二日乙卯
耶穌2015年6月8日
#儒家每日快評#
侯小兵(@柳夫人門下走狗):
【複旦學生要驅逐本校教授——隻關(guan) 師德,無關(guan) 學術】因劉清平引起的網絡激辯,再一次反映出社會(hui) 對師德的強烈關(guan) 注。作為(wei) 教師,德行和學問的評價(jia) 是否可以截然分開?教師的職業(ye) 底線和言論底線又應在何範圍之內(nei) ?這是我們(men) 在此事件之外應當思考和討論的問題。
陳明(@陳明原道):
【劉清平教授如街頭混混似的亂(luan) 罵匪夷所思】(一)反傳(chuan) 統乃一時代共業(ye) ,但從(cong) 打到孔家店批林批孔發展到街頭混混似的侮辱孔子孟子直至他們(men) 的父親(qin) 母親(qin) 卻是劉清平別業(ye) 獨造。此非儒門與(yu) 劉的個(ge) 人恩怨,更與(yu) 言論自由無關(guan) ,甚至道德也不是適合他的討論角度。
陳明(@陳明原道):
【劉清平教授如街頭混混似的亂(luan) 罵匪夷所思】(二)我感興(xing) 趣的是一個(ge) 研究者在麵對曆史人物時如何處理自己情感和理性的關(guan) 係,如何處理對象的思想和人身的關(guan) 係。劉聲稱自己的專(zhuan) 著“《忠孝與(yu) 仁義(yi) 》分析了儒家最致命的一個(ge) 悖論:為(wei) 了忠君孝父不惜坑害陌生人和民眾(zhong) ”,誤讀和錯解可謂匪夷所思。
陳明(@陳明原道):
【劉清平教授如街頭混混似的亂(luan) 罵匪夷所思】(三)現在,在由這些言論得知他的底線和底蘊之所在後,才意識到那些以學術之名發表的論文不過是其心理扭曲怨恨燒心無可解脫的自我發泄而已!可悲的是,他就是憑著由這一係列嘩眾(zhong) 取寵攢來的高引用率從(cong) 武漢被引進到北京,又從(cong) 北京被引進到上海,並且粉絲(si) 無數。
陳明(@陳明原道):
【劉清平教授如街頭混混似的亂(luan) 罵匪夷所思】(四)或許,更需要反思和調整的並非劉清平教授,而是我們(men) 的知識生產(chan) 和評價(jia) 體(ti) 係和我們(men) 的社會(hui) 心理!?
餘(yu) 東(dong) 海(@餘(yu) 東(dong) 海化身):
【擊蒙】劉清平聲稱其專(zhuan) 著“《忠孝與(yu) 仁義(yi) 》分析了儒家最致命的一個(ge) 悖論:為(wei) 了忠君孝父不惜坑害陌生人和民眾(zhong) ”雲(yun) ,此言暴露了其學術功底和操守之低,可謂一言自斃。蓋儒家親(qin) 親(qin) 仁民,孝父和忠君愛民具有一致性,並且以孝為(wei) 仁德之基,以民為(wei) 政治之本,在政治序列中,將民放在第一位。這是儒學常識呀。
@伟德线上平台:
【學者評議】華東(dong) 師大陳喬(qiao) 見副教授:劉清平之批孔孟,濟楚之批劉清平,其言辭教養(yang) 與(yu) 修為(wei) 相懸何止千萬(wan) 。濟楚率性而為(wei) ,有怒即發而不失於(yu) 辱罵,有理有節。複旦有教授如劉氏者,複旦之不幸也。複旦有學生如濟楚者,複旦之幸也。
濟楚(@濟楚_複旦):
【關(guan) 於(yu) 劉清平教授無口德失師德一事之聲明】我認為(wei) 在此事上,我的言責已盡。相信集眾(zhong) 人智慧,當能得出更理性的討論結果。同時,稟承與(yu) 人為(wei) 善冀其自新的信念,願意相信經此輿論風暴,良知尚存(或曰理性尚存)的劉清平教授從(cong) 此收斂言辭尺度,展現文明人和師者的風度。
濟楚(@濟楚_複旦):
