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小兵】複旦學生要驅逐本校教授:隻關師德,無關學術 - 伟德平台体育

【侯小兵】複旦學生要驅逐本校教授:隻關師德,無關學術

欄目:快評熱議
發布時間:2015-06-08 10:23:40
標簽:
侯小兵

作者簡介:侯小兵,獨立評論人,現居杭州。



複旦學生要驅逐本校教授:隻關(guan) 師德,無關(guan) 學術

作者:侯小兵

來源:共識網

           作者授權 伟德线上平台 發布

時間:孔子二五六六年歲次乙未年四月廿二日乙卯

           耶穌2015年6月8日

 


【摘要】作為(wei) 教師,德行和學問的評價(jia) 是否可以截然分開?教師的職業(ye) 底線和言論底線又應當在怎樣的範圍之內(nei) ?這或許是我們(men) 在此事件之外應當持續思考和討論的問題。

 


6月6日,一名複旦大學博士生(新浪微博名@濟楚 複旦)在新浪微博發起了一場名為(wei) “將劉清平逐出複旦”的活動,經伟德线上平台轉引,引發激烈討論。

 

事情起因於(yu) 該博士生不滿本校教授劉清平在微博所公開發表的一係列言論:“看了你的微博,隻想發動一個(ge) 活動,叫#將劉清平逐出複旦# ,教授啊,您叫這名字,卻對祖先說出這等輕佻無知的話,哪還有一點點師者的體(ti) 麵?實在辱沒了你名字裏那兩(liang) 個(ge) 好字。生平第一次在網上責詈人,實在是因為(wei) 你還同時敗壞了我們(men) 母校的聲名”。

 

大學學生公開提議驅逐本校的教授,實屬罕見。該微博發出後,短時間內(nei) 即引發網絡激辯。那麽(me) ,複旦大學社會(hui) 科學高等研究院劉清平教授的什麽(me) 言論,引起了複旦學生的義(yi) 憤並且認為(wei) 認為(wei) 劉清平“敗壞了我們(men) 母校的聲名”“深以為(wei) 恥”?根據伟德线上平台官方微博摘引的“證據”,主要有以下幾條:

 

//@劉清平微博:你那麽(me) 粗,孔二他媽受得了麽(me) ?或者狗受得了?你可真是最時髦的手機niubia…[挖鼻屎]

 

//@劉清平微博:你知道不?孔二就很接近被狗日出來的程度,要不司馬遷怎麽(me) 說他是野合的產(chan) 物尼…你這麽(me) 崇拜孔二,該不是與(yu) 他一個(ge) 模樣吧?

 

//@劉清平微博:嗬嗬,鑒於(yu) 儒生們(men) 繼續如此言說,鄙人再次表態,孔二是接近於(yu) 狗日的野合產(chan) 品,孟三是接近於(yu) 禽獸(shou) 的下三濫,並煩請各位儒生廣為(wei) 轉發,擴大影響,有勞諸位,先謝過啦。”

 

支持者和反對者的爭(zheng) 論,主要圍繞這些微博言論展開。

 

支持者認為(wei) ,劉清平身為(wei) 高校教師,公開發表不適當言論,已超出正常學術討論和言論自由的範圍,是師德敗壞的行為(wei) 。活動發起者@濟楚 複旦 就認為(wei) “劉清平身為(wei) 教授,出言如此不遜,詈辭不斷,汙人視聽,如何為(wei) 人師表?試問哪個(ge) 真正的自由主義(yi) 者和嚴(yan) 肅學者會(hui) 使用這些肮髒的字眼兒(er) 如潑婦罵街?我所引以為(wei) 恥之處,正在於(yu) 此”。網友@四為(wei) 立人 則認為(wei) 劉清平“以教授的身份,在公共平台上發表如此不堪入耳的謾罵性言論,不管怎樣都是不行的!學術可以討論,但他必須為(wei) 他的不當言論道歉,不一定是向孔孟道歉,而是為(wei) 他的謾罵道歉”。

 

反對者則認為(wei) 劉不過是批判儒家文化的糟粕,支持者實在是大題小做。網友@三葉片草 說“大學不是讀經書(shu) 院,也不是孔家學堂,更不是孔教神學院。大學裏就是由一幫持不同學說觀點教授所組成。作為(wei) 一個(ge) 成年人在大學裏,你可以接受你認為(wei) 對的,但因為(wei) 你宗教情感的原因,就要驅逐與(yu) 你想法觀不同的教授的做法,你認為(wei) 對嗎?”。《以道蒞天下》作者@道解天下事 則認為(wei) “對儒毒文化的批評與(yu) 對人的攻擊是兩(liang) 種完全不同的價(jia) 值觀,批儒是因為(wei) 儒毒害人,而受到儒毒文化毒害的人則必然批判他人而不是批判思想。批判思想包括批判所謂的”古聖先賢“是人的基本自由,這並不侵犯任何活著的個(ge) 人利益。反之,批判他人是侵犯人格”。可以發現,不少反對者的理由多是儒家文化是中國專(zhuan) 製文化的幫凶,因此劉的言論並無不妥,反而為(wei) 之喝彩。

