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濟楚作者簡介:濟楚,女,西曆一九八六年生,湖北襄陽人,複旦大學哲學博士。主要研究宋明理學、曆史哲學。 |
令人不寒而慄的《紅高粱》電視劇
作者:濟楚(複旦大學哲學學院博士生)
來源:作者授權 伟德线上平台 首發
時間:孔子二五六六年歲次乙未年四月初五日戊戌
耶穌2015年5月22日
電視劇《紅高粱》宣傳(chuan) 海報
中國的國產(chan) 劇,這些年市場非常火爆,每年總能推出幾部製作精良而收視率很高的優(you) 秀作品,其中一些古裝劇甚至進入國外(境外)市場,廣受歡迎,這一方麵緣於(yu) 中國電視劇專(zhuan) 業(ye) 人才隊伍已形成良好梯隊,並保持充分競爭(zheng) ;另一方麵也緣於(yu) 這些年國產(chan) 劇製作資金投入充足,收益可觀,由於(yu) 一些地方政府對影視城硬軟件的大規模投入,國產(chan) 劇在道具、外景、服裝等方麵越來越精益求精,國產(chan) 劇迎來了巨投入、大製作的時代,而這也吸引了不少當紅一、二線影視明星加盟各檔電視劇。
國產(chan) 劇的軟肋
但這或許隻是國產(chan) 電視劇市場表麵上的繁榮景象,就像華屋美服、精致妝容,極盡璀璨的首飾及闊大的拍攝場麵、炫酷的特效,始終隻代表了電視劇這種大眾(zhong) 藝術形式“器”的層麵,對“道”層麵——也即電視劇的思想藝術、語言藝術及知識積累方麵的忽視,使得很多國產(chan) 電視劇被抽剝掉了“內(nei) 芯”而徒有其表,所謂“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網友們(men) 也毫不客氣地將各種隻追求淺薄的視覺刺激,而罔顧故事邏輯與(yu) 情理、想像真實性的電視劇慣以“神劇”之稱號。這一方麵固然緣於(yu) 某些電視劇編劇、導演為(wei) 首的製作團隊自身文化品位和知識積累貧拙,心靈和頭腦雙枯竭;另一方麵其實是國產(chan) 劇製作團隊過於(yu) 誤判市場心態和年輕人的喜好與(yu) 品味。眾(zhong) 所周知,中國的電視劇製作已然高度市場化,各個(ge) 劇組都想努力迎合觀眾(zhong) 們(men) 尤其是在互聯網上十分活躍的年輕一代的口味,於(yu) 是台詞、服裝,包括生活觀念都“與(yu) 時俱進”地調整,而網絡文化中比較流行的無厘頭戲謔成分也越來越多地被吸納整合進新製作的電視劇中,似乎“娛樂(le) 性”就代表了電視劇的全部野心,幾乎沒有什麽(me) 電視劇是以嚴(yan) 肅創作和在內(nei) 容及思想上精工細琢為(wei) 最高追求了,但事實上,即便是“娛樂(le) 性”,也有高下層次之別,尤其是在高等教育漸趨普及、社會(hui) 教育漸成聲勢以及傳(chuan) 統文化方興(xing) 未艾的這個(ge) 時代,人們(men) 對安撫內(nei) 心世界、探尋生存價(jia) 值越來越重視,一句話,中國的觀劇人群早過了聲、光、電、影圖刺激、開眼界的階段,電視劇也應該成為(wei) “引導”觀眾(zhong) 精神思考的重要形式,而不能繼續陷於(yu) 盲目“迎合”一些低俗的、粗俗的、隻能時髦一時的流行觀念,使電視劇既能悅目,又能賞心。