【關(guan) 於(yu) 劉清平教授無口德失師德一事之聲明】最後,我有三點希望:一,希望網友們(men) 能出辭文明,“修辭立其誠”;二,我並非因劉清平教授批儒而予以痛責。我認為(wei) 他惡劣粗口,有失師德,有辱斯文,影響極壞任何試圖將這場爭(zheng) 論引入歧途的趨向,皆非我初衷。三,希望這次事件能引導公眾(zhong) 嚴(yan) 肅思考師德、口德(惡劣粗口)這一更具普遍性意義(yi) 的問題。
#人性論#
餘(yu) 東(dong) 海(@餘(yu) 東(dong) 海化身):
【人性論】以為(wei) 自由主義(yi) 的人性論是性惡論,以為(wei) 民主法治建立在性惡論基礎上,是一個(ge) 普遍的誤會(hui) 。自由主義(yi) 對本性之善也有一定認知(詳見《仁本主義(yi) 人性觀》)自由主義(yi) 的哲學背景是人本主義(yi) ,西方文藝複興(xing) 運動依據的人本主義(yi) 思潮,深受中華文明和文化影響。而性善論是中華文化主流。
餘(yu) 東(dong) 海(@餘(yu) 東(dong) 海化身):
【人性論】以本性為(wei) 惡,是對人性美好、生命尊嚴(yan) 最深刻的鄙棄和蔑視。古今所有惡製惡法的人性論基礎都是性惡論或準性惡論,法家是典型的性惡論,神教的原罪論、馬家的“階級論”和“社會(hui) 關(guan) 係總和論”都是準性惡論。它們(men) 開出來的君主極權製、教主極權製和黨(dang) 主極權製,都是惡製。
餘(yu) 東(dong) 海(@餘(yu) 東(dong) 海化身):
【人性論】性善論認為(wei) ,善是先天,惡是後天;善是本生,惡是派生。惡習(xi) 無論多麽(me) 深重,根深蒂固,終究是習(xi) 性。善是主,惡是賓,小人就是喧賓奪主者;善是主,惡是奴,惡人就是惡奴欺主者。然無論賓客多麽(me) 高調,奴婢多麽(me) 猖獗,都無法真正取代主人的地位。喪(sang) 權失位的主人仍然是主人。
#其他精彩微博#
@天下行二 :
【感歎】由於(yu) 曆史的久遠和曆史戰亂(luan) 災變,很多史前資料難以查閱,很榮幸孔孟以及其他先賢將這些史料保留下來,使得有所保留借鑒,但也是隨著年代變故而流失很多,然而我們(men) 仍然不難在往聖的典籍裏麵發現我們(men) 中華元祖的文明是多麽(me) 的璀璨!
@斯文V:
【傳(chuan) 統文化】傳(chuan) 統是中國人的傳(chuan) 統,文化是世界的文化。習(xi) 總的文化治國方略,一錘定音,塵埃落定,曆史已經轉向,這是習(xi) 總的功勞,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已近尾聲。此時的墨家罵街、基徒憤怒,不過是節日裏的鞭炮聲罷了。文化好了,國家就好了。如果說主義(yi) ,儒家就是文化主義(yi) ,斯文斯道,斯民斯國,榮辱興(xing) 衰,思之淚下。
李競恒(@李競恒-花雕酒):
【西方文化】很多認同華夏傳(chuan) 統的朋友,鄙視甚至仇視西方文化,從(cong) 情感而言,我理解他們(men) 。不過,他們(men) 所蔑視的“西方”,其實是以白左文化為(wei) 代表,以放蕩、嬉皮和無信仰為(wei) 特征,如西歐和米帝東(dong) 海岸大城市文化。實際上,洋人的保守主義(yi) 者,反倒和華夏紅脖子很接近,都看重傳(chuan) 統德性與(yu) 古典自由,治理社會(hui) 而非瓦解社會(hui) 。
@楊萬(wan) 江:
【禮遇】我們(men) 對某人的禮遇,可能根據他對社會(hui) 的貢獻或相關(guan) 狀況。這是非常必要的。這叫“禮取於(yu) 人”。但問題若是反過來,我們(men) 用一個(ge) 人從(cong) 社會(hui) 獲得的禮遇,包括職位、權力、地位、利益及其延伸的社會(hui) 關(guan) 係來決(jue) 定和限定人的前途、機會(hui) ,乃至用以分配真理和是非,這就導致人才的壓製和禮治的腐敗。這叫“以禮取人”。