 

除了支持者和反對者的針鋒相對,也有不少網友認為(wei) 劉身為(wei) 教師應為(wei) 不當言論道歉,但將其“驅逐”,則是過頭了。網友@秋筠先生 就認為(wei) “劉清平說髒話,咱們(men) 都認為(wei) 是不對的。但是說髒話是否要驅除,則要根據法律法規。劉老師的勞動權應該收到法律保護,而不是網絡製裁。我不希望再發生第二例“畢福劍”的事情,這後果十分嚴(yan) 重,網絡上會(hui) 人人自危。劉應該對自己的不當言語道歉,但不是這樣。”網友@Neo-Conchaser 則在回應網友評論時說“我也覺得‘逐出複旦’有點過了,可是有些該批評的難道就不能批評嗎?你不要雙重標準,你自己也有預設立場。作為(wei) 老師,他當然可以提出不同的觀點。可是‘狗日’的,這種話張口即來,基本的師範素質呢?即使是罵普通人也不見得是光彩的事情,何況還是在思想史上有影響的古人,說話前要考慮信仰者的感受”。

 

許多學者也參與(yu) 了討論。相比網友間的意見紛紜,學者對此事的看法似乎比較一致。


複旦大學哲學學院教授丁耘(@阿道克船長丁丁)表示:“劉吠及先聖,實士林之恥,敝校之大不幸。唯除‘社會(hui) 影響惡劣’,竟無一款可用。而此惡劣又不同於(yu) 宣傳(chuan) 片,非舉(ju) 校上下皆有同愾者”。

 

丁耘教授的同事,同為(wei) 複旦大學哲學學院教授的白彤東(dong) (@白彤東(dong) )則撰文說“我自己很是看不起劉的‘學術’,而他這種潑皮謾罵,更是有失體(ti) 統,覺得他這樣的人還在大學黨(dang) 教授很恥辱”,但白彤東(dong) 教授對“驅逐”這種方式表達了不安,認為(wei) “最穩妥的辦法,是廣而告之”。

 

在學術界以“敢言”聞名的首都師範大學儒教研究中心主任陳明教授,更是直指“劉氏秀出了自己德行和學識的底線,間接證明了他那些揭批儒學悖論之類的學理文章不過是一種因為(wei) 智商不足引起的糾結以及怨毒燒心不可遏製而成的歇斯底裏大發作”。

 

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梁濤教授則公開表示支持對“驅逐”倡議的支持:“一個(ge) 大學教授說出這樣的話,超出了學者的基本底線,讓人無語。聽說複旦有學生提議驅逐此人,表示讚同與(yu) 支持”。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的彭永捷教授也表達了類似的看法,“批評儒學當以學理的方式,劉的言論已超出了言論自由的邊界,也超出了一位大學教師已恪守的最基本的職業(ye) 操守”;但對“驅逐”劉則持保留意見,“鑒於(yu) 其行為(wei) 乃文革遺禍,‘驅逐’或過於(yu) 強烈,為(wei) 維護大學形象與(yu) 教師職業(ye) 道德,理應至少依校規和教師職業(ye) 規範對劉申斥、勸導,責令道歉、改正”。

 

麵對網友和學者們(men) 的責難,劉清平教授似乎不為(wei) 所動,並以一種“嘲諷式的幽默”來應對:“衷心感謝各位支持我的網友,同時也請大家不必因為(wei) 此事再與(yu) 儒生們(men) 爭(zheng) 辯了,我自己除了插科打諢調侃兩(liang) 句之外都懶得理他們(men) ,耽誤正事。各位把時間用來做些更有意義(yi) 的事,就是對我的最大支持了”。他在另一條微博中則寫(xie) 道:“現在知道咱儒家喜歡和誰合流了吧:哪怕他挖過孔墳,隻要是君王就是儒生的爹,並且還不怕多”。

 

中國傳(chuan) 統上一向提倡“尊師重教”。學生對老師尊敬,不光是因為(wei) 其向學生傳(chuan) 授學問,更來源於(yu) 老師所具有的德行。然而近些年來,一些教師師德的缺失,引發了不少人們(men) 對教師群體(ti) 甚至整個(ge) 教育界的持續質疑和不滿。而網絡用語中以“叫獸(shou) ”代替“教授”的稱呼,就是這種質疑和不滿所導致的對教師群體(ti) 的汙名化。而因劉清平教授引起的這起網絡激辯,再一次反映出社會(hui) 對師德的強烈關(guan) 注。作為(wei) 教師,德行和學問的評價(jia) 是否可以截然分開?教師的職業(ye) 底線和言論底線又應當在怎樣的範圍之內(nei) ?這或許是我們(men) 在此事件之外應當持續思考和討論的問題。

 

責任編輯:陳汝佳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