國產(chan) 電視劇不該再那麽(me) “不假思索”和“有錢就是任性”,而應該在內(nei) 容和思想深度上下一番深細工夫了,現在“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無聊、空洞的電視劇實在太多太多,這折損的不僅(jin) 是電視劇領域質量信譽,也損害了大眾(zhong) 傳(chuan) 媒對青年一代的公共教育責任。
筆者的上述觀感,並非空穴來風,追著看了2014年先後熱映的幾部國產(chan) 電視劇(《武媚娘傳(chuan) 奇》等),這種失望便愈益強烈了。可談的劇很多,而每部劇中可談的問題也並不少,筆者今天就先以去年下半年在各大衛視熱映的《紅高粱》電視劇所反映的傳(chuan) 統家庭倫(lun) 理談起,以期管中得窺豹之一斑。
令人不寒而憟的《紅高梁》
去年十月份起,以著名作家、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莫言的《紅高梁家族》小說改編的《紅高粱》電視劇陸續在幾大衛視熱播。筆者隻看過多年前張藝謀導演的電影《紅高梁》,印象還是蠻深的,但很可惜沒抽出時間親(qin) 讀莫言《紅高梁家族》這部小說原稿,所以此下的評論,僅(jin) 限於(yu) 這部六十集的《紅高粱》電視劇,並不針對莫言原作。但大體(ti) 上來說,此部電視劇六十集的體(ti) 量,不可謂不長,理論上應該能夠囊括原著小說更多的情節,也許能更有餘(yu) 裕來忠實原著,但因筆者沒有做詳細的比對,此處按下不表。而對這部情節複雜、內(nei) 容豐(feng) 裕和電視劇,我所談論的重點在於(yu) 該劇前半部分所表現出來的舊家庭倫(lun) 理,總的來說,這部劇前半部分給我的最深刻感覺,可以四字況之:不寒而慄。興(xing) 許國產(chan) 電視劇過於(yu) 習(xi) 慣地將舊家庭予以臉譜化地刻畫成內(nei) 鬥和壓迫性的力量,很多讀者或許很難與(yu) 我的觀劇感受產(chan) 生共鳴,這僅(jin) 是我的一家之言,歡迎讀者各抒己懷,與(yu) 我商榷,借由一部電視劇而引發一些道理的思考及曆史的興(xing) 趣,也是筆者樂(le) 於(yu) 見及的。
《紅高梁》電視劇前半部分,尚未到抗日時期,所反應的劇情內(nei) 容主要是家庭戲:大家庭裏毫無人情味兒(er) 的爭(zheng) 家產(chan) 鬥法,而小家庭裏基本都是將兒(er) 女賣錢或換親(qin) ,所表現親(qin) 情之冷漠、變質、殘酷,令人骨寒,關(guan) 鍵這種種表現是極端露骨、直白,連“溫情脈脈的一層麵紗”也無,所以這一切都讓我不寒而慄。這部劇是想告訴我們(men) 關(guan) 於(yu) 社會(hui) 的哪一部分真相呢?
