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微言作者簡介:“微言”是伟德线上平台特設的一個(ge) 欄目,主要搜集整理發布儒家學者和儒門同仁發在微博、微信上的信息。 |
中國需要一場家庭複興(xing) 運動(2015-6-02)
整理者:冷長安
來源:伟德线上平台
時間:孔子二五六六年歲次乙未年四月十六日己酉
耶穌2015年6月2日
#儒家每日快評#
侯小兵(@柳夫人門下走狗):
【中國需要一場家庭複興(xing) 運動】父母不慈,子女不孝,夫婦不忠,構成了當今家庭衰敗的普遍圖景。家庭是中國文化價(jia) 值的最重要的載體(ti) 。家庭衰敗,我們(men) 的文化托身何處?故言文化複興(xing) ,必有一個(ge) 家庭複興(xing) 、社會(hui) 重建的過程。漢儒、宋儒皆嚐從(cong) 事之,此又為(wei) 我們(men) 今日所不可逃之責任!
任士見(@任士見1982):
【評“齊義(yi) 虎《家庭複興(xing) 計劃提綱》”】小時候親(qin) 見有人迫於(yu) 計劃生育生了女孩送人或丟(diu) 棄荒野。這種人倫(lun) 慘劇亙(gen) 古未有,以後也不會(hui) 再有。齊老師所倡家庭複興(xing) 運動雖然定位於(yu) 家庭,但家庭的修複涉及政治、經濟和文化的各個(ge) 方麵和各個(ge) 層次,無異於(yu) 一場宏大的儒學複興(xing) 運動。儒家的價(jia) 值觀如何與(yu) 現實生活無縫對接是一個(ge) 非常迫切的問題。
任士見(@任士見1982):
【家庭複興(xing) 】近代以來,中國的家庭倫(lun) 理受到了革命意識形態和市場主義(yi) 的雙重破壞。一是革命滅親(qin) ,以文革為(wei) 最高峰,餘(yu) 波未平;一是金錢滅親(qin) ,現在正處於(yu) 這個(ge) 過程中。家庭複興(xing) 就要對這兩(liang) 種意識形態進行反省,阻力極大。目前最要緊的是要建構“有法治的市場經濟”秩序,導之以德,齊之以禮。觀念更新亦需要製度給力!
@孔孟非凡:
【家庭複興(xing) 】即使要重建家庭文化,也是適應新時代要求,包括如何適應人口流動、同吃不同住、代際隔膜、價(jia) 值多元等時代特征。所以重建不等於(yu) 簡單複古,不等於(yu) 形式劃一,重建應該是在心靈層麵及價(jia) 值層麵,而非製度層麵或政治層麵。
餘(yu) 東(dong) 海(@餘(yu) 東(dong) 海化身):
【家庭複興(xing) 】父父子子,父子有親(qin) ;夫夫婦婦,夫婦有別;兄兄弟弟,長幼有序,這才是正常的家庭。奈何經過階級鬥爭(zheng) 為(wei) 綱和經濟建設為(wei) 中心的一左一右雙重洗劫之後,中國社會(hui) 的潰敗和家庭的衰敗都達到了空前的程度,國既不國,家亦不家。複興(xing) 家庭運動是重建社會(hui) 、重建中華的重要一環。
#耶教#
餘(yu) 東(dong) 海(@餘(yu) 東(dong) 海化身):
【擊蒙】徐光啟說:“我信天主教,非棄儒教,隻因中國古經失傳(chuan) ,注解多舛,致為(wei) 佛說所誣,信天主教乃所以辟佛教之謬說,補儒教之不足耳。”儒家本無不足,但佛道兩(liang) 家於(yu) 道有得,各有一定真理性,故有補於(yu) 儒。天主教何補之有?徐光啟學儒不成,轉信洋教,自以為(wei) 是,大言不慚。
餘(yu) 東(dong) 海(@餘(yu) 東(dong) 海化身):
【答客】或說:“佛道不能補儒,惟有基督教能夠補儒,助儒家一臂之力”雲(yun) 。答:中華文化三大統,一主二輔。佛道輔統,當然有補於(yu) 治化。儒家對耶教的認同度低於(yu) 佛道,但尊重耶教的言論信仰自由。未來儒憲之下,各種學說和宗教的言論信仰自由都能得到法律高度尊重。
