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電影《孔子》劇組人員公開函 - 伟德平台体育

致電影《孔子》劇組人員公開函

欄目:通知公告
發布時間:2009-04-09 08:00:00
標簽:
 
 
 
——致電影《孔子》劇組人員公開函
                                        
電影《孔子》導演胡玫女士及劇組全體人員公鑒:
 
      知悉諸君正攝製電影《孔子》,此當有益於光大孔子聖跡、弘揚中華文化,故舉凡我炎黃子孫莫不引領期待、寄予厚望。然則此間大眾媒體傳聞劇情間有所謂“孔子感情戲乃至三角戀戲”雲雲,遂致國人嘩然、四海聳動,是以吾等海內外孔氏宗親、儒教(孔教)信徒、儒家社團、儒學研究機構、儒學網站等特聯合致函以示關注。
 
      吾等認為孔子其道無體,其德無量,其思無邪,其人已脫凡超俗、優入聖域,故能克己複禮而仁愛悲憫,雍宏典雅而莊嚴肅穆,從容中道,奔逸絕塵,實乃不可摹狀與鬥量者也,誠如顏子喟然所歎:“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爾。雖欲從之,末由也已!”賢如親炙於孔子多年之顏子尚且對孔子作如是觀,遑論去古已遠、書缺有間之後世今人者乎?
 
      吾等固無權幹涉與反對他人創作有關孔子之影視作品並對孔子進行適宜藝術化處理,蓋孔子非吾等可得而私者也,亦非任何人可得而私者也。孔子者,中國之孔子也,世界之孔子也。然孔子絕非普通曆史文化人物之比,乃德侔天地、道貫古今之萬世師表、至聖先師,乃中華文化之象征符號與中華民族之精神寓寄,乃人類偉大導師之一,尤特是於儒教(孔教)信徒心目中,更係享有無上地位、不可褻瀆之聖人與偶像。故舉凡涉及孔子之影視作品,劇情設計茲事體大,斷不可穿鑿附會、無事生非。
 
      昔在民國十七年,林語堂氏編製獨幕劇《子見南子》並後公演,然招致議論紛紜,甚至孔氏宗親訴諸法律與政府。究其緣由,端在作者枉生是非、劇本粗製濫造,對孔子缺乏“了解之同情”(陳寅恪)與“溫情和敬意”(錢穆)。二十餘年前,梁漱溟先生斷然否定藝術化孔子之可欲性與可行性,正是有見於此。前世之事,後世之師。今人不可不以林語堂氏和《子見南子》劇深以為戒也。
 
      詳考曆史典籍,孔子本無所謂“感情糾葛”之事;印以《論語》明德遵禮之言行,孔子亦斷無可能有“感情糾葛”之事。倘若影視作品穿鑿於此,以古論之則為離經叛道、非聖無法,以今論之當屬顛覆曆史、惡俗文化——非欺孔子不能複起為己申辯者何?故穿鑿於此者,非但孔子之罪人,亦為對中華文化與中華民族之大不敬,一並傷害孔氏宗親之感情,褻瀆儒教(孔教)信徒之信仰,貶損儒家社團、儒學研究機構、儒學網站之聲譽——吾等實難接受。
 
      吾等認為,凡涉及孔子之影視作品,皆須尊重曆史,尤宜敬畏聖人,進而予以得體編導和適宜之藝術化處理。須知,師尊則道尊,道尊則人尊,人尊則文化尊,文化尊則民族尊。孟子曰:“夫人必自侮,然後人侮之。”此千古不易之則也。孔子乃人類偉大導師之一,吾人與母邦倘若不加以尊重和敬仰,又何談推動孔子走向世界?吾族又胡能為人類文明做出應有之貢獻?舍孔子與曆史文化,又能為人類文明做甚繼往開來、別開生麵之貢獻?
 
      進而言之,庸俗化孔子,非特創作人員之自我庸俗,亦將受眾視為與己同等庸俗,故不僅侮辱聖人,亦侮辱大眾,毫無文化價值與藝術品味可言。真正有文化價值與藝術品味之作品,絕非僅顧及商業收益,更非一味媚俗取寵,相反卻能卓然而立、以道自居,出淤泥而不染,貶流俗進崇高,凸顯聖賢與文化之價值,給人生命、生存、生活以神聖啟迪和優美教育,從而開風氣,振道德,化民俗,引導人眾日臻於文明,蔚為文化之幸事與時代之木鐸。
 
      退而言之,庸俗化孔子,又於孔子何傷焉?誠如顏子所雲:“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雖然,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病?不容然後見君子。”蓋清者自清而濁者自濁,聖人自聖人而俗人自俗人。子貢曰:“賢者識其大者,不賢者識其小者。”俗者則不識聖人甚或以貶損聖人為能事。然則此聖人之悲歟?抑或俗者之悲歟?判若明矣!
 