首先來說戴家,周迅飾演的戴九蓮,其父親(qin) 將女兒(er) 賣給單家一個(ge) 麻風病人為(wei) 妻,原因隻在可得一頭壯碩的騾子,而且戴父連試著麻痹女兒(er) 一下也不願意,赤裸裸地炫耀說單家肯給一頭騾子,還有什麽(me) 可挑,麵對這樣的父親(qin) ,這樣的家庭,九兒(er) 心裏還會(hui) 有柔軟的東(dong) 西嗎?戴九蓮難產(chan) 將死,單家大少奶奶淑賢通知戴家父子來奔喪(sang) ,誰知戴家父子進門一眼也不願瞧九兒(er) 的屍首,更無絲(si) 毫哀痛之意,便直接跟淑賢討價(jia) 還價(jia) ,索要賠償(chang) 金。而當九兒(er) 突然從(cong) 棺材裏醒轉,眼看到手的三百大洋不翼而飛,戴父憤怒異常,出口斥責:你還不如死了呢!而後,又大鬧單府,索得五十元賠償(chang) 金便歡天喜地離開,戴父從(cong) 始至終未到病榻前看一眼,慰一言。而剛步出單家大門,戴家父子間開始討價(jia) 還價(jia) ,商議怎麽(me) 瓜分剛到手的五十元,戴父是分毫不肯分給兒(er) 子。試問天下果有這樣全無一分人性的為(wei) 人父、為(wei) 人兄者乎?《紅高梁》電視劇骨子裏是極端反傳(chuan) 統的,所以它要將家庭親(qin) 情以這樣一種極端的方式表現出來,戴家親(qin) 人之間,無絲(si) 毫親(qin) 情可言。親(qin) 人隻是用來盤剝一己私利的,這般赤裸裸,卻全不遮掩,從(cong) 這個(ge) 意義(yi) 上講,親(qin) 人之間的冷漠無情,較對待陌生人更甚。
其次來說單家,單家父子之作為(wei) 暫且不論,但看單家大少奶奶淑賢和單家二叔、三叔之嘴臉,則令人嫌惡更甚。莫言的原作中是沒有單家大少奶奶(秦海璐飾)這個(ge) 角色的,聽說這個(ge) 劇的導演之前導過《甄嬛傳(chuan) 》,對於(yu) 內(nei) 宮鬥法很是擅常,加大少奶奶這個(ge) 角色正是為(wei) 了增添大家庭後院內(nei) 鬥戲碼。但這個(ge) 名字被編劇起得很有深意,淑賢,就是賢良淑德的意思,是配著她的身份來的,因為(wei) 她剛過門三天便成了寡婦,從(cong) 此恪守婦道,在單家忍辱負重十幾年,編劇起這個(ge) 名字就是來挖苦嘲諷她是封建家庭衛道士,來與(yu) 充滿野性、不拘禮法、不畏人言的九兒(er) 形成強烈對比。《紅高梁》電視劇還迫不及待地直接說出這一點兒(er) ,比如九兒(er) 抱著孩子挑釁地問淑賢:你不想男人嗎?然後挖苦她說:守著份家產(chan) ,還不如守著個(ge) 男人可靠呢,家產(chan) 有什麽(me) 用,病了還不是沒有人照顧?淑賢遭此汙辱,直接回敬說:一個(ge) 人有一個(ge) 人的活法兒(er) ,有人想當烈女,有人想當妓女。九兒(er) 完全不示弱:那你就繼續當你的烈女去,別人的事兒(er) 少管。電視劇演這樣一個(ge) 橋段,當然是為(wei) 了諷刺淑賢的假正經,頌歌九兒(er) 的敢愛敢恨。這樣臉譜化地諷刺烈女,實在是新文化運動以來反傳(chuan) 統、反家庭倫(lun) 理的一慣思路,使我很反感。是不是中國古代曆史上的固守貞節或堅持守寡的女人就全是畸形、毀滅人性的?是不是婦女守寡或護持名節都表明了古代世界裏男人對女人的殘酷壓迫甚至迫害?我想但凡對儒家思想有一些同情之了解的人,都不至於(yu) 這麽(me) 臉譜化地看待這一問題,可是,我們(men) 一次又一次地在各種古裝電視劇裏看到用同樣的手法、固定程式和雷同的故事思路來諷刺這一現象。在兩(liang) 性關(guan) 係上完全打破名節觀念,是這些年東(dong) 西方世界共同的實踐,我無力對這樣宏大的問題發表議論,但個(ge) 人認為(wei) 物極必反,興(xing) 許世風澆薄到一定程度,人心思治,會(hui) 慢慢扭轉我們(men) 那些個(ge) 沒有自己認真讀書(shu) 鑽研就被灌輸下來的似是而非的觀念。從(cong) 這個(ge) 意義(yi) 上說,盡管國學熱早已是星火有燎原之勢,但這可能隻是表麵的熱鬧和光鮮,我們(men) 距古人真正的思想世界還有很遠很遠的距離。