# 三教#
餘(yu) 東(dong) 海(@餘(yu) 東(dong) 海化身):
【三教一主二輔】雍正說:“域中有三教,曰儒曰釋曰道。儒教本乎聖人為(wei) 生民立命,乃治世之大經大法。而釋氏之明心見性,道家之煉氣凝神,亦於(yu) 吾儒存心養(yang) 氣之旨不悖,且其教皆主勸人為(wei) 善,戒人為(wei) 惡,亦有補於(yu) 治化。”佛道不同於(yu) 儒,不悖而已;並非主要,有補而已。這段話點出了三教一主二輔的特征。
餘(yu) 東(dong) 海(@餘(yu) 東(dong) 海化身):
【三教】雍正引“昔人論說”說:“以佛治心,以道治身,以儒治世。”儒家治心、治身、治世兼備兼優(you) 。大學八條目中,誠意正心,治心也;修身,治身也;齊家治國平天下,治世也。身心並重,內(nei) 外合一,至矣盡矣,蔑以加矣。佛道不足以治世,根本因在於(yu) 見性不全,證道不圓。
@國學方紀澤:
【三教】餘(yu) 師此言有待商榷,雍正所說治心指的是佛教重因果,所謂萬(wan) 法皆空,因果不空,菩薩畏因,眾(zhong) 生畏果,故明乎因果乃能誠意正心!印光法師曾一針見血:當今之世亂(luan) 無極,皆因眾(zhong) 生不明因果、不信因果,不畏因果。故治心以佛法為(wei) 高,養(yang) 生以道教為(wei) 優(you) ,治世以儒法較切國家大眾(zhong) 之用。
餘(yu) 東(dong) 海(@餘(yu) 東(dong) 海化身):
【三教】雍正引“昔人論說”說:“佛之道與(yu) 王道合。王道者,皇極也。皇極者,中道之謂也,佛之道亦曰中道,不偏不邪,其旨相同。”儒佛相通但不相同。兩(liang) 家都稱中道,儒家特別中正,大中至正,修齊治平,無不適合。佛教則不適合作為(wei) 政治指導思想,不足以齊家治國平天下也。
#其他精彩微博#
@慕朵生:
【關(guan) 於(yu) 蔣子論康子】蔣慶先生論康有為(wei) ,對當下公羊學熱及康有為(wei) 主義(yi) ,當有很大啟發與(yu) 警悟之意義(yi) 。雖然,吾人必須指出,康子受西學影響,以至儒學糅雜,固是康子擇之不慎,然其所失者,如烏(wu) 托邦、曆史終結論雲(yun) ,皆西學之失也。進而言之,盲目引入西學、闡釋中學之進路,本身就存在很大問題,不可取。
@楊萬(wan) 江:
【儒家複興(xing) 的政治背景】當“先進性”成為(wei) 一種道德、事業(ye) 和社會(hui) 結構的精英化安排,而非某種具體(ti) 意識形態的價(jia) 值,老共的思想、信仰和價(jia) 值觀就是一個(ge) 開放的和實用主義(yi) 的綜合,以及重新塑造的過程。參與(yu) 這個(ge) 重塑過程的思想傳(chuan) 統很多,但儒家傳(chuan) 統將是重要的和基礎性的力量。這是儒家複興(xing) 的政治背景。
李競恒(@李競恒-花雕酒):
【家族墓地】恢複家族墓地,現在看來幾乎不可能了,因為(wei) 沒有私有土地,葬了很快會(hui) 被平墳,傷(shang) 孝子賢孫之心。要合宗敬祖,看來得重啟古製,由墓祭為(wei) 中心轉移到廟祭為(wei) 中心,即圍繞祖先神主為(wei) 序列,將族人們(men) 凝聚起來祭祀,敘長幼之禮,宗族之好。我建議學張載,庶人都建立宗廟,一個(ge) 小房間就夠了。神主列於(yu) 其中供祭祀。
@L數往知來者:
【無訟】無訟是理念也是製度,無訟是確立製度的最高意境。《大禹謨》:舜帝語皋陶:“明於(yu) 五刑,以弼五教,期於(yu) 予治。刑期於(yu) 無刑。”這是理念;《周禮·秋官·大司寇》:“以兩(liang) 造禁民訟,入束矢於(yu) 朝,然後聽之;以兩(liang) 劑禁民獄,入均金,三日乃至於(yu) 朝,然後聽之。”這是製度。
