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石林】中國人為何穿不了中式服裝

欄目:快評熱議
發布時間:2015-06-08 11:21:30
標簽:
許石林

作者簡介:許石林,男,陝西蒲城人,中山大學畢業(ye) ,現居深圳。國家一級作家、中國作家協會(hui) 會(hui) 員,深圳市文藝評論家協會(hui) 副主席、深圳市雜文學會(hui) 會(hui) 長、深圳市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保護專(zhuan) 家、中國傳(chuan) 媒大學客座教授,曾獲首屆中國魯迅雜文獎、廣東(dong) 省魯迅文藝獎、廣東(dong) 省有為(wei) 文學獎。主要作品:《損品新三國》《尚食誌》《文字是藥做的》《飲食的隱情》《桃花扇底看前朝》《幸福的福,幸福的幸》《清風明月舊襟懷》《故鄉(xiang) 是帶刺的花》《每個(ge) 人的故鄉(xiang) 都是宇宙中心》等。主編叢(cong) 書(shu) 《近代學術名家散佚學術著作叢(cong) 刊·民族風俗卷》《晚清民國戲曲文獻整理與(yu) 研究·藝術家文獻》《深圳雜文叢(cong) 書(shu) ·第一輯》。

 

中國人為(wei) 何穿不了中式服裝

作者:許石林

來源:作者授權 伟德线上平台 首發

時間:孔子二五六六年歲次乙未年四月廿二日乙卯

           耶穌2015年6月8日

 

 


前天,在微信上寫(xie) 了一段話,竟然引起不少共鳴——

 

在網上看電視劇《書(shu) 聖王義(yi) 之》一組劇照,多位當代書(shu) 法家在劇中客串角色,他們(men) 無一不表現出統一的氣質:猥瑣。

 

初看此“群醜(chou) 圖”,以為(wei) 劇中有活埋書(shu) 法家的情節……

 

獲得的啟示是:當代中國男人,慎穿古人衣冠。古人衣冠,竟然有辨識人品的作用。實在是沒想到啊……

 

由此可見,不是你選擇穿不穿古人衣冠。而是,古人衣冠拋棄了現代人。現代人,多數已撐不起古代衣冠了。亦可見,古人衣冠,依禮而製,不僅(jin) 遮體(ti) 保暖,峨冠博帶、寬袍大袖,不是亂(luan) 來的,還有修身養(yang) 性之用。故朱子要求讀書(shu) 人衣冠須“三緊”。

 

有這種感受,這很令人尷尬——絕對不想黑那些書(shu) 法家,相信他們(men) 的書(shu) 法比他們(men) 的形象要好看百倍!說的就是直觀感受。不同意的、受不了的,您可以無視。

 

比如,每逢過年,一些中老年男人穿所謂唐裝上衣,就是那種大紅大綠大藍底子上麵繡花的絲(si) 綢料子的,就幾乎沒有好看的——這兒(er) 同樣不是故意黑這種服裝的製造商,說的是印象,我拚命想,還沒有想到生活中、電視上看到誰穿得好看。

 

大概當今的中老年(當然包括我在內(nei) ),由於(yu) 文化修養(yang) 的原因,大多數人都穿不了中式衣冠(無論哪代)了。中式衣冠太顯人的內(nei) 在品性和真實修養(yang) ,使品性淳善者,尤顯其淳善的氣質,使品性卑陋者尤顯卑陋的德性。


 


我一向支持年輕人穿漢服、玩兒(er) 漢服秀。那一年在首都師範大學出席中華吟誦周開幕式,發言完,到了候場區,見一幫年輕人穿著那種深紅黑寬邊的漢服,覺得美極了。忍不住向一位高個(ge) 子的年輕人借來穿上照相。沮喪(sang) 地發現,這種服裝更可怕,身材的任何缺點都被暴露無疑不說,還因為(wei) 少了胡須,怎麽(me) 看都讓人想起漢末張讓等十常侍那些閹人。