說回單家二叔、三叔,這兩(liang) 個(ge) 人覬覦單家燒鍋和“三十裏紅”酒的獨傳(chuan) 秘方,對單家大少奶奶這個(ge) 寡婦之逼迫無所不用其極,在其親(qin) 哥哥和侄子死於(yu) 非命之後,這兩(liang) 人無絲(si) 毫悲痛,興(xing) 衝(chong) 衝(chong) 跑到單家大院要求清算、繼承單家家產(chan) ,至於(yu) 緝凶、殮埋之事卻絲(si) 毫不放心上;在九兒(er) 懷孕期間,一再上門興(xing) 師問罪,口口聲聲說九兒(er) 懷的是野種,不配做單家媳婦,但他們(men) 的真實目的隻在爭(zheng) 奪家產(chan) ,甚至等在九兒(er) 產(chan) 房外麵,當九兒(er) 剛生出一個(ge) 女嬰時,便開始逼迫淑賢交出全部賬本;而當產(chan) 婆告知九兒(er) 第二個(ge) 嬰兒(er) 難產(chan) 時,二叔三叔頓感喜從(cong) 天降,完全不顧難產(chan) 大出血的九兒(er) 死活,再次逼迫淑賢交出家產(chan) 。
九兒(er) 懷孕期間,淑賢對她照顧備至;而當九兒(er) 先生下一個(ge) 女嬰時,淑賢厭恨地叫吳媽將女嬰抱遠,不要啼鬧耽誤了另一個(ge) 雙生兒(er) 的誕生;九兒(er) 難產(chan) 大出血,淑賢第一時間跑去跟羅漢商量變賣家產(chan) 出逃;當九兒(er) 最終被丫頭戀兒(er) 幫她接生下另一個(ge) 男孩時,淑賢這時竟然希望九兒(er) 死去,於(yu) 是治止了醫生正在進行的施救,取走了醫生留下的藥,還對一再求救的戀兒(er) 冷言斥責,並準備將還沒斷氣的九兒(er) 匆匆斂埋,而這一切的核心在於(yu) ,九兒(er) 若能產(chan) 下一個(ge) 男孩,她便可以繼續做單家的主。所以,她的一切作為(wei) ,悉數出於(yu) 算計和精巧籌謀,對待九兒(er) 和她的女兒(er) ,並無一絲(si) 一毫的人情味兒(er) 。
除了單家、戴家,我們(men) 再來看看其他家庭,比如戀兒(er) 的哥嫂隻將戀兒(er) 視為(wei) 利益交換的工具,拿她去換親(qin) ,而當戀兒(er) 離家偷逃到單家作傭(yong) 後,其哥嫂又到單家大鬧,隻為(wei) 了多訛些銀錢,全不顧戀兒(er) 的意願與(yu) 死活。
我找遍全劇前半部分,正常的家庭關(guan) 係隻有餘(yu) 占鼇母子、四奎母子及縣長朱豪三夫婦。但這三家均占極少的戲份兒(er) ,而且《紅高梁》還要表現占鼇母親(qin) 與(yu) 胡郎中通奸這樣一個(ge) 情節。當占鼇失手殺了胡郎中,餘(yu) 母代替兒(er) 子頂下了全部罪行被收監,占鼇探監時卻發現母親(qin) 上吊自殺了。這故事之狗血處在於(yu) ,餘(yu) 母收監期間,餘(yu) 占鼇竟然再次半路劫持在高梁地與(yu) 九兒(er) 野合,然後還為(wei) 九兒(er) 與(yu) 張俊傑爭(zheng) 風吃醋在街頭決(jue) 鬥,這樣一個(ge) 人物哪還有絲(si) 毫人心?有這樣為(wei) 人子的麽(me) ?