#東(dong) 海每日微言#
餘(yu) 東(dong) 海(@餘(yu) 東(dong) 海化身):
【看曆史】自佛道兩(liang) 家出,儒朝對它們(men) 的態度,有的頗為(wei) 排斥,有的任其發展,有的高度尊崇,或尊佛,或尊道,或佛道並尊如元清。但元清也是以儒為(wei) 主的。製度是禮樂(le) 製度,祭孔是國家大典,科舉(ju) 考的是儒家經典,學統政統之上是儒家道統。佛道是受尊,不是作主人。
【儒佛道】儒無不足,意謂中庸之道圓滿無漏。“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wan) 物育焉。”《中庸》一文對中道之精微廣大高明中正作了深入透徹的論述。儒學即中道之學,圓學。孔子明確表示:“索隱行怪,後世有述焉,吾弗為(wei) 之矣。”佛道雖不錯,難免索隱行怪之嫌也。
【儒理】儒無不足。中道,於(yu) 個(ge) 體(ti) 可以成就聖德,於(yu) 政治可以建設王道。堯舜禹湯文武周公,皆聖王合一者。然儒家亦不排斥各種良性外道,且與(yu) 人為(wei) 善。“大舜有大焉,善與(yu) 人同,舍己從(cong) 人,樂(le) 取於(yu) 人以為(wei) 善。自耕稼陶漁以至為(wei) 帝,無非取於(yu) 人者。取諸人以為(wei) 善,是與(yu) 人為(wei) 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與(yu) 人為(wei) 善。”
【擊蒙】或說:“大學精神主要有以下四類組成:獨立精神、反叛精神、創新精神與(yu) 社會(hui) 關(guan) 懷精神。”把反叛精神放在裏麵,恰似良藥裏夾著毒素。應不應反叛,要視對象而定。對於(yu) 偽(wei) 理和盜賊,自當反叛;對於(yu) 真理和聖賢,應該尊重。一概反叛,一味反叛,很容易淪為(wei) 亂(luan) 人賊子。
【真理】真理者,真而正的道理也。有儒家學者將真理歸諸於(yu) 神本主義(yi) 類的宗教狂熱和計劃經濟式的理性自負,是缺乏儒者應有的“自知之明”,不知儒家義(yi) 理即聖經聖言所闡述的仁義(yi) 之道、中道之理,更是至真至正的真理,是文化真理、道德真理、政治真理和科學真理。
【答客】或說:“不要再爭(zheng) 什麽(me) 正統、道統。若論起來,最早的炎黃一脈才是華夏民族的根本,才是正統道統。儒家以本學派標準來衡量正統道統與(yu) 否,不知底氣何在?”答:孔子祖述堯舜憲章文武。文武之道即堯舜之道,與(yu) 炎黃一脈相承。孔子編書(shu) 獨載堯以來,是因為(wei) 炎黃時代遙遠、文獻不足之故。
【答客】向他人學習(xi) 和以他人為(wei) 主,兩(liang) 回事也。自由主義(yi) 是僅(jin) 次於(yu) 儒家外王學的政治學,所導出來的民主自由和現代文明,有其優(you) 點,學習(xi) 借鑒,禮所當然。但若以自由主義(yi) 為(wei) 指導思想,則非禮了。為(wei) 了學習(xi) 西方而倒孔反儒自伐根本,就更荒唐了,學到的也隻能是別人的糟粕。
【有感】反儒派必不懂儒,必無經學修養(yang) ,可恥的是他們(men) 偏偏喜歡擺出一副飽讀儒經的樣子。動輒引經據典誇誇其談,無非尋章摘句浮皮潦草。胡適也不例外。此君寫(xie) 過一部《說儒》,門外談儒,錯漏百出。當年火車上無聊時不幸翻閱了幾頁,從(cong) 此對這個(ge) 欺世盜名的半吊子充滿鄙視。虛名驚世複何益哉。
責任編輯:梁金瑞
【上一篇】【曾亦】生之謂性
【下一篇】講座預告:王陽明的“良知”說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