@光武後族 :
【自由】踐行仁道不要有太多功利計算,爭(zheng) 取自由本身就應是踐行仁道的內(nei) 容之一,自由主義(yi) 不過是把本已蘊涵在仁道中的一個(ge) 德目突顯出來。偏扏的自由主義(yi) 當然有弊端,但自由作為(wei) 一項基本原則是不能反對的,儒家適足以救其流弊而調適上遂之。如果聖道真是植根於(yu) 人性,則是不可能滅絕的。
#東(dong) 海每日微言#
餘(yu) 東(dong) 海(@餘(yu) 東(dong) 海化身):
【開蒙】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強調了道的重要,但不能因此認為(wei) 孔子輕視生命。相反,聞道之後更加珍惜和敬畏生命。因為(wei) 道是生命的本質,人的生命是道最重要的載體(ti) 。明白了萬(wan) 物一體(ti) 、物與(yu) 民胞和“天地之性人為(wei) 貴”之真理,自然更能明哲保身和敬天保民。聞道之後,不怕死,更貴生。
【看曆史】“罪惡、邪惡、醜(chou) 惡是推動人類曆史前進的真正動力。”此說顛倒。一切文明都是良知的作用,是良知光明的體(ti) 現。惡則是人類曆史前進的最大阻力和阻力源。人類文明史就是一部善與(yu) 惡的鬥爭(zheng) 史和拉鋸戰,善占上風則文明進步,惡占上風則野蠻落後。
【儒耶】儒家的天和耶教的神,顯然大不同,沒有可比性。耶教視神為(wei) “客觀存在”,神是神,人是人,神人割裂,牟宗三稱之為(wei) 離教;儒家的天,既有超越性又有內(nei) 在性,是形上形下的統一,主客觀的統一。故儒家天人不二,既天既人,人之本性即是天性,牟宗三稱為(wei) 圓教。
【儒眼】孟子說,孔子作《春秋》而亂(luan) 臣賊子懼。《春秋》之所以令亂(luan) 臣賊子懼?憑的不僅(jin) 是曆史真相的力量,更是道德真理、政治大義(yi) 的力量。《春秋》是儒家外王正經,所闡發的大義(yi) 真理,對於(yu) 亂(luan) 臣賊子就像照妖鏡,讓它們(men) 無所遁形。所以古來亂(luan) 臣賊子,必反聖賢,反儒學,反春秋,極盡詆毀抹黑焚坑諸能事。
【良知】子貢不得而聞的“性與(yu) 天道”,性即天道,於(yu) 天而言為(wei) 道,於(yu) 人而言為(wei) 性,即天命之性,即仁性道心,即良知。天道創世,良知造人,故陽明說:“良知是造化的精靈”。所以良知是生命的本質、主體(ti) 和第一性。她不是後天而是先天,不是產(chan) 生而是天生。良知就是天。
【儒理】人權和主權、民權和君權(領導權)各有疆域,不能相侵。董仲舒指出:“權移於(yu) 臣則有僭竊之患,移權於(yu) 民亦啟爭(zheng) 奪之禍。大權下移,必為(wei) 強者所持,良懦無以自立,相忌相殘而內(nei) 難以作,民受其殃矣。”(春秋繁露)春秋之亂(luan) 是權移於(yu) 臣,民國之禍是權移於(yu) 民。王船山亦以天下之權移於(yu) 庶人為(wei) 大亂(luan) 。
【儒範】道高於(yu) 勢,民重於(yu) 君。儒家尊君但不唯君意,更不媚君主,重民但不唯民意,更不媚民眾(zhong) 。儒家惟道是從(cong) 。君(領導人或領導集體(ti) )欲用儒,民欲選儒,就要聽從(cong) 聖言,遵循中道。若政治缺德,社會(hui) 反常,上不尊重,下不支持,那就無道則隱,獨善其身。如此而已,豈有他哉。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