《紅高梁》中的野性自由
《紅高梁》是一個(ge) 完全反傳(chuan) 統的電視劇,將傳(chuan) 統社會(hui) 寫(xie) 的比魯迅《狂人日記》裏人吃人的曆史還露骨,還慘烈,因為(wei) 它將一切“遮羞布”——哪怕是表麵的文明禮儀(yi) 都撕下不要——《狂人日記》中寫(xie) 道狂人生病後,其哥哥和其他家人還對其關(guan) 懷備至。那這部電視劇正麵弘揚的是什麽(me) 精神呢?簡單地說,就是野性自由,注意這不是文人學者們(men) 常常說的理性自由,而完全是一種蠻荒以來的野性自由,從(cong) 這個(ge) 意義(yi) 上,《紅高梁》電視劇是反文明的態度,因為(wei) 它視一切文明為(wei) 壓迫,為(wei) 虛偽(wei) ,為(wei) 機心,而一切天然的、自然的,不矯揉造作的才是真正好的。這種粗糲的反知識、反文明態度自五四以來並不少見。這種對自由、對解放的謳歌是粗淺、膚薄的。比如劇中惟一的秀才張俊傑,在前半段裏就成了編劇和導演嘲諷愚弄的對象,比如他本是九兒(er) 青梅竹馬的純戀對象,而當九兒(er) 被大字不識的粗武之人餘(yu) 占鼇強拖進高梁地強暴時,她竟然突然愛上了餘(yu) 占鼇,而在心理上完全斬斷了跟張俊傑過去的那份情愫,因為(wei) 她覺得餘(yu) 占鼇那份無拘無束的匪氣更男人。張俊傑在縣令的支持下開辦了義(yi) 學,劇中卻描寫(xie) 他的學生先後扔下書(shu) 本去投奔當土匪的餘(yu) 占熬,因為(wei) 讀書(shu) 無用,而街角還有一個(ge) 幫棍棒逼著兒(er) 子去上學的父親(qin) ,兒(er) 子堅決(jue) 不從(cong) ,說滿口詩書(shu) 禮樂(le) 的張俊傑,還不是被大字不識的餘(yu) 占鼇搶走了老婆,這些場麵在在都諷刺著書(shu) 呆子的張俊傑,所以我說《紅高梁》電視劇過於(yu) 直白地宣揚讀書(shu) 無用論,這也讓我不寒而慄。
總之,《紅高梁》電視劇中親(qin) 情大多是冷酷、稀薄至完全沒有的;正麵宣揚的愛情大約隻有九兒(er) 和餘(yu) 占鼇這種不倫(lun) 之戀,那個(ge) 社會(hui) 的一切都是畸形的,感不到絲(si) 毫暖意,隻是寒冷浸骨。那麽(me) ,在一場空前的民族災難中團結精誠一致抗日,先前這種變態失常的家庭倫(lun) 常便能回歸正常?戰爭(zheng) 結束後,那一切冷漠扭曲的家庭倫(lun) 常便能複位?孔孟言親(qin) 親(qin) 、仁民、愛物,這三者之序,並非虛設,而是本乎人情、天理之自然,子生三年,而後免於(yu) 父母之懷,父母之恩,天覆地載,未能在一家之內(nei) 孝親(qin) 悌長,說明此人狠忍為(wei) 性,大本已失,待其出門,不太可能真正做到視民如子、仁愛百姓,更不可能博施愛物;古人常言“取忠臣必於(yu) 孝子之家”,或者“移孝以資忠”,其原因便根基於(yu) 儒家對人類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事實的體(ti) 認,對君主、國家之忠義(yi) ,本根上源自對父親(qin) 之敬愛,《孝經》言“資於(yu) 事父以事君,而尊尊之道著。以孝事君則忠”,父且不能敬尊,其對君主、國家之敬尊,怎麽(me) 可能是發出肺腑之至誠?如果斬斷家庭孝親(qin) 尊長之倫(lun) 序,單麵闡揚對國家、民族之忠義(yi) ,這既不可能,也不會(hui) 長久,因為(wei) 無源之水總歸要斷流枯竭,無根之木斷不能發華榮滋。
責任編輯:葛燦燦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