 

但也同樣發現,穿漢服的年輕人,如果不是因為(wei) 年輕即所謂“質美”,也很少有好看的。這真是個(ge) 令人更加沮喪(sang) 的感覺。

 

相比之下,西裝和商務裝的裝飾功能就自然凸顯出其欺騙性了。我想起了曾經看過西方的一本書(shu) 《時尚陰謀》。

 

去年,北京景山學校的朱暢思老師來電話詢問:要組織學生去孔廟祭祖,穿什麽(me) 服裝好。暢思身材修長,形象好,我們(men) 一起去台灣做交流,他帶的幾套中式元素的服裝,出盡風頭。因此我說,你不是有長衫嗎?你穿長衫即可。學生就不必都長衫了,更不必統一做漢服,一是麻煩;二是孩子們(men) 在長個(ge) 兒(er) ,穿不了幾天。更主要的,我認為(wei) 你穿長衫就是穿漢服——這話那些研究中國古代服裝的一定絕對不同意。為(wei) 什麽(me) 說穿長衫就是穿漢服?因為(wei) 穿長衫的時代,傳(chuan) 統之學尚在。那時候,長衫在身的先生們(men) ,就如同從(cong) 前的衣冠士子,“禮從(cong) 宜”,你現在穿長衫,意思就是承接了他們(men) 的衣冠。你非要追求哪朝哪代的服裝更地道,這就不是考證能解決(jue) 得了的,連《禮記》怕是都說服不了你,非要追溯到樹上去不可。

 

當然,我也支持如高士濤、周天晗兩(liang) 位先生在河北和中國人民大學搞的穿明代服裝祭孔、射禮、飲酒禮。至少能給我們(men) 一個(ge) 活生生的明代衣冠活態展示。我也感覺那些年輕大學生穿上明代衣冠很好看,尤其是射箭時穿的那一套,我要是身材好,也願意申請參與(yu) 。

 

至清代,朝鮮的官員到清朝來出差,穿著他們(men) 從(cong) 明朝學去的服裝,與(yu) 清朝官員服裝相比,朝鮮官員非常得意,甚至常常挑釁地與(yu) 清朝的漢官們(men) 故意說衣冠的話題,為(wei) 難清朝的漢官。朝鮮官員看見戲台上的角色居然穿的是明式服裝,感動得眼淚都掉下來了,不斷寫(xie) 詩詠歎。

 

中國人自古重衣冠,所謂衣冠文明,“知聖王之道,行於(yu) 衣冠文物之邦”,可是,當代中國人為(wei) 什麽(me) 穿上古代的衣冠不好看?“劇憐肝膽存屠狗,失笑衣冠盡沐猴。”這是個(ge) 問題。

 

現在,大部分中國人是亂(luan) 穿衣。老百姓沒大沒小地亂(luan) 穿。稍微有身份的官員,故意穿那種千篇一律的夾克衫。這樣穿,說是樸素、低調,其實是有失官儀(yi) 的。官員是庶民的榜樣,其實應該有官相、官氣。但是,恐怕夾克衫是目前最得體(ti) 的選擇,因為(wei) ,想想看,如果換了某種中式服裝,效果會(hui) 不會(hui) 如同上麵的書(shu) 法家們(men) 一樣?

 

“風俗掃地傷(shang) 王化,誰正人倫(lun) 大雅?”

 

【鏈接】微信朋友圈留言:

 

@葉兄:有這樣的電視劇?魏晉風度不好演啊!尤其在沒風骨的時代裏。

 

@毛兄:有一類人不難看,穿著古人衣冠卻流裏流氣,比如黃曉明。(按:毛兄完了!等著挨罵吧,我也會(hui) 陪著你挨罵。)

 

@鍾兄:用體(ti) 格撐西裝,用品格撐漢裝。體(ti) 格易練,品格難求。

 

責任編輯:陳汝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