      顧炎武雲:“士大夫之無恥,是為國恥。”百餘年來,中國之士大夫勇於批判孔子與割裂儒學,而疏於褒獎孔子和弘揚儒學,此乃國之一恥矣。值此中華民族複興之際,今之知識人猶懷顛覆曆史與惡搞孔子之心態,津津於俗眾眼球與商業收益,此亦國之一恥矣。然則知恥而後勇,幡然醒悟、痛改前非,勇於擔當重建與複興中華文化莊嚴神聖之使命,上不愧天,下不怍地,中不負聖賢與良心,此乃當下知識人之責任也,亦為時代之訴求與民族之重托也。
 
      上及乃吾等對涉及孔子影視作品——廣而言之,舉凡涉及孔子之任何作品——之一般意見,旨在說明摹狀與把握孔子殊非易事。想必電影《孔子》劇組諸君亦同有此感,故劇本數易其稿,導演與劇組細心潛究,用心不可不謂良苦矣!故吾等致函,雖要求諸君對劇情傳聞是否屬實予以確認,並對吾等意見予以慎重考量,但與其說興師問難,毋寧說與諸君交流與共勉。《詩》有雲之:“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朱子亦曰:“有則改之,無則加勉。”正斯之謂也。
 
      此函若致咄咄,皆因吾等為孔子和中華文化計心情迫切,尚望諸君雅涵與批評。順祝劇組工作順利,期盼大作早日問世。
 
      此致
敬禮!
 
                 聯署者:
 
                 世界孔子後裔聯誼總會
                 孔子世家譜續修工作協會
                 世界端木子貢後裔協會
                 國際孔教大會
                 國際儒學大會
                 馬來西亞儒教會
                 印度尼西亞孔子之家
                 新加坡孔子之家
                 台灣中國儒教會
                 台灣中華文化生活學會
                 高雄孔孟學會
                 澳門人文科學學會
                 中國人民大學孔子研究院
                 武漢大學孔子與儒學研究中心
                 山東大學儒學研究中心
                 陝西師範大學儒學-儒教研究所
                 曲阜師範大學孔子文化學院
                 曲阜儒者聯合會
                 曲阜儒家文化聯合會
                 山西當代儒學研究會
                 廣西儒學學會
                 桂林孔子學院
                 溫州儒學研究會
                 平和書院
                 中和書院
                 道裏書院
                 中華孔子網
                 孔子二〇〇〇網
                 顏氏宗親網
                 曾氏宗親網
                 當代儒學網
                 華夏複興網
                 中華國學網
                 儒家中國網
                 儒家郵報
                 儒學聯合論壇
                 儒教論壇
                 儒教複興論壇
                 中國儒教網
 
                                          孔元二五六〇年三月十四日
                                          西曆二〇〇九年四月〇九日
    
 
                 發布後加入之聯署者:
                 國際心靈儒學會
                 馬來西亞孔學研究會
                 吉隆坡夫子講堂
                 台灣盤古講堂
                 曲阜公益國學啟蒙館
                 曲阜大成孔子文化體驗中心(籌備處)
                 湖南科技學院濂溪研究所
                 中國儒學網
                 心學網
                 稷下文化網
                 心學聯合論壇
 
特別說明:
 
其一,本活動由中國儒教網(https://www.zgrj.cn)與儒教複興論壇(https://www.rjfx.net)發起,由陶斯詠先生起草,並綜合各聯署者之意見。
 
其二,本公開函將委托專人交予電影《孔子》劇組人員,同時首發於中國儒教網、儒教複興論壇以及各聯署者之網站論壇,歡迎轉載。
 
其三,本公開函歡迎海內外儒學社團和伟德线上平台站等繼續參與聯署,並隨時更新聯署者名單,權威文本見儒教複興論壇。
 
其四,本公開函對外聯係與答辯電子信箱:chinarujiao@163.com。同時,各聯署者亦有自行對外答辯之權利與義務。
 
微